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第十八(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2571 字 2个月前

《微子篇》说的是隐士和逸民,他们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存在着一种鄙视和嘲笑,孔子则有着“知其可而不为之”的难言之隐。

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成了纣王的奴隶,比干因劝谏(纣王)而被杀。孔子说:“殷商有三位仁人啊。”

◆探微

文献记载,微子是帝辛纣王的庶兄,见纣王无道而离开商王国。箕子和比干均为纣王的叔父。纣王暴虐,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箕子屡次劝谏不听,只好披发佯狂为奴,被纣王囚禁。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周武王灭商后将其释放,被武王封之朝鲜而不臣。

陕西新出土的西周甲骨和青铜器《墙盘》铭文则记载的是另类历史:微(微去掉双人旁)氏族群隶属殷商邦联体中的乙集团。武王灭掉帝辛集团后,他们投诚西周,被武王迁到“周卑处”,即陕西岐山。殷商灭亡的原因,文献大多归咎于商纣王的暴虐和荒**无道,但出土的甲金文字则揭示了更重要的原因:其一,商王国是由十个氏族(五个两合氏族)组成的邦联体王国,王位在各个氏族之间轮递。盘庚迁殷后,王位则在乙、丁、辛三个强势族群中轮替。其中的庚辛集团与甲乙、丙丁集团长期存在着隔阂。到帝辛时代,这种矛盾进一步扩大,发生了内讧,以至于帝辛将国都从河南安阳迁到自己氏族的居住地(河南淇县)。微子、箕子、比干与帝辛纣王不是同一氏族集团,他们代表各自集团的利益,与纣王相争,显然,这与“仁焉”无关。其二,殷商内讧的根本原因是气候,这一时期的气温急速变冷,使稻米产量大幅降低,饥荒加剧了商王国各个氏族集团的矛盾,因而,子贡认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参见《子张篇》)

从族群和邦国利益来讲,在武王灭商(主要是消灭庚辛集团)的过程中,微子和箕子的族群对之视而不救,后来又臣属西周。他们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叛徒,怎能成为仁者?当然,这些出土的历史真相是孔子完全不知道的。

18-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文

柳下惠做法官,三次被撤职。有人对他说:“你难道不可以离开这里吗?”柳下惠说:“行直道而侍奉人,不管去哪里都会被多次免职;如果走邪道,何必要离开父母之邦呢?”

◆探微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字季,因食邑在柳下,私谥惠,故称柳下惠或柳下季。柳为鲁士师,多次被废黜,是正直知礼的贤者,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攻鲁,他曾遣使于齐,劝其退兵。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在谈到孔子的待遇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可以用低于季氏,高于孟氏之间的待遇。”又说:“我老了,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

◆探微

孔子适齐在公元前517年。此年孔子三十五岁。《史记·孔子世家》:“……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返)乎鲁。”

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

齐国送来(歌舞)女妓,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办事,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探微

孔子去鲁,在鲁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7年,此年孔子五十五岁。

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有个狂人跟在孔子的马车后面唱:“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会衰败?过去的不可以争说,未来的依然可以追寻。算了吧,算了吧,现今从政者危险啊。”孔子下车,想与他说话,这人却很快避开,孔子没能与他交谈。

◆解字

舆。表示车厢。“接舆”,即跟在车厢后面。楚狂是一个无名隐者,因跟在孔子的马车后面,故曰接舆。

殆。“殆”是形声字,从歹台声:歹为类旁,表示与死亡有关;台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绳套张开义。“殆”便是被绳套套住,即将死去。“殆”的本义为危殆,此处用其本义。

◆探微

李白有一句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楚狂以“凤”暗喻孔子:天下有道则凤出现,无道则隐而不见。你为什么要成为一只不识时务的凤。过去的不说了,来者犹可追。意思是说,现今你尚可隐去,你为什么不退隐呢?难道你不知道现今从政者危险吗?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18-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长沮和桀溺在耕田(一个扶犁,一个拉犁),孔子经过这里,让子路去问渡口。长沮说:“那位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道:“那么,他是知道渡口的。”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叫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吧?”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大乱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样,谁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与其跟随一个躲避坏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开坏世道的人呢?”说着话,耕作不停。

子路回去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鸟与兽不能待在同一个群里,我不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也不想去改变什么。”

◆解字

耦。“耦”是“偶”的假借字。“偶”是会意字,从人从禺,构意源自一个人与一条蛇不期而遇。“耦”借“偶”的形、音、义,以耒置换本字的人字旁,表示两个人耕地,即一个人拉犁,一个人扶犁的老式耕田法。

津。“津”是会意字,从水从聿,构意源自将笔在墨池边缘转动滋润。“津”的本义为滋润,又指津液,引申后,又由水边义转指渡口。此处用为渡口。

耕。“耕”是“刑”字的假借字。刑为会意字,从井从刀,构意源自荆鞭击打行刑。“耕”借“刑”字的形、音、义,以耒置换本字的刀,表示翻耕田地,使之起垄。

耰。“耰”是形声字,从耒忧声:耒为类旁,表示与农具有关;忧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一个人倒行义。“耰”便是需要倒行使用的农具,《说文》释为“摩田器”。此处表示耕作。

辍。“辍”是“啜”的假借字。“啜”字从口叕声,本义为一小口一小口地连续品尝。“辍”借“啜”的形、音、义,以车置换本字的口,以新创设的“辍”字,表示一辆车接一辆车接续走过,引申后,又有停止等候义。“不辍”,即不停止。

◆探微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此事发生在衰公六年,孔子离开叶地返回蔡国,这一年孔子六十四岁。孔子周游列国多年,已是天下闻名,所以,隐士们也知道孔子其人其事。

这一章的“鸟兽不可与同群”的意思是,鸟与兽不可相与同群。李零先生将其释为:“我总不能像他们,遁迹山林,与鸟兽为伍吧?”杨伯峻则译为:“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

18-7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者,用手杖挑着捆草的绳索。子路问道:“您看见我们的夫子了吗?”老者说:“四肢不勤快,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说着将手杖插在地头开始锄草,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

子路随同前往,留子路在家过夜,杀鸡做饭给子路吃,还把他的两个儿子介绍给子路相见。

第二天,子路赶上后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隐居的贤人啊。”孔子让子路返回去找这位隐士,到达时他却走了。

(子路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不做官隐居起来,这种做法不合道义。家庭里长辈和小辈之间的规矩,不能没有,君臣之间的道义关系,怎么能置之不顾呢?这是干净自己,反而破坏了伦理纲常。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推行道义。(夫子的)道义不能通行,这一点我早已经明白了。”

◆解字

植。“植”是形声字,从木直声:木为类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直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直立义。“植”便是将树木栽植起来。“植”的本义为植树,此处用为将手杖插在地上。

芸。“芸”是形声字,从艸云声:艸为类旁,表示与野草有关;云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一片义,“芸”便是锄草(一片)。此处用为锄草。

◆探微

上述三章立意相同,列举各类隐者与孔子的同与不同。他们共同认为当今社会是“天下无道”,不同的是,这些人避世隐居洁身自好,知其不可为而逃之,孔子则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用桀溺的话来说,孔子是“辟人之士”,他们是“辟世之士”。

用子路的话来讲,这些隐者“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孔子则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孔子则发出悲叹:鸟与兽不能同群,我不和这些人待在一起又能和谁待在一起。如果天下政治清明,“丘不与易也”。

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

隐居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孔子说:“不降低自己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不使自己的清白受到玷辱,只有伯夷、叔齐能做到吧!”孔子评论柳下惠和少连:“他们已经降低了志向,辱及了自身的高洁。但是他们的言论合乎中庸之道,行为经过恰当的考虑,他们做到这样已经可以了。”孔子评论虞仲、夷逸:“他们逃世隐居,可以无拘束地说话,使自己保持清白,不被任用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愿和谋划。”孔子又说:“我则和他们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或者‘不可以’。”

◆探微

孔子的政治理想概括起来,便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兴灭国,便是将已经被灭掉的小国重新兴盛起来;继绝世,便是继承或延续已被截断的西周社会;举逸民便是将上述这类人抬举起来,使之成为执政者。

18-9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译文

(周天子的)大乐师挚去了齐国,第二乐师干去了楚国,三乐师缭到了蔡国,四乐师缺去了秦国,击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摇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东海边上。

◆探微

春秋末季,周王室一日比一日衰败,连乐师们都留不住了。为了活得更好一些,乐师们鸟兽散了,真正成了“礼崩乐坏”。

工商食官,乐师食官的时代结束了,他们解放了,从此不再是半农奴身份的家臣了,他们自由了,但自由的代价是自找饭辙。

这一章纯记事,没有孔子或弟子们的言语。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松懈与其亲族的关系,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视。故旧没有大错,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能要求一个人具备所有的优点。”

◆解字

施。此处“施”字乃“弛”字的通假,用其松懈义。

◆探微

这段话肯定是杜撰出来的,或者原本就是一段传说。此章不见“子曰”,应该与孔子及其弟子们没有什么关系,谁听见周公对鲁公说这段话,何处记载了这段话,不得而知。此段话中的周公是哪一个周公,是帮助武王灭商的周公旦,还是帮助康王一统天下、分封诸侯国的周公子明,鲁公又是那一个?

这是孔子“克己复礼”,“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之外的另一政治主张,即不抛弃亲族故旧,一切都要沿袭旧的。

18-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译文

周代有八个(优秀)士人: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探微

上列八人事迹无考,此章也没说是孔子讲的。人名则按伯、仲、叔、季排列,像是出自一个家族或两个家族的弟兄,此处“周”显然指西周,西周有“士人”吗,显然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