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昇之死(1 / 1)

明史 蔡东藩 2355 字 2个月前

崇祯三年至九年,这六年期间,内阁大臣时不时地变动。吴宗达、钱象坤、郑以伟、徐光启、钱士升、王应熊等差不多有二十多人,除了在职病逝之外,通通是入阁不久就被退免。说起原因,都是那才能平庸、气量狭小的温体仁弄出来的。温体仁在崇祯三年入阁,之后就像铜浇铁铸一般,再也没有变动过官职。他表面上谦虚谨慎,遇到国家大事,一定首先禀报怀宗亲裁,内忧外患的时候,没听说他献上一条计策。怀宗陈纲独断,还以为他恭谨谦和,将他任为首辅。哪知他专门排挤异党,倾轧同僚,所有的内阁大臣不管才能如何,只要对他稍稍违忤,马上就会遭到排斥。钱象坤是温体仁的门生,他在温体仁之前入阁。后来温体仁辅政,钱象坤对他行弟子礼,凡事都很谦让,唯独不肯无端附和。温体仁将他视为异己,排斥出阁。即便是暗地里为温体仁援引的周延儒也中了他的阴谋,只好辞官告退。工部侍郎刘宗周屡次上疏指陈时弊,言辞虽然激愤,却并没有明斥温体仁。温体仁竟然恨他多嘴,准备编造刘宗周的罪状。正巧刘宗周的奏折中有一句话牵扯到温体仁,温体仁就入奏怀宗,情愿辞官。怀宗正信任温体仁,自然迁怒于刘宗周,当即传旨将他削官。刘宗周是山阴人,回乡之后便隐居讲学去了。后来刘宗周在蕺山讲学,被人称为“蕺山先生”。温体仁又建议内阁的揭帖一概不颁发,所以大臣们即使被他中伤,也无人知晓。但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己陷害别人,免不了也会被别人陷害。常熟人张汉儒依照温体仁的意思诬陷钱谦益,温体仁随即拟旨逮问钱谦益。钱谦益担心得很,就买通了几道关口,向司礼监曹化淳求救。张汉儒得知情形后,密告温体仁,温体仁又去请怀宗判曹化淳的罪。曹化淳是怀宗的幸臣,得到消息后,马上到皇帝面前哭诉,请求彻查。最后查出温体仁、张汉儒朋比为奸。怀宗这才醒悟,先将张汉儒处死,又将温体仁免官。温体仁还悠然自得,自以为没事,哪知竟有免官诏旨下来,当时便吓得面如土色,连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此后,怀宗又起用了另外一班内阁大臣,如张至发、孔贞运、贺逢圣、黄士俊、刘宇亮、傅冠、薛国观等人,大多是几进几退,毫无建树。此外,内外的监军全部由阉人担当。京外的监军以太监高起潜为首,京内的监军以太监曹化淳为首。后来怀宗召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政务。这杨嗣昌胸中没有什么雄才伟略,单靠一张利嘴能言善辩。他提议大举平定乱贼,将各省官兵分为四正六隅,称为“十面罗网”。后来还呈上了筹集粮饷的四条建议,但四条里面没有一条可取。杨嗣昌留意将才,引荐了一人,此人是陈奇瑜第二,叫做熊文灿。熊文灿本来在广西任职,怀宗因为有杨嗣昌推荐,就派身边的太监去察探虚实。熊文灿留他宴饮十日,并给了几百金的贿赂。席间谈到中原寇乱的时候,熊文灿酒酣耳热,不禁拍案痛骂:“都是庸臣误国才遗祸国家,若让文灿前去,还用得着担心吗?”中使站起来说:“上面正想起用您,您如果真有拨乱之才,朝旨立刻就下了。”熊文灿还在那里说个不停。第二天酒醒之后,熊文灿后悔自己失言,又与太监谈到五难四不可的条件。

过了几天,诏命果然颁下,授熊文灿为兵部尚书,总管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熊文灿毫不推辞,立即招募粤人用来自卫,弓箭甲胄很是整齐。一切就绪之后,熊文灿起程北行。路过庐山的时候,熊文灿前去拜见僧人空隐。空隐素有才学,只因痛心乱世,才弃家为僧。熊文灿与他是故交,二人一见面,空隐也不向他祝贺,只对着他感慨道:“错了!错了!”熊文灿觉得他话中有话,就屏退随从,问起原因。空隐说:“您此次受命领兵,自问能制敌于死地吗?”熊文灿踌躇了半天,说了一句:“不能。”空隐又问:“剿贼的将领里有可以独当一面,不劳烦你指挥就能平定乱贼的吗?”熊文灿说:“也没有。”空隐叹道:“你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如何能担当大任?皇上对你的希望很大,一旦你让他失望,恐怕会遭到不测。”熊文灿听了这话,脸色大变,退了几步,又问道:“招抚怎么样?”空隐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出此下策,流寇与海寇不同,你还是慎重起见吧,千万不要误了自己,误了国家!”熊文灿半信半疑,告别而去。到了安庆,左良玉率兵前来会师,彼此叙谈一番,非常投契。熊文灿立即上疏,请将左良玉的六千名部下归自己直接管辖,朝旨允许。可这左良玉本来就桀骜不驯,哪里肯受熊文灿的统辖?彼此住了几天之后,左良玉的部下就开始和粤军不和,互相谩骂。熊文灿不得已,只好遣回南兵,自己与左良玉同入襄阳。

那时闯王高迎祥被陕抚孙传庭所擒,押解到京城,凌迟处死,贼党一起推举李自成为闯王。李自成带兵从陕西入川,刚出潼关,就被总督洪承畴以及川陕的兵马南北夹击。李自成所有的精锐被杀了个一干二净,连老婆孩子都不知去向。李自成逃脱后,想去投奔张献忠。忽然听说张献忠已经投降熊文灿,没办法只好窜到浙江、四川一带,投入老回回的大营。李自成在**养了半年的病,又带着部下西去。

张献忠之前投降了洪承畴,没过多久就叛变了。这次为何又投降熊文灿呢?原来熊文灿来到襄阳后,沿途联络官兵,招安盗贼。张献忠狡黠善战,独自率众截杀,不肯听命。总兵左良玉、陈洪范两路夹击,张献忠一败涂地,额头上中了流箭,血流满面,险些被左良玉追上。贼目闯塌天与张献忠有过节,竟然到熊文灿那里乞降。张献忠得知后,担心他引来官兵,自己又负创过重,不能再战。于是派人到陈洪范大营里献上重金,表示情愿投降。张献忠刚做盗匪的时候,曾经被陈洪范擒获过。因为他相貌奇伟,被陈洪范释放。这次他又找人来说,蒙陈大人的大恩,愿意率领部下投靠官兵,并杀贼赎罪。陈洪范大喜,转告熊文灿,接着接受了张献忠。张献忠来到熊文灿的营前,伏地请罪。熊文灿让他起来,详细询问了其他贼兵的情况,张献忠说自己能制服郧阳、襄阳的贼兵。熊文灿信以为真,就命他继续率领旧部驻扎在穀城。没过多久,张献忠招降罗汝才。罗汝才绰号“曹操”,狡诈程度不亚于张献忠。二贼投降后,其他的贼匪非常沮丧。熊文灿非常欢慰,上疏请怀宗赦免,特旨准奏。哪知二贼并不是真心投降,只不过是因为连战连败,走投无路,才借投降为名,暂时停止奔波,暗中仍然勾结爪牙,养精蓄锐。

中原稍稍有了喘息的机会,东北的战争再次爆发。清太宗征服朝鲜,大兴兵甲。命亲王多尔衮、岳托为大将军,率领左右两路,分道攻击明境,一直打入长城的青山口,在蓟州会师。蓟、辽总督吴阿衡战败而死,监军官太监邓希诏逃走,清兵乘势攻入,直达牛阑山。此时总监高起潜正带着明军防守,高起潜根本不懂什么兵事,平时作威作福,紧急时刻掉头就跑。清兵顺势杀入,从卢沟桥直达良乡,连拔四十八座城池,高阳县也在其中。前大学士孙承宗在家养老,服毒自尽。他的十几个子孙赤手空拳与清兵搏杀,杀伤几十人后接连被清兵杀害。清兵又从德州渡河,南下山东,攻破十六个州县,并攻进济南。德王由枢是英宗的儿子见潾的六世孙,在济南袭封,竟被掳走。布政使张秉文巷战中箭,力竭而亡,妻子方氏、妾陈氏一同投入大明湖殉节。巡按御史宋学朱及副使周之训等人,或被杀,或自尽。只有巡抚颜继祖被杨嗣昌调到德州,途中与清兵错过,因此免祸。但济南的防兵大多跟着颜继祖北去,城内空虚,这才导致仓促间失守,因此不能不归罪于杨嗣昌。

杨嗣昌又邀宣大总督卢象昇带兵支援。卢象昇的父亲刚刚去世,卢象昇屡次上疏辞官,朝廷不许,只好移孝为忠赶到京师。卢象昇听说杨嗣昌与高起潜有议和的意思,心里非常不满。正巧怀宗召见他,便愤然说道:“皇上命臣督兵,臣的意思是主战。”接着又说起了防守抵御的规划,怀宗一再点头,并命他与杨嗣昌、高起潜商议战守的事情。三人的意见当然不合,卢象昇干脆上疏请求怀宗,让他与杨、高二人分管兵权,互不干涉。朝廷就将宣大、山西三路兵马交给卢象昇,山海关、宁远的兵马交给高起潜。卢象昇被升为尚书,他感念皇上厚恩,准备向涿州进发。不料杨嗣昌竟然亲自来到军前,与他商讨和议,劝他不要轻易开战。卢象昇说:“你们坚持要议和,怎么不想想城下乞盟的耻辱。长安的口舌如锋,难道不怕重蹈袁崇焕的覆辙吗?”杨嗣昌被他这么一说,顿时面红耳赤,半天才说道:“照你这么说,直接拿上方宝剑杀了我好了。”卢象昇又愤愤说道:“卢某既不能奔丧,又不能杀敌,上方宝剑应当先杀自己!”杨嗣昌说:“你还是免了!但愿你不要用谣言陷害人。”卢象昇说:“周元忠到边境讲和,往来好几天,全国皆知,难道还能隐瞒?”杨嗣昌无话可说,只好怏怏而去。

原来周元忠曾在边境给人算卦,与边境的人熟识。所以杨嗣昌派他前去议和,却一直不得要领,只好敷衍塞责。卢象昇心直口快,索性全部说穿。过了一天,卢象昇又和高起潜发生争议。卢象昇一意进兵,于是从涿州赶到保定,听说清军三路入犯,就派出将领分头堵截。可惜卢象昇的手下兵马不满两万,清兵又如急风暴雨一般乘势攻下,因此城池大多失守。杨嗣昌竟然参劾卢象昇调度有误,于是卢象昇被削去尚书头衔,仍以侍郎的职位督师。卢象昇不以为意,他发愁的是兵少粮薄,没人支援,每天到了夜里,就独自饮酒哭泣。等天亮的时候,又鼓起精神督促士兵,有进无退。卢象昇请兵部提供粮饷,却被杨嗣昌暗中阻拦。眼看着粮饷已尽,将士们都饿着肚子,卢象昇知道自己离死不远,就在清晨的时候走出营帐,对着将士们下拜,并含泪说道:“我与诸位同受国恩,只怕不得死,不怕不得生。”众位将士听了这话,一个个掉下眼泪,都请求与敌军决一死战。卢象昇从巨鹿出发,检点士兵,只剩下五千名。参赞主事杨廷麟因高起潜的大营相距只有五十里,想去那里求援。卢象昇说:“他……他肯来支援我吗?”杨廷麟坚决请求,卢象昇握着杨廷麟的手,与他诀别:“死在西市不如死在疆场。我以死报君,还觉得有愧呢。”

杨廷麟离开后,卢象昇等了一天,毫无音信,于是率兵径直赶到嵩水桥。远远看见清兵排山倒海一般杀过来,部下总兵王朴当即带兵逃走,只有总兵虎大威、杨国柱还跟在身边。卢象昇将部下分成三路,让虎大威率令左路,杨国柱率令右路,自己率领中军,与清兵拼死相争。一开始明军以一当十,还算支撑得住。大战半天之后,双方伤亡相当。傍晚的时候,双方休战。到了半夜,卢象昇听到鼓声大震,料知敌兵前来。出帐一望,只见自己的一座孤营已经被清兵团团围住,连忙率令虎大威、杨国柱等人奋力抵御。一直战到天亮,清兵越来越多,围得是里三圈外三圈。卢象昇麾兵奋战,炮尽弓穷。虎大威劝卢象昇突围逃走,卢象昇说:“我从参军以来,经历过大小百十场战争,只知道向前,不知道退后。如今内有奸臣,外遇强敌,死期已到,还用多说什么?诸位请突围出去,留下性命报效国家,我就死在这里了!”说完,竟手持佩剑杀入敌阵。身中四箭三刀,仍然格杀清兵几十人,直到力竭身亡。虎大威、杨国柱仓皇逃脱。高起潜听到消息后,仓皇逃跑。杨廷麟只身回到大营,只见满目疮痍,尸横遍野。其中有一具尸首上披着麻衣,杨廷麟料定是卢象昇的遗骸,就邀同顺德知府于颖暂时将他掩埋,并联名上奏。杨嗣昌已经得知战败的事,竟想将它隐瞒。杨廷麟的奏折递上去之后,杨嗣昌只好说卢象昇轻战亡身,死不足惜。怀宗竟然误信谗言,不给抚恤。后来言官轮番参劾高起潜,说他拥兵不救,致使卢象昇战死疆场,高起潜这才被捕下狱。查明属实后,将他诛杀。一直到杨嗣昌战败,朝廷才给卢象昇抚恤。

卢象昇死后,清兵依然没有退下。明朝廷急忙令洪承畴总督蓟、辽,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的军务。孙传庭上疏求见,杨嗣昌担心他会说自己的坏话,便拟旨驳斥,只让他速速上任。孙传庭很不高兴,当即辞官。杨嗣昌又趁机参劾孙传庭逆旨偷生。怀宗不辨青红皂白,竟然逮捕孙传庭下狱,将他削职为民。幸好清兵只是来骚扰,并没有略地的意思,抢够东西就班师回去。明朝廷这才苟延残喘了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