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1 / 1)

论语新解 唐汉 6186 字 2个月前

本篇标题是“为政”。实际上,直接讲“为政”的只有四章,讲到“问孝”的也有四章。其他各章中,谈君子品德要多一些。最有特点的是第四章,乃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审视回顾,等于是孔子的自添简历。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施政治国凭借的是仁德。(仁德)譬如天上的北极星,安居其所,众星围绕着它旋转。”

◆解字

所。“所”是会意字,从匹从斤:匹的构形源自一块石头裂开后的两半,才会纹丝匹配地合在一起;斤为砍劈用的斧斤。“所”的本义指两相拼合的凭证。引申后,又指检查凭证的过所、处所。又引申用为汉语虚词,表示所以、之所以。此处用其处所义。

◆探微

“为政以德”一句,以往大多译为“用德来治理国家”。钱穆先生则认为“为政者,当以己之德行为本,所谓以人治人”。将此句理解为:“为政(者)以己德为主”。本人认为,“为政”应译为施政(治国)。“以”字,则用其“凭借”义。直译过来便是:施政治国凭借仁德。仁德就像北极星,其他一切都围绕仁德。如同《学而篇》的第一章,此章乃是君子为政的一面大旗:仁德乃是施政治国的根本。

李泽厚对这一现象持批判态度,他认为:“远古的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便演进为一种泛道德主义而成为思想主流,延续二千余年。从而,一方面它使中国没有独立的社会、政治的法规体系;另一方面它也使中国无独立的宗教心理的追求意识;二者都融合在‘伦常道德’之中,这就使一定社会时代的相对法规无法从‘普遍、必然’的绝对律令中分化、区别开来。此所以假道学、伪君子、马列主义老太太永远以绝对律令的伦理主义(如“斗私批修”“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之类)而横行天下也。”

应该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抑或是德法合璧而治国。今天依然是中国文化人的讨论话题。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如果以一句话来囊括,我说‘思无邪’。”

◆解字

◆探微

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第一节述说,听到马车驶来的“彭彭”声,心中祝愿无远不达,思无疆。祝愿驾车的马匹得到臧护。

第二节述说,看到了马车由远方一辆接一辆呈现出来,心中祝愿奔驰不停,思无期。祝愿驾车的马匹展示才能。

第三节述说,看到了马车在面前一辆接一辆驶过,心中祝愿没有绊索,思无斁。祝愿驾车的马匹奋作奔腾。

第四节述说,看到了马车渐远渐去,心中祝愿没有走错方向,思无邪。祝愿驾车的马匹再次出现。

读这首诗,关键是识读“彭彭、伾伾、绎绎、祛祛”的形、音、义由来,知晓它们呈现而出的场景,才能理解何以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这才有了孔子心目中的“思马斯臧、思马斯才、思马斯作、思马斯徂”。

驾车的马匹是孔子一生负重而行,追求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就是“诗三百”中,孔子最喜爱这首《鲁颂》的原因。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导引民众凭借政治(力量),规矩民众凭借刑罚,民众勤勉但没有羞耻之心。导引民众凭借道德(力量),规矩民众凭借礼仪,民众知晓羞耻而且有品格。”

◆解字

政。“政”是形声字,从攴正声:攴为类旁,表示与击打(驱赶)有关;正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征伐义。“政”便是用武力驱使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此处用为政治。

耻。“耻”是“扯”的借字。“扯”字从手止声,本义为用手拉扯他人行走。“耻”借“扯”的形、音、义,以耳置换本字的手旁,表示用手揪着他人的耳朵而行走。由于这种行为通常是父母对子女所施加,用之于一般人身上,显然是一种耻辱,故而耻有羞耻义。

格。“格”是形声字,从木各声:木为类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各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各自走向义。“格”便是大树枝杈各自按自己的方向伸延而出。引申后,又有品格、风格义。“有耻且格”意谓,不仅有羞耻心,而且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探微

此章同本篇第一章,乃是孔子的政治学纲要。

“道之以政”的“道”,乃“导”字的初文,本义为指引、引导。此处意谓驱使。“之”则指下文的“民”,即社会下层民众。“以”字用其本义,即凭借。首句直译:即“导引(驱动)民众凭借政治(压力)”。

“齐之以刑”,意谓“规矩民众凭借刑罚”。“道之以政”与“齐之以刑”结合,即上下援手,所谓政治制度也。

“民免而无耻”一句中的“免”,以往释家均释为免除。例如,杨伯峻先生便译为:“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此译不妥。

钱穆先生将此章文句译为“用政治来领导人,用刑法来整齐人,人求免于刑罚便算了,不感不服领导是可耻。若把德来领导人,把礼来整齐人,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领导是耻辱,自能正确地到达在上者所领导他们到达的方向去”。孔子说了25个字,钱穆先生白话成了91个字,裹脚布一般的白话文是否就把问题说清楚了?显然没有。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把钱先生的译文和孔子原文用上下两行一一对应,看一看差距有多大,那些字是根本不需要的。古文对译,最忌讳的是添油加醋。如果因为古文确实是简省了,现代白话不得不添加,也应该用括号括起来。让读者明白,这是为了让语意通顺明白而添加的。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独立起来,四十岁时不再迷惑,五十岁时知晓天命(即知晓自己的使命),六十岁时耳顺了(不再与人争辩),七十岁时听从自己的心愿做事,(做什么事)都不会逾越规矩了。”

◆解字

惑。“惑”是形声字,从心或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心有关;或为声义旁,表声且表两边(或然)义。“惑”便是心里不知究竟该走向哪一边,即迷惑。

欲。“欲”是“谷”的本义转注字。谷字从口从入从八,构意源自口中吃进再从口中呕吐而出。在谷的右边增添欠,便创设出转注字“欲”,承继初文想要呕吐义。由一个人想要呕吐而止不住引申指人的欲求。此处用为欲望。

矩。“矩”是会意字,从矢(夫)从巨:矢(夫)的构形源自丈量土地的弓尺;“巨”的构形源自丈量土地的丈杆。两根会意,“矩”的本义指规矩。引申后又有法度、法则义。此处用其本义。

◆探微

此节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评述:重点是奋斗终生,重点是无悔人生。

研读此章,还需了解孔子的生平。据《史记》一书和其他资料记载:孔子是叔梁纥到颜氏处走婚(野合)后的产儿。当时叔梁纥五十多岁(一说六十五岁),颜氏只有十七岁。孔子生下不久,叔梁纥便死了。孔子从小跟随自己的母亲在陬邑陋巷长大(孔门弟子中的颜回、颜路便来自这里)。孔子“少而贱,故多能鄙事。”十五岁时,颜氏死亡(一说十七岁)。孔子因为不知其父是何人,只好把母亲埋在鲁城外“五父之衢”。后来,遇见了邹地曼父的母亲(《史记》作邹挽父。挽是丧车执绋者。这个人参加了叔梁纥的丧事,故知其葬地。子告其母,其母告知孔子)。这个女人对孔子说:与你母亲走婚生下你的是那个叔梁纥,死后埋在防地。孔子听后,便把母亲挖出后又埋在叔梁纥的墓旁,从此对外人宣称自己入籍姓了孔,是一个贵族的后代。也在此时,孔子开始了“有志于学”的人生历程。

孔子学什么?孔子埋葬了母亲后便跟着他人学习助葬,即学习做执事(古语称之为缙绅先生)。因为要知晓丧礼祭祀礼的由来过程,还要用雅言朗读,孔子开始学习识字,并由此开始学习文献记载。这就是孔子的“有志于学”。这就是孔子“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的自学历程。

孔子三十岁时,不仅可以独立操办丧葬仪式,而且有了助手和弟子,就像当初他跟着别人学习助葬。这就是孔子的“三十而立”。随着弟子人数的扩充,孔子办起了自己的丧葬礼仪学校,开始了由自己培养小人儒(即可以给民众办理礼仪之事的执事先生)并实施勤工俭学的道路。

四十岁时,孔子认为再没有能难倒自己的问题了,于是雄心勃勃,信心百倍很想干一番从政的大事业。但是,孔子求富贵的路并不顺利,甚至到处碰壁,多有磨难。终于在五十岁的时候,知晓了“天命”,知晓了天帝对自己的使命(即克己复礼的使命)。五十一岁时,孔子开始出仕,为鲁中都宰。孔子五十五岁“去鲁适卫”,于是有了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君主们任用自己,参政辅政实施“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大任。孔子周游列国无果,六十八岁时“返鲁”。在这期间,孔子知道自己与治国平天下无缘,只好一心一意地重新开始了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教书育人生涯。

晚年的孔子,回顾四十岁以后的自己,“这段不惑之路正是一个不小的惑”。从六十岁到七十岁,孔子看到身边的儿子和弟子一个接一个地死掉,活到七十岁的孔子已知自己死期不远,开始让自己随心所欲。然而,七十岁的随心所欲,一辈子“好为人师”的孔子能欲什么?可以说,什么也欲不了,什么也欲不起来。根本谈不到逾矩不逾矩。

七十过后三年,孔子便死了。孔子的一生,从“不知其不可而为之”开始,再到“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这才是他的主旋律!

人贵有自知之明。晚年的孔子,审视自己的一生,因而有了如下感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此章格外重要。因为它是孔子的自述简历。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违逆。”弟子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懿子问孝于我。我回答说,不要违逆。”樊迟听后说:“为什么如此说呢?”孔子说:“(父亲)活着时,侍奉他按照礼制的规定。死了,安葬要依照礼制,祭祀时也要依照礼制。”

◆解字

违。“违”(違)是形声字,从辵韦(韦)声:辵为类旁,表示与行走有关;韦(韋)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包围义。“违”便是从包围圈中独自走掉,即违背众人意愿,独自行动。引申泛指违背常规的行为。此处用为违逆。

◆探微

孟懿子是鲁国的三家执政大夫之一。其父孟僖子是孔子的早期学生,曾遗命孟懿子学礼于孔子。后来,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要拆掉三家的都城,孟懿子率众抗命,使孔子“堕三都”的主张完全失败,孔子劝鲁定公派兵围攻,也遭失败。孔子第二年便辞职“去鲁适卫”。孟懿子经常违背礼制,使用诸侯或天子的仪式,孔子为此曾痛心疾首,说过“是可忍也,孰不可忍”的话。但在孟懿子当面,他却只说了半句话:“无违”。无违什么?无违礼制?还是无违父亲遗命。孔子把后半句有意说给樊迟,想让樊迟把此话传出去或转述过去。

钱穆先生曾就此章评说:“子女孝顺父母为之孝。如果父母要子女做出非礼之事,若顺亲非礼,是谓其亲不足与为善,又自陷非礼。此乃违逆其亲之甚,故无违为孝。无违礼制才是大孝。”

钱穆先生的评述有些隔靴搔痒。孔子的言外之意是,不违老师的成命!老师要拆掉你的都城,你不能抗命不从!孟懿子应该像颜回那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孔子为什么要含糊其辞,为什么不能明说?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有他们的疾病(使之)担忧。”

◆解字

◆探微

孟武伯是孟懿子之子,名彘,武是其死后的谥号,伯是他的行辈字。孟武伯问孝,孔子答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不同于前章的孟懿子问孝。为什么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回答?除了说话背景不同外,孔子是话中有话。

大概因为此时孟懿子已患有疾病,卧病在床。孔子借问孝之际,让其多多陪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不要造成“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淮南子·说材》云“忧父母之疾者子,治之者医”,可作此段话语的说明。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孝。孔子说:“现今的孝子们,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是孝)。以至于犬马都能得到养活,没有恭敬(从命),又有什么区别呢?”

◆解字

养。养(養)是形声字,从食羊声:食为类旁,表示与吃食有关;羊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羊只义。“养”便是给羊只喂食,引申后,又指饲养(家畜)。又由此引申出养活(生命)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探微

子游。名言偃,字子游,孔子晚年弟子。

本篇前三章皆在言孝。孔子先说,无违谓之孝;又说,为父母疾病担忧谓之孝;此处又说,养活父母之外,还得恭敬从命于父母才谓之孝。

在《学而篇》中,孔子曾说:“三年无改父之道”,还得“慎终追远”才能谓之孝。后边一章,还有子夏问孝。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孝。孔子说:“(承受老师的)脸色难看!有事,弟子们服侍操劳;有酒食时,由先生长辈享用,(你们)竟然以为这就是孝了吗?”

◆解字

馔。“馔”是形声字,从食巽声;食为类旁,表示与饮食有关;巽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双手编撰义。“馔”便是供设饭食,引申指饭食。

◆探微

此节仍然是孔子言孝,面对的是孔子的好学生子夏,“孝”的对象则是先生。

子夏是一位才思聪颖,有独立见解的弟子。孔子说自己没有拜师求学的经历,子夏则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之七》)显而易见,子夏是一位“讲理”的人。晚年的孔子是否经常吊下难堪脸色,不听弟子辩解,不讲道理?子夏若碰见孔子如此吊脸,是否会扬长而去。

大概是缘于此,孔子要子夏承受“色难”。这才有了这一段对话。也因为这一段对话,我们知晓“孝道”的对象,不仅仅只是父母,还包括老师,甚至还要包括君主。

孝从父母始,延及老师,再扩延到君主。这就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内在本因。这就是汉朝独尊儒术,举孝廉以立国的原因。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

孔子说:“我与颜回说了一整日,(他)不说一句不同意的话,像个呆子。(他)退回去自己反省琢磨,也足以将(讲的话)发挥。颜回一点也不愚笨。”

◆解字

愚。“愚”是形声字,从心禺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内心活动有关;禺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蟒蛇义。“愚”的本义为愚蠢,即蛇对所有进犯者都做出攻击而不知自己有多大能耐义。此处用为愚笨。

◆探微

前边几章都在“言孝”。此章的主旨也是言孝,说的是如何对先生尽孝。颜回是孔子母亲家族里的人,是孔门二期弟子。颜回的父亲颜路则是孔子最早的弟子,颜回从小便随父亲跟着孔子。因此,颜回拿孔子当爸爸,像孝敬父亲那样孝敬老师,因此有了“无违”,也因此向先生尽了孝道。孔子喜欢颜回,喜欢孝子贤孙一样的学生。因此,“颜渊死,子哭之恸”。因此说:“回也视予犹父也,子不得视犹子也”。但此章留给我们的问题是,颜回其人,在历史上一片空白,没有业绩,也没有什么良言善行。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审视(一个人)所凭借的(才能),观看所由出的(原因),察验所安居的(场合)。这个人何处藏匿呢?这个人怎么藏匿呢?”

◆解字

视。“视”(視)是形声字,从见示声:见为类旁,表示与显现而出有关;示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祭台义。“视”便是祭祀时内心观看到祖先的音容。“视”的本义为反观内省,引申后又有观看义。此处用其本义,可对译为审视。

观。“观”(觀)是“雚”的本义转注字。“雚”为象形字,构形源自圆瞪眼睛的猫头鹰。在“雚”的右边增添表示看见的“见”,便创设出转注字“观”,承继初文的观看义。“雚”则成为汉字形声系统声义偏旁。

由。“由”是象形字,构形源自古代的漏斗。“由”的本义为由来,此处用为由此而出。同前一章的“大小由之”,以及《泰伯篇之八》的“民可使由之”。

安。“安”是会意字,从宀从女,构意源自王权母系制时代女人的住屋。女人有了屋室,走婚的男子便有了去处(不再处于野和婪的境地),孩子有了家后也不再乱跑。安的本义为安宁,引申泛指安静。

廋。“廋”是形声字,从广叟声:广为类旁,表示与一面无墙的廊屋有关;叟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持火搜查义。“廋”便是放置杂物的廊房。此处用为藏匿。

◆探微

此段话乃是孔子判断一个人品性的方法。三个方面,从审视到观测再到察验,一个人的品行,又怎能不大白天下呢?

此章“视、观、察”三字都是看。然而,“视”为反观内省,含有审视以往的意思;“观”为瞪大眼睛细看,重在当前;“察”则表示自下往上细细勘察,重在细节。

此章“所以、所由、所安”指代不同,一个是所凭借的,一个是所由出的,一个是所安居的。知晓并了然每个字的形、音、义来源,方能理解孔子此章用词的严谨、准确。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过去的(知识)而且知晓新的,可以做老师。”

◆解字

故。“故”是形声字,从攴古声:攴为类旁,表示与击打(逼迫)有关;古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直接说出义。“故”便是在他人的逼迫下说出的事,故因而有故事义,又有缘故义。又因为说出的都是以前发生过的,所以引申出过去义。此处用其过去义。

◆探微

释解此节,应与《学而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互印证。“学而时习之”重在解说过程,这一章则直说“为师矣”。点明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李泽厚先生把此节译为“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似乎不妥。温故不能推而知新,温故也不能代替知新。难道李先生的新知识都是在“温故”中得到的吗?

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做器皿(只有一种用途)。”

◆解字

◆探微

此处的“君子”与“小人”一词相对。言外之意是,君子不是器皿,小人是器皿。器皿只有一种用途,夜壶是用来撒尿的,鼎是用来煮肉的。你不能用夜壶煮肉,也不能用鼎来撒尿。孔子认为,上层统治阶级中的精华们不应固守单一技能,子夏则明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篇之十九》)。

研读此节,可参阅《子路篇之四》:樊迟请学稼。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践行其言而后让他人跟从。”

◆解字

◆探微

“从之”通常译为“依照所言去做”。本人认为,应译为让他人从之。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则说,己所不欲,先行其言而后让他人从之。君子的品质便是榜样,便是标杆。学习雷锋好榜样嘛!

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本没有“其言”二字。若按竹简本,此章确定无疑地在讲:自己先行,让他人后边跟从。

◆群言

杨伯峻: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李泽厚:孔子说:“先履行所说,然后再说。”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四周有人环绕,但不勾结他人,小人勾结他人但周围没有(师友)。”

◆解字

◆探微

《论语》一书,每每以君子、小人对举。君子指统治阶层中有品德的精华们,小人则比较宽泛,一是上层阶层中的败类,即无仁德者;二是指无文化的社会下层民众。孔子认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小人徇私,自然要结党营私。因营私而缺少公共大义,所以“小人与人勾结而没有真正的师友”。君子则与之相反。

“周、比”二字乃是此章释读的关键。

◆群言

钱穆:先生说:“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学了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心中琢磨而不去学习(前人的总结)则会慢慢僵死。”

◆解字

罔。“罔”是古文“网”字的增符会意字,又是“網”字的转注初文。“罔”的本义为用绳线编织的猎捕动物的用具。引申后,又有蒙覆义,又有内心被网住而不得挣脱义,此义由后造形声字“惘”字所承继。此处用为惘字。

殆。“殆”是会意字,从歹从台:歹表人死,台表张开的绳套。“殆”的构意源自被绳套套住正在慢慢死去的人(或动物)。“殆”的本义为等死,即危殆。此处用为逐渐僵死。

◆探微

这是孔子的真知灼见,也是孔子对自己一生“有志于学”的经验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好理解。因为,我们常常见到那些只会考试,一旦面对现实问题便迷离恍惚的人。“思而不学则殆”者,便是那些钻牛角尖,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的人。显然,后者比前者病得要深沉一些。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孔子说:“(致力)攻治(与人)相异的一端,这样做是有害的呀。”

◆解字

攻。“攻”是形声字,从攴工声:攴为类旁,表示与击打有关;工为声义旁,表声且表穿通而过义。“攻”便是洞穿(钻进)物体,引申指进攻敌方。此处用为攻治。

◆探微

这一章节的主旨,历来有争论。

李泽厚先生按照现代语义,将此节译为:“攻击不同于你的异端学说,那反而有危害的”。有人则反驳,此处“异端”,指的是君子不为的小道(即君子不器的专业技艺),和异端邪说无关。

本人认为,这是说,不要去执意学习(研究)被称之为异端的观点和学说。这样做是有害的。

2-1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教给你(一个)智字吧!知晓就是知晓,不知晓就是不知晓,这才是智者(的品行)。”

◆解字

知。“知”是“智”的省形假借字。智的本义为聪慧。省去智字下部的目标字根日,便创设出假借字“知”,表示知晓、知道义。《论语》一书,共有118个“知”字,其中89个知字表示知晓、了解。另有29个知字用为“智”,表示聪明、智慧。

◆探微

此章的关键处是“知”的活用。前后两个“知”字,显然是“智”。中间四个“知”字表示知晓。

钱穆先生认为:“人有所知,必有所不知,但界线不易明辨。每以不知为知,以不可知者为必可知。如问世界何由来,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主宰,此等皆不可必知,孔子每不对此轻易表示意见,因此孔子不成为一宗教主,此乃孔子对人类知识可能之一种认识,亦孔子教人求知一亲切之指示。”因此,钱穆把此章译为:“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钱穆先生知道自己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一无所知吗?如果知道,为什么还要注解《论语》?如果不知,为什么不去研究甲金文字尔后再注解《论语》?钱穆的释解显然为错。一个人怎能“知道你所不知”的东西?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子张学习拿取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疑虑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慎重而言,这样便少犯错误。多看,把有风险的事放在一旁,其余的事也要谨慎而行,这样便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求取)俸禄的方法就在其中了。”

◆解字

禄。“禄”是形声字,从示录声:示为类旁,表示与祭祀有关;录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汲水义。“禄”便是操办祭祀活动而后获取的(用过后)祭品。引申后,又指官员从主子那里领取的俸禄。此处用其引申义。

阙。“阙”(闕)是形声字,从门欮声:门为类旁,表示与大门有关;欮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大张口义(欮的构意源自人打嗝)。“阙”便是宫殿门外左右相对的阙楼(阙无门,但有把守道路的作用)。引申后,又有空缺(缺门)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悔。“悔”是“诲”的假借字。“诲”字从言每声,本义为长辈(母亲)的教导。引申后,又有谆谆唠叨义。“悔”借“诲”的形、音、义,以心置换本字的言旁,表示对不听教导的后悔。

◆探微

孔子说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官场要义,而且是所有职场的守则。孔子说的不仅对古人有用,对今人也一样有用。在官员手下混饭吃(官场叫拿取俸禄),古今中外大体是一样的。

孔子对官场要诀这般熟悉,他为什么没有在官场混出个模样?难道是知其为而不为也。或者是,知道后已经晚了。这是孔子晚年的总结。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如何使民众服从?”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在邪曲者的上面(用正直校正枉曲),民众便会服从。把邪曲的人提拔到正直者上面,民众便不服从。”

◆解字

◆探微

从字面上看,举直错诸枉,便是提拔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曲者的上面。这里有一个“校正”的意思。李泽厚将此节译为“举用正直的人,废弃邪曲的人”。似乎不妥。政治是一门艺术,把正直者提拔在邪曲者之上,从而使邪曲者变得正直,或不敢不正直。这样,便上下都“直”了,民众自然就服了。所以,毛泽东就说,“政策和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老百姓说,上梁正,下梁自正;上梁不正下梁歪。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

季康子问:“让民众做到敬(其上)、忠(其上)、劝勉(于事)。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君主临幸其上时要庄重,民众则敬;倡导孝和慈,民众则忠;褒奖良善好人而且教导缺少才能的人,民众则会勤勉。

◆解字

劝。“劝”(勸)是权字的假借字。權(权)字从木从雚,构意为猫头鹰占据大树(下方一定范围为其捕猎场),引申泛指权力、权柄。“劝”借“权”的形、音、义,以力置换本字的木,表示将猫头鹰哄赶离去。“劝”的本义为规劝。引申后,又有劝说、勉励义。此处用为劝勉。

庄。庄(莊)是形声字,从艸壮声:艸为类旁,表示与草类植物有关;壮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壮大义。“庄”便是长得十分粗壮的草(谷物),引申泛指庄重。

◆探微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哀公时曾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康是他的谥号。季康子执政时期乃是在孔子晚年。他们的对话大约在前484—前479年之间。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去参政(辅政)?”孔子说:“《尚书》上有句话说:‘孝呀,唯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施加到政治之中。’这也是政治啊。为什么要做官才算参政呢?”

◆探微

五十岁以后的孔子,极想当官参政,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样,既能克己复礼又能出人头地。但是,他做鲁国大司寇不久便辞职,游走列国又厄于陈蔡。此话说在何时,做官之前,还是回国之后?

显而易见,这话说在孔子还没做官的时候。孔子的引言,出自《书·君陈》,原文作“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正是有了此类话语的挑战和激励,才有了孔子求仕为官生涯。

2-22

◆译文

◆解字

◆探微

切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现今世界中,此话格外重要。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向孔子提问:“三百年以后的事可知道吗?”孔子说:“殷商因袭于夏朝的制度,它的增损情况是可知的。周因袭于殷商的制度,它的增损情况也是可知的。由此继承周代的制度,即使过了三千年,也是可预知的。”

◆解字

世。“世”是象形字,构形源自树叶。“世”的本义由增符后的“枼”以及转注后的“叶”字所继承,“世”则表示引申后的草木一季义。又由此引申指人的一代,即三十年为一世。此处用其引申义。

因。“因”是会意字,从囗从大,构意为一个人落在陷坑(或地窖)中。“因”的本义为什么会这样,即原因。引申后,又有之所以然义。此处用为因袭,即从何处而来。

损。“损”是“磒”的假借字。“磒”为形声字,从石员声,本义指滚落而下的圆石头(引申指磒石)。“损”借“磒”的形、音、义,以手置换本字的“石”旁,表示击打使之磒落而下。引申后,又有损失义。此处用其引申义。

◆探微

孔子认为天不变,道也不变,各朝各代的政治制度更不会变,只是略有减损和增益罢了。孔子是反进化论者,同时也反对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

2-24

子曰:“非其鬼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族群的鬼魂而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应该仗义的事情而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解字

◆探微

古代祭祀有个原则,即“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就是说,不是自己部族所出的鬼神,绝对不能祭祀。

不是自己本族的鬼魂,为什么要去祭祀它。这是因为大家害怕它,求其不要祸害自己。孔子认为,这就是谄媚:因为怕它,所以祭它。

孔子是否赞赏“见义勇为”的行为?答案是否定的!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你率领军队,与谁共事?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还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话语。显而易见,孔子自己不会见义勇为,也不喜欢见义勇为好逞匹夫之勇者。

孔子在这一章中,把两句看似完全无关的格言放在一起。谄媚是乞求对方施惠于你,或者不加害于你;无勇则因为担心对方加害于自己,或不再施惠于自己。用“中庸”之道来评判,前者是过,后者是不及。写到这里,想起了毛泽东看过“三打白骨精”的两句诗:“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谄媚和无勇都是“僧”之所为,后边应该还有一个未能点名的“妖”。

孔子在什么场合,与谁说了这两句话?这段话必有一个特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