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美景聚一园

【原文】

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3],

其下维萚[4]。他山之石[5],

可以为错[6]。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

其下维榖[7]。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赏析】

现代都市,钢筋混凝土不仅构建了我们的生活圈,而且还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欣赏的“自然风景”。当我们翻开古籍,饱览古人所描绘的自然美景时,不禁会感到那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似乎真的是“世外桃源”。

这首《鹤鸣》所描绘的就是园林池沼的美丽。单从诗的表面上看,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是:诗人来到广袤的荒野上,听到声传四方、高入云霄的鹤鸣;然后看到鱼儿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当诗人放眼观望时,他看到了一座园林。林中有高大的檀树,檀树下面还堆着一层枯枝落叶。园林的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当诗人看到山上的石头时,不禁想到它们可以做磨砺玉器的工具。

而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中记载“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列举了一些事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的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则在《诗集传》中称:“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而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将祖毛、郑旧的说法加以发展,他提到“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整首诗共分两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句似乎相同,但是押韵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朱熹的说法,对这首诗加以分析。朱熹在分析这首诗的第一章中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他认为,如果将这四种思想引申出去,就可以成为“天下最普遍的真理”。朱熹的这种说法看起来颇具辩证性,他不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兼顾了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事实上,朱熹是运用程朱理学来分析诗歌的,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到这首诗的第二章节时引用了程子的一段话,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与朱熹在对诗歌的分析手法上,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例如诗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单从字面来看,所表达的就是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它是否是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清楚。

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诗中诗人从听觉写到视觉,然后写到内心的所思所感,一条清晰的脉络贯串全篇,也使诗歌的结构十分完整。在我们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似乎也看到了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而且在这幅优美的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读起来不免令人产生思古望今的情怀。

风光无限,情意绵绵

在中国诗歌类别中,山水田园诗可以说占有很大的比重。悠久的华夏历史为擅长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提供了审美时间,美丽的风光为他们提供了审美空间,从而使他们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们大多都怀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们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在这片神州大地上获取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当然就热爱山水田园,不禁便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爱和浓郁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物,从而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了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对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当锄耕农业被广泛推广时,生活在田园中的人们就创作了农事歌谣。如《遂草木》、《奋五谷》中就有关于农事的诗章。《诗经》中的《豳风·七月》、《齐风·甫田》、《小雅·大田》也都记载了关于农事的诗。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初期的山水田园诗。当时的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神、旅游、隐逸的传说。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就是他所提出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所表现的就是以祖国美不胜收的山川,呼唤楚王之魂归来。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得到了世人的重视,可以说是其最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诗大多颂扬山水田园之美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诗人借山水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例如高适在《奉酬睢阳李太守》中有这样一句“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

曹操的《观沧海》可以说是古代第一首较为完整的山水诗。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北方的山水、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描写寓志寄情,令人视野开阔。到东晋南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进一步南移与东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庄园经济的发展,门阀士族游览山水田园避世享乐成风,玄学、释道思想的兴盛及儒释道思想的初步融合,文学自觉时代的来到,意境说的萌生,士族诗人群体形象的出现,山水田园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与完整的艺术形式正式出现在古代诗坛上。东晋南朝诗人几乎都善于创作山水田园诗,其中以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最为著名,可以说他们的诗既肇其源,又奠其基。

严格来讲,山水田园诗是以题材为标准划分出了山水诗与田园诗两类不同诗歌,虽然有擅长写山水的,也有热衷于写田园美景的,但是兼写二者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而且它的发展过程也是曲折的。

从《诗经》到建安近千年的时间里,国家的山水依旧,田园风光也是一天比一天壮美,但是在这一时期内的田园诗却很少,更没有山水诗。其原因首先是其时生产力与后世相比还不甚发达,诗歌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无暇留意山水田园之美,更难及山水田园之妙。其次是其时诗歌还未成熟,尤其是古代诗歌意境说还未产生,诗歌还未进入自觉时代,因此以描写山水田园来外化人格、以寄寓理趣性灵的心态追求意境美的高层次的诗歌便不可能产生。并且先秦至汉代,诗人多是普通百姓,他们因生活及文学水平的制约,无暇欣赏也无法描绘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再次,其时时代的主导思潮是重人事重现实的前期儒家思想,儒家诗学的中心是“言志”,目的是“发乎情止乎礼义”,人们受此影响也不可能产生写景物重内涵的山水田园诗。最后,其时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与南方相比,山水田园之美是较为逊色的,受审美客体影响,也不可能产生较为成熟的山水田园诗。纵向考察,山水田园诗恰须此四者并具才可能产生并走向成熟。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空前黑暗,血腥的现实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逐渐产生动摇,而玄学、释道思想也随之兴起;士大夫们或超脱现实,或沉迷于美人醇酒,或走向自然,享受南方山水之乐趣,于是两晋南北朝便有竹林七贤与宫体诗人,还有玄言诗人与山水田园诗人。不过士人们不能完全忘怀“修齐治平”,更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于是诗中便出现了矛盾与痛苦。相比之下,一心向佛、遁入空门似乎好于孤寂难耐,但是对美人醇酒的迷恋却又是极其消极的选择,而走向自然去享受山水中所蕴涵的快乐,不仅是不枯寂难耐的,而且更为清雅,因此创作山水田园诗就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那些热衷于创作山水田园诗的人不仅在诗坛上是最具活力的,并且他们的诗作也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 皋(gāo):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2]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3] 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

[4] 萚(tuò):落下的树叶。

[5] 他:别的,其他。

[6] 错:磨玉的石块。

[7] 榖(gǔ):楮树。

【译文】

白鹤鸣叫在深泽,鸣声四野都传遍。

鱼儿潜游在深渊,时而游到小滩边。

那个可爱的园林,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落叶铺满地。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白鹤鸣叫在深泽,鸣声响亮上云天。

鱼儿游到小滩边,时而潜游在深渊。

那个可爱的园林,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长的是楮树。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