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第三(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6375 字 2个月前

本篇各章,旨在讲述礼乐制度的重要性,评说执政者们如何使“礼崩乐坏”。因为这一章涉及孔子的职业,即缙绅先生(俗称执事先生)的所作所为,因而十分重要。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评论季孙氏说:“(享用天子的)八佾舞在自己庭院,(如果)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

◆解字

佾。“佾”是会意字,从人从八从舟,构意源自八人分列之舞。八人可分为两组四人之舞,四组两人之舞,也可分为一组八人之舞。“八佾”即八组六十四人分列的舞蹈,是天子用的乐舞行列。

◆探微

季氏。通常指鲁大夫三家,即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是鲁庄公弟季友的后代。自季友以下,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相继掌握鲁国实权,权势日盛。《微子篇》说:“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季桓子执政,孔子以大司寇行摄相事。齐国判定孔子执政而鲁必霸,即选女乐赠鲁,季桓子受之后三日不朝,孔子随即离开鲁国而周游列国。

季氏的身份是大夫,只能享用四佾舞。季氏破坏礼制,享用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舞,居然让孔子格外生气。原因是,孔子以大司寇行摄相事,季桓子为鲁大夫,孔子要管管不了,不管却又失职。此前,孔子“堕三都”的主张全面失败,孔子不仅失去季氏的信任,也失去鲁定公的信任。恰逢此事发生,孔子正好以此为借口,辞职离开鲁国前往列国周游。你说此事能不能容忍?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

(鲁大夫孟孙氏、季孙氏、叔孙氏)三家在祭礼撤席时咏唱《雍》这首诗。孔子因此说:“《诗》里说,‘诸侯前来助祭,天子肃穆地主持祭礼’。这怎么能唱到三家氏族的庙堂上呢?”

◆解字

◆探微

孔子和儒学的一大特征,便是对破坏礼制的行为绝不容忍。按理,诗歌音乐和舞蹈原本是一种观赏艺术,此时,正在从神圣的仪式、严格的礼制中解放出来。当此之时(春秋末季),僣越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孔子为何对这件事大为光火呢?

所谓“儒家”,实质上是一类职业操办各种礼制活动的执事们,这种人现今叫主持,古代叫缙绅先生。孔子所秉承的儒家一派,以恪守仪式规定,决不更改而扬名立世。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礼制规定的仪式,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孔子一派的儒家是接这活还是不接这活。如果被愿意改变的执事们接了这活去干,被他人抢了饭碗,你说此事可恨不可恨。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德(孝悌),讲什么礼呢?人如果没有仁德(孝悌),乐还有什么用呢?”

◆解字

仁。“仁”是会意字,从人从古文上,构意源自社会中的上等人。“仁”的本义为社会上层阶级,即统治阶级。又由统治阶层中的君子们引申出精华(果仁)义。由君子们应具有的品行引申出仁德义。此处“仁”字用作仁德,实指仁德的内涵,即孝悌。

◆探微

此节的重点是如何解读“仁”字。

礼乐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的等级结构,使阶级社会形成一种稳定和谐。孔子因此说,没有孝悌等级,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礼乐干什么?

李泽厚将此节译为:“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乐?”显而易见,这种说法从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此章是孔门儒学的理论根基。参见《学而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群言

杨伯峻: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钱穆:先生说:“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呀!”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了一个大问题!礼,与其办得奢华,宁可节俭;丧礼,与其多加变化,宁可(跪在那儿)让悲伤流露而出。”

◆解字

奢。“奢”是会意字,从大从者:大为叉腿而立的人形,者表野火燃烧。“奢”的构意源自一个人为了烤火而放起了野火。“奢”的本义为奢侈,过分浪费。

戚。“戚”是会意字,从戉从尗:戉表斧钺,尗表投射而出。“戚”便是将斧钺投掷出去,又特指一种专门用为投掷的小斧头。引申后,又指分离开来的亲属。又特指死去的亲人。戚在此用为悲戚,即悲伤死去的亲人。

◆探微

《礼记·檀弓上》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此为“丧,与其易也,宁戚”的最好注释。

杨伯峻先生将此节译为:“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杨先生的译文有些想当然了。

李泽厚先生则将此节译为:“丧事,与其仪式隆重,不如真正悲伤”。李先生的译文总是变化多端,但常常不着边际。

此节内容,关乎孔子的职业操守。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译文

孔子说:“夷狄虽有君臣(制度),不如华夏诸国(君臣制度)的没有。”

◆解字

狄。“狄”是会意字,从犬从火,构意为一群狗像野火一般扑来。“狄”的本义指北方少数民族,即北狄。夷狄一词,指中原诸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北狄、东夷、西戎、南蛮。

◆探微

孔子这番话,特指礼乐制度的有无。春秋末期,楚、吴、越三国相继称霸,会盟中原,秦国也渐渐强盛。围绕华夏周边各国的国体和政治制度也日臻完备。孔子认为,这些国家虽然有了君臣政治制度,但没有让孔子引以为傲的礼乐(等级)制度。

夷狄们没有诸夏各国的礼乐等级制度,因此没大没小,公然举兵入侵中原诸夏。孔子死后不久,鲁国便灭亡了。试问:出了一个最讲礼制的孔子的鲁国,竟然被夷狄楚国灭了。你说,鲁国灭亡,孔子有责任吗?鲁国灭亡,与孔子及弟子们坚守旧的礼制制度有关吗?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译文

季氏旅行到泰山(封禅)。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挽救这事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呜呼!由此而说泰山不如林放(懂得礼制,泰山会接受季氏的祭祀)吗?”

◆解字

◆探微

泰山为东部平原海拔相对最高的大山。古人认为,上帝住在天上。因此,在陆地上最高处就可以与天帝交谈。但是,这种特权只有天子一人可享用,上天的儿子(天子)独自一人在泰山接受天帝的授命,这就是“封禅”,这就是君权神授的由来,这就是“天人合一”。其他人上泰山便是僭礼。季氏要去泰山,显然存有“僭越”之心。孔子问在季康子处做官的学生冉有能否阻止这件事,冉有说不能。于是,孔子大发感慨。发牢骚说,难道泰山还不如鲁人林放懂得礼制,泰山难道会接受季氏的祭祀?言外之意是说,季氏祭祀也是白白祭祀。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战国铜器上的习射图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间)没有竞争,除非是比赛射箭。(赛前)相互揖礼而登堂,下堂后共同饮酒。这种竞争是君子之间的竞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

子夏问道:“《诗》里说:‘巧笑自乐,美目流盼,素净的脸上泛起了斑斓羞色’。这是说什么呢?”孔子说:“刺绣这件事总是在有了(一块)白绢之后。”子夏说:“(那么)礼制是后设的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子夏呀!现在开始,可以与你言说《诗》了。”

◆解字

巧。“巧”是会意字,从工从丂:工为穿通字根,丂为牛角号的象形描摹。“巧”的构意源自穿通牛角使之成为号角。“巧”的本义为技巧,即能工巧匠的技艺。引申后,又有灵巧、巧妙义。巧笑,意谓巧妙的笑容,即会心一笑。

倩。“倩”是形声字,从人青声:人为类旁,表示与人有关;青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草色碧绿(自生自长)义。“倩”便是自在自得的人,引申泛指美好。此处用其自得自乐义。

盼。“盼”是形声字,从目分声:目为类旁,表示与眼睛有关;分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两分义。“盼”便是一双眼睛左右来回回顾。引申后,又指盼望。此处用其本义。

绚。“绚”是“眴”的假借字。“眴”字从目旬声,本义指眼珠转动。引申后,又指眼睛眩迷时冒出金花。“绚”借“眴”的形、音、义,以纟置换本字的目,表示色彩斑斓的绣品。此处“绚”字表示脸上泛起的羞色。

绘。“绘”(繪)是形声字,从纟会声:纟为类旁,表示与丝线有关;会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聚会义。“绘”的本义为刺绣(将五彩丝线聚在一起)。引申后,又有绘画义。此处用其刺绣义。

◆探微

子夏。孔子的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子夏才思敏捷颖悟,以文学著称。孔子死后,到魏国讲学,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等皆受业于子夏,形成子夏学派。汉代以来,学术界以为儒家经典均系子夏传授,所谓“《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说一位年轻姑娘对情人的会心一笑。黑白分明的眼睛流动着勾人心魄的光芒,素净的脸上泛起斑斓的羞色。子夏明知故问:这是何谓也?孔子答非所问:刺绣是在有了素绢以后才产生的。一个是“素以为绚兮”,一个是“绘事后素”。显然,有了一大把年纪的孔子不愿正面回答男女情色之爱,故尔答非所问。

子夏不愧才思敏捷,话锋一转说: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又来了一个答非所问,反而称赞子夏:“起予者”是你子夏啊!

试想: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子,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二人在对话。一个说女孩子的眼睛好勾人,脸上羞色太漂亮了啊。一个该说些什么呢?这样的场景太生活,太有趣了。

孔子知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孔子知道,如果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遇到不愿回答的问题,逃避的绝招便是称赞对方。因此,前一章有“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一节又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李泽厚先生将“素以为绚兮”翻译成“洁白纸上,灿烂颜色”。小学生都知道,孔子生活在春秋末,造纸术产生在东汉初,此时怎么可能有纸!

傅佩荣先生将“绘事后素”对译为:“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解释说:“古代绘画是先上各种颜色,最后以白色分布其间,使众色突显出来”。这又是一种想当然。

在传统释家中,有一类“道学先生”。他们认为《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是微言大义。这一章也不例外。例如,冯友兰先生便认为:“在这一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礼后乎’。后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仁先礼后。孔子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李泽厚先生则认为:这一章的主旨,“仁内礼外,从而仁先礼后,似成定论。但此内在之仁又从何处得来?”“我以为,礼内人文,仁乃人性,二者实同时并进之历史成果,人性内容(仁)与人文仪式(礼)在源本上本不可分割,人性情感必须放置于特定形式中才可能铸成造就……由此解说孔子和仁、礼,虽不中亦不远矣。”

道学家的微言大义,本人难以苟同。你以为呢?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讲,但(它的后世)杞国(的礼制)不足以求取证明。商朝的礼制我能讲,但(它的后世)宋国(的礼制)不足以证明。(这是因为)文献不足够的原因。(如果)文献足够,我就能证明了。”

◆解字

◆探微

读完此章后的感想有二:一是孔子自信满满。他说自己不仅能讲商朝的礼制,而且能讲夏朝的礼制。二是孔子在信口扯谎,既然文献不足,杞、宋没有保存沿袭的实例,孔子又是从哪里得到的,难道又是周公托梦给他的?

现今,乡村中仍有许多红白执事先生。他们自信满满地说,他们知道清朝的礼制仪式,还知道周公时代的礼制仪式,你敢相信吗?

在《为政篇之二十三》中,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事实上,从出土的十万片甲骨,从出土的上千件青铜铭文中。我们知晓了商朝是一个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氏族组成的邦联体王国。盘庚迁殷后,王位在乙、丁、辛三个氏族中轮递,商代实行的是儿王生母陪享制度,这是一个母系族权、男性王权和祖先神权结合的国家,这是一个王权母系制国家。

西周则是一个由姬、姜两姓集团组合而成的联邦制王国。周人同姓不婚,王位在郎舅之中传递。王都在成周和宗周之间轮换。成康时代,西周一统华夏地区,周康王手下的周公,即青铜铭文中的“周公子明保”制订了礼仪。

这些事,孔子不知,也不可能知晓。孔子口中讲出的古礼,完全是他的臆造,是他在给别人办丧事办祭祀时,听人讲然后自己加工出来的。孔子认为自己的学问是从“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中自学到的。子贡对此解说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参见《子张篇之二十二》)”。孔子十五岁以前不识字,孔子一生未进学拜过老师。因为道听途说,所以发生了宰我说,周人以栗为社木,是为了“使民战栗”的胡说八道。孔子因此辩解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参见本篇第二十一章)。谎言说上一千遍,说谎的人自己也就信了。孔子是这一真理的始作俑者。

世上有一个规则:凡事一旦与某个人的职业相关,一旦与他的饭碗有关,他说的话一定要加以辨明。孔子也不例外。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

孔子说:“祭祀天帝的仪式,已经洒祭了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了。”

◆解字

禘。“禘”是形声字,从示帝声:示为类旁,表示与祭祀有关;帝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天帝义。“禘”便是祭祀天帝的祭礼。

◆探微

此章可参见《八佾篇之二十六》:子曰“君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不欲观,因为祭祀者缺乏应有的悲哀和恭敬。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祭的说法。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说法的人应该说给天下人,就摆放在这里罢!”(一边说,同时)指着手掌。

◆探微

孔子是礼仪专家,礼仪是他的衣食父母。做执事,教学生,怎么可能不知道“禘之说”?孔子说“不知道”的原因极可能是不愿意说,更可能是赌气不说。

既然“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大家不难想象,一个老头一边赌气,一边伸出手掌说,让知道的人说给天下,全部摆放出来吗?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要如同(其对象)在(眼前),祭祀神祇如同神祇就在那里。孔子说:“我不参与祭祀,如同没有(这场)祭祀。”

◆解字

神。“神“是形声字,从示申声:“示”为类旁,表示与祭祀有关;“申”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女性始祖义。“神”便是一个族群不断祭祀的女性始祖神(如商的简狄,周人的周嫄)。引申泛指具有法力的神祇。此处用其引申义。

与。“与”(與)是会意字,从臼从収从与,构意源自两人四只手编成井字形来抬举他人。与的本义由转注后的举字所承继,与则表示引申而出的互相给予义。此处用为参与。

◆探微

祭祀神灵是一场即时现场活动,主祭人在,祭品在,神灵便出现了。这就是古文“视”字的构意来源,这就是“祭如在”一句的注解。

孔子对“祭如在”加以延伸:我不参与的祭祀,如同没有这场祭祀。缙绅先生的言外之意是说:由于你没有在清明节祭祀你老爹,所以这场兄弟姐妹都参加的祭祀对你而言,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你必须参加或者你再举办一场祭祀!

◆群言

李零:我理解,孔子是说,祭祀一定要虔诚,一定要投入,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没有这种感觉,还不如不祭。

杨伯峻:孔子又说:“我若是不能亲自参加祭祀,是不请别人代理的。”

钱穆: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贾问:“与其谄媚讨好于深奥(的神主),不如谄媚讨好于(现实的)炉灶,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得罪了天帝,就没有地方可祷告了(向谁祈祷也没有用)。”

◆解字

奥。“奥”是会意字,从宀从釆从収,构意为一个人依据脚印探求洞内是否有动物。“奥”的本义为奥秘。引申后,又指深奥之处。定州汉墓竹简本作“与其媚窖,宁媚于灶”。意思是说,与其献媚于粮窖,不如献媚于灶台。

所。“所”是会意字,从匹从斤:匹的构形源自一块石头裂开后的两半,能纹丝匹配地合在一起;斤为砍劈用的斧斤。“所”的本义指两相拼合的凭证。引申指检查凭证的过所、处所。又引申用为汉语虚词,表示所以、之所以。此处用其处所义。

◆探微

“与其媚于奥(窖),宁媚于炊”乃是当时的一句流行俗语。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与其求神拜佛,不如抓取眼前”。孔子不同意这种眼前利益式的现实主义。但孔子的对答却扯得有些远了。

获罪于天。意谓得罪了天帝,意谓违背天道。“无所祷也”是说从天帝那里获得了罪名,向谁乞求(祷告)都是无用的。

不识古文字由来的李泽厚先生将此节译为“与其巴结大王爷,不如巴结灶王爷”。这又是一种乱扯。春秋时代的鲁人,是否有大王爷、灶王爷这类神祇,需要考证。

多数注释家认为,此事发生在公元前495年,孔子初到卫国,欲通南子,求仕于卫灵公。所以,王孙贾话语中的“奥”,暗喻卫灵公,“灶”则暗指王孙贾或南子。但是,此类背景解读,又与孔子的回答扯不上关系。

这是否又是孔子的所答非所问。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周朝借鉴了夏商二代(的礼制)。浓郁啊,这种变化(即文而化之),我跟从周代(的礼制)。”

◆解字

文。“文”是象形字,此处用为变化,即文而化之。

◆探微

此节的关键词语是“文”这个字。有人译为“文雅”,有人译为“文彩”,有人译为“文化”。你认为该译成什么呢?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

孔子参加太庙(祭祀大典),每个礼式都向他人请教。(因此)有人说:“谁说来自曲阜(邹地)的这个人知晓礼仪呢?(他)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我这样做)正是礼仪的要求啊!”

◆探微

祭祀礼仪是一种实践活动,有一种大体上的程序,但各个细节全凭主持人的想象和发挥。所以,全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祭礼。孔子“每事问”,一是印证自己的所知和未知;二是研讨仪式中的细节变化。这是一种职业人的素质,因此“是礼也”。

发生此事时,孔子应该是壮年吧。这时的孔子绝不是“六十而耳顺”的孔子,也不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孔子。

孔子助祭太庙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射箭不以穿透皮革的多少(为评判标准)。因为人的气力大小不同,这是古代传下来的道理。”

◆解字

主。“主”为指事字,乃是在表示油灯的下部增添一横,表示手的握持。“主”的灯盏义由转注后的“炷”字所承继,“主”则表示引申而出的以我为主义(他人都向灯前靠拢)。“主”在此用为贯注的“注”,即射入箭靶的深度。

科。“科”是会意字,从禾从斗,构意源自用斗量谷米时,盛满后用刮板刮平,然后倾倒出去。一科即一斗。引申后,又指事物的单位。“力不同科”,即力量大小不在同一科。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

子贡想要弃除每月告朔时杀一只羊做祭品的惯例。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珍惜的是这种礼仪。”

◆解字

朔。“朔”是会意字,从屰从月:屰为倒置的“大”,表示抽象的倒置、颠倒;月表月亮。朔即古代的朔日(没有月亮的一天或两天)。月亮环绕地球一周约需29.5天。古人把两个阴历月合并后再分开,形成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两个月。其中,可见到天上月亮的28天再细分为四个七天,即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四期,把见不到月亮的一天或两天称之为“朔”(月亮藏在地球的影子之中)。“告朔”,即在朔日拜月的一种礼仪,期望月亮如期运行,再次出现。后来,又转指每年十二个月后的最后一个朔日告祭。

◆探微

子贡是一个商人。他认为告朔之祭旨在拜月,随着社会发展,以前拜日月兼拜祖先的告朔之祭不再有祭祖的内容了。既然日神、月神都不吃肉,为何还要宰杀一只羊。孔子是一介儒生,除了做执事外还兼教授弟子做执事,如果祭祀仪式一个个都简省掉,一个个都消失了,大家的饭碗就会没有了。甚至,连孔子的学问也就没用了。所以,孔子直言“我爱其礼”。言之凿凿,决不允许简省或撤除礼仪。

总而言之,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讲,孔子比子贡要看得远,看得深得多了。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王处处恪守礼仪,人们(反而)以为是谄媚”。

◆探微

春秋末季,在血缘族群小国向地缘制大国兼并的过程中,旧礼制也处于分崩离析之中。因此,像孔子那样的儒生,处处恪守旧礼制的繁文缛节,看起来怪怪的。要知孔子在君主面前是一副什么模样,请参看《乡党篇》前五章。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唤臣下,臣下侍奉君主,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唤臣子要依据礼制,臣子事奉君主要依据忠诚。”

◆解字

使。“使”是“吏”的本义转注字。吏字从干从又从表示城邑的口,构形源自手持干戈而征伐(“吏”与“事”为同源分化字)。引申后,又指出征时的领头人,即官吏。在“吏”的左边增添人旁,便创设出转注字使,承继初文的出使派遣义。此处用为使唤。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欢乐而不**靡,哀痛而不悲伤”。

◆解字

哀。“哀”是会意字,从衣从口:衣表人的胸膛,口以嘴巴表示进气出气。“哀”便是一个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胸膛起伏不停)。引申泛指悲哀、哀痛。

◆探微

靠自学成才的孔子在文字学上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他所解过的字,除了“大”字和“牛”“羊”二字外,大多都是错的。例如“王”“黍”等字(参见许慎《说文解字》)。《关雎》一诗,若按字面直译,在今日可能不是一首**诗,但在孔子时代是否是一首**诗,尚有讨论的余地。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鲁哀公向宰我问“社祭”。宰我回答说:“夏后氏以松树为社木,殷商人以柏树为社木,周人则以栗树为社木”。宰我又说:“(周人以栗为社木)为了使民众战栗恐惧。”孔子听说后说:“已成的事不说,由之而来的事不争辩,已经过去了的不要再追究”。

◆解字

社。“社”是会意字,从示从土:示表祭祀,土表土地。“社”的构意源自上古时代祭祀土地的习俗(在东南西北中五方各取一小块土,放在祭坛上给予祭祀)。“社”的本义为祭祀土地的社坛,引申后又有土地义。此处指社祭。

成。“成”是会意字,从戉从十:“戉”为挥舞的斧钺;“十”为直出字根。“成”的构意源自刑杀斧钺砍下。“成”的本义有二:一是实施,二是完成。引申后又泛指成功。“成事”即完成了的事。

◆探微

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姓宰名予,字子我。孔门弟子,小孔子二十九岁。以擅长言语、辞令著称。曾任齐临淄大夫,因参与田常反齐简公的斗争,事败灭族。宰我曾对孔子坚持“三年之丧”的主张表示怀疑。《公冶长篇》记载有宰予昼寝之事。孔子对之评价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在中国的各种文献典籍中,凡是说夏朝如何如何,商朝如何如何,周朝如何如何的,大体上都是传说。因为在商朝之前是否有一个夏朝,至今仍无法证实(因为商朝才产生了文字,商以前称之为史前史)。而且,商与周的文化连续性仍待考究(二十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出土,使商周历史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也使文献记载中的商周社会变得苍白而虚假)。

宰我说,夏朝植松,商朝植柏,周朝植栗。又信口编造说,周人植栗是为了让民众战栗恐惧。

此话孔子听来,感觉到其中有太多的谬误。但是,这话肯定是孔子在不经意中传授给宰我的,这段话的发明者是孔子。所以,才有了孔子打马虎眼。

当自己的学生一本正经地胡说一通后,孔子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但是老师不予以纠正,反而打马虎眼。其中的缘由是什么?“既往不咎”,对已说过的话不再争辩的态度,并不是孔子一贯秉持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

“既往不咎”的言外之意,便是“我以前说的你们不要再追究了”。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真小啊”。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收取三成市租归君主,官家事不悄悄办理,怎么称得起节俭呢?”有人又说:“既然这样,管仲懂得礼制吗?”孔子说:“君主的大厅堂里有塞门(屏风),管仲的厅堂也设置塞门。君主为两国友好,(接待)时专设了放酒的案几,管仲也设置这样的案几。管仲若懂得礼,还有谁不懂得礼制呢”?

◆解字

器。“器“的本义为才器。引申后,又有专物专用的器物义。“器小”即器量很小。

摄。“摄”(攝)是“慑”的假借字。“慑”字从心聂声,本义指小心翼翼(口对耳传话),引申泛指害怕(他人听到)。“摄”借“慑”的形、音、义,以手置换本字的心旁,表示小心翼翼地拿走(一件物品)。《说文》释为:“摄,引持也”。此处“摄”字用为“聂”。“不聂”即不悄悄办理政事,意谓大张旗鼓不节约。

坫。“坫”是“站”的假借字。“站”字从立占声,本义为一个人站立不动。“坫”借站的形、音、义,以土置换本字的立,以创设的新字表示堆筑起来的土台。反坫,是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返还在坫上。

◆探微

孔子曾经对管仲大加赞赏,说他“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参见《宪问篇》)。在这一章中又指出他“器小,不俭,不知礼”的品质缺陷。其原因有二,一是管仲打碎“工商食官”的旧制,改为向自由经营收取三成市租。孔子认为这是“贪”。办理“官事”大张旗鼓。孔子认为这是不俭。其二,此时正是旧礼制大举崩溃之时,管仲与时俱进,用“反坫”放置酒杯,私宅里用上了屏风。此时,孔子仍站在旧礼制的立场上吹毛求疵,大加反对。

孔子说管仲“器小哉”。“器小”,是器量小,还是才器不够?我认为应对译为器量小。孔子认为,管仲包容性差,无法长久容忍礼制束缚,无法长期俭朴,所以器量小。

3-23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

孔子把音乐(的道理)说给鲁国的太师,说:“音乐是可以通晓的。开始演奏时,像(鸟禽)翅膀扇起。接着,有如蚕丝缓缓抽出,有如缴矢奔向目标,有如络绎般连续不断。凭借这些而完成。”

◆解字

翕。“翕”是会意字,从合从羽:合表两人两张口叠合在一起,羽表鸟禽翅膀。“翕”的本义为鸟禽收敛翅膀。“翕如”,描绘演奏开始时如鸟禽收拢翅膀,短暂安静后突然张翅飞起。

纯。“纯”是形声字,从纟屯声:纟为类旁,表示与蚕丝有关;屯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延续向下义。“纯”便是抽取到底的一根丝(一个茧上的丝长度约500米)。“纯”的本义为纯粹。“纯如”,意谓像蚕丝般缓缓引出。

皦。“皦”是“缴”的假借字。“缴”字从纟敫声,本义指系在弋箭上的生丝绳(古人用来射鸟)。“皦”借“缴”的形、音、义,以目标字根白置换本字的纟旁,表示弋箭直接飞向目标。“皦如”,即像弋箭般直飞目标。

绎。“绎”(繹)是会意字,从纟从睪:纟表蚕丝,睪表择取。“绎”的构意源自从蚕茧上抽取丝头,即理出头绪。引申后,又指络绎不断貌。“绎如”,形容音乐络绎不绝,余音袅袅。

◆探微

孔子对音乐的感知十分得体,也十分精准。

此章的关键之处,在于解读“翕、纯、皦、绎”四字的形、音、义由来。

◆群言

杨伯峻:孔子把演奏音乐的道理告给鲁国的太师,说道:“音乐,那是可以晓得的:开始演奏,翕翕地热烈;继续下去,纯纯地和谐,皦皦地清晰,绎绎地不绝,这样,然后完成。”

李泽厚:孔子对鲁国音乐大师说:“音乐还是可以了解的。开始,兴奋而热烈;接着,和谐而纯净,清晰,连续,然后完成。”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卫国仪邑的一位边防官求见孔子,说:“君子到这个地方,我没有(一个)没有见过。”随从带他见了孔子,出来之后说:“(你们)这些弟子,何必担心丧失什么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天帝要让你们的老师作为警铃。”

◆解字

铎。“铎”(鐸)是形声字,从金睪声:金为类旁,表示与金属有关;睪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选择义。铎指古代形如铙、钲的一种大铃,通常在嘈杂的环境中敲击,使众人安静下来。铎有两种,通常文事用木铎(让他人安静下来自己讲话),木铎为铜铃木舌。武事用金铎(通常用为停止进攻),金铎金铃金舌。

孔子适卫,仪封人请见。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

孔子评论乐舞《韶》:“尽美了,又尽善了”。评论乐舞《武》说:“尽美了,未能尽善啊”。

◆解字

◆探微

《韶》《武》为古代的乐舞名。据说,《韶》舞的主旨表现昭系姬姓的文王召唤姜姓穆系集团与之联盟,《武》舞则表现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孔子说《韶》舞不仅完美,而且极具和善。孔子又认为,《武》舞很完美,但欠缺和善。

孔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对充满武力炫耀和厮杀精神的《武》舞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读者可参见孔子反杀伐的其他言论。如《颜渊篇之十九》《子路篇之十一》等。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处上位的人待人不宽厚,执行礼仪不恭敬,遇到丧事不悲哀,我为什么要观看下去呢?”

◆探微

这段话可能是本篇第十章的后半段,承接于“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