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第六(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5620 字 2个月前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可以让他面向南面(为官)。”

◆解字

◆探微

冉雍,字仲弓,孔门弟子,小孔子二十九岁,出身低贱,与冉求,冉耕同族。孔子比喻他为“犁牛之子”。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回国后任季氏宰。任职期间“赦小过,举贤才”,以德行著称,多次受到孔子的赞扬。参见《公治长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雍也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之者”?

什么是“使南面”。杨伯峻认为“无论夫子、诸侯、卿大夫,当他作为长官出现的时候,总是南面而坐的”。所以“使南面”便是作官长。

杨伯峻将此章译为:“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钱穆对译为:“雍呀,可使他南面当一国君之位了”。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

仲弓(冉雍)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还可以,(只是有些)粗疏。”

仲弓说:“居处恭敬而行为粗疏,凭此治理民众,不亦是可以吗。居处粗疏而行为粗疏,不也就太粗疏了吗。”孔子说:“冉雍的话是对的。”

◆解字

简。此处用为粗疏,即有间隙而不周密。

◆探微

子桑伯子,其人不详。从文意来看,可能是冉雍的官场同僚。

孔子赞赏“居敬行简”。也就是,居处时内心恭敬,思考周密,行动起来却风风火火,粗放而疏简。“居敬行简”乃是讷于言、敏于行的另一种说法。孔子肯定冉雍的话,实际也在鼓励冉雍这样做。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门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人最好学,(他)不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不幸他已短命而亡。现今再没有颜回这样的好学弟子了。”

◆探微

《公羊传》载: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此时孔子年七十一。

孔子所答非所问。鲁哀公问谁最喜欢学习?孔子则说颜回这个人道德品质很好,“不迁怒,不贰过”。其中的缘由是,孔门弟子日常所学,除了有关丧葬祭祀礼仪方面的知识外,便是学习做一名“君子”所需的品行道德,便是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世。因此,孔子评判弟子的“好学”,也只能舍弃知识而推举德行了。

孔子与颜回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

公西华出使齐国,冉雍为公西华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一釜”。冉雍请再多一些。孔子说:“给一庾”。(事后)冉雍却给了五秉小米。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去,坐着肥马驾的车,穿着贵重的皮衣。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君子救急但不锦上添花。”

◆探微

此事发生在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此时,孔子派遣公西华出使齐国。

冉雍给公西华的母亲“请栗”,一定有原因。公西华出使时间过长,家中已经断粮,其母向冉雍告急。冉雍禀告老师而“求粟”,并且请求多一些,事后又私自增加了数量。从一连串过程看,冉雍是一个“居敬”之人,计算过应该给多少的。孔子不知其中原因,认为给一些表示态度就可以了,公西华的母亲自然会解决食粟的问题。

总而言之,这一段有内情且曲里拐弯的事。今天已很难搞清楚了。

孔子引用了一句俗语,“君子周急不继富”。言外之意是只要解决了“应急”问题,其他事不是君子应考虑的。这件事从侧面说明了,孔子出身贫贱,形成了节俭甚至吝啬的习惯。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

子思做了地方官,(政府)给他九百粟的报酬。子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这样,(这些粟)你可送给你的邻居乡亲嘛”!

◆探微

原思即原宪,字子思。孔门三期学生,家境贫寒。后儒常拿他与子贡作对比:子贡是孔门中最阔的,他正好相反,是个穷困潦倒的人。政府给子思九百粟,只有数量和物品,但没有单位。也不明究竟每年给这些,还是就此一次性给付。子思不愿要,孔子认为应该要。此事彰显孔子的行事风格:

一,孔子秉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一个功过分明,来而不往非礼的君子。

二,孔子做事认真且有原则,不愿意出现破坏原则的事。

三,读者可参考《八佾篇》,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此章和上一章形成对比:上一章,冉求请粟,乃锦上添花;这一章,原思受粟,乃雪中送炭。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

孔子在谈到冉雍时说:“耕牛生下的小牛毛色赤红而且有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祭祀),山川(神灵)能舍弃吗?”

◆解字

骍。“骍”是“锌”字的假借字。“锌”则是“新”字的假借字(此“锌”不是后造形声字的“锌”),本义指刚刚冶炼出的新铜。《玉篇》释曰:“锌,金貌”。“骍”借“锌”的形、音、义,以马置换本字的金,表示赤红色的小马。“骍”在此用为赤红色。

◆探微

此节话的背景是:冉雍的父亲出身贫贱,且一生行恶,但冉雍却“仁而不佞”,能担当“使南面”的大任。孔子以犁牛之子做比喻:父亲行恶,不能废其子之善。在春秋末季贵族世袭的体制下,孔子主张不问出身,不问家史,唯贤是举,确实难能可贵。

孔子这番话何尝不是在说自己。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内心可以三个月不违反仁德,其余(的弟子)则以一日或一月为期(不违反仁德)。”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以使其从政吗?”孔子说,“仲由行事果断,从政能有什么难呢”?

季康子又问:“子贡可以使从政吗”?孔子说:“子贡为人豁达,从政能有什么难呢”?

季康子又问:“冉求可以使其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从政能有什么难呢”?

◆解字

◆探微

孔门弟子中长于政事者有四人,仲由、端木赐、冉求和冉雍。季康子唯独没有问到冉雍。因为冉雍已经是季桓子宰。季康子后来选了冉求做自己的宰。

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做费邑的宰,闵子骞对来人说:“请用好言为我辞谢。如果有人再来找我,我一定在大汶河北岸的齐国了。”

◆探微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孔门弟子,小孔子十五岁。在孔门中以德行同颜渊并称,以孝行著称于世。《论语》一书赞扬他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冉耕患了重病。孔子去问候他,从窗户伸手握住他的手,说:“离开(人世)吧,这是天命啊。这样(好)人得了这种病!这样(好)人得了这种病。”

◆探微

伯牛,孔门弟子,姓冉名耕,字伯牛。小孔子七岁,与颜渊、闵子骞、冉雍并列,以德行著称。从上述情形看,伯牛得的是一种传染病(学者们认为是麻风病),弥留之际十分痛苦,孔子因此发出如此叹息。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者颜回啊,一竹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恐其不堪忍受而担忧,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是一个贤者啊。”

◆探微

颜回,字子渊,随同其父颜路同为孔门弟子,以德行著称。孔子赞其“不迁怒,不贰过”,“好学”且“三月不违仁”。这里赞其安贫乐道。

颜氏是孔子舅舅家的人。孔子曾经在这样的陋巷中随同母亲一起生活了十五六年。那时候的孔子,是否也乐在其中?

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译文

冉求(对孔子)说:“不是不喜爱你的主张,力量不足够啊”。孔子说:“力量不足够者,走到半路才会停。你现在(末走便说)是画地为牢啊”。

◆解字

说。“说”又是“悦”字的假借本字,意谓说出来心中便愉悦了。此处用为“悦”字的通假。

画。“画”(畫)是会意字,从聿从田从表示两极的二,构意为在限定的区域内来来回回书写涂画。“画”的本义为描画。

◆探微

以力不足为托词而不行者,古今亦然。孔子则认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6-13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探微

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大体分为三派:

一、以“儒”的职业特性来解释:君子儒,即能为上层统治阶级办理礼仪活动的缙绅先生;小人儒自然是只能为平民百姓办理丧葬祭祀仪式的执事先生了。

二、将“儒”解读为文化人。君子儒,乃是有仁德的读书人。小人儒自然是德行欠缺,只会怀土,只能喻于利益的读书人。

三、君子儒,指那些不仅能当执事,而且能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小人儒,指那些只能办理丧葬祭祀仪式的读书人。

本人倾向于第三种解读。

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武城邑的宰。孔子问:“你在那里发现人才没有。”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事不走后门小路。不是公事,从来没有到我屋室里来(公事都在公堂办,意谓不徇私)。”

◆解字

径。“径”(徑)是形声字,从彳巠声:彳为类旁,表示与道路有关;巠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河流)横过来插入义。“径”便是横插于大路的小路。“行不由径”,即行走不抄小路。

偃。“偃”是形声字,从人匽声:人为类旁,表示与人有关;匽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被藏匿的女人义。“偃”的本义为进入藏匿处与女人发生两性关系。“偃”字因而有仰卧义,又有放倒义,又有完成后的停止义。“偃之室”,在此指子游的私人屋室。

◆探微

澹台灭明,澹台是复姓,字子羽。乃是子游当武城宰时发现的人才,后入孔子门下,成为孔子晚年的弟子。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败仗时)大家奔跑而他殿后。将要进入城门时,一边鞭策击马,一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乃是这匹马跑不快啊’”。

◆解字

伐。此处的“伐”字也可以视作“夸”字的同音替代。

殿。“殿”是会意字,从尸从共从殳,构意为把一个人抬起后再丢手放下,让其屁股墩地。“殿”的本义为屁股击地。引申后,又指有夯筑台基的宫殿。又转指军队撤退时用为掩护的最后一部分,即殿后者。

◆探微

孟之反,鲁人,《左传·哀公十一年》作“孟之侧”。在和齐国的一次战争中,鲁军右师溃败,被齐军追赶,孟之反殿后御敌,得以安全撤退。

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巧言若簧,就要有宋国公子宋朝以貌悦人的本领,很难啊,(要想)幸免灾祸于现今世道”。

◆解字

难。“难”的本义为陷入而不得出。引申后,泛指困难、艰难。“难乎”,即很难啊。

◆探微

这是孔子在发牢骚。史载:祝鮀以佞谄被宠于灵公,宋朝以美色见爱于南子。祝鮀之佞是“巧言”,宋朝之美是“令色”,二者乃孔子所厌恶。孔子感慨,不靠巧言令色,就真的难免灾祸吗?真是天下无道啊!

◆群言

杨伯峻:假使没有祝鮀的口才,而仅有宋朝的美丽,在今天的社会里怕不易避免祸害了。

钱穆:一个人,若没有像祝鮀般的能说,反有了像宋朝般的美色,定难免害于如今之世了。

李泽厚:没有祝鮀那样的油嘴滑舌,没有宋朝那样的美丽容色,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恐怕是很难避免灾祸了。

南怀瑾:孔子说,假使一个人没有像祝鮀那样能言善辩好口才,虽然长得像公子朝那么帅,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吃不开,行不通的。所以时代变乱中的人物,不但人要帅,还要有口才。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够外出不经由门户?为何没有人经由这条‘道’呢”?

◆探微

孔子在发牢骚:大家都知晓“道”为必由之路?但为什么没有人行走此“道”呢?大家都知道“天下有道”乃政治的必由之路,为什么现今会“天下无道”呢?

此话不是孔子问别人,也不是自己问自己。因为有问必有回答,有问无答显然是在发牢骚。以上两章可连起来读,因为都是牢骚话。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内质胜于文采就像野人,文采胜过内质就像(衙门内的)文员。文采和内质并立,然后才是君子。”

◆解字

文。此处“文”字,表示外在修饰,即形式美。

◆群言

钱穆: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文采胜过了质朴,则像庙里的祝官(或衙门里的文书员)。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

杨伯峻: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人的出生啊,直溜而下;蒙覆(难产)而生出者,侥幸地分娩啊!”

◆解字

罔。“罔”是“网”的增符会意字。“网”是象形字,构形源自渔猎用的网具。增添表示逃亡的亡,便创设出增符会意字“罔”。“罔”的捕网义由转注后的“网”字所继承,“罔”则表示引申后的蒙覆义。此处“罔”字作蒙覆讲,即难产而生不出来。

◆探微

孔子以人的出生为喻,从反面说明前一章的主题:“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因此,这两章必须连起来读,或者合并为一章。否则,便会有太多的风马牛解释。

《老子》一书,也好以生育做比喻。读者可参见《老子·得部十三》:“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僮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

以往的学者,大多无力从汉字源头解说文字,只能依靠语境来揣摸。所以将两个“生”字训为“生存”,把“直”训为“正直”,把“罔”训为“不正直的人”,把“免”字训为“幸免”。这样的对译,不仅曲解了文字的原义,也曲解了孔子的话语。

◆群言

杨伯峻: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

钱穆:人生由有直道,不直的人也得生存,那是他的幸免。

李泽厚:人应该生活得正直,那些弯曲生活下来的人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快乐于它的人。”

◆探微

只有那些追求真理、寻求知识,并以此为乐的人,才能了解此话的中肯。坚持和成功不仅源于喜好,更根植于以此为乐之中。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与他言说更高一层的学问;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与他讨论比较高深的学问”。

◆探微

什么叫对牛弹琴?前提是你必须认识什么是牛?孔子说得太好了!不要和中等以下的人言说学问,也不要和他们言说道德和理想!

读者可参见《阳货篇之三》:“唯上知下愚不移”。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问智慧。孔子说:“致力于民众的要义,是恭敬于鬼神但又远离鬼神,这样做可以说就是智慧了。”

樊迟又问,怎么做才算仁。孔子说:“先遇困难而后有所收获,这就可以叫作仁了。”

◆解字

知。此处用为智慧。汉墓出土的定州竹简本《论语》,两个“知”字均写作“智”。

务。“务”(務)是“敄”的本义转注字。“敄”字从矛从攴,构意源自将矛用力捅出去。在“敄”下增添力旁,便创设出转注字“务”,承继初文的用力捅出义。引申后又有致力、从事义。此处同《学而篇》“君子务本”,可译为致力于。

义。即义理和信义(俗称讲义气)。又由义理引申指意义。此处用为意义。

◆探微

樊迟是孔门弟子中善于提问的学生,曾多次向孔子询问“仁”和“知”以及“崇德、修慝、辩惑”等问题。还向孔子问过令孔子大发雷霆的“学稼”、“为圃”问题。

为什么孔子将“务民之义”归结为“敬鬼神而远之”,并赋之于“知”。此话的背景是孔子在给樊迟讲说,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缙绅先生,即丧葬礼仪中的执事先生。孔子的回答是:敬鬼神而远之。言外之意是说:你不能不信鬼神的存在,否则你何以让民众祭拜鬼神?但是,你又不能让鬼神附在自己身上,以鬼神自居,因为鬼神原本就不存在的。这是一句特殊背景下的特定回答。对孔子而言,这是一个囚徒困境式的难题,又是一个理发师悖论!定州汉墓竹简为“敬鬼而远之”。无“神”字。如果你是一个压根不相信鬼神处处存在的执事先生,你会怎样回答这一问题?

樊迟问仁,同样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下,即怎样做一个有仁德的执事先生。孔子认为,付出了艰苦努力后有所收获,这便是具有仁德的执事先生。

切记,此处不可脱离特殊背景而泛泛解读,甚至去寻找什么微言大义。否则,便成了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了。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快乐于水,有仁德的人快乐于山。智者喜欢水的运动,仁者喜欢山的沉静。智者得到快乐,仁者得到长寿。”

◆探微

这是一段名言,至今仍被人们引用。

用山、水的特性类比仁者、智者,可谓恰当:作为君子品性的仁,其宁静、稳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君子才干的智,其灵动、变迁、目的恒定有如水之向下。智者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解决他人难以解决的难题,而且因为他了解人生的方向、意义而快乐。仁者长寿,不仅因为内心世界充斥着爱而沉稳,更因为他关注的是他人的幸福而无所谓一己的喜怒哀乐,无私无欲,因而长久恒定。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经历了一次变革,达到鲁国(的礼制风俗)。鲁国经历一次变革,就会升至于道(的程度)。”

◆探微

孔子心中秉持的是五百年前周公制订的政治礼仪,孔子坚信“今不如昔”。因此,孔子很少谈变革,谈得最多的是克己复礼。因此,孔子所说的“变”,是要认真辨析的。

春秋末季,齐国经过变革,成为“五霸”之一的强国,国力比鲁国要强许多,显然,齐国从变革中获得的东西,是社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人物。齐国的“变”,是对旧的礼制的革命。但是在身为缙绅先生的孔子的眼中,鲁国是周公的后代,保留的西周礼制和风俗最多。凡强盛者,一定是周公之道的实施。所以孔子口中的变,必须是复古之道。否则,便是礼崩乐坏。显然,孔子是在瞎说,是在指鹿为马。

所以,齐国终于没有“变”,没有至鲁国;鲁也没有变,更没有至达“道”。结局是,孔子死后不久,鲁国就被楚国吞亡。鼓吹周公之制的孔子是否要对鲁国的灭亡承担一定的责任?

孔子的“变”是开历史倒车;肯定行不通。孔子不但在鲁国行不通,“周游列国”也没有人听。孔子终于只是教育家、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终于只是一位浸**于礼仪风俗和君子德行的校长和执事先生。至于后来孔子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那是封建帝王们认为孔子说的话,不管真话假话,都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孔子终于成了“道士”口中的钟馗。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解字

觚。“觚”是“瓠”的假借字。“瓠”是会意字,从瓜从夸,本义指长条状的瓠瓜。“觚”借瓠的形、音、义,以角置换本字的夸,表示用牛角制作的饮酒器。此饮酒器之所以名“觚”,根源在于觚通常独自使用(用于一个人的自斟自饮),不像爵杯要与尊鼎豆相配套。注意,“孤”也是一个从“瓠”假借而出的假借字。

◆探微

上古时代的觚是牛角做的饮酒器,春秋时的觚已是青铜制作的盛酒器了。孔子感叹名实不符,既有世风日下的悲叹,又有一番怀才不遇的孤独。自己就像个孤独的觚,没有归之一类的“爵和尊”。

此章可参阅《微子篇之七》:“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己知之矣”。

牛角杯自古皆相似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

宰我问道:“有一个仁者,如果告诉他说:‘井底下有仁’,他会从这里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可以前往(献身),但不可陷害于他;可以欺骗他,不可以玩弄他。”

◆解字

逝。“逝”是会意字,从辵从折:辵以道路表示行走,折表树木被砍伐。“逝”的词义有二:一是由砍伐后的树被运走,引申出前往和离去义;二是由树木被砍伐引申出死亡义。此处“逝”与“陷”相对应。“逝”字用为前往,但词义与往不同,“逝”有往而不复返义。

陷。“陷”是“臽”的本义转注字。臽字从人从臼,本义为一人掉入陷坑之中。在右边增添表示台阶的阝(阜),便创设出转注字“陷”,承继初文的本义。此处用于陷落、陷害,含有使之落井义。

欺。“欺”是“期”的假借字。期字从月从其,本义为月亮的盈、亏、朔周期,即确定不移的时间周期。“欺”借“期”的形、音、义,以欠置换本字的月,表示张口说出的日期,即虚假而不可实现的日期。“欺”的本义为欺骗。

罔。此处“罔”字作“网”讲,即用网捕获他,含有戏弄的意思(为了玩弄,多次网住又放掉)。

◆探微

此章的关键是认字。

李泽厚先生将此节译为: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如果告诉他说,井里掉下一个人了,他会不会下去救呢?”孔子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以使他进去看,不可能陷害他下井。可以欺骗他,不可能愚弄他。”

《孟子·万章上》有一个故事:子产得到一条活鱼,让校人放生。校人烹而食之,却向子产谎称已放生。子产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很得意,说“孰谓子产智”。孟子总结此事,说:“君子可欺以方,难罔以非其道”。意思是说,你可以欺骗君子方向上的对错,却难以愚弄君子这条道是否通向目的地。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学习文献典籍,(将行为)约束于礼仪之中,也就可以不背叛(仁德)了。”

◆解字

畔。“畔”是“判”的假借字。“判”字从半从刀,构意为将物体从中剖析为两半。“畔”借判的形、音、义,以田置换本字的刀,表示从田块中剖分出来的地畔。此处“畔”是“叛”字的通假(“叛”字也是一个从“判”假借而出的假借字),即别字。“弗畔”即不反叛,不违背。

◆探微

香港中文大学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校训。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拜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此(事)发誓说:“我有什么说不出口的事,让上天厌弃我!让上天厌弃我!”

◆解字

厌。“厌”(厭)是会意字,从厂从猒,构意为狗将肉块按压在地上。“厌”的按压义由转注后的“压”(壓)字所继承,“厌”则表示引申后的厌烦义。此处“厌”字作厌弃解。

◆探微

南子,春秋时卫灵公夫人,宋女,貌美,年轻未嫁时与宋公子朝私通。孔子在卫时,曾去谒见南子。此事子路当面向孔子表示“不悦”。身材伟岸,一表人才的孔子情绪十分激动,有口难辩,只好对天立誓:如果与南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天惩罚我。孔子为什么要去见南子?因为宋国的朝政实权在南子手中,卫灵公是个“妻管严”。

此章可参见《学而篇之十》:“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正中穿行作为仁德,这是可以至达(实现)的!(但是)民众很久少有(见到)。

◆解字

庸。“庸”是会意字,从庚从用:庚表弓钻钻眼,用表使用。“庸”便是使用工具来穿通(例如,用针来穿珠子,用弓在玉上钻眼)。《说文》释为:“庸,用也”。“中庸”为儒学的核心范畴,其词义是说,凭借仁德,没有不及没有过正,从中心穿通而过乃是不能改变的“天下定理”。

◆探微

孔子的这句话针对的是统治阶层,也就是当时的执政者。所谓“中庸之为德也,”针对的是非左即右、非右即左的偏激行为,也就是孔子眼中不合祖“制”的行为(使礼崩乐坏的那些非“礼制”行为)。因此,有了后文的“民鲜久矣”。

钱穆先生引《小戴礼·中庸》,将这句话译为“中庸之德,可算是至极的了!但一般民众,少有此德也久了”。钱先生将“至”译为至极,已背离了“至”字的“至达”义。甚至,颠倒了执政者与民众的位置,把“中庸”的实施指向了民众。显然,这绝不是孔子的本意(君子需要中庸之德,民众要中庸之德干什么)。

◆群言

杨伯峻: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钱穆:中庸之德,可算是至极的了!但一般民众,少有此德也久了。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广博地施惠于民众,从而能够救助民众。(这样做)怎样呢?可以称得上是仁者吗?”孔子说:“何至于是仁,应该是圣了。尧舜他们犹然未能做到啊。所谓仁者,自己想站立不倒就帮助他人站起来,自己想至达目标就帮助他人走向目标。能够从自身感悟(通晓并理解他人),可以说是仁者的方向啊。”

◆解字

施。此处用为给予。

济。“济”(濟)是形声字,从水齐声:水为类旁,表示与水有关;齐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禾麦抽穗拔高后的齐整义。“济”的本义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最终一样平。引申后,又有富人对穷人的接济、救助义。又引申形容很多,如人才济济。此处用其救济义。

达。此处用其至达义。

譬。“譬”是“劈”的假借字。“劈”字从刀辟声,本义为用刀将物体劈开。“譬”借“劈”的形、音、义,以言置换本字的刀,表示将事物劈分开来,告诉给他人。“譬”在此用为感悟(知晓)。

◆探微

在孔子的心目中,上等人分为三种,即圣人、仁人和君子。孔子此节将“仁、圣”对举:“仁”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圣”则包括了成就和功业,如本节的施惠于民且能济众。孔子又认为:传说中的“尧舜”也未能实现圣人应建立的功业。孔子还认为,所谓仁者,需要由己度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需要由自身始,“能近取譬”,这就是仁者的方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