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大多数章节,旨在阐述如何施政以及施政君子的德行。本篇首章乃是孔子施政的纲要——克己复礼。本篇的重点在于多个弟子“问仁”,孔子则有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是什么。孔子说:“克制自己(欲望)归返礼制就是仁。有一天都这样做了,天下就回到了‘仁政’。实现仁德全靠自己,能经由他人吗?”
颜渊问:“请问克己复礼的细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渊说:“颜回我虽然不聪敏,做事一定(依照)此话。”
◆解字
仁。本章四个“仁”字,最后两个一个可释为仁德,一个需释为仁政。
◆探微
“仁“是《论语》一书的最重要概念。除了第三个“仁”字外,本章其他三处的“仁”均指仁德,即君子应具备的品行。在孔子心目中,仁德和礼制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君子通过克己便归返到礼制,君子通过克己便实现了仁德。克己是个人的行为,仁德是君子的品行,礼制便是“天下归仁”,礼制就是仁政。孔子认为,通过个人的品行改造,就完成了社会的礼制重建。这就是政治,这就是治国。至于如何“克己”,孔子列举了四个“非礼”。
朱熹对“克己”的解释是:“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由此推及,克己便是大公无私,便是狠斗“私”字一闪念。朱熹因而把“仁”说成“本心之全德也。”这与我们以前讲的人人都大公无私便进入共产主义没有什么两样。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是什么。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会见贵宾,役使民众要像承办重大祭祀。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他人。在国家(工作中)没有怨恨,在家族(生活中)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做事一定(依照)此话。”
◆探微
前章颜回问仁,孔子讲的是“克己”自律。这一章仲弓问仁,孔子说的是待人处事。两个弟子的回答都是:“……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
司马牛问仁是什么。孔子说:“有仁德的人,他讲话中肯。”司马牛又问:“说话中肯,这样就可以算是仁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说的时候能不中肯吗?”
◆解字
讱。“讱”是形声字。从言刃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刃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刀刃(锋利)义。“讱”便是话语中肯,俗话称之为“句句说到刀刃上。”
◆探微
司马牛,名耕,字子牛,孔门三期学生,宋国贵族。公元前492年,孔子途经宋国,险遭司马桓魋杀害。司马牛是司马桓魋的弟弟,但与哥哥不同。公元前481年,司马桓魋作乱,司马牛出奔,适齐适吴,返宋后又到鲁,成为孔门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多言而噪。”(参见本篇第五章,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司马牛问仁,孔子针对其“多言而噪”做出了回答。
传统学者对“讱”字的解读,大多为言语迟钝,缺失了形、音、义方面的逻辑追溯。“句句说到刀刃上”与“话语缓慢迟钝”不仅形象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论语》一书中,有“言必有中”“言必有信”“言中伦,行中虑”“言必信,行必果”等多处记述。此处“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与上述道理完全相同。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担忧、不恐惧”。司马牛又问:“不担忧、不恐惧就是君子吗?”孔子说:“扪心自问不愧疚,又有什么担忧和恐惧呢?”
◆解字
忧。“忧”(憂)是会意字。从页从心从倒置的脚趾夂,构意源自一个人因担心而欲走不能,边走边回头。“忧”的本义为担忧。引申后,又有忧虑义。此处用其本义。
惧。“惧”(懼)是形声字,从心瞿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有关;瞿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鸟儿被捉住后睁着两只惊恐的眼睛。“惧”的本义为惊恐害怕。
◆探微
孔子的回答似乎与司马桓魋当年欲杀孔子的事有关。孔子劝其要“不忧、不惧”。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很忧虑地说:“人们都有兄弟,唯独我失去了”。子夏对他说:“我听说有这么一句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重每件事而不失误,待人恭顺而有礼,(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还担心没有兄弟吗?”
◆探微
子夏听说到的话是谁讲的。显然,应是孔子所说。由此,再次确证,孔子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
子张问什么是“明白”。孔子说:“像雨滴渗漏般的谗言,有切肤之痛般的诬告,(在你身上)行不通,这就可以说是‘明白’。像雨水渗漏般的谗言,有切肤之痛的诬告,(在你身上)行不通,这就可以说有‘远见’”。
◆解字
谮。“谮”是形声字,从言朁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朁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桑蚕食叶义。“谮”便是能够蚕食掉真相的谗言。
愬。“愬”是形声字,从心朔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有关;朔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见不到义。“愬”便是见不得人的坏心计。在此用为故意编造的假话。
◆探微
此话是说给当权者听的:谗言始终不进,诬告始终不听,这就叫心中有远见,这就叫心中有明镜。封建社会的衙门大堂上,常常悬挂“明镜高悬”的牌匾,道理便在这里。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逼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如何施政。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去掉哪一项”。孔子又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没有粮食大不了死掉一部分人)。如果没有民众信任,政府便立不住了(政治便不存在了)。”
◆探微
孔子对政治的三项排序值得深思。封建政治的残酷性值得深思。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有内在品质就行了,何必要文采礼仪。”子贡说:“可惜啊!你怎能这样解释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四匹马拉的车不如舌头说话快)。如果文采就是内质,内质就是文采,那么虎豹皮就是狗羊的皮了。”
◆解字
驷。“驷”是形声字,从马四声:马为类旁,表示与马匹有关;四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四匹马。“驷”便是四匹马在一起共同牵拉一辆车。此处驷指四匹马拉的车子。
鞟。“鞟”是“郭”的假借字。“郭”字从享从邑,本义指城邑外边的一圈土墙。“鞟”借“郭”的形、音、义,以革置换本字的邑(阝),表示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皮筒子。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岁饥馑,国用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用‘彻’(十抽一的)这种老办法?”哀公说:“十抽二我还嫌不够,怎么可能用‘彻’这种老办法?”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富足了,君主你怎能不富足?如果百姓不富足,君主你又怎能富足?”
◆探微
中国在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井田制,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君主或贵族:贵族将田地分给下边的家族耕种,同时留出一块作为公田。各家族将分给自己的田地又一次分给各个农户种植,并留下一块公田。农户在分给各自的田地上种植,收获的庄稼归自己。但各家族有义务无偿地在留下来未分配的那一块“公田”上劳作,公田上收获的庄稼归家族公用。《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即我私”。其中的公田便是划分在贵族或家族名义下的整体田地。又指整块公田中由大家共同义务劳作,收获后用为公共事务的那一小块田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公田。“私”则指农户在分给自己的那一块“公田”上种植的庄稼。
春秋以后,井田制崩溃,贵族将田地较长久地分配给农户种植,并由农户缴纳收成的十分之一。这种税赋制度便叫作“彻”。此时,由各个农户共同劳作的“公田”便消失了。
鲁哀公问的是“年岁饥馑造成国用不足”,有若的回答则是普泛的足与不足,有些所答非所问。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崇尚德行并辨识迷惑。孔子说:“围绕忠信而行事,以义理为目标,这就是崇尚德行。爱他想让他永远活着,厌恶他想让他马上死掉。既想让他活着,又想让他死去,这就是迷惑。《诗·小雅·我行其野》说:‘其实不是因为新人家族更富有,只是因为你变了心。’(被抛弃的女人,就是一个迷惑中的人。爱之深,恨之切,既想让夫婿死,又想让夫婿活。)”
◆探微
《我行其野》是一首描写弃妇之怨的诗。孔子引用的是最后两句(今本“诚”作“成”)。诗的意思是说,你抛弃我,其实并不是因为她家比我家富,而只是因为你变了心。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施政。孔子回答说:“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假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到嘴吗?”
◆探微
孔子适齐在齐景公三十年,即公元前522年,时年孔子三十五岁。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
孔子说:“凭借一面之词就能判断诉讼的人,这是子路能做到的吗?”子路允诺去做的事,从不拖延过夜。
◆探微
古代打官司,原告和被告叫作“两造”。聆听诉讼必须兼听两造,一面之词便叫作“片言”。孔子以具体事例展示子路耿直急躁的性格。
“子路无宿诺。”此句是否孔子所言,不得而知。
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处理诉讼,我像别人一样。必定要做到没有诉讼(才好)?”
◆探微
孔子当过鲁国大司寇(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8年)。听人告状、处理诉讼是他的本职工作。孔子认为,他处理诉讼的能力很一般,和普通人一样。他的理想是天下没有诉讼。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从政。孔子说:“在其位不能懈怠,行事时忠心竭力”。
◆解字
居。在此用为占据职位义。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此章与《雍也篇之六》重复)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他人的美化,不助长他人的邪恶。小人的做法相反”。
◆探微
这是一句源自古代的格言。《谷梁传·隐公元年》曰:“《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人之美的原意是,成全一个人向美好方面发展,亦可泛指成全他人的美化。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施政。孔子回答说:“施政,就是行正道。如果你带头走正道,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解字
帅。“帅”(帥)是会意字,从巾:表屁股,巾表佩巾。“帅”的构意为走在最前面的人(他人都在屁股后边,只能看见人体后部的佩巾)。“帅”的本义为率领,引申后又有将帅义,此处用其本义。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忧患盗窃频发,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如果这些是你不想要的东西,就是悬赏也不会有人偷盗”。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请教如何施政,对孔子说:“如果杀掉不走正道的人,使(天下)只有走正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搞政治,为什么要杀人?你如果多做善事,民风就会善良起来。君子们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一定倾倒”。
◆探微
《老子·德部三十九》云:“使民恒且畏死,而为畸着,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又司杀者。”老子认为,愚民和杀畸(杀掉有思想者)是治国的大法。孔子恰恰与之相反。两相比对,儒家以“仁政”治国,道家以“法政”治国,二者不同也。
以上三章,都是孔子回答季康子所问。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子张问:“士人怎样才可以算是‘达’?”孔子说:“什么意思?你说的‘达’指什么?”子张回答说:“在国家内有名声,在家族内有名声”。子张说:“你说的是闻,不是‘达’。‘达’指的是内质正直而且讲义理,观察(留意)他人的言语和脸色,处处考虑谦让别人。(这种人)在邦国受到敬重,在家族内受到敬重。显赫的人,表面上仁义但行为不符,如此自居而从不质疑。这种人,在邦国有名声,在家族有名声”。
◆解字
闻。“闻”是会意字,从门从耳,构意源自耳朵贴附门上静听。“闻”的本义为窥听,引申指听到。此处“闻”字,用为名声,即听到的名声。
◆探微
“达”字有两义,一是显达,二是至达。孔子认为,声名远播只是显达,因而只能称之“闻”。至达者则应立身端正,内心好义,为人谦让,行事练达。一个人如果只求“显达”,那么其人必成伪君子。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逛,问孔子:“请问如何崇尚道德,修正恶念,分辨疑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做事而后获得,不就是尊崇道德吗?攻击自己的恶念,不去攻击他人的恶,不就修正(去除)了恶念吗?因为一时愤怒,忘记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忘记了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字
慝。“慝”是形声字,从心匿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世界有关;匿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隐匿义。“慝”便是隐藏在心中不为人知、不敢讲出来的恶念。“慝”与前文的“愬”有相通之处。
◆探微
对“慝”字的释读不同,便有了不同的解读。以往的学者,大多将“慝”解读为“怨恨”,因而将“攻其恶”释解为“反对和批判一个人的错误和缺点”,此译似乎不妥(杨伯峻将此句对译为:批判自己的坏处,不去批判别人的坏处,不就消除无形的怨恨了吗)。
包咸对此节注曰:“慝恶也。文从匿从心。盖人所不知而已独知,隐于心而伏其根者,修治而去之”。所以,“攻其恶”应是攻击内心的恶念,即“慝”。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字怎么讲。孔子说:“爱人”。樊迟问“知”字怎么讲。孔子说:“知晓他人。”樊迟未能理解,孔子又说:“将正直之物放置在枉曲之物上面,能将枉曲之物校直”。
樊迟走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夫子问什么是‘知’。夫子说:‘将正直之物放置在枉曲之物上面,能将枉曲之物校直。’这是在说什么?”子夏说:“这话内容丰富啊!舜治理天下,从众人中挑选,推举了皋陶,没有仁德的人便走远了。商汤治理天下,从众人中逃选,推举了伊尹,没有仁德的人便走远了。”
◆解字
仁。“仁”字引申后,又特指君子们所应具备的德行,即孔子所说的忠恕、恭、宽、信、敏、惠、爱人、济众,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探微
樊迟问“仁”字的词义是什么,孔子回答说“爱人”。这就有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仁”字的解读:“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本义指古代社会的上层统治阶级。引申后,又指上层统治阶级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即仁德。又由此引申指上层统治阶级中的精华们,即与君子等同的仁者。由此完成“仁者”与“君子”的等同。
樊迟又问“知”字怎解,孔子所答非所问。因为孔子根本就不知道“知”字的形、音、义由来。因此有了樊迟的追问和樊迟的一头雾水。
古典文献中,有关孔子解读文字的记录还有一些,但错得多对得少。例如孔子将源自水稻的“黍”字错解为大黄米。将“王”字错解为“一贯三为之王,三者,天地人也。”
从孔子解读文字的情形来看,因家贫,孔子小时候未曾接受正规教育,未能按照《周礼》规定:“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说文解字·序》)。他的知识大多是十五岁以后自学来的。因此,便有了孔子一旦解字便会所答非所问或一错再错的现象。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如何待友,孔子说:“(对朋友的缺点和错误)忠心劝告和善意引导他。如果不听从就停止不说,不要自取其辱”。
◆解字
道。“道“的本义为对面可见他人面目的直通大道。“道”与“路”的区别在于:“路”指由足走出来的小路,“道”为人工修筑的大道。此处“道”字用为从寸道声的导(此时尚未创设出“导”字)。
◆探微
孔子在《里仁篇》通过子游之口也讲过类似的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们通过学问聚会朋友,通过朋友辅助仁德的成长”。
◆探微
曾子的话与上一章孔子的话语类似,都在讲交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