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的典范

【原文】

思齐大任[1],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2],京室之妇[3]。

大姒嗣徽音[4],则百斯男[5]。

惠于宗公[6],神罔时怨[7]。

神罔时恫[8],刑于寡妻[9]。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0]。

雝雝在宫[11],肃肃在庙[12]。

不显亦临[13],无射亦保[14]。

肆戎疾不殄[15],烈假不瑕[16]。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17]。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18]。誉髦斯士[19]。

【赏析】

《思齐》全诗共有二十四句,究其章节的划分,从古至今,有两种不同的分法:《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为六句,后三章每章为四句;郑玄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但是,相比较而言,学术界都认为毛传的划分更为合理。

在首章中,诗人用六句诗歌分别赞美了周室的三位女性,即俗称的“周室三母”:文王祖母周姜(太姜)、生母大任(太任)以及妻子大姒(太姒)。但诗歌中的叙述顺序为什么不是依照世袭进行的呢?孙矿对此的分析是:“本重在太姒,却从太任发端,又逆推上及太姜,然后以‘嗣徽音’实之,极有波折。若顺下,便味短。”而马瑞辰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按‘思齐’四句平列。首二句言大任,次二句言大姜。末二句‘大姒嗣徽音’,乃言大姒兼嗣大姜大任之德耳。古人行文自有错综,不必以思媚周姜为大任思爱大姜配大王之礼也。”

对于全诗的主旨,历代名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毛诗序》里提到,本诗的主旨是“文王所以圣也”。欧阳修说:“文王所以圣者,世有贤妃之助。”欧阳修认为,文王是由于得到了母亲和妻子的帮助才最终成为一代圣君的,所以本诗赞美“文王所以圣”就是要赞美“周室三母”。但是,在整首诗中,只有首章谈到了“周室三母”,其余四章都没有提及,正如严粲所说:“谓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所以,《毛传》和郑笺显然是将首章的主旨理解为全诗的主旨了。其实本诗旨在赞美文王,赞美他是“文王之圣”,而不是“文王之所以圣”。首章只是全诗的一个引子,而全诗的重心在于后面四章。

第二章的六句包含了两层意思。前三句是说文王因为孝敬祖先而受到了神灵的庇佑。后三句说文王以身作则,使妻子和兄弟都能够像自己那样拥有美好的品德,最后还将这种美德推及到家族邦国当中去。对于本章第四句“刑于寡妻”中的“刑”字,《毛传》认为应该理解为“法”,郑玄认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至于宗族。”这个“刑”字在《诗经》中共出现过六次,共有两种解释:一为名词“法”,一为动词“效法”。本诗中的“刑”是动词,所以还是将其解释为“效法”比较好,况且郑玄所说的“礼法”是后来才有的概念,恐怕在文王时代根本没有这个词。“刑于寡妻”的意思就是“被寡妻所效法”,所以“刑”逐渐又被引申为“型”,即典型、模范,本诗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第三章谈的是“修身”的话,那么最后两章就是在讲“治国”了。第四章的前两句“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说的是文王好善修德,所以能够使天下太平,解除内忧外患。对于“瑕”、“殄”二字的解释,可谓繁不胜繁。其实这两个字的意义非常相近,两个字都有伤害、灭绝的意思。对于第四章最后两句“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各家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诗集传》中的解释可谓是最简洁的:“虽事之无所前闻者,而亦无不合于法度。虽无谏诤之者,而亦未尝不入于善。”

最后一章主要讲的是文王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选拔,最后一句“誉髦斯士”,一直以来对它的理解也是颇有争议的。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说:“‘誉髦斯士’,当作‘誉斯髦士’,‘斯髦’二字传写误倒。《小雅·甫田》:‘燕我髦士。’《大雅·棫朴》:‘髦士攸宜。’都是髦士连文,可证。”其实“誉”表示好,“髦”表示俊,在此作为动词使用,所以“誉髦斯士”就是“以斯士为誉髦”的意思。

全诗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使我们看到传统美德在周文王身上的完美体现。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好榜样会对人产生好的影响,坏榜样则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者作为国民效仿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对众人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就有别于普通人了,具体表现在:普通人有时可以完全不顾及影响和后果而随心所欲地做事情,但是领导者则必须要考虑影响而严以律己,不应当随心所欲,肆意妄为。即使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也得从大处着眼来考虑和处置。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个君主能够像周文王那样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呢?这样的榜样实在难能可贵。

那些身处权力顶峰的人,大多很难抵御权力的**与冲击。而处于传统的世袭制度之中,无上的权力对于贵族子弟来说,似乎就是上天的一个恩赐,不需要经过努力便可轻易获得。而轻易得来的东西,用起来便也不懂得珍惜。运用权力获得的利益反过来会引发人们更大的欲望。于是,便开始了恶性循环。也许,周文王与其他那些起不到表率作用的君主的差别,就在于他深知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的道理吧。

渭水河畔一钓翁

周文王其实姓姬,名昌,因为曾被商纣王赐封为西伯侯,所以又被世人称为西伯。周文王对于阴阳八卦可谓十分精通,所以《易经》又常常被称为《周易》。民间流传已久的《周公解梦》就来源于此书。周文王在位的时候,就以“贤名闻于诸候”。据《史记》记载,周文王曾经为了能够解除炮烙之刑而将河西之地献出,而且他还礼贤下士,十分重视人才,当时有许多贤士都投到了他的门下。

姜子牙是汲人,也就是今天的卫辉市太公泉镇人,名尚,字子牙。因为他的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所以他又叫做吕尚,但世人大多称他为姜太公。据传说,姜子牙五十岁的时候,在棘津当过小贩,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又在朝歌屠牛卖肉以维持生计,到了八十岁,就整日坐在渭河边上垂钓。后来,他开始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攻打殷商,振兴周朝,最终殷商被灭,他又被周武王封于齐。

关于周文王是如何请到姜子牙来辅佐自己的,在民间有着很多传说。根据《史记》的记载:有一次周文王在打猎前,得卦辞曰:“此行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为成就霸业的辅佐。”于是,在周文王出行之后,就在渭水边上遇到了姜子牙,两人相谈甚欢。正谈到兴头的时候,周文王说:“我祖父在世的时候,曾经多次告诉我,将来肯定会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来辅佐我成就霸业,想必这个人就是你。你真的就是家父盼望已久的人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人又把姜子牙称为是太公望。结果,姜子牙果然协助周文王和周武王,灭掉了殷商,辅佐周文王成就了霸业。

然而在民间,人们将周文王与姜子牙神化,所以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周文王拉姜子牙八百步,姜子牙保周朝八百年。传说是这样的:周文王经常外出打猎,有一天,在打猎途中,当行至渭河边时,他远远就看见有一位白胡子老人坐在河边垂钓,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老人所用的鱼钩竟然没有在水里,而是离水面还有三尺多的距离。周文王对此深感怪异,于是就走上前去询问,可是当他走近的时候才发现,老人所用的鱼钩竟然是直的。周文王站在老人身旁想看个究竟,可是始终没有看见有鱼上钩,他好奇地问道:“您这样钓鱼,鱼什么时候才能上钩呀?”姜子牙回答:“我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人啊,自会有愿者上钩的。”周文王又问:“那您曾经钓到过吗?”姜子牙收起鱼竿,转身对周文王说:“就在今日。”周文王一听,知道自己一定是遇到高人了,于是赶忙躬身相请。而姜子牙却说:“我可以随你回去,但是必须由你亲自为我驾车。”周文王听后,竟也毫不犹豫地亲自驾车拉着姜子牙往回走。后来,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周文王突然感觉到体力不支,于是就停了下来,转身问道:“可以了吗?”姜子牙回答道:“素闻文王敬重贤能,如今相见,果然名不虚传。今天你能够拉我走八百步,日后我定能保你周朝兴盛八百年。”周文王听到此话,赶紧说愿意再拉老人一段。可姜子牙却哈哈大笑,说道:“天意如此,再拉无益。”于是,邀请周文王上车,一同前往西歧。后来,果然应验了姜子牙的话,从武王建立周朝到秦始皇建立秦朝,正好是八百年的时间。

【注释】

[1]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齐(zhāi):端庄。大任:太任,指周文王的母亲。

[2] 媚:敬爱。周姜:太姜,周文王的祖母。

[3] 京室:周王室。

[4] 大姒(sì):太似,指周文王的妻子。嗣:继承。徽音:美好的名声。

[5] 则百斯男:意思是说子孙众多。

[6] 惠:孝顺。宗公:宗庙的先人。

[7] 时:是。罔:无。

[8] 恫(tōng):伤痛。

[9] 刑:法则,这里指做典范。寡妻:君王谦称己妻。

[10] 御:治理。

[11] 雝雝:同“雍”,和谐的样子。宫:家。

[12] 肃肃:庄严恭敬的样子。

[13] 不显:丕显,指国家大事。临:视察。

[14] 射:不明显,隐蔽。保:提防,警惕。

[15] 肆:因此,所以。戎疾:大灾难。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殄(tiǎn):断绝。

[16] 烈假:指大病。瑕:过,去。

[17] 入:容纳,采纳。

[18] (yì):厌倦。

[19] 誉:同“豫”,乐于。髦:选拔。

【译文】

举止端庄的太任,是周文王的母亲。

受人尊敬的太姜,成为王室的贵妇。

太姒继承好名声,养育了众多子孙。

周文王孝敬祖先,神灵对他没怨恨。

神灵不给他伤痛,能给妻子做典范。

兄弟也能守法则,以此治理国和家。

文王家里很和谐,宗庙祭祀也恭敬。

国家大事亲视察,隐蔽小事也警惕。

因此大难都断绝,大病也都不再有。

听到忠言就接受,臣子进谏便采纳。

如今成人好品德,孩童弟子可造就。

文王诲人不倦怠,乐于选拔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