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第九(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5591 字 2个月前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

孔子很少言说利,(但是)列举命,列举仁。

◆解字

罕。“罕”是会意字,从网从干,构意源自捕鸟用的长柄网。由于这种网具在狩猎中很难捕捉到鸟,只是吓唬驱赶鸟雀进入罗网,由此引申出少见、稀少义。

与。此处“与”字作“举”讲,即列举。

◆探微

《论语》一书,有八处讲到“利”字,其中六处言说的是“利益”之“利”,另有两处用为使动,即“得到利益”。从字频讲,不算多也不算少。另有多处讲到与利益财富有关的“庶之、富之”。最著名的当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流传最广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何以“罕言利”。刘兆英先生认为:“说罕言的是和他自己有关的利”。此可备为一说。

“仁”是孔子儒学的核心概念,《论语》一书中有109处“仁”。正确的结论是,孔子多处列举“仁”。此不待言说。

《论语》一书中,孔子直言“天命”者有3处,如“五十而知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等。将天命省略为“天”者有21处,如“道之将兴也与,天也。”“知我者其天乎!”“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等。

孔子相信天命,而且是必须相信。因为天帝是西周建立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神祇。天命只是天帝之命的缩略语。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他不信天帝之命还能信什么?周公信天命,他孔子敢不信天命吗?

古代学者不识“与”字的形、音、义由来,将“与”错解为连词中的“和”,与《里仁篇》中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中的“与”等同。背离了《论语》一书的原意。因错释文字也就有了孔子很少谈及命和仁的错识。

◆群言

杨伯峻: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钱穆:先生平日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

李零:孔子讲利少,是因为他重义轻利;讲命也少,是因为天命难言;讲仁很多,是因为他推崇仁。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

达巷这个地方的乡党说:“伟大啊孔子,很博学但没有使之成名的本事。”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我有什么能拿出手(使之出名)呢?赶马车呢还是射箭呢?我执鞭赶车吧!”

◆探微

坦白地讲,孔子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大本事,他所专长的事有四件:一是办丧葬祭祀当执事,二是给学生教礼仪兼讲上古时代的神话历史,三是依照自己的实战理论讲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四是带领弟子一起学习《诗》《书》《乐》。因此,党人口中的“大哉”和“博学”都是虚的,是泛泛的赞美之词。孔子在世时,也确实“无所成名”。所以,孔子的话颇有几分自嘲。“吾何执?”不就是我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吗。对一心想参政辅政,“克己复礼”的孔子来说,这是无奈的叹息。

◆群言

杨伯峻:达街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孔子听了这话,就对学生们说:“我干什么呢?赶马车呢?做射击手呢?我赶马车好了。”

李零:我觉得,达巷党人的话,明明是讥刺,它是说,孔子这么博学,却不能以专精成一家之名,岂不是白学了。孔子的回答很巧妙,他拿射、御打比方。古代战车,射手和驭手相互配合,分工不一样,射手是瞄着固定的目标射,盯着的是一个点,御不是这样,他是拉着射箭的人到处跑,只有到处跑,才能找到合适的目标。博和精,最好两全,但博与精,两选一,他宁肯选博。这是替博辩护。孔子是通人,而不是蔽于一曲的专家。我喜欢这样的学者。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

孔子说:“戴麻布孝帽,这是礼制。现今用麻丝(缠裹吊挂),从俭,我随同众人的作法。在堂下跪拜(君王),然后在堂上再拜,这是礼制。现今只在堂上跪拜君王,显得傲慢。虽然违反众人意愿,我还是在堂下跪拜君王”。

◆解字

冕。“冕”是形声字,从冃(冒)免声:冃为类旁,表示与帽子有关;免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分娩(生育)义。“冕”的本义为产妇头上的裹头布,引申泛指帽子。此处指孝子头上戴的孝帽。

纯。“纯”是形声字,从纟屯声:纟为类旁,表示与丝线有关;屯为声义旁,表声且扎根(朝下)义。“纯”便是由一根蚕茧连续不断抽出的蚕丝。“纯”因而有纯粹义。在此代指麻束,即由麻布帽子改为麻束吊挂。

泰。此处“泰”字喻义一个人的恣意而为,可对译为傲慢不恭。

◆探微

将白麻布做的丧帽,改为麻丝缠裹,虽然俭省,却不影响其在丧仪中的作用,所以孔子从众。从堂下跪拜后再到堂上跪拜,现今省去堂下跪拜,孔子却不赞同。他认为这是对君王的不敬。所以,“虽违众”孔子仍坚持在堂下跪拜,以维护君君臣臣这一“礼制”秩序。

以往学者将“麻冕”解读为“麻布织成的礼帽”,将“纯”解读为“丝绸织成的礼帽”(参见李零《丧家狗》)。认为“前者奢,后者俭”。“丝绸衣服比麻布衣服贵,是材料贵。但麻冕工艺复杂,反而奢。”即便不识“纯”字的词义也不该如此狡辩。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

孔子弃绝四种毛病:不妄自揣度,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解字

必。“必”是会意字,从弋从八,构意源自用标枪瞄准动物,伺机投射出去。“必”的本义为必须,即这次投射一定要射中。“毋必”即不独断专横。

◆探微

这是说,孔子已经弃绝了这四种毛病,还是在说,孔子力求断绝这四种毛病,本人以为,应该是后者。

◆群言

李零:这是孔子的四戒。他的想法很好,但实际做起来很难。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想象,也离不开判断。有想象就会有“意”“我”,有判断就会有“固”“必”,尤其是小学问。有人认为,绕开整体,死扣细节,就可避免犯错误,古人叫“碎义逃难”(《汉书·艺文志》)。比如古文字,有人以为是铁板钉钉的学问,最见不得这四条,但实际上,这类毛病,它最多,比其他领域更多。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被追赶击打于匡地。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传统)不就在我这里吗?天帝要将这种文化丧失,后人也就得不到这种文化了。(如果)天帝不愿丧失这种文化,匡人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解字

◆探微

此节第一个问题是“畏”字。李泽厚将“畏”对译为“囚禁”。以往释家将“畏”字解读为“围困”。除了沿袭旧法,以古人的句读为证外,他们无法回答“畏”字为什么要如此解读。

此节的另一个问题是:孔子信不信“天”?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不相信有一个有意志有人格的“天”。本人认为,“天帝”信仰由周人建立,传播并影响华夏。孔子生长于华夏文化圈,常常以周公后人自诩,怎能不信“天”,不信“天帝”,不信“天命?”此节可做例证之一。孔子以为自己具有仁德,并且肩负传承周文王文化传统的天命。

子畏于匡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你的老师是位圣人吧?为何他有这么多技能?”子贡说:“确实是上天要他做圣人,又给了他这么多技能”。孔子听到后说:“太宰知晓我吗?我年少时很贫贱,所以学会了多种粗活技能。(上层社会的)君子们需要这么多技能吗,不需要这么多。”

◆探微

孔子又说了一段大实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就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少贱故多能,君子故不器”的话语。此处“能”字应解为“技能”,即那些社会下层“士”能操持会干的事。孔子将它们称之为“多能鄙事。”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

一个名叫琴牢的说:“孔夫子说过,我没有被(朝廷或诸侯)面试雇用,(所以)多技艺。”

◆解字

试。“试”是形声字,从言式声,言为类旁,表示与言语有关;式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刺探义。“试”便是用话语试探。此处用为面试,即面试后被人雇用。

◆探微

此章应与上一章合为一处。两节都讲孔子的多“能”和多“艺”。前一章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此章是“吾不试,故艺。”二者原因相同,自谋出路,自求发展,所以多能多艺。

孔子出身卑贱,十五岁以后自学成才,五十一岁以前一直没有出仕做官。此话应是孔子做官以前所言。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位村野农夫问我(问题),(我脑子里)空空****,我(就这个问题)叩击两端直至穷竭(也没办法回答)。”

◆解字

鄙。“鄙”是会意字,从啚从邑,构意源自郊野有禾垛的村邑。“鄙”的本义为边鄙之地。引申后又有粗野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叩。“叩”是会意字,从口从卩:口表发出声响,卩为跪跽之人。“叩”的本义为头碰地面,即磕头。又由两相触碰引申指敲打。此处用为叩击,即敲击听声,以辨别材质。

竭。“竭”是形声字,从立曷声:立为类旁,表示与站立有关;曷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阻止他人逃亡义(含有追赶呵斥的意象)。“竭”便是追者或被追者跑不动了,只好站立在那里。“竭”的本义为竭尽全力。

◆探微

此章应与前边第六章连起来读。

面对他人赞誉(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说自己并非全知全能的圣人。然后,还举了一个鄙夫提问的例子,证明自己并非全知全能的圣人。孔子说的是大实话。但是,后世学者却不能容忍孔子也有搞不明白的问题。因此把此节译为:“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参见钱穆《论语新解》)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

孔子说:“凤鸟不来,黄河里不出现祥瑞图,我已经这样了(老了没有指望)。”

◆解字

矣。矣是会意字,从厶从矢:厶表绳套,矢表箭矢。构意源自将绳套快速抛甩出去。矣的本义为已经完成。引申后又有等待变化(结果)义。通常用为文言语句词,用在句尾,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吾已矣夫!”可对译为,我已经这样了。

◆探微

依据凤(公鸡)鸣岐山这一传说,古人认为,凤鸟出现,天下就会太平。又认为,太平盛世来临,黄河里就会出现祥瑞图,洛水会出现写有文字的简牍(即河图洛书)。孔子认为自己身处天下无道的乱世,无法等到天下有道时。借此比喻,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年已老迈。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上衣下裳和帽子穿戴齐整者以及眼睛失明的人,遇见他们,虽然比自己年轻,一定要做出(礼让之姿)。经过他们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解字

衰。“衰”是会意字,从衣从倒置的艸,构意源自草编的蓑衣。“衰”的本义由转注后的“蓑”字所承继,“衰”则表示引申后的衰败义(因编草会掉落)。此处“衰”字,指称披麻戴孝者,即穿丧服的人。

裳。“裳”是“常”字的假借字。“常”是形声字,从巾尚声,本义指穿在下身的裙装。“裳”借“常”的形、音、义,以衣置换本字的巾,表示穿在下身的各种服装(包括裙子、裤子)。此处“冕衣裳”三字各有所指,即帽子、上衣、下裳穿戴齐整者。

作。“作”是“乍”的本义转注字。“乍”的构形源自一件上衣被穿了起来。在“乍”的左边增添人旁,便创设出转注字“作”,承继初文的兴起义,引申后又有动作进行义。

◆探微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遇见盲人时,都会做出礼让之姿,让他们先行通过,这不难理解。然而,孔子遇见“冕衣裳者”,即衣冠楚楚者,也会做出礼让之姿,这是为什么?这样的人,非贵即富,他们通常会成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衣食父母,作为一介儒生的孔子,又怎能不“必作、必趋”呢?也有人认为,“冕衣裳”指穿着礼服的人,如此穿戴者,不是在做执事便是行公干,孔子理应避让。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

颜回长叹一口气说:“仰头去看(夫子的学问)越看越高,钻研(夫子的学问)则会越来越坚实。瞻望时在前面,忽然之间又在身后。老师一步步地诱导,广博我的知识,约束我的礼仪,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已经竭尽我的才干,如果有所卓立人群的话。虽然(我)想继续追随,由本到末只好随缘了。”

◆探微

此章前节乃颜渊对老师的颂扬,后节则是颜渊对自己才拙而发出的鞭策。

此章的关键处有两点:一是作为倒装句的“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其中“既”字的词义为“已经”。“竭”表“竭尽”。“吾才”即“我的才干”。“如”是“如果”,在此表示假定。“立卓”即“卓立”,卓尔不群的意思。有人认为,这是赞扬孔子或孔子的学问:“看见他在前面矗立着,高峻卓绝”(钱穆《论语新解》)。

因为有前面的“假设”,这才有了后文的“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前半句语义明确,后半句便是此节的第二处关键点。“末”在此处指树梢。“由”的构形源自漏斗,此处的词义为由根底到树梢的发展只好随缘了。

由于对“末”“由”二字的错解,杨伯峻先生把“末由也已”一句译为“不知怎样着手”。李泽厚先生则译为“又感到不知如何走了”。钱穆先生则译为“感到无路可由了”。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

孔子病重,子路让弟子扮成家臣(迎送宾客)。孔子病好后,说:“好久了,子路在行诈啊。(我)没有家臣变成了有家臣。我要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况且,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中,还不如死在弟子们的手中。我纵然不能得到显赫的大葬礼,我会(像饿殍或暴死者)死在道路边吗?”

◆探微

孔子待人真诚,一切实事求是。因此,孔子不让弟子冒充家臣而显摆(古代除君王外,只有诸侯和大夫有家臣)。“吾谁欺?欺天乎?”弟子们的“行诈”,让孔子怒不可遏。其中的内因之一是:孔子此时只是一介平民,尊享大夫之礼(享有家臣)似乎已近乎逾越礼制。《正义》曰“夫子仕鲁为司寇,是大夫也。今子路尊荣夫子,欲用大夫丧葬之礼,故使门人为臣助治之。”

孔子怒不可遏的原因之二是:孔子病重,尚未死亡,子路已经在组织“治丧”班子。孔子“病间”,发了一通不着边际的脾气:“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言外之意是,我还未到死期,你们急什么?

《论语》中的孔子,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既是夫子,又是凡夫俗子。后儒把孔子捧为“至圣先师”后,孔子便成了一尊木雕神像。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是个急性子,热心肠。这次,又是好心办了一件坏事。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文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用皮子裹起放在木匣里,然后藏起来呢?还是寻求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等待着买主哩。”

◆解字

椟。“椟”(櫝)是形声字,从匚卖声:匚为类旁,表示与筐箱有关;卖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钱贝(珠宝)义。“椟”便是收藏珠宝钱贝的木匣子。

贾。“贾”是会意字,从西从贝,构意源自盛钱的瓦罐(或扑满)。“贾”的词义有二:一是给钱,二是商贾。此处用其商贾义。

◆探微

子贡以玉设问,旨在探问孔子是否出仕为宦。孔子重言“沽之哉!沽之哉!”出仕为宦之心昭然若揭。

孔子说玉,实际在说自己。然而,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在。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

孔子想居住到(未开化的)九夷去。有人说:“简陋之地,如何居住呢?”孔子说:“(有我这样的)君子居住到那里,还会简陋吗?”

◆探微

这是孔子在发牢骚,还是自信满满地说大话?试想,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推销自己而不被任用,又怎能不说出牢骚话呢?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感到很憋屈,想周游列国出去试一试,因此有了这些豪言壮语。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开始调正《诗经》的乐调,使《雅》和《颂》都归到自己的分类处。”

◆探微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它们产生的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时,历时五百年。是谁,又是怎样把它们搜集编订为一本诗集呢?根据古代文献,周代有采诗的专官,官名叫作“酋人”或“行人”,到民间去采诗。《国语》一书又有太师陈诗,公卿列士献诗的说法。他们所献陈的诗也列入了《诗经》。那么,又是谁将这些诗分类整理成诗集呢?

《周礼》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又说:“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周代乐官不仅保管《诗》,而且担负教授传承《诗》的任务。对《诗》进行分类整理的人,可能就是乐官太师。

春秋时代,诸侯间交际频繁,交往中使者和大臣们常常引用《诗》中章句,婉转表达己方的态度和愿望,形成了一股“不学诗,无以言”的风气。孔子一直称《诗》为《诗三百》。而且,《左传》一书中的引诗绝大部分都见于《诗》。可见,春秋时代已经有固定的《诗经》教本了。《史记》一书记述有孔子删《诗》一说,但经过学者考证,孔子顶多只是对“三百篇”做了校正乐调的工作,并没有做“删诗”或整理分类的工作。

孔子自卫返鲁是在公元前484年,此年孔子六十八岁。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出外事奉公卿(官长),回家则服侍父兄,(为人)办丧事时不敢不勤勉,不嗜酒贪杯,还有什么我做不到的呢?”

◆探微

这是孔子的自述。

孔子办的是一所勤工俭学学校,孔子常常带领弟子为人治丧,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当世“公卿”,即贵族们。孔子办丧事时非常敬业,故有“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之说。

此章“入则事父兄”一句有些莫名其妙: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已死,只有一个瘸子哥哥。“入则事父兄”句与孔子身世有悖。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条河,没日没夜啊(奔流而去)。”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未能见到喜好仁德如同喜好女色一样的人。”

◆探微

孔子又说了一句大实话。“食、色、性也”,好色是人的本性,生而具有。好德乃后天所学,不是出于某种目的便是被人强迫为之。喜好德行一事怎么能与两性之间的天然吸引力相比。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譬如构建坟山,未能建成尚差一筐土,停止(不建了),我让停止的(因其不合礼制)。譬如平整土地(坟前祭祀用台地),虽然只倾覆了一筐,继续(倒土),我让继续往下干(因其合乎礼制)。”

◆探微

孔子是一位专职的丧礼执事。此节的背景是按照礼仪要求来营建坟茔。主旨是孔子在言说自己如何遵照礼制一丝不苟。

◆群言

杨伯峻: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了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钱穆:譬如堆一山,只一篑未成,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停止了的呀。譬如在平地,仅堆着一篑土,继续向前堆,这也是我自己在向前堆的呀。

南怀瑾:譬如造山,只差一筐土,如果中断,我也就停止了。譬如在平地上,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我也就干下来了。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言说(学问)于他而不懈怠,这个人一定是颜回吧。”

◆解字

惰。“惰”(憜)是形声字,从心隋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感觉有关;隋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持物跟随他人行进义。“憜”便是内心不情愿跟随。引申后又有懈怠和懒惰义(“惰”是“憜”的简化字)。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评论颜回,说:“真可惜啊,我只见他不断前进,未能见他停止啊!”

◆探微

对这一章,《朱注》曰:“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进而未已也”。显而易见,这是颜回死后,孔子为之叹息。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禾苗长高而不秀穗,有这样的吧;绣了穗却未灌浆成籽实,有这样的吧”。

◆解字

秀。“秀”是会意字,从禾从乃。禾表禾谷,乃表扔出,构意源自禾苗长高抽穗,穗抽出来后会向一侧倾斜并弯垂下来。“秀”的本义为秀穗,引申后,又有突出、优秀义。

实。“实”(實)是会意字,从宀从贯;宀表屋室,贯为成串的钱贝。“实”的构意源自家中有很多钱财,即家道殷实。此处“实”字指谷物硬壳内的籽粒饱满殷实。

◆探微

古往今来,稍有成就便沾沾自喜,以至于半途而废者,并不少见。

将前三章的“子曰”删除,只保留第二章的“子谓颜渊曰。”将三者合并起来读,可能更连贯一些。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后生们应该敬畏啊,怎么知道后来者不如现今的人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这样的人也就不足以敬畏了。”

◆探微

此节关键字有两个,一个是“畏”字。“畏”字的本义是“畏惧”。程度轻一些的话,便是“敬畏”。“后生可畏”的词义显然取其后者。杨伯峻先生将其译为“年少的人是可怕的”,似乎不妥。

此节的另一个关键字是“闻”字。李泽厚先生将后半段译为:“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不明白道理,那也就不值得敬畏了”。似乎也不妥。“无闻”类同现今的默默无闻。

李零先生说:“‘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句话在贵古贱今的时代,很可贵,特别是由大保守派的孔子来讲。”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听到)必须效法遵从的话语,能不顺从吗?改正(过错)才是宝贵的。(听到)挑选出来的恭维赞誉话,能不欢悦吗?择出(不真实的)才是宝贵的。因欢悦而不分析选择,表面顺从却不改正,我不知如何对待这种人。”

◆解字

巽。“巽”是会意字,从双巳(已)从共,构意源自套住两物(牛马类)任其选一。“巽”的本义由转注后的“选”(選)字所继承,“巽”则表示引申后的八卦卦名。此处“巽”作挑选讲。

与。“巽与之言”,即挑选出来说给他人听的话。

说。“说”是“兑”的本义转注字。兑字从八从兄,构意为将他人转托的话说出来。在“兑”的左边增添言旁,便创设出转注字“说”,承继“兑”字的本义,即言说。由一个人将内心话语说出后,心中便不憋屈,引申出愉悦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绎。“绎”(繹)是形声字,从纟睪声:纟是类旁,表示与丝有关;睪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选择义。“绎”便是从蚕茧上寻找抽出头绪。此处绎字作抽出、择出讲。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探微

本章乃《学而篇》第八章重出。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去(俘获或杀死)主帅,匹夫不可夺去他的信念。”

◆解字

◆探微

实际上,三军不可以夺帅,失去主帅的三军便是一堆乌合之众;一个单人不可以失去志气,失去志气的人已是行尸走肉。此章应改为:“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7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

孔子说:“穿破旧麻袍,与穿狐貉皮衣者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惭的人,这个人是子路吧?《诗经》说:‘不虚荣贪求,穿用什么会不好?’”(之后)子路终日念诵这一诗句。孔子说:“是这个理,怎么可以做得更好呢?”

◆解字

缊。“缊”是形声字,从纟昷声:纟为类旁,表示与丝麻有关;昷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温暖义。“缊”的本义指用来保温的麻絮或蚕丝。缊袍便是内里充添了麻絮具有保温功能的袍子。

忮。“忮”是形声字,从心支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世界有关;支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向上伸出义。“忮”便是内心膨胀的欲求。此处用为虚荣。

◆探微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诗句,意谓不虚荣、不贪求,穿用什么会不好?

刘兆英先生认为:“文中的‘终身诵之’,应为‘终日诵之’,否则孔子就没有必要再说那句话了。书中之误是古人造成的,但我们不能一误再误,有必要指出来。”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岁月寒冷时,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探微

针叶类的松树、柏树以及竹子,被中国文人称之为“岁寒三友”。孔子说的都是大实话。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智慧者不会疑惑,有仁德者不会忧虑,勇敢者不会惧怕。”

◆探微

读者可参见《雍也篇之二十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未必可以与他同走一条道;可以走同一条道,未必可以与他一起站立(共事);可以一起站立(共事),未必可与他一起权变改革。”

◆解字

适。“适”(適)是形声字,从辵啇声:辵是类旁,表示与行走有关;啇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由下向上传递口信义。“适”的词义有二:一是前往;二是(路径)合适;词义虚化后,又有恰好、恰巧义。此处“适”字用其前往义。

立。“立”的本义为站立。此处用为一同站立共事。

权。“权”(權)是会意字,从木从雚,构意源自猫头鹰站立在大树顶端。“权”的本义为权势,即势力所在。引申后,又指权势的变化,即权变。此处用其引申义。

◆探微

孔子凭借自己的实践,为后学者缔造人生格言。这些话语从实践中来,扎实而贴切。

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

有这样的诗句:“唐棣树的花,在枝头上摇来摆去。怎能不思念你,(我的)家室离你太远了。”孔子说:“未必这么思念吧,(若思念的话)哪里会很远呢?”

◆探微

这首诗是一首情歌,不见于现今的《诗经》。孔子对诗中人物的风趣评语,真的是一句大实话。从中折射出孔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