§就近入学已经步入怪圈(1 / 1)

新华社广东分社的一位记者,自从1988年入行开始便跑教育条线。谈到择校现象时她深有感慨地说:“作为一个母亲我也希望维持现状,但我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有良知的公民,我真的觉得政府不能再这样办公办名校了。”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名校招生已经成了死结。

名校招生的怪事

这位记者举例说,每年3月各校都要公布招生范围。她曾经想把儿子的户口迁往一所省级小学附近,结果操作不了。某名牌小学夸张到什么程度:这条街今年招的是单号门牌人家的孩子,明年是双号门牌的,而且还要抽签决定。

可是,已经到了上学年龄的儿童,能够为了上一所名牌学校空等一年么?在学区内,还要凭门牌单号、双号抽签决定,真是岂有此理。

更稀奇的是,先在普通地段所在小学混上一年,二年级再转学到名校。她就在某公办名校看到过一个布告,请办理转学的家长到××室交钱。

由此推想,如果转一两个学生恐怕没有必要专门设一个这样的办公室来处理。事情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自欺欺人的“不挂钩”

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也不得收取择校费。然而却留了一条缝:可以接受个人团体的捐赠、赞助费,不过,学校不能将捐资助学、赞助费与招生择校挂钩。

谁都看得清楚,这种说法是矛盾的。

既不准收取择校费,又允许接受赞助费,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择校费和赞助费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学校“不问白猫黑猫”只要收钱就行,怎么又可能不与招生、择校挂钩呢?如果不挂钩,又有那位家长傻乎乎地心甘情愿把钱白白送给你学校呢?

对于择校费、赞助费这样的名称,名校校长一般并不忌讳,反正送来的钱不要白不要,管它什么名称。

相反,倒是择校生的家长感到苦恼:因为择校生的名额就那么多,需要择校的学生越多,择校费标准就越水涨船高。

就好比是学位拍卖,心理总在盘算着自己要认捐多少才能“够格”?认捐少了白白失了一个机会,认捐多了又感到吃了亏。

更令人辛酸的是,明知这钱不得不交,最后还要填写一份“自愿认购书”,就像格式合同。

政府不能采取“鸵鸟政策”

在公办名校体制改革中,政府存在着缺位现象:放任学校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而没有主动推动建章立制。

虽然教育部不允许公办名校转制为民办学校,但现实摆在那里,“不允许”并不等于“不可能”,要维持现状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应该考虑对公办名校进行改革,把公办名校转制成为国有民办,然后承包给社会机构。把通过转制回收的巨额资金用于改造薄弱学校,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

在这方面,广东省江门市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从199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江门市把3所省级学校紫茶小学、范罗冈小学、江门一中初中部,承包给市教育促进会承办,合同期暂定10年。

承包以后,这3所学校自筹经费、自担风险、自求发展。政府财政性经费逐年减拨,政府为学校制定收费标准。

改革后的第一年,3所学校在财政拨款减少378万元的同时,还上交了217万元。江门市把这595万元用于另外3所非重点小学的改造。

据测算,如果财政拨款完全停拨,3所学校实际每年可以给教育局“贡献”2340万元。

在转制以前,能挤进这些名校的学生除了少数地段生和条子生免费录取以外,其余都要交纳赞助费。小学一次性赞助费1万元~3万元,初中3万元~5万元,入学后每学期正常的学杂费还要七八百元。

改制以后,小学6年学生实际承担的学杂费总计26100元,初中3年实际总费用21000元。这样的收费标准大多数市民都能承受。

平民学校和贵族学校的概念不清

在国外,即使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作为公办的基础教育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都不存在“重点学校”。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很平均,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学校。而名校都是民办的,有钱人上名牌贵族学校。

这样的思路十分清晰。可是在我国,目前这个思路却十分混乱。

我国的各等级学校既招收地段生、又招收择校生,但由于地段生所占比例极其有限,这样的“公平”并没有多大意义。搞来搞去人人有意见,就是一个最好证明。

与其这样,不如彻底改变现行体制劫富济贫。

学校承办者不妨尝试一下社会公招

也许有人担心,名牌学校转制后会成为富人办学,穷人因此将失去享受优质教育机会。其实,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则是杞人忧天。

名校改制后,确实只有富人才能读名校。但是,由于政府不再向名校继续投入,而且还可以拿回一大笔钱,将这笔钱用于提高普通公办学校的教学水平,就能够大大缩短学校之间的差距。

也就是说,原来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会有一个大幅度提高,这样,平民百姓不用择校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了。

在沈阳市,民办公助学校从2002年11月开始转制,到2003年4月已经基本实现了“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

转制后,学校实行“资产国有、个人(或社会团体)承办、法人独立、经费自筹、民办管理”的新运行模式。学校按照民办学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招生,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收费。学校承办者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面向社会公开征招。

老师为什么当起“便衣警察”

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可是没想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却增加了老师的负担。

在郑州市,就近入学的规定颁布后,为了能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家长们纷纷开动脑筋为孩子迁户口。这样一来,引起了重点中学的警惕。这些重点中学担心自己的生源质量因此而受影响,于是纷纷派出老师当“便衣警察”,到学校附近的街道、派出所去查户口。通过辨别户口真伪来抑制学生户口的盲目迁入。

“便衣警察”的大量出现,引起了郑州市教委的重视和防范。2001年7月,他们专门发出紧急通知,连设4道“门坎”对小学升初中进行最终核查:

小学毕业前夕,学生的户口是否已经被迁转,首先要经过班主任与学校核查后张榜公布;

然后,由各区教委组织专人对小学毕业生的户口予以核查;

接下来,由就近分配的中学再次对所分配来的学生进行户口核查;

最后,由市教委对一些户口有“疑点”的学生进行最终核查。

郑州市教委表示,对“临阵迁户口”的学生,一旦查实一律退回原户籍所在地。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一是调整学校布局,二是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

扬汤止沸,怎么能“止”得了呢?

特长生资格有多少暗箱操作

既然特长生在小学升初中时可以例外、不参加填报志愿与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就近入学办法,那么特长生资格的取得是否公平公开,就聚焦在聚光灯下。能否拿到进入特色学校的门票,也成为广大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广州市,特长生的比例控制在3%左右。学科类特长生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是“硬件”,除了平时成绩优秀以外,学生还必须参加过教育部门批准举办的数学、英语、电脑、科技竞赛并且获奖。

这样一来,小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资格问题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就是说,哪些学生可以参加学科竞赛就成为关键。

因为,即使你竞赛获奖把握再大,如果连参加学科竞赛的资格都没有,就谈不上获奖、更不可能成为特长生了。

问题恰恰在这里。

家长反映,许多学校都没有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方式选拔参赛学生,而是暗箱操作、“指鹿为马”,由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老师指定参赛学生,从而造成学生在成为特长生的问题上机会不等。

许多家长和学生反映,自己从来不知道学校举办过这样那样的学科竞赛。有的同学在班上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却没有任何参赛机会;相反,成绩比他差的同学却屡屡参加英语比赛。参加比赛从来没有获得过奖,老师却要他保密,免得同学之间相互猜疑。

广州市东山区某小学一位家长反映,孩子所在班级参加英语竞赛的3位同学,都是英语老师挑选的。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3位同学都是该老师在业余时间有偿家教的学生。

在东山区另一所小学,某学科老师在家里收了5位学生家教,包吃包住,每人每月收费1000元左右。结果,参加该学科竞赛的5个名额,就是这5名学生!

家长反映,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做法,既不公平也助长了不正之风,更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尽到管理职责。因为根据规定,现职小学教师是不能进行有偿辅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