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多为仁德类格言,除了十五章和二十六章外,全是孔子的语录。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在(同一里弄)与仁者同处最为完美。选择(居处)时不与仁者同处,怎么能得到智慧。”
◆解字
里。“里”是会意字,从田从土,构意源自田地中开出的垄植犁沟(把土翻出来)。“里”因此有三重词义:一是里外之里(此义由形声字裡字继承);二是一里路,二里路的里(此义由每亩240步长的双倍而来);三是里弄的里(此义由垄沟引申而来)。“里”在此处用为动词,表示与“仁人”住在同一里弄。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者,不可以长久居处在束缚(的环境)中,不可以长久地居处在欢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德,有智慧的人有利于仁德。”
◆解字
仁。此处“仁”字作仁德讲。
约。“约”是会意字,从纟从勺,构意源自用绳索绑系的勺子(只能在跟前饮用,不可端走)。“约”的本义指对物品的束缚,如节约、契约。引申后,又泛指约束。
◆探微
孔子的这段话,针对统治者而言。在孔子眼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是上层统治阶级必须具备的品德。
可参阅《雍也篇之二十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唯有君子们能够喜好一个人,能够厌恶一个人。”
◆解字
恶。“恶”是会意字,从亚从心:亚以十字形墓道的大墓表示压在地下义;心表内心。两根会意,恶便是压在心中的怒气,引申指厌恶。
◆探微
此节“好”“恶”二字相对,类同“好逸恶劳”一词中的“好”“恶”。
通常,每个人都会喜好某人,厌恶某人,也会被人好,被人恶,此乃人之常情。孔子为什么单列而出,安在“仁者”的脑袋上?事实上,君子与小人的区分点通常在于好恶的依据,或者说是出发点。君子的好恶,依据的是“义”,小人的好恶,依据的是“利”。也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现实表现。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有志于仁德,那就不会被人厌恶了。”
◆探微
此节应与上一节合并。前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后有“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任何人都会被人“好”,被人“恶”,只有秉持仁德的人,有志于仁德的人,才能不被秉持仁德的人所厌恶。
注意,此处“恶”字用为厌恶,不能译为丑恶或凶恶。
◆群言
杨伯峻: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李泽厚:真决心努力于仁,也就不会做坏事了。
赵有春:全章是说:一个人要是决心向仁人努力了,那就会爱一切人,对任何人都不会产生嫌恶、加害之心了。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高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凭借道义获得,不应该拥有它。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们心中所厌恶的,不凭借道义获得(弃除),就不应该弃除。君子背弃了仁,(应该)厌恶这样成名吧?君子不会在一顿饭食的时间违背仁德:急促匆忙的时候必定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必定是这样。”
◆解字
颠。“颠”是会意字,从真从页:真表匕勺在鼎中扎取,页表脑袋。“颠”的构意源自脑袋上下摇摆。“颠”的本义为上下颠动。
沛。“沛”是形声义,从水巿声:水为类旁,表示与水流有关;巿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佩挂义。“沛”便是飞流直下的瀑布,引申后又指充沛。“颠沛”为双音节复合词,词义形容一个人在趔趄中跌倒趴下,在此表示艰难困苦之时。
◆探微
喜好富贵,厌恶贫贱,这是人之所欲,这是人的本性,所有的人都不例外。因此,追求富贵没有错,摆脱贫贱也没有错。问题在于追求和摆脱的方式方法是否合乎道义,即合乎仁德。
孔子认为,君子最厌恶的是背弃仁德,以“坏”出名!但是,也有人认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最痛苦的是无名而终,最得意的是无病而终。所以,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厌恶不仁者。(因为)喜好仁德的人没有凭借(这一点)盖过(其他人),厌恶不仁者而成为有仁德的人,(必须)不使不仁者靠近自己。
有能够用一整天的努力致力于仁德的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足够的。或许有这样的,我没有看见过。”
◆解字
盖。“盖”(蓋)是形声字,从艸盍声:艸为类旁,表示与草类有关;盍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盖子盖在器皿上。“盖”便是用野草将物体遮掩覆盖起来。此处用为副词,表示推测性的判断。
◆探微
本章的主旨是讲“喜好仁德的人”如何对待“不仁者”。但以往的释家,大多都将断句搞错,认为此章的主旨是区分“好仁者”和“恶不仁者”之间的关系。赵又春先生认为,此章的大意是:好仁本来是再好不过了(“无以尚之”,此“尚”通“上”),但谁要是为了表现自己好仁就厌恶不仁者,拒绝与之交往,那么,他的好仁就不过是不让自己受不仁者的坏影响罢了。要说的意思显然在言外:这说明他不是真正的好仁者,因为真正的好仁者是不会这样对待不仁者的。
联系到上一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个理解显然最符合孔子的原意,从义理上说,则更具深刻性。
◆群言
杨伯峻: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李泽厚:我没有看见喜欢仁和厌恶不仁的人啊。喜欢仁的人,没得说了;厌恶不仁的人,他的仁就是使不仁不与自己沾边。有能够用一天工夫努力于仁的人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也许真有,但我没看见。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过错,归之于他的同党。观察(一个人的)过错,由此知晓仁德(的重要)啊!”
◆解字
过。此处用其引申义,过犹不及,即过错义。
党。“党”(黨)是会意字,从尚从黑:尚表男女两**往,黑表私底下。“党”便是男女私下不正当的关系。引申后,又表示由姻亲而结成的利益集团,即乡党。又引申指相互勾结在一起的不正当利益集团,即朋党。此处用其朋党义。
◆探微
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便知道他周围都是些什么人!此话好懂,啥人犯啥错嘛。观察人们的过错,由此知晓仁德(的重要)啊。此话也好懂。问题在于释家如何翻译“观过,斯知仁矣”。
李泽厚将此章译为:“人犯的错误,各有种类。观察他的错误,就知道他是哪种人”。李先生把“仁”和“人”等同起来(仁可以理解为仁人,但决不能等同于人)。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听说了道,傍晚死去也可以啊!”
◆探微
此话详熟于耳。人们通常将“道”译作真理。如李泽厚先生将此节译为:“早晨体会了真理,当晚死了也行。”问题在于,中国人没有西方一元因果逻辑导引下的真理观。所以,孔子所说的“道”,只是一种自以为正确的思想和主张。本质上是一种与生活经历和奋斗目标相结合的实践真理,充其量则是孔子口中的“天道”(可意译为天帝的主张)。孔子在此言说的道,便是他极力推崇的“仁德”,便是他身体力行的“克己复礼”,便是他自认为自己肩负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目标。他的弟子将其称为“夫子之道”。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人有志于道,但又对(自己的)粗劣衣食感到厌恶,(这样的人)不足以与他谈论(仁德)啊!”
◆解字
道。此处“道”字用为天道,即天帝的主张。
◆探微
孔子自己便是一个有志于道的“士”,孔子也曾经饱尝过恶衣恶食的生活。因而,这段话是孔子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大实话。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行走于天下,没有恰好适合的,没有倾心羡慕的,(只有)义理与之相伴。”
◆解字
适。“适”(適)是形声字,从辵啇声:辵为类旁,表示与行走有关;啇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由下往上传递口讯义。“适”的本义为一个接一个走上前去。引申泛指前往,又引申指切合(实际),即适合。用为副词,表示恰巧、恰好。
比。此处“比”字作相偕讲。
◆探微
《荀子·非十二子篇》云:“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与此章意思大体相当。此章的关键处在于“之”“适”“莫”“比”四字的解读。由于各人认识不同,此节解读差异特大。现附录于下。
◆群言
李泽厚:君子对待天下各种事情,既不存心敌视,也不倾心羡慕,只以正当合理作为衡量标准。
杨伯峻:君子对于天下事情,没有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么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钱穆: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一定专主的,也没有一定反对的,只求合于义便从。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德行,小人胸怀乡土;君子胸怀中有鞭策,小人胸怀中只有恩惠。”
◆解字
怀。“怀”(懷)是“褱”的本义转注字。“褱”字从衣从眔,构意为泪洒襟怀。在“褱”的左边增添心旁,便创设出转注字“懐”,继承初文的胸怀义。引申后,又有怀抱、包藏义。此处用其本义。
德。“德”字的构意源自古代赶马车时的命令语:“驾”为起步行驶时的命令语;“德”是直行向前的命令语;“阿”是拐弯时的命令语;“御”是停止时的命令语。
“德”的本义为直行向前。所谓“道德”,字面义是在人工修筑的大道上直行向前,不要去抄近路走小路。由不抄近路,不走小路而端直向前引申指圣贤的德行、品德。此处“德”字作德行讲,即君子怀中蕴藏的是“志于道”,因而要直行向前。
刑。“刑“的本义为刑罚。“君子怀刑”是说,君子胸怀中牢记鞭策。
惠。“惠”是会意字,从叀从心:叀表给出,心表内心。构意为一心一意地给出。“惠”的本义为给出。由一心一意给予他人引申出施惠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探微
孔子常常说君子如何,小人又如何。两相比对,来彰显自己的主张,彰显自己的品格(孔子自认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和仁者)。此章译成大实话便是:君子志在千里,小人眷恋故土;君子与小人恰似人与狗之区分:人记打不记吃,狗记吃不记打。
◆群言
朱熹:怀,思念。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取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
钱穆:君子常怀念于德行,小人常怀念于乡土。君子常怀念到刑法,小人常怀念到恩惠。
李泽厚:君子关怀德政,小人关怀生活;君子关怀刑罚恰当否,小人关怀利益足够否。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指的是国君、官吏和一般老百姓。老百姓只关怀自己的土地、生活,有何不可。所处地位不同,所关心、注意便不同,理所当然,此处不宜用道德高下来解君子、小人。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驱使(民众)沿着利益之路而行,多有怨恨。”
◆解字
放。“放”是形声字,从攴方声:攴为类旁,表示与击打有关;方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朝向义。“放”便是驱使向前而行。此处“放”字作驱使讲,即放牧之放。
◆探微
以往的诠释者,包括李零先生皆认为:“‘放于利而行’。放是依照。小人唯利是从,一切都看有没有利,难免招人恨。”这种解读,因为错识“放”字的形、音、义由来,所以把这句话的主体完全搞错了。孔子言说的,不是小人逐利,而是执政者驱使民众逐利。“放”的词义意谓放牧。
◆群言
杨伯峻: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李泽厚:只依据利益来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刘兆英:(执政者)一味沿着与民争利的路走下去,必然会使民怨增加。
钱穆:一切依照着利的目的来行事,自己的心上便易多生怨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够凭借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不能够凭借礼让治理国家,礼仪又(用来)干什么?”
◆解字
国。国(國)是“或”的本义转注字。“或”字从戈从口从两极字根二:“戈”表示戈矛,“口”表示城邑。“或”的本义为武装保卫的城邑以及城邑四周的土地,即邦国。在“或”的外框增添内中已有的“口”,便创设出转注字“國”,承继初文的邦国义。或则表示由两边土地引申而出的或然义。
的本义为肩荷兵器,此义由转注后的“荷”字所承继。“何”则表示引申而出的从何处来、前往何处义,即何处、何地以及为何。通常用为疑问代词。
◆探微
“礼让”是一个双音节复合词,即符合礼仪的谦让行为。礼让有别于礼制、礼仪。此处应该把“礼让”和“礼”两词单独理解。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左传·襄公十三年》云:“礼,让之主也”。《左传·昭公二年》云:“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礼是特定场合的行为,让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礼是一种强制性规定,让只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害怕没有职位,害怕凭借什么而站立(在这个职位上)。不害怕没有人知晓自己,努力追求就可以让人知晓(自己)。
◆探微
“位”和“立”是同一字族里的文字。先有立,后有位;“位”字从人从立。“位”是一个人所站立的地方。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站立起来,因而才有位置(职位)。一个人不怕没人知,只怕没本事。只要努力去做,必有赏识知晓者。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主张始终如一(贯穿至今)”。曾参说:“是这样”。孔子出去后,门下弟子们问道:“说的是什么”?曾参说:“夫子的主张,忠、恕二字而已”。
◆解字
恕。“恕”的本义为内心顺应。引申后,又指宽恕。此处用其引申义。注意忠、恕二字并列,言及的是对君主的忠诚和宽恕。二者指向同一主体。
◆探微
此章的关键问题,如何理解忠恕!关键在于理解忠恕的对象是谁。忠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君主、侯王、执政者。恕的对象又是谁呢?孔子此处说的“忠恕”对象是一个主体,都是君王。君主不成器,君主作了不好的事,臣下应该怎么办?臣下应该恕!许多人不理解孔子接受南子、佛肸、公山弗扰的应召。孔子侍奉卫灵公、卫出公、陈愍公、鲁定公,子路表示不满,孔子回答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这里的关键处便是孔子对君主、执政者的恕!
孔子是只贬奸臣,不责昏君,只有奸臣之过,没有昏君之恶的始作俑者。所以,封建社会的君王特喜欢孔子。这就是好一个“恕”字了得的原因!这就是“恕”字不外乎是忠加孝而已的原因。
李零先生对“恕”字的解读另有一套:“忠”,是尽心诚意,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对方,为待人之德。这是“仁”的两个不同侧面。《广雅·释诂四》:“恕,仁也。”古人说,恕和仁,意思差不多。但严格讲,两者还不完全一样。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恕是如其心,将心比心。“恕”字从心如声,古人常说“如心为恕”(如《左传》昭公六年孔疏),这是拆字为解。准确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心揆心为恕”(《楚辞·离骚》王逸注),“以己心为人心曰恕”(《中说·王道》阮逸注)。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注意,恕不等于宽恕。今语所谓宽恕,强调的是宽。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能晓于义理,小人通晓于利益。”
◆解字
喻。“喻”是形声字。从口俞声:口为类旁,表示与嘴巴有关;俞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舟船)渡过义。“喻”便是把话托人带到他处。“喻”的本义为(让其)知晓。
定州汉墓竹简的两个“喻”字均写作“踰”。按竹简本,此章可译为:“君子穿行奔赴于义理,小人穿行奔赴于利益”。
◆探微
此节又是君子、小人对举。君子晓喻与小人晓喻不同:一个是义,一个是利。义是义理,即人与人之间在行为上的对等,此处泛指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君子晓喻的是一个人应该实施的道德规范,小人晓喻的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
“义利之辨乃人禽之别”。宋明理学家把孔子的上述说教极端化,义和利成了绝对对立的道德诉求:利是人欲,是小人所为,必须灭掉,才能保存天理。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
经济学的首创者亚当·斯密则认为:利益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是这只手驱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正是人们的逐利行为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有才干的人便想到如何向他看齐,见到没有才干的人便会从内心反省自己。”
◆解字
贤。“贤”(賢)是形声字,从贝臤声:贝为类旁,表示与货贝有关;臤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伸手摘取义。“贤”便是眼疾手快能够求取货贝的人,引申指有钱人。又由此引申出贤能义。“见贤思齐”一语,原本的意思是说,见到有钱人,便想与他一样有钱。整体词语引申后,又指见到有才干的人便想像他一样有才干。此处“贤”字用其引申义,即抽象意义上的才干。
◆探微
以往学者都将此章的“贤”字解读为贤良。
例如:李泽厚先生将此章释解为:“见到好人,便想同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便反省自己。”
此节的问题在于:孔子是在说一种社会现象,还是说君子们的一种品德?如果孔子是在说一种社会现象,自然应该解读为“贤”字的本义,即有钱人。那么,见不贤又反省什么呢?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你需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贫且贱。
如果这样释解太异端,太刺激,不妨把“贤”字解读为有才干者。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要多次劝告:见到父母坚持而不愿听从,仍然恭敬而不违背(父母的想法),辛劳而不埋怨。”
◆探微
这里的孝道已近乎“愚孝”。将这种愚孝扩延到孝及老师,再扩延到对待君王,这种愚孝便成为愚忠。什么是愚忠?
孔子的孝道还包括“子为父隐”,即父亲犯恶,子必须为父隐恶。(参见《子路篇之十八》)。有人问,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其父作恶多端,那么其子是否也要作恶,不改父之道呢?如果其父作恶多端,多次劝告但父母仍不从。我们仍然要“敬不违”吗?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到远处游**,如果出游一定要有方向。”
◆解字
◆探微
理解此章的关键之处,是理解古代社会的交通状况和通信状况。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亡后)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主张,可称之为孝。”
◆探微
此章又见于《学而篇之十一》。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孔子在不同情况多次讲过同样的话,记录者都记录了下来。编者为了存真,不愿删除。二是编者认为此处也需要这段话,加在上下章之间,以彰显孔子的孝道主张。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父母的年龄子女不可以不知道。(如果父母年龄已高)一方面感到喜悦,一方面感到担忧。”
◆探微
以上数章均言“孝道”。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人的言语不轻易说出,羞耻自己说了但做不到。”
◆解字
躬。“躬”是形声字,从身弓声:身为类旁,表示与身体有关;弓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射弓义。“躬”便是身体像弓一般弯下来。“躬”的本义为躬身,此处用为劳作。
逮。“逮”是“隶”的本义转注字。“隶”字从又从毛,构意为用手抓拿动物(尾巴),在“隶”的左边增添辵旁,便创设出转注字“逮”,承继初文的捉拿义。此处“不逮”意谓没有捉拿住,即尽力而未能做到。
◆探微
此话的真假性无法证明。这是孔子在借古讽今、托古言今。“九斤老太”式的今不如昔,感慨“古代的月亮比现在圆”没有任何意义。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少有啊。”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木讷于言语,敏捷于行动。”
◆探微
此章可以与二十二章合并。二者都在说一个人的言与行。前者说的是古人,后者说的是君子。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德行不会孤单,必定有相邻(的其他德行)。”
◆探微
此处“德”作德行讲,不可译作“有德的人”。“孤”作“孤单”讲。“邻”的本义指邻居,此处与“孤”相对应。孔子言说的主旨,意谓“德行”呈现类聚现象:有了一种德行,必定会有另一种德行相伴(为邻)。
以往学者,将此章译作,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此话不符合现实。如果在一个充斥着贪污腐败的团体中,有德者一定会被孤立。
◆群言
李泽厚:有德的人不会孤单,定会有人来亲近。
杨伯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伙伴。
钱穆:有德之人,决不会孤立,必然有来亲近他的人。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多次(劝谏),这样会自取其辱。朋友相处反复数落,这样会导致疏远。”
◆解字
数。“数”(數)是会意字,从娄从攴:娄表搂抱女人,攴以击打表示男人的行为。“数”的构意源自男人抱住女人作两性活动。“数”的本义为频促、屡次。引申指数目、计算。此处第一个“数”字用为屡次,可译为多次。第二“数”字则表示数落,即列举别人的错处多次加以责备。
◆探微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生活在春秋时代,小国林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因此,孔子的主张与后世观念颇有不同:后世为唯一的中央帝国,除了此家没有第二家。因此,“忠臣不惮辱”“忠臣死谏”成为不二法门(海瑞就让人抬着棺材,上朝死谏)。真是此一时,彼一时矣。
此处“数”字有两读:一是多次,二是数落。对君主是多次劝谏,对朋友则是反复批评、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