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复杂(1 / 1)

我想学会生活 蔡颖卿 1304 字 2个月前

有些事情的“繁”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应该好好接受;对于生活质量的进步,我们怀着感谢的心去善用它,但不要成为好奇心的奴隶,不节制地助长物质不必要地继续发展。

确切地说,这种复杂生活不只影响美国女性;它超越性别,因为美国男性也过着同样复杂的生活;它超越了国界,因为世界许多其他国家都以美国人的生活作为典范;它甚至跨越了时代,早在公元三世纪,普罗提诺就殷殷告诫人们,随着复杂生活而来的危险性。即使如此,这个超越时空的难题主要还是影响着大部分女性的生活;从古至今,女人的天职之一就是处理围绕着生活的所有事务。(《来自大海的礼物》第2章《峨螺壳》)

生活中所要规避的“复杂”很奇妙地既不是从“量”的减少来下手,也不是能单纯从“多样”来简化。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量非常之大,但没有人说他们的生活很“复杂”;科学家同时运作不同的思考以探讨宇宙更深处的奥妙,也没有人说这是应该避免的复杂,相反的,我们都认为思考四通八达的科学家其实心思单纯如孩童。那么,林白夫人所要我们避开的复杂生活,并不是指人为了生存所需做的繁重事物,或从事深刻的心智活动。美好生活指的是不是克服混乱价值观的胜利?

“简朴单纯”的生活无法透过象征性的表面来追寻,它是一种遵循在固定价值之下的行住坐卧,而不是一种“标志”。如果执着于用特定的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价值,这种有效的自欺常常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复杂。

有一天,我走到百货公司去,电扶梯上楼尽处有个简单舒服的服饰店,陈列的东西很少,几个聚光灯犹如剧场效果,局部照耀一两件随性摆放的衣物。我走近一看,是一件式样很普通的纯棉上衣搭一条棉宽裤,上衣的标价是8,900元,裤子是14,800元,如果再加上配搭的围巾,以一个社会新鲜人的平均月薪,大概买不起这一套简单的衣着。工作人员一看我走近就开始介绍这个品牌的特色,用的都是常常听到、非常概念性的字眼:大地色系、自然素材、季节限量……我听着听着,心里不禁冒出了一个感受:这真是“简朴的反讽”。

“简单朴素”被高度商品化之后形成了生活风格的意识形态,人与人之间继续运用金钱价值的变形来隔绝他人、标志独特;这当然不是大自然的想法,更不是朴实生活的本质。我相信任何一种质朴的生活都一定有宽怀与善意,是欢迎大家亲近的生活,但是,高高在上的“简单”充满商业的意味深长,已失去了简单原创的感人力量!但这种以简单外表推销复杂观念的生活事实却到处可见。

我们活在一个价值观倍受挑战的时代,要如何化繁为简需要重新调整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有些事情的“繁”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应该好好接受;对于生活质量的进步,我们怀着感谢的心去善用它,但不要成为好奇心的奴隶,不节制地助长物质不必要地继续发展。

以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来说,我们现在每个月所要面对的事物当然比五十年前要多很多,这是无可挽回的复杂,却不是真正会分裂生活的影响。我记得有一位文化史学家说得很好:

时下对科技的反感是预料中的事。我们像获得危险玩具的孩童:玩得非常起劲,接着玩具在眼前爆炸了,我们就哭了。但是,生活也不能够归真返璞,再退到科技发展之前的社会。我还没有见过抱怨科技的人,把电冰箱扔到人行道上,或是抛弃汽车和音响设备。

类似的观点林白夫人也在书中细笔记下:

然而,光是简化外在的生活是不够的,因为那毕竟只是外在。贝壳的外表及我生活的外壳都只是外在,我们无法从中找到答案。(《来自大海的礼物》第2章《峨螺壳》)

又说:

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非得开倒车回到过去旧式的生活方式里,把扫帚和针黹重新交给女人;也不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漫无目标的工作上,或是累积各种原本要用来简化生活、却反而成为生活负担的物品;更不是收购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欣赏或是使用的物品,或是找寻各式各样娱乐来填补空虚。(《来自大海的礼物》第3章《玉螺》)

我们需要重视生活本质的单纯,而不是所费不赀地去购买“简单外表”来证明生活有质朴的感觉。复杂的价值观使我们不再能够专心地生活,每天都有新的生活理论会自动进到眼前,这对于生活经验尚浅的年轻人来说为害最大,无论进取与反省都受到过多的影响,颠覆了内心的稳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工作”这个概念,过去,一个人面对工作时相信负责就是尊严,尽本分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事,但现在,这些简单的道理不再以质朴的方式被推广或传承,却从形式、内容、文字包装来切成千千万万片,好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一种立场来自圆其说;我们的复杂绝不是来自外在的多元,而是失去对于生活价值的共识;一个少了坚强信念维系的世界,必然会不断复制忧虑使生活产生复杂的外表与内在。

我觉得生活中的“简单与复杂”透过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的小故事最容易体会。以巴结国王而生活安逸的哲学家阿里斯提普看到第欧根尼在煮豆子汤就调侃他说:“你只要学会巴结国王就不用吃豆子汤了。”第欧根尼听后鄙夷地答说:“如果你吃豆子汤就能活下去,就不用巴结国王了。”听他的故事,并不是要仿效他只披一块布当衣服穿、以木桶为家的生活,而是借着他思考“取”与“不取”来破除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价值迷思;我们是不是忘记了简单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原始的精神,如今却绕远路地苦寻眼前的事物而不着。

爱默生、梭罗也都是提倡简朴生活的人,他们的简朴之道刻在心灵版图而不是创造另一种外在形式供大家追求。梭罗在瓦尔登湖体会到的是要“从容地生活”,是“不要到濒临死亡之刻,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也很喜欢爱默生在一篇文章说的:“困苦时有一种科学的价值,这是好学者所不可放过的机会。”但他们都不是要我们刻意去过困苦的生活,而是教导人要拣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概念,集中精神、完整地面对生活。

林白夫人在海边体会到的也是简单生活“之道”,而不是鼓励大家把海边的“生活模式”带回家,所以她说:

我不可能完全卸下责任,永远居住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也不能、更不愿抛下我的家庭出世当修女。因此对我而言,解决之道就是既不完全放弃世俗、也不全盘接受,在两者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来自大海的礼物》第2章《峨螺壳》)

这个平衡点是回到现实生活之后还能维持精神自由的反省与依据;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机立断地舍弃不必要的事物、忠于可以平稳自己的价值观;是自己有权利在简单与复杂之间做选择时,能真诚地思考人生的意义,过表里合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