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可以重温到撒哈拉的故事,月牙湖可以浸润温柔的夜,喜欢音乐和绘画正好宜于在莫高窟。谁的一生活得如此美丽,死后又能选中这般地方浪漫?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一年又一年的风风雨雨,几许微笑,几丝忧伤,随着时间小河,许多人和事都付水东流。但有一种人,你与他的交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如陈年酒香,沁入心脾。大西北对三毛的另一个馈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贾平凹。
三毛、贾平凹——写入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化记忆的两个名字,他们有着共同的西部情结。三毛和贾平凹都是文学奇才,一个是海峡彼岸流浪世界的文学侠女,一个是固守八百里秦川、扎根三秦大地的文坛鬼才。他们彼此欣赏、爱慕对方的才华,却从没相见,留下了一种相识未相逢的遗憾。
去新疆的路上,三毛曾在西安短暂停留过。她站在广场上发呆,心中有一种巨大的茫然,抽了几支烟,看着烟慢慢散去,尔后走了,若有所失地走了。
知己可以让你拥有,但不能占有,更不能驾驭。他可以飘然而至,又可以潇洒而去。他来时,你欣喜若狂;他走时,你心旷神怡。不要奢望他常伴你左右,他的灵魂自然与你形影不离。在你沉醉时,他当头棒喝;在你迷茫时,他指点迷津;在你得意时,他褒贬相宜;在你需要时,他授人以渔……
在敦煌,三毛可以感受到同撒哈拉一样的广阔。在这里,天是空旷的高,地是无穷的广。沿途的骆驼草,犹如浮在黄色海洋中的几点绿色浪花,随风摇曳,漂泊不定,富有生命的乐感。这种感怀,让三毛能够理解西北汉子的粗犷与柔情。
三毛与贾平凹是未曾谋面的神交知己。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三毛给贾平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读过他的两本著作——《天狗》与《浮躁》,反反复复地看了有二十遍以上;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她对他的文笔最有感应,看到后来,看成了某种孤寂。这封信成了三毛的遗笔,还没寄到贾平凹的手上,她就离开了人世。
噩耗传来,贾平凹悲痛不已,写下了《哭三毛》;收到来信,人去墨在,他又写下《再哭三毛》。三毛不是美女,是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而言,其魅力无法抗拒。
贾平凹把笔放下来,独自一人静静地坐着。不,屋里不是他独坐,还有三毛,虽然她在冥中,虽然一切无声,但他们在谈着话,在交流着文学,交流着灵魂。
灵魂太过独立的人,往往很孤独,因为无所依靠。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一个缺口,所以我们不断地寻找。人生本就是个寻找的过程。三毛是孤独的,贾平凹亦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是天才的孤独,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着外面的雪花飘舞。
河西走廊的敦煌,是沙的世界,是石的海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最引人陶醉的便是鸣沙山。一色的黄,一直黄到天边,漫过时空的堤岸,淹没了她的视野、感观和思想,覆盖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三毛的衣冠冢所在地——鸣沙山。在她游历了大半个地球之后,终于决定,将自己的一半埋葬在这里。
鸣沙山是个浪漫的地方。它很纯粹,全身上下,找不到一丝杂色、一点杂物,只有银屑般的沙粒;它很清净,素面朝天,穿着一袭纯白色的套装,没有绿树,没有青草,更没有鲜花,面对着蓝蓝的天空,显示出一种别样的美;它很温柔,浑身上下没有僵硬的线条,没有突出的棱角,踩在它柔软的沙身上,松松的,软软的,热热的。
二〇〇〇年,贾平凹从西安出发到新疆,经过鸣沙山,他知道那儿有三毛的衣冠冢。衣冠冢上没有做任何标志,这也符合她的性格,但贾平凹感觉她就在某个地方。他在《埋葬三毛的灵魂》中写道:
鸣沙山,三毛真会为她选地方。那里我是去过的。多么神奇的山,全然净沙堆成,千人万人旅游登临。白天里山是矮小了,夜里四面的风又将山吹高吹大。那沙的流动呈一层薄雾,美丽如佛的灵光,且五音齐鸣,仙乐动听。更是那山的脚下,有清澄幽静的月牙湖,没源头,也没水口,千万年来日不能晒干,风也吹不走,相传在那里出过天马。鸣沙山,月牙湖,连同莫高窟,构成了艺术最奇妙的风光。三毛要把自己的一半永远安住在那里,她懂得美,懂得佛。
……她是中国的作家,她的作品激动过海峡两岸无数的读者,她终于将自己的魂灵一半留在有日月潭的台北,一半遗给有月牙湖的西北。月亮从东到西,从西到东,清纯之光照着一个美丽的灵魂。美丽的灵魂使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的读者永远记着了一个叫三毛的作家。
三毛走了,贾平凹把所有的书信付之一炬,以这种方式默默地交流着,颇似钟子期摔琴谢知音。隔山看山,更有神秘感,空灵缥缈而又寓意深远。
贾平凹是幸运的。一个人也许能有很多朋友,却一定不会有很多真正的知己。知己是能够在心灵上相通,能够相互了解、相互敬慕、相互体谅的人。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三毛跟每个女子一样,骨子里有一个情结:想拥有一个蓝颜知己。他不是丈夫,不是情人,而是居住在你精神领域的那个人。他成熟、睿智、善解人意,他有男子汉的宽怀气度,也有男子汉的柔肠侠骨。你和他交流心情,畅谈理想,探讨人生,但不需要面对面地相濡以沫。你总是没完没了地倾诉,他总是随时随地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