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第八(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4524 字 2个月前

本篇多为儒家的“仁德”格言。其中有五章记述曾子的言论。读者可将“子曰”与“曾子曰”两相比对,从中不难发现儒家学说向模式化、格式化发展的趋向。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孔子说:“(长子)泰伯,他真可谓达到道德顶峰了。三次把天下(君位)禅让,民众无法找到言辞来称赞他。”

◆解字

得。“得”是会意字,从彳从贝从寸,构意源自在路上捡到货贝。“得”的本义为得到。此处意谓民众没有找到称赞他的言辞。

◆探微

传说,周太王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生子名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周太王有翦商之志,长子泰伯认为不妥。太王遂有意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并由季历传位给姬昌。周太王病重,泰伯即托采药,偕仲雍逃到荆蛮之地的吴国。于是,太王传位于季历。汉代王充《论衡》:太王薨,泰伯还。王季辟主,泰伯再让,王季不听,三让曰:“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季历不得已接受了王位。孔子相信后人编造的这段传说故事,故有此节话语。

从出土的甲骨文来看,此时的商王朝实行的是部族邦联制,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王权母系制。王位则在不同的部族之间轮递(商代后期王位在乙、丁、辛三个部族间轮递),此时,根本没有后期的王位父子传递制度。春秋以后,社会才逐渐步入王权父系制的父子传承。为了自圆其说,也为了不损及父子传位的现实威权,这时的书生们只好以“禅让”来曲解上古的王位轮递制度。

孔子一再言说“禅让”,是因为心中在想有哪个君主把王位禅让给他。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

孔子说:“恭敬但不懂礼仪就会劳顿,谨慎而不懂礼仪就会畏惧不前,勇敢而不懂礼仪就会闯乱子,正直但不懂礼仪就会伤害(他人)。

君子笃信于亲属,民众就会兴盛(趋向)于仁德;故旧不遗弃,民众就不会私下逃走。”

◆解字

葸。“葸”是会意字,从艸从思。构意源自一个人从草地里走过,因草高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而畏惧不前。《玉篇·艸部》:“葸,畏惧也”。此处用其本义。

绞。“绞”是形声字,从纟交声:纟为类旁,表示与丝绳有关;交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交叉义。“绞”便是丝绳扭结。引申后,又指两绳相交而紧。此处“绞”乃“铰”字的初文(因“绞”是“铰”字的假借本字),意谓用剪刀剪切。故而可译为伤害。参见《阳货篇之八》“好直不好学,直而无礼则绞。”

笃。“笃”是会意字,从竹从马,构意源自用竹鞭击打马匹(或用竹策捅戳马匹的屁股),马头猛然跃起,马会用力向前一窜。“笃”的本义为猛然之间的变化,《说文》释为:“笃,马行顿迟也”。在此用为奋近。笃于亲,即笃信(靠近)于亲属。

遗。“遗”是形声字,从辵贵声:辵为类旁,表示与行走有关;贵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使之排泄义。遗的本义为遗弃。

偷。“偷”是“媮”的假借字。“媮”字从女从俞,本义为女人潜逃离去,引申指女人与他人私下**。“偷”借“媮”的形、音、义,以人置换本字的女,以后造假借字“偷”,表示与他人私下里相会而**的男人。引申泛指悄悄拿走他人之物,即偷盗。在此用为私下逃走。

◆探微

此章文字分为两段,上下文意不连:前节讲“礼”的重要意义。后节讲执政者如何对待亲族故旧(康有为《论语注》将此章分为两节)。此章的关键文字是“笃”和“偷”二字。

此章后一节中,君子与民互对。显然,二者归属不同的阶层:君子,指君王或诸侯或执政者。民,指被统治下的民众。

◆群言

杨伯峻:注重容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流于畏葸懦弱;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在上位的人能用深厚感情对待亲族,那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在上位的人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那老百姓就不致对人冷淡无情。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

曾子患病,招来他的弟子说:“挪动一下我的脚,挪动一下我的手。《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幸免于(这种谨慎)了。小子们。”

◆探微

曾子小孔子46岁,孔子死亡之年,曾子27岁。所以曾子未能陪同孔子周游列国。曾子何时入孔子门下,也不知具体时间。但曾子活了90岁,承袭了孔子衣钵,开馆授徒,遂成孔门后学之大宗。《论语》一书辑有曾子的言论十八章,乃是因为《论语》一书辑自曾子之门。

曾子患了重病,自认为死期将至,因而有了这段话语。曾子是有名的大孝子(相传《孝经》由其所著),一生恪守礼仪,故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语。人一死,责任、承诺、礼仪都可以免除了。

读者可参见后边一章:“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群言

杨伯峻:曾参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拢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呀!谨慎呀!好像面临深深水坑之旁,好像行走薄薄冰层之上。’从今以后,我才晓得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刑戮的了!学生们!”

李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于《诗·小雅·小旻》,曾子引之,是形容生命悬于一线的感觉,他刚从死亡线上逃脱的感觉。“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是说从今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捡了一条命。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

曾子患了重病,孟敬子前去探望他。曾子说:“鸟快死的时候,鸣叫声悲哀;人在快死的时候,说出的话都是好话。君子宝贵的主张有三条。第一件,保持面容干净和衣着整齐,这样就会远离粗暴怠慢;第二件,讲话时端正脸色,这样就容易产生信任;第三件,(说话时)要选择用词和注意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失误。(我死后)至于礼仪方面的事,有人专管,你就不用操心了。”

◆解字

动。“动”(動)是形声字,从力重声:力为类旁,表示与力量有关;重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棍囊很重义。“动”便是用力将棍囊扛起行走,“动”的本义为移动。“动”在此处用为搬动,即不断更换服装,清洗脸部。

鄙。“鄙”是会意字,从啚从邑,构意源自郊野中有谷物堆垛的村邑。“鄙”的本义为边远村庄,引申指边鄙之人。又由边鄙之人引申出粗野无礼,见识短浅义。此处用其粗野无礼义。

笾。“笾”(籩)是形声字,从竹边声:竹为类旁,表示与竹器有关,边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两边各自独在义。“笾”便是放置在两边的竹器,即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放果品的竹器。《说文通训定声》云:“豆盛湿物,笾盛干物。”笾豆之事即祭典时的具体细节。最后两句乃曾子交代死后祭典之事。

◆探微

曾子自认为死期将至,因而说了上面一段话,前半载好言规劝孟敬子,后半载交代自己的后事。曾子留给孟敬子的三句话,你认为有意思还是没意思?一个人临死前,还能说出这三件事,可见其一生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子缺少孔子的洒脱和“从心所欲”。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缺少才能者请教,知识多却向知识少者请教:有学问就像无学问一样,学问殷实反而像空虚者一样。有人冒犯自己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颜回),常常就是这样做的。”

◆解字

校。“校”是“绞”字的假借字。“绞”字从纟交声,本义指用绳索纠结,又指绞索。“校”借“绞”的形、音、义,以木置换本字的纟,表示拘系犯人的木制刑具。引申后又有核正,即校对义。又由此引申出比较义。此处用为计较。

◆探微

一个人能如曾子所言,便达到了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即大善如大伪的境界。后世学者认为,这位曾子从前的朋友指的是颜回。

◆群言

李零:“犯而不校”,别人欺负你,一点不反抗。这里的“校”是抵抗,不是计较,包咸说是“报也”。《司马法·仁本》说,“虽遇壮者,不校勿敌”,其中的“校”也是这个意思。它是说,只要不抵抗,即使是壮年人,也不要拿他当敌人,见了就杀。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身高一米二)的少年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百里邦国的命运交付给他。面临危难时节而不会动摇,这种人是君子吗?这种人是君子!”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使自己弘大刚毅,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将仁视为自己的任务,这不是责任重大吗?直到死才能完毕,这不是很遥远吗?”

◆解字

弘。“弘”是会意字,从弓从厶。构意源自将弓弦拉圆,使箭矢弹射出去。“弘”的本义为(弓弦)强大。“弘”是一个拟声字,发音来自弓弦的弹射声。“弘”在此用为弘大。

毅。“毅”是“豙”的本义转注字。“豙”字从辛从豕,构意源自宰杀猪。由猪的持久尖叫引申出毅力义,由宰杀者的果敢引申出坚决不动摇义(此义由转注后的毅字所承继)。“毅”是一个拟声字,发音来自猪的尖叫声。

◆探微

以上五章记述曾子的言论。在孔门弟子中,曾子以道德修养而著称,倡导“吾日三省吾身”,提出一个人的私德休养要达到“慎独”的境界。此章以“任重道远”来说明“士不可以不弘毅”,讲述君子们需具备坚强不屈的人格。

◆群言

李零:“弘”可能是“强”字之误,杨伯峻引章太炎说,读为“强毅”。“强毅”即“刚毅”。同《子路篇之二十七》:“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

孔子说:“兴起于诗,立足于礼。(体验)完成于音乐。”

◆解字

立。“立”是依托象形字,乃是在正面站立人形的“大”下,增添表示地面的一横。“立”的本义为站立。此处用为立足。

成。“成”是会意字,从戉从直出字根十,构意源自将刑杀用的斧钺砍下去,引申后有完成义。此处用为完成。

◆探微

狄德罗说过一句名言:“从剧院走出的人,都感到自己很高尚”。音乐、戏剧的伟大,在于有净化、洗涤灵魂的功用。孔子凭借自己的实践,深谙其中的秘密。“成于乐”即一个人的人格塑成于音乐之中(旧时代的农民,其人格塑成大多来源于戏剧)。孔子的伟大,在于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孔子的可爱,也在于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孔子培养弟子重在三教:始于诗教,立于礼教,成于乐教。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民众可指使(他们)由此而行,不可让他们知晓为什么这样做。”

◆探微

为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认为,民众没有理解“大道理”的能力,“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语)。因而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惠,小人怀土”等一系列差别。总而言之,“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唯上智下愚不移”。

现代学者则认为,愚民是专制社会的内在需求,愚民是专制的基石。中国封建帝制时,由于整个社会都缺失一元因果逻辑导引下的真理观,更因为执政者钳制思想,出于政治的、现实的需求,愚民现象比西方国家更为浓厚。

相比于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子则明确提出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之愚之”和“使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之类的愚民和杀畸的治国法则。

◆群言

钱穆: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李泽厚: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南怀瑾:照字面上讲,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可使由之”叫他做就是了。等于军队下命令,目标正前方,距离若干,限几分钟到达,只下命令叫他去。“不可使知之”,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绝对地服从。

杨伯峻: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什么。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

孔子说:“喜好敢作敢为而且痛恨贫穷,祸乱由此生。一个人不具备仁德,痛恨(社会)过分,祸乱由此生。”

◆解字

◆探微

孔子所言的“好勇疾贫”者有两类:一类是自己出身贫贱而憎恨贫贱,陈胜、吴广、朱元璋之流者是也。二是看到一部分人深陷贫穷而痛恨社会不公,项羽、曹操、李渊者是也。后类人的出身并不贫贱,只是因为敢作敢为而挑起了造反大旗。由“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的角度看,只有后一类人,离开了“仁德”的约束,才会走上犯上作乱的道路。

孔子认为“天下无道”,但自己却从不作“乱”。为什么不作“乱”,因为孔子认为自己恪守周礼,秉持仁德。

◆群言

钱穆:若其民好勇,又恶贫,就易于兴乱。若恶不仁之人太甚,也易于兴乱。

杨伯峻:以勇敢自喜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不仁的人,痛恨太甚,也是一种祸害。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有周公的才华和美貌,使其骄横和贪吝。其余的也就不值得观看了”。

◆探微

这句话是说给当权者听的:权力必然滋生优越感,若不加掩饰,表现在对民众的态度上就是骄横。权力必然滋生贪婪,若不加限制,表现在对民众的利益上就是掠夺和吝啬。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

孔子说:“经过三年学习,不去追求钱财,不容易做到啊”。

◆解字

谷。“谷”(穀)是形声字,从禾声:禾为类旁,表示与禾谷有关;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击打义。“谷”便是经由击打而脱粒的水稻粒或小米粒。“谷”的本义为谷物。将“不至于榖”直译,便是不去有谷物(禄米)的地方,也就是不去挣钱。

◆探微

传统释解,遵循《释文》中的郑玄注:“谷,禄也”。“不至于谷”通常被解读为做官拿俸禄。本人认为应宽泛一些,将这句话解读“不去挣钱”更为妥当。孔子办学,办的是一所丧葬祭祀礼仪学校,经过三年学习后,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小人儒”,成为一个乡村“执事”。这类人办一场丧葬或祭祀后,通常都能拿到三五斗谷米。当然,也有在这个基础上学得更好,学习时间更长一些的“君子儒”。这类人不仅能为君王权贵办理丧祭礼仪之事,而且还可以出仕为官,如子贡、子游等人。

此章的实质,源自眼前利益或长远利益。

◆群言

杨伯峻:读书三年并不存在做官的念头,不易得也。

钱穆:学了三年,其心不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鞭策信念喜好学习,坚守一生追求正道。危险之国不入,动乱之邦不居;天下有道则显现,天下无道则隐匿。国家政治清明,贫贱就是一种耻辱;国家政治昏暗,富且贵就是一种耻辱。”

◆探微

此章话语分为三层:第一节讲君子的信念和追求。第二节讲君子的处世之道。第三节讲君子的谋生之道。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无道,还是有道?按照曾子的说法:孔子所在的社会是一个“上失其道,民散久矣”的社会。对比孔子的作为,孔子确实做到了这三条。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不去谋划那个职位上的政务”。

◆探微

研读此章可参考《宪问篇之二十六》,曾子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诠释:“君子思不出其位”。此话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否不搭?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

孔子说:“从(音乐大师)师挚的演奏开始,直到《关雎》结束,如波涛**漾一般充满耳朵啊。”

◆解字

乱。“乱”的通常词义有二:一是治理,二是混乱。此处用为混乱,即大家合奏。“乱”与“始”相对应。“始”为师挚个人独奏,“乱”为大家合奏。“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结束。

洋。“洋”是“漾”字的减笔假借字。“漾”则是“羕”字的本义转注字(“羕”字从羊从永,构意为水中波浪如同白色羊群)。将“漾”字右下部的“永”省掉,便创设出“洋”字,表示水波此伏彼起的样子。

◆探微

师挚,即《子张篇之九》的大师挚。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

孔子说:“狂妄却不直率,空洞无知却不诚实,忙忙碌碌却不守信用。(这些人)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解字

侗。“侗”是形声字,从人同声:人为类旁,表示与人有关;同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空洞义。“侗”便是内心世界空洞无知的人。

悾。“悾是”形声字,从心空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世界有关;空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空洞义。“悾”便是心悬在半空中,落不实。“悾悾”,同“倥偬”,即神不守舍、手足忙乱的样子。

◆探微

孔子对人的观察,对人性的分析至达极点。孔子说的是大实话。这种人不仅古代有,现在还有。

李零将“悾悾而不信”解读为“无知而不讲信用。”将“侗而不愿”解读为“糊涂而不老实”。似乎不妥。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如同追赶)犹恐不及,(得到了)生怕丢失忘掉。”

◆探微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孔子说得更确实一些,更直白一些。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

孔子说:“巍然屹立啊!舜和禹据有天下,而不是(血缘)承袭得来的。”

◆解字

与。此处“与”字作“连接”讲,“不与”即不是血缘连接的。

◆探微

按照中国的传说历史:舜得到天下是尧禅让出来的,禹得到天下则是舜禅让出来的。孔子认为,舜和禹之所以被上一任领袖选中禅任,是因为二位具有“仁德”。孔子自认自己具有仁德,但现今天下缺少舜和禹这样的明主。所以,自己未能成为禅让后的明主。这就是孔子极力讴歌舜禹的特定背景。也是孔子极力编造并宣扬这段传说故事的背景。

上古时代的君王禅让制,实际上是后人对邦联制政治中的王位轮递制的曲折感知。要真正明白“禅让”,必须知晓商代社会的十大部族邦联体政治,知晓西周社会的姬、姜两族联邦制政治。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

孔子说:“伟大啊,尧成为一代君王。崇高啊,唯有天帝为大,唯有尧能效法。广大无边啊,民众没有能力称呼他。崇高啊,他的成功!光彩耀目啊,他的文采和声音。”

◆解字

◆探微

尧、舜、禹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真正的历史上并无其人其事。我们不得不问,尧、舜、禹因仁德而禅让的故事是孔子编造的,还是孔子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如果历史上并无尧、舜、禹其人其事,为什么今天还有人拿这段“假事”自欺欺人?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译文

舜有五位臣子天下得到治理。周武王说:“我有治世能人十位”。孔子说:“贤才难得,不正是这样么?唐尧和虞舜以后,(周武王)说此话时人才最兴盛。(武王的人才中)有一位妇人,实际上只有九人。(周文王)三分天下而得到其二时,仍臣服于殷商。周朝的道德,真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探微

二十世纪以来,我们出土了十万片甲骨,三千件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商周历史大体上有了一个轮廓。孔子距商周时代比我们近多了。但是,孔子口中所谓的“历史”,在出土文献中得不到一丝一毫的佐证。这是为什么?

孔子不是历史学家,孔子十五岁以前,甚至没有见过书。十五以后,一边替人帮办丧葬祭祀,一边自学。“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因此,从未投过师进过学的孔子,口中的历史似乎不可信。

例如:周武王有治世乱臣十人,其中一位是妇女。这纯粹是瞎编。

例如:孔子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这又是一句瞎话。按照考古历史,商王朝从盘庚迁殷开始,演变为乙、丁、辛三个强势氏族轮流执政为王。帝辛(纣王)将王都迁移到河南淇县,逼迫居住在沁源、济源一带的周文王部族整体西迁。这才有了姬姜两族“世代通婚,郎舅轮流为王”的西周政权。在周文王“西征”之前,姬姓周人拥有的领土比商小得多,只是一个臣属于商的小国。何以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用瞎编的历史故事,用九斤老太式的说教,述说古代圣君如何如何好,辅佐的贤臣又如何多,在孔子编造的瞎话中,形成了儒家的理想王国,从而形成了一个仁德如孔子那样的人得不到重用的“天下无道”的社会。

春秋末季,恰恰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大跨步发展的社会,恰恰是一个充斥着革新和向前的社会,怎么能是“天下无道”。孔子被时人称之为“丧家狗”,根本的原因是,他找不到历史之家,也找不到现实之家。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

孔子说:“禹,我(对他)挑不出毛病啊。吃得很差但祭祀鬼神却很丰盛;穿的很差但礼服、礼帽却很华美;住得宫殿很差,但农田水利却尽力修好。大禹,我挑不出毛病啊。”

◆探微

孔子认为,禹的美德在于他的节俭。更重要的是,禹虽节俭却格外重视礼仪。以至于敬鬼神,美黻冕,兴水利,而这些恰恰是当世君王无法做到的。实质上,除了兴修水利之外,禹的所作所为恰是孔子的所作所为。

以上四章讲尧、舜、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