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第十六(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2703 字 2个月前

本篇各章记孔子言语。本篇与前边的区别在于多用“孔子曰”,前半部《论语》则用“子曰”。有人认为,由此往后,是另一人所编。

16-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和子路去见孔子,对孔子说:“季氏将要征伐颛臾。”孔子说:“求呀,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过去先王让颛臾执掌东蒙山,况且他的地盘已在鲁国的封疆之中,是国家的重要臣属,为什么要攻伐他呢?”冉有说:“季孙氏要这么做,我们两个下属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说:“冉求,(前人)周任有句话说:‘在位的人就要各尽其力,做不到就不要干了。’看到危险不去伸手,摔倒了也不去扶一下,要你们这些帮手干什么呢?你的话说得不对。老虎、犀牛从栏中放出来,龟甲、美玉在盒子里毁掉,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且离季孙的费邑很近,现在不攻取,后世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些口头上不说想得到它,却一定要找个借口(得到它)的人。我听说,有国的诸侯或有家的大夫,不担心财富少,只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国家贫穷,只怕动**不安。均平就没有贫者,上下和谐就不存在财富少,人心安定就不会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邦的人还没有归服,那就修整礼乐、广施恩德欢迎他们来。他们来了之后,还要使他们安心。现在,仲由和冉求辅佐季孙,不能使外邦归服而前来归顺,国家分崩离析而不能守成,反而谋划在国家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真正的意图并不在颛臾,而是在宫墙之内的国君吧!”

◆解字

陈。“陈”的本义为陈列。此处用其本义,可意译为各尽其力。

萧。“萧”是形声字,从艸肃声:艸为类旁,表示与野草有关;肃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渊潭)很深义。“萧”的本义指高深的草丛。萧墙,便是外面有一片空地,长满高深草丛的宫墙(宫墙外留出一片空地,是出于防护的需要)。

柙。“柙”是“匣”的假借字。“匣”字从匚甲声,本义指有盖的木盒子。“柙”借“匣”的形、音、义,以木置换本字的匚,表示关押动物的木笼子。

◆探微

孔子将西周社会理想化,认为东周(春秋)社会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是一个征伐无序的社会。孔子给予这一历史进程的评价是负面的。

历史学认为,这是一个血缘族群邦国时代向地缘制大国进发的时代。相对于西周社会,春秋时代是一个前进的时代,原有的贵族等级分封制度分崩离析,形成新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郡县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那么礼乐的制定以及用兵的决定都由周天子做出;天下政治昏暗,那么礼乐的制定以及用兵的决定由诸侯做出。由诸侯发号施令,大概经过十代没有不衰亡的。由大夫发号施令,没有超过五代的。由大夫的家臣执掌国家政令,没有超过三代而不衰亡的。天下政治清明,政令就不会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

◆解字

世。“世”是象形字,构形源自树叶。“世”的本义由增符后的“枼”以及转注后的“葉”字所继承,“世”则表示引申后的草木一季义。又由此引申指人的一代,即三十年为一世。此处用其引申义。

希。“希”是会意字,从爻从巾,构意源自用葛麻编织的网具或粗布。“希”的葛布义由转注后的“絺”字所承继,“希”则表示引申而出的稀疏义。此义又由转注后的“稀”字所承继,“希”则表示由网具撒捕引申出的希望义。此处用为“稀少”。

◆探微

这是孔子针对鲁国的政治现实发出的一段评述。

春秋初期,周天子已无足轻重,即使在自己的王畿内,政权也由王臣支配。到春秋中后期,诸侯大多也与周天子同命运,国内号令不行,权力逐渐落入大夫之手。例如鲁国,自鲁宣公死后,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控制政权,所谓“政在季氏”好几代。由于季氏实际上代替了鲁君的位置,把政事交给出身微贱的家臣处理,久而久之便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由家臣代替世卿发号施令。孔子认为这都是“天下无道”的表现。本来,在西周王室权力鼎盛时期,诸侯所用的礼乐制度,都由周天子规定;诸侯动众起兵,都待周天子命令。这样,奴隶或农奴制社会至少在表面上有条不紊,呈现出治世局面。但随着周天子威权丧失,诸侯各行其是,不但擅自改革国内各项制度,还互相攻击兼并,强者称王称霸,奴隶社会的固有秩序愈来愈混乱。用旧的治乱标准来衡量,自然叫“无道”。因此,孔子的这一种评论,表明他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反对僭礼,要求恢复早被历史所否定的西周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基于这种认识,孔子树起了“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复辟大旗。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译文

孔子说:“俸禄(发放大权)离开公室(鲁君),已经五代了。政权落于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如此发展下去)鲁国三卿(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的子孙也会式微”。

◆解字

禄。“禄”是形声字,从示录声:示为类旁,表示与祭祀有关;录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辘轳汲水义。“禄”便是上天神祇赐给的福泽,引申指天子赐给的钱财,又指官吏的俸给。此处“禄”字指官员的爵位和薪水。

逮。此处意译为落入。

微。此处用其衰落式微义。

◆探微

五世,指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四世,指季氏的武子、平子、恒子、康子。

以上两章,皆为孔子六十八岁自卫返鲁以后的话。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裨益的有三种朋友,有损害的也有三种朋友。交友正直者,交友谅解者,交友博闻者,(对自己有)裨益啊;交友孤僻,交友圆滑,交友巧言,(对自己有)损害啊。”

◆解字

谅。此处“谅”字用为谅解,即相互之间能够宽容。

便。“便”是会意字,从人从更,构意源自一个人随身携带钻木取火工具。“便”的本义为方便、便利,用为副词,表示动作随即进行,相当于“就”。便辟、便佞,都有随即就怎么样的意思。

辟。此处“辟”字作“僻”讲,词义为性情孤僻。

柔。“柔”是会意字,从矛从木,构意源自用腊木杆制作的矛柄。“柔”的本义为柔弱不刚。此处“善柔”指的是一个人过于圆滑。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有三种欢乐,有损害的有三种欢乐:喜欢用礼乐调节自己,喜欢引导他人向善,喜欢多交好朋友,这就有益了;喜欢骄纵**,喜欢游逛,喜欢宴请,这就有害了。”

◆解字

乐。此处用其欢乐义。

道。此处“道”字用为“导”,即引导。

16-6

孔子曰:“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种过失:不该你讲话时就忙着插话,这叫急躁;该你讲话时你却不讲话,这叫隐瞒;不看脸色随便讲话,这叫没眼色。”

◆解字

愆。“愆”是形声字,从心衍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活动有关;衍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水淹道路义。“愆”的本义为将心思放到不该放的地方,引申泛指偏差、过失。此处意谓不得体的行为。

瞽。“瞽”是形声字,从目鼓声:目为类旁,表示与眼睛有关;鼓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鼓出饱胀义。“瞽”便是有眼珠但看不见的瞎子(通常眼珠会鼓出来)。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青壮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年老时,血气已经衰弱,戒之在‘得’(即诸事不贪)。”

◆探微

这是孔子晚年的体验,也是他的人生感悟。老迈之年戒“得”,这个“得”包括名,包括利,包括位,还包括逞强好胜,包括自以为是。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三件事要有敬畏:敬畏天帝之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所以不畏惧,轻慢王公大人,诬蔑圣人之言”。

◆探微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但君子畏,孔子也畏。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世上只有乞丐最勇敢(无畏)。王朔则说:我是流氓我怕谁。无知者无畏,无产者无畏。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学习而后有知识的人,是次一等人;遇到困难再去学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的人,民众中的最下等了。”

◆探微

孔子认为自己不属于上等人,属于学而知之者。因此,有了《述而篇》的直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群言

杨伯峻: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中遇见困难,再去学它,又是再次一等;遇见困难而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在九个方面多加思考:眼睛要看得明白,耳朵要听得清楚,脸色要温和,容貌要恭顺,言语要真诚,做事要认真,疑惑时要多问,激愤时多想后果,见到利益时要考虑到义。”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见善事生怕自己赶不上去做,看见不善的事就如同把手伸进滚烫的沸水中。我见过这样的人,我听过这样的话。隐身于民间保持高洁的志向,奉行仁义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但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四匹马拉的战车一千乘,死的那一天,民众认为他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民众现在还在赞誉他们,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说:“你(从老师那里)听到过对大家所讲的不同的话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曾经他一个人立在那里,我低头快步从庭前走过,他叫住我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诗》,你(在祭祀和外交场合)就无法说话。’之后我开始学习《诗》。又有一次看见他在庭上独立,我低头快步从庭前走过,他又把我叫住问:‘学习礼仪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礼仪,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之后我开始学习礼仪。我从父亲那里独自听到的就这两条。”陈亢后来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个问题,明白了三个道理:应该学习诗,应该学习礼,又听说君子对自己的儿子也保持距离。”

◆探微

伯鱼,即孔子的儿子孔鲤,伯鱼是他的字,他比陈亢大二十一岁,可算作陈亢的长辈。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诸侯国国君的正妻,国君称呼她叫“夫人”,夫人自称时叫“小童”,国中的人则称她为“君夫人”,她在外国人面前称呼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为“君夫人”。

◆探微

这段话,说话人不详,在风格、文辞上与其他章完全不同。梁启超认为是后人在竹简空白处记下的礼制称谓。

此章似乎应该移至《乡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