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大多数章节,是孔子在讲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学,如何教,如何办丧礼,如何做执事。此章多处涉及孔子的自我评价,涉及孔子的职业道德,即如何做老师,如何做执事。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译文
孔子说:“述说而不创作,诚信于(典籍)而且喜好直言,(人们)窃窃私语比喻我是个老彭。
◆解字
信。“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构意源自捎话于人。此处用为诚信,含有典籍上是什么,我便说什么,不瞎编乱造的意思。
古。“古”是会意字,从口从十,口表嘴巴,十表直出。“古”的本义为直言说出(此义由转注后的“诂”字继承)。由于说出的事都是发生过的事,因而引申出过去义及古代义。此处“古”字用为直言说出。同《述而篇之二十》“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探微
此节与《学而篇》第一章相似,都是孔子的自我评说。而且,自古以来便被后儒错识错解。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其职业道德。孔子说自己“温故知新”,“好为人师”,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说自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自己“窃比于老彭”。孔子安于为人师表,自足之情洋溢四射。
王符《潜夫论》说:“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其伪之情也。吠形吠声,自古亦然”。究其根源,读经当从识字始,不识字,仅仅靠文句来揣摸文意,自然不免张冠李戴。因知识欠缺,仰赖于前人所述,不免陷入吠影吠声的窘境。
为了揣摸“老彭”二字,有人编造出了老子和彭祖两人。有人说是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一人。又有人说,“我老彭”,“其人一定和孔子相当亲密,未必是古人。”
◆群言
钱穆: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信而好之,把我私比老彭吧!
杨伯峻: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那老彭相比。
李泽厚: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有人拿我和老彭相比。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识记,学习而不厌弃,教诲(弟子)不会疲倦,(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
◆解字
默。“默”是“墨”的假借字。“墨”字从黑从土,本义指书写用的黑色石墨。引申泛指黑色。“默”借“墨”的形、音、义,以犬置换本字下边的土,表示黑暗中有一只黑狗。“默”的本义为悄无声息,常用义为静默不语。
◆探微
此章与上一章立意贯通,都是孔子对其教师职业的道德评判。与下一章的立意也相通。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德行不修炼,学问不讲习(传播),听说道义不能前往,不好的品行不能改,这是我所忧虑的。”
◆探微
此章与上一章相承接,孔子自述教师职业生涯中所担心的四件事。此章应成为所有教师的道德信条。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
孔子(独自)在家时,伸腰舒展,摇头晃脑(一副闲散的样子)。
◆解字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时光)太快了啊,我(的身体)衰败了。太久了吧,我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解字
甚。“甚”是会意字,从甘从匹,两根会意:“甘”表口中含物,“匹”表咬了一半。“甚”的本义为味道怎么样。又由一个人独自品尝(不与他人分享),引申出过分义。“甚矣”,在此言说时光流逝太快了,太过分了。
◆探微
孔子把周公奉为心中最伟大的圣贤,因为孔子坚信,是周公制订了西周的礼仪制度,周公因此是西周的最大功臣。其次,则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自己恰好生长在鲁国。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周公。
事实上,历史上有两个周公:一个是辅佐周武王灭掉殷商的那个周公,另一个是辅佐周康王扫**中原,平定天下的那个周公,即出土青铜器《彝》记载的“周公子明。”正是这个周公,即周公的儿子,名叫“明”的周公,在平定中原后,全面制订了西周的分封及姻亲礼仪制度。
孔子上距周公时代已五六百年,从未见过记载有西周王位传递和太保制度的文献资料,所以一厢情愿地把两个周公混同为一。
孔子梦见了周公,还是周公托梦于孔子,此情此景有些类似于巫婆神汉的鬼魂附体。或者,只是一种借助钟馗的说法。孔子以梦见周公而自比周公。汉朝的王莽也自比为周公。因为周公没有天子的名分,却干了天子的事。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有志于道,据守于德,依靠于仁,游走于六艺。”
◆解字
艺。“艺”(藝)是会意字,从坴从丮,构意为用手插秧。金文加艸写作“蓺”,小篆字体写作“藝”,增加下边的“云”,表示很快插了一大片。“艺”的本义为技艺。此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需要技能的才艺。
◆探微
《老子》六十九章云:“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释家解说为“两军对阵时,悲哀的一方得到胜利”,即哀兵必胜。军事史学者感到诧异:《老子》一书为什么要说一支悲凄哀号的军队能打胜仗,而且是必胜?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书《老子》,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两句话原本写作“故抗兵相若,而依者朕(胜)矣”。其中的“依”,古音读作“哀”,意谓紧缩团聚的一方必定取得胜利。后人在传抄的过程中,将“依”字错讹成了“哀”。释家不辨,遂即成为世界军事著作中的一个笑柄。
此处的“依”字也读作“哀”。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自行前来以干肉奉上者,我从来没有不教诲啊。”
◆解字
脩。“脩”是形声字,从肉攸声:肉为类旁,表示与肉有关;攸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枝条(抽打)义。“脩”便是条状的干肉(熏制的腊肉或风干的禽兔)。“束脩”,即包装修整好的干肉,古代用为见面时的礼物。
诲。“诲”是会意字。从言从每,构意源自老女人(母亲)絮絮叨叨的教导。“诲”的本义为教诲。此处用其本义。
◆探微
孔子是伟大的民办教育家,他在春秋末期,开办了一个丧葬礼仪及文化教育学校。凡是自行前来,愿执弟子礼的人,孔子一律收罗到门下。孔子一方面给弟子们教习文献知识和“六艺”,一方面领着这帮弟子一块给人举办丧葬仪式或其他祭祀活动。这是一所职业教育学校,也是一所勤工俭学学校。
孔子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乃是因为他开启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教无类”教育制度。
孔子是否收学费,不得而知。但从弟子们的经济状况分析,孔子是不收学费的,如颜回那样的人是根本交不起学费的;又如季康子那样的人,恐怕只能任其自愿奉献了;又如在孔子门下一待就是几十年的弟子,谁替他们付学费。所以,束脩不是学费,只是见面时的弟子礼物;束脩不是十条干肉,只是一条干肉。
李泽厚先生将此节译为:“凡十五岁以上者,我没有不收教的”。“自行束脩”被译为年十五以上(将束脩与束发混为一谈)。
李零先生将此章发挥为:“孔子有弟子三千,一人一束腊肉,可以有三万根腊肉。更何况‘束脩’后面还有‘以上’,学生愿意多送,也可欣然受之,多多益善。数量可能不止于此。当时的物价水平,我们无法估计,好像还值点钱。”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发愤者不去开启,不困惑者不去启发。列举(四方形的)一个角,不以另外三个角归类者,则不(实施)第二次教诲。”
◆解字
愤。“愤”是“歕”(喷)的假借字。“歕”字从欠贲声(与“喷”为异体字),本义指人打喷嚏。“愤”借“歕”的形、音、义,以心置换本字的欠,表示喷涌而出的心中怒气。“愤”在此指心中憋屈,等待喷发,可译为发愤。
悱,“悱”是形声字,从心非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有关;非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折腾义。悱便是内心折腾。此处词义为因困惑不解而辗转不安,可译为困惑。
隅。“隅”是形声字,从阝(阜)禺声:阝为类旁,表示与台阶有关;禺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蟒蛇昂头攻击一方义(“禺”“禹”二字为同源分化字)。“隅”的本义为直对的一方,引申泛指角落。“隅”在此处指四方形中的一方,可译为一角。
◆探微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愿学,一个愿教;一个能教,一个能学,这是教学的前提条件。用北京话来说,上赶着要去教一个人,这事有些傻。有本事的先生从来不做这等傻事。孔子不愧是教育先驱,这番话当从实践中总结而出。
◆群言
杨伯峻: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丧者亲属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探微
我们通常见到的是,一家办丧事,亲朋好友,四邻全村都来吃大锅饭。有酒有肉,大家猛吃猛喝。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孔子为什么“未尝饱也”?因为孔子是这场丧葬仪式中的执事。
后儒假模三道说:“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刘宝楠《论语正义》)如果让刘宝楠吃上一点点,然后抬二十里路棺材,或者连干三天三夜的执事,你猜这位刘宝楠会不会重写这一段。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丧葬)这一日哭过,就不会再歌唱。
◆探微
平白无故,孔子为什么要在这一日哭?为什么哭过就不再歌唱?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孔子就最讲认真。孔子为他人办丧事,不仅哭而不歌,而且未尝饱也。由此可知,古代的执事,还有陪丧属大哭一场的工作(类同后世的哭丧婆)。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弟子,怎能不是一个良好的缙绅先生。
本篇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五章都与丧葬祭祀有关。这些都是“儒”家的基本课程,也是礼制的基本功课。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回说:“受到重用时则身体力行,被舍弃时便藏起来。唯有我和你有这般(想法)。”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让你行于三军之中,你会与谁一起呢?”孔子说:“像暴怒的老虎奔跑在冰河上,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行的。(与我同行者)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喜好谋定而动的人。”
◆解字
冯。“冯”(馮)是会意字。从仌(冰)从马,构意为马在冰上行走需要凭借蹄套(或某种小装备)。“冯”的本义由转注后的“凭”(凴)字所继承。“冯”则用为汉字形声系统的声义旁。暴虎冯河,乃是当时的成语,意谓暴怒的老虎与冰河置气,不知收敛,不识时务。
“暴虎冯河”,见于《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探微
本篇同时出现了颜回和子路两个人。孔子偏爱于颜回的随遇而安,与时共进,而不喜欢子路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认为他“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此章前一节话的大意,又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老子教训孔子的一段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需。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自古至今,学者们吠影吠声,很少有人对“暴虎冯河”做出质疑。因为大家都不敢跨越《说文》的藩篱,即便已经知道马在冰上的生活场景。知晓“冯”字不可能是“马行疾也”,但因为不知道会意字向转注字的演变进程,不知“冯”与“凭”字之间的嬗变和字义传递,也只好加入人云亦云的行列之中。成亦训诂,败亦训诂,何况不知训诂乎?
李泽厚先生将“暴虎冯河”译为:“凭双手打老虎,凭双脚过大河”。杨伯峻先生则译为:“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财富可以追求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人,我也愿意干。如果不可追求,听从我喜好的事(去做)。”
◆探微
执鞭之士。依据《周礼》,古时有两种手持皮鞭的情景:一是天子或诸侯出行时开道的武士,以鞭声驱使路人让道。二是市场的守门人,以鞭声驱使人们离开。因财富与市场接近,故释文选用后者。
孔子说的是大实话,因其太真实而穿通时空,穿透人心。古语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求富不仅要靠一已努力,更需要机遇。一个人的大富大贵凭借的是偶然性,不像常人做平常事,只要努力,总可以有所成就。孔子自认自己没有财富命,只好去做自己喜好的事:“人之患好在于为人师”。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之所以谨慎对待者:斋祭,战争,疾病。
◆探微
孔子认为他这样的人,应该慎重对待的三件事是:祭祀、战争和疾病。前两条已有古语云:“国之大事,唯祀唯戎”。斋祭和战争关乎每个血缘族群团体的生存,这不难理解,但为什么又要讲疾病呢?其实,孔子讲的是流行疾病,不是自己是否患有什么病。古代社会,这三件事都是关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存亡的大事,孔子心系天下又怎能不慎之。
李泽厚先生则认为“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并且由此断言:“可见孔老夫子还是很重视自己的身体的”。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这种音乐,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香味,说:“没想到为了音乐而达到了这个地步”。
◆探微
此节的关键仍是个别字的解读。首先是“闻”字。学者认为,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也就是观看了《韶》乐的演奏后,因脑海中一直回**着它的美妙乐章而三月不知肉味。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讲,“闻”的本义为听到。因而有成语“听而不闻”。世上只有怀念的力量,能让人辗转反侧,能让人食之无味!
何以有“三月”之久?古人认为这不符合常理。因此,韩愈、程颐说“三月”原是“音”字(竖写)的讹误。朱熹则说这是学习韶乐三个月。李泽厚认为“古语三月泛指长久,并非一定是三个月”。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对子贡说:“孔夫子会支持卫国君主(卫出公)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一下”。子贡入室后对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哪一类人呢?”孔子说:“古时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支持卫君”。
◆探微
公元前492年,卫灵公卒,卫出公即位。孔子身在卫国,面临去或留的问题。子贡用伯夷、叔齐的故事试探孔子的打算。因为此二人是古代最有名的不合作主义者。孔子赞赏伯夷叔齐的不合作和不后悔,曲折地表明了自己要离去。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疏的食物,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啊。用不义手段获取富贵,(那种富贵对我来说)有如天上的浮云。”
◆解字
疏。“疏”是“毓”的假借字。构意为女人蹲踞下来生孩子。疏借毓的形、音、义,以足置换本字的每,以新创设的“疏”表示生孩子时,孩子的一条腿先生了出来。“疏”的本义为疏离(以腿先出)。引申后,又有粗疏义。此处指饭食中有支楞起来的菜梗。疏食,即蔬食,开水中放入粮食糁子,再放入蔬菜而做成的饭食。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加给我几年(寿命),五年或十年用来学习。学成后,就可以无大的过错了”。
◆解字
◆探微
孔子说这番话时,年龄早已超过了五十岁。这是孔子晚年对弟子们说的一段话。所以,“五、十以学”,不是从五十岁开始学,而是说“加我数年”中的五年或十年。杨伯峻将这句话译为“让我多活几年”。李泽厚译为“再给我数年时光”。因此,“五、十以学”之间应该有顿号,即五年、十年用来学习。
“易”是这一节的关键字。孔子是一个“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极少“言性和天道”的人。难道孔子会相信《周易》八卦的先卜先知吗?答案是绝对否定的。况且,谁能证明这个时期已经有了《易》这本书。钱穆先生认为“此亦字古文《论语》作易”。认为此处原本为“亦”。“然何以读《易》始可无过,又何必五十始学《易》。孔子常以诗书礼乐教,何以独不以易教,此等皆当另作详解”。钱穆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论语》一书有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已过耳顺之年或已过不逾矩之年的孔子,难道还要再学《易》吗?
孔子暮年,面对弟子说这一段自勉的话,并不是自己真要再潜心学习五年或十年。通过这么一种假设,希望弟子们不要错失学习的大好时机。
按照钱穆先生的质疑,先是有人把“亦”通假为“易”。又有人编撰出了孔子五十岁学《易》的故事。然后司马迁又编造出了“孔子晚年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的离奇故事。由此不难理解,一个人说有个人痰中有白色丝絮状的沫子;有人传说,这个人吐了一根鹅毛;最后又有人说,这个人从口中吐出一只鹅。这就是孔子学《易》,韦编三绝的变迁史。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说雅言(官话):是在诵读《诗经》《书经》时,或在执礼活动中当执事时,这时都说雅言。
◆探微
中国地大人多,方言林立,各地的百姓都在说着各自的方言。但是,有一个地方大家都必须说同一种方言,这就是官场中的官话。官话是什么话?官话就是帝都所在之处的方言。京腔是今日的官话,雅言是西周时代的官话,也就是周公家乡的方言。通俗地讲,雅言就是陕西关中方言。
关中方言为什么称之为雅言?这得从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说起。《尔雅》是秦汉时期外乡人到关中时必用的一本字典,通俗地讲,也就是一本官话快译通。这本字典为什么叫《尔雅》呢?“尔雅”实际上是关中话中的“哎呀”。“哎呀”一词在关中话里可表多种意思:两人相见时说:“哎呀”;表示惊讶时说“哎呀”;哭丧时说“哎呀”;表示痛苦不堪或不小心摔倒时也都说“哎呀”;表示诧异时也说……《尔雅》也好,“雅言”也好,说穿了便是周秦汉唐时期一脉相承的关中方言。读《诗经》《书经》用雅言,这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作丧葬祭祀执事时,孔子也用雅言?不得而知。是为了自比周公后代吗?还是为了显得更庄重一些?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没有回答。(事后)孔子说:“你为何不说,这个人的为人啊,发愤学习常常忘记吃饭,常常快乐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死亡)即将来到,如此罢了。”
◆探微
叶公问,子路没回答,因为很难回答,很难概括性地、总结性地描述孔子其人。孔子自己的应答,则生动自然,平平常常的几句话,描画出一个超凡脱俗者“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由此观之,孔子对自己的一生还是比较满意的,不仅耳顺,还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老年后的孔子已经有了自知之明,但此时的孔子仍然没有知世之明。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出来就知道什么(的天才)。(是一个)喜好直言,凭借勤勉追求(知识)的人。”
◆解字
古。“古”是会意字,从口从直出字根十。“古”的构意源自从口中直说而出。古人不说谎言,凡说出的事皆为过去已发生过的事,由此引申出“古”字的古代义。“古“的本义则由转注后的“诂”字所承继。此处“古”字作“直言”解,同本篇第一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探微
孔子是一位合格的老师。好老师的首要条件便是强调知识是学来的,让弟子们经由“斯道也”。孔子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乃“敏而求之者也”。这正是孔老夫子的伟大和平凡之处。
孔子自认自己是一个好老师:喜好直言,喜好说真话,不仅“好古”,而且“好为人师”(被人私下里称之为老彭);不仅“学而不厌”,而且“诲人不倦”。不仅“有教无类”,而且“贤贤易色”。这样的老师,怎能不是一个好老师。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力和乱神方面的事情。
◆解字
怪。“怪”是形声字,从心圣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感觉有关;圣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扬土为尘义。“怪”便是心中对奇异事物(黄土从天而降)的惊讶。引申泛指奇异事物。
神。“神”是会意字,从示从申,两根会意:示表祭祀,申以女生女,代代不停生下去表示最早的女性祖先。“神”便是本部族所出女神,即一个部族可以追溯的最早的女先人,如商之简狄,周之周嫄。引申后,泛指佑护本族后人的祖先神,又由此引申指具有佑护功力的神祇。“乱神”即不在正统祭祀祀谱中的鬼神。
◆探微
以往学者大多将“怪力、乱神”断句为“怪、力、乱、神”。殊不知从文言语法讲,“怪”对“力”修饰,“乱”对“神”限定,“怪”和“乱”是形容词,“力”和“神”是名词。
李泽厚先生将此节译为:“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叛乱、鬼神”。殊不知,孔子在前边已谈过“敬鬼神而远之”,谈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谈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以不谈鬼神?孔子带着一班弟子给人们做丧葬祭祀的执事,凭借的就是鬼神。没有鬼神的存在何以谈祭祀?所以,孔子要“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为什么“不语怪力、乱神”,为什么要“敬鬼神而远之”。因为孔子既想靠当执事办丧葬祭祀来养家糊口,又不想把自己变成巫婆神汉。
《老子》也有类似的观点,即“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而学习,(对照)他的缺点而改正自己。”
◆探微
这句话流传千古,已成为中国人的格言。
此章可参见《子张篇之二十二》,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从那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的主张和学说,没有(像雨滴)坠落湮于地下,而是流传在人间。贤者认识大道理,不贤者认识小道理。没有不保存周文王、周武王的主张和学说的。夫子何处不能学,又哪里有固定的老师?”因为孔子没有求学拜师的经历,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读者还可参见本篇二十八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天帝将仁德给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探微
《史记》记载:公元前492年,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国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说,“咱们走快些吧”。孔子仍慢条斯理地走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几个小子,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你们的。我没有什么行为不是和你们(在一起),这就是孔丘的作为。”
◆探微
已无法考证孔子讲此话的背景了。此节可与《雍也篇之二十八》“子见南子”一章相参证。
孔子办的是一所勤工俭学的礼仪学校,孔子领着大家一块赚取礼金,因而先生和弟子之间有一种平等。这是这一章话意的大背景。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弟子:文献、实践、忠心、诚信。
◆解字
文。此处用其文献义。
行。“行”是象形字,构形源自交错的十字路口。“行”的本义有二:一是东西路与南北路相交的行列义;二是指道路,并由道路引申出行走义。此处“行”用为行为,可译为实践。例如,孔子与弟子一同去做执事,一同周游列国等。
◆探微
李零先生认为:“文指学问,行指德行”。此说将“忠、信”二教放置何处?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不能看得见了;能够见着君子,就可以了。”
孔子说:“善人,我不能看得见了;能够见着有恒心者,就可以了。把没有(德行)说成有,把空虚当作充盈,把约束当作安泰。(这种人)很难有恒心啊。”
◆解字
圣。“圣”(聖)是会意字,从耳从口从壬,构意为站在众人面前,能够听明白而且能够说得清楚的人。“圣”的本人为通达事理,能够服众者。引申后,又指具有最高品德和智慧的人。孔子认为,圣人是比仁人更高一级的贤者。
恒。“恒”是形声字,从心亘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有关;亘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长久回旋义。“恒”便是内心长久思考一件事,即恒心。引申泛指恒久。此处用其本义。
虚。“虚”会意字,从虍从丘,构意为内里空虚的大土丘。“虚”的本义由转注后的“墟”字所继承,“虚”则表示引申后的空虚义。
盈。“盈”是会意字,从皿从又从乃,构意为将盆皿中的水泼洒出去。“盈”的本义为盈余。此处用为充盈。
◆探微
这两段话,应该是孔子晚年的感慨和叹息。乃是孔子叹息:“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另一个版本。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钓鱼但不用网(捕鱼)。孔子射鸟,但不射栖宿于巢中的鸟。
◆解字
纲。“纲”(網)是形声字,从纟冈(岡)声:纟为类旁,表示与丝绳有关;冈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山岗义。“纲”便是捕网上突起一圈的大绳,即“纲举目张”的“纲”。“纲”在此代指捕猎用的网具。
弋。“弋”是指事字,乃是在表示标枪的图形下部增添一撇,表示人手的持握。“弋”的本义为标枪。引申后,又指带有丝绳,专捕猎鸟禽的弋箭。
◆探微
孔子为什么这样做?有两种回答:一是不妄杀滥捕,取物有节度,对待自然资源要适度利用。二是为人要有仁德,要光明正大,不搞偷袭,更不能赶尽杀绝。本人认为,此章同“君子远庖厨,听其声,不忍食其肉”。乃是儒家的仁爱之心。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自己)不知而凭空造作的人,我不是这种人。多听并选择其中最好者而听从它,多见并识记它。这就是“知”的次序过程。”
◆探微
此章可与“述而不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章节相互参证。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位实事求是,重经验学习的人,并且反对凭空捏造。
但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不仅是一个接触面的问题,其中已经有了主观选择。例如,尧、舜、禹的故事,周公制礼的故事,都是孔子“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的结果。这类故事,很难有文字文献的证实。因而仅仅符合“多闻择其善”,却与“多见而识之”无缘。
杨伯峻先生认为:“《论语》的‘次’一共享了八次,都是当‘差一等、次一等’讲”。这里的“知之次”乃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意思。杨先生的释解不妥。次在这里做“次序”讲,乃是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学习过程的排序。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保其往也。”
◆译文
互乡的人难以交谈。有一个少年出现(在孔子身边),弟子们感到疑惑。孔子说:“与他们一同前进,不要与他们一同后退。何必那么过分?人们把自己弄整洁以求进步。要欢迎他们的整洁,扶持这种交往。”
◆解字
◆探微
李零先生将此章解读为:“‘互乡难与言’,童子来干什么?不清楚,似乎是来道歉。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难说话的人,他不跟你说话,你千万不要上赶着,但主动前来,还是应该欢迎。此人亲自登门,门人不解,但孔子说,我们赞同的是他的进步,不是他的退步,这有什么过分?人家洁身以求进,我们应该赞同这一点,而不要死盯着人家的过去。”李零的释解大体正确。唯有“保其往也”一句译法不妥。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们向往仁德,仁德就会来到。”
◆解字
欲。“欲”是“谷”的本义转注字。谷字从口从入从八,构意源自人吃下后再呕吐出来。在右边增添表示张口的欠,便创设出转注字“欲”,承继初文想要呕吐义。又由内心想吐时的止不住引申出欲望义。
◆探微
孔子把“仁”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论语》中所涉及的活人,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真让人可望而不可即。这里,孔子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似乎有些矛盾。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制吗?”孔子说:“懂礼”。
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并靠近他,说:“我听说君子不结党营私,难道君子也结党营私吗?鲁国昭公娶吴国同姓的女人为夫人,叫作吴孟子。如果昭公懂得礼制,还有谁不懂礼呢。”
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说,“孔丘很幸运,一旦有了过错,人们一定会知道。”
◆解字
党。“党”(黨)是会意字,从尚从黑:尚表两**往,黑表私底下。“党”便是男女私下不正当的关系。引申后,又表示由姻亲而结成的利益集团,即乡党。又引申指相互勾结在一起的不正当利益集团,即朋党。此处用为朋党。
取。“取”是会意字,从耳从又,构意源自古代打仗时割下敌人的耳朵作为战功凭记。此处“取”乃“娶”字的初文。吴国与鲁国为同姓之国(鲁为周公之后,姬姓;吴为太伯之后,也是姬姓)。按照礼制规定,同姓之间不能结婚。昭公娶吴国女子为夫人,有悖于礼制。鲁昭王自知“礼”亏,不称“吴姬”,而称吴孟子。
◆探微
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很“狡猾”。他不能说君王不懂礼,否则便陷入不忠(为君讳)。也不能说娶同姓女子不违背礼制,否则,便落入自己不知礼的怪圈。因此,只说自己“苟有过,人必知之”。
孔子对待君王,坚定地运用“忠恕”二字。无限忠诚,忠心耿耿的核心便是孝同父母:“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臣下应该视而不见君王的昏庸,臣下应像儿女一般宽恕君王的一切过错。这就是孔子死后被历代皇帝高看待见的原因。这就是陈司败的质问:难道自称君子的孔子也与鲁昭公结党营私吗?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他人一起唱歌,唱得好的,孔子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再和一遍。
◆探微
封建社会后期,大汉民族已不会唱歌,只有少数民族和大山里的山民还保留着唱歌的习惯。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封建礼教让大家一举手一投足都正经起来,不再尽情地悲愤当歌,不再去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殊不知,作为教主的孔子反倒是一个歌唱家。正是这个教主,他认为礼、乐同在,礼、乐必须同行。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文章(告示),我像他人一样。做一个亲身践行的君子,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
◆解字
◆探微
对文献的学习,以及文案书写的技巧,大家的才能是相等的。只要努力,大体上差不多。但是,世上的难事,难在躬行实践。孔子说自己“未之有得”,实际上是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去做。我们没有见过孔子书写的文章。是因为孔子没有写过很有内容的文章,还是因为孔子的文章太一般,以至于没有传世的价值。谁能知晓?
◆群言
杨伯峻:书本上的学问,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钱穆:努力,我是能及人的。做一个躬行君子,我还没有能到此境界。
李泽厚:学习礼仪文献,我大概和别人差不多,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我还没有达到。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与仁人,我岂敢自居。只不过是为了这个目标永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可以说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学不到的”。
◆探微
孔子生前已有圣人和仁人的美誉,而且有弟子把话传给孔子。这才有了孔子这段谦逊之词。
尽管孔子否认自己是圣人,否认自己是仁人。但是,孔子心中自认,自己已接近仁人了。正是这个缘故,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以及眼前活着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达到仁者的地步。正因为如此,孔子谦逊地说,自己要“抑为之不厌。”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患了疾病,子路要去祈祷。孔子说:“有哪些(依据)”?子路说:“(依据)是有的。《誺》说:祈祷你的(病情)于天上地下神祇。”孔子说:“孔丘祈祷已很久了”。
◆探微
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奋斗一生,到了五十岁时已“知天命”,六十岁时已“耳顺”,七十岁时则“随心所欲不逾矩”。晚年的孔子,历经磨难,不仅“敬鬼神而远之,”而且不相信“怪力、乱神”。所以,孔子根本不相信,凭几句祷告词,便能使唤天地鬼神,让自己的病好了,让自己多活几年。两千年前的孔子,这样说,这样做,难能可贵。
你认为连祈祷都不信的孔子,晚年会去编撰《易经》吗?你认为做了一辈子执事先生的孔子,会相信祷告能延年治病吗?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的人不谦逊,节俭的人固执。与其不谦逊,宁肯固执。”
◆解字
奢。“奢”是会意字,从大从者:大为跨腿站立之人,者表草木燃烧。“奢”的构意源自一个人点燃一大片树木来烤火。“奢”的本义为奢侈。此处用其本义。
◆探微
孔子是一个节俭的人,孔子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孔子对人性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消费习惯和人的秉性的关联,是否如此,读者自可验证。
7-37
子曰:“君子坦****,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坦**,小人常常患得患失。”
◆解字
**。“**”(蕩)是“盪”的假借字。“盪”字从皿汤声,本义指器皿中的水因加热而热气升腾,引申指摇动、摆动。“**”借“盪”的形、音、义,以艸置换本字的皿,表示随风摇**的草丛。此处用为一个人的行为**。
戚。“戚”是会意字,从戉从尗:戉表斧钺,尗表投射而出。“戚”便是将斧钺掷出去,又特指一种专门用为投掷的小斧头。引申后,又指分离或死去的亲属。“戚”字引申后,又有悲戚义,即将悲伤投放出去。此处用其本义,即投掷小斧头时的犹豫,投还是不投,可意译为患得患失。
◆探微
“戚”字的解读是这一节的关键。“戚”字从本义讲,可解为丢弃、失去,即“亲戚”之戚。因为“患得患失”而心情不畅,满脸愁容,所以又引申出“悲戚”之戚。如果从君子、小人对举的角度来释解,胸怀坦**理应与患得患失相对应。
黄侯兴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一书中说:“如果我们改用政治的或阶级的眼光去审理,就会发现,君子饱食终日,对于食宿无所牵挂,所以才会心广体胖(坦****),而常受柴米油盐困扰的小人,则满脸愁容(长戚戚),可见,孔子是站在贵族、寄生者的立场上,对君子和小人进行褒贬的。”
且不说君子和小人是否可按照政治的或阶级的标准来划分的,黄先生对“戚”字的解读便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
◆群言
杨伯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李泽厚:君子心怀宽广,小人老是烦恼。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既温和又严厉,(行事时)有威仪而不凶猛,(居住时)恭敬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