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们为什么要有两个鼻孔?(1 / 1)

如果我要大家指着头上的某个位置来表示自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指向自己的鼻子,因为指着眼睛、嘴巴好像比较奇怪。很有趣的是,我们的汉字在最早的时候没有现在的鼻子的“鼻”字,那时表示鼻子的字就是“鼻”的上半部分,“自己”的“自”。在象形文字当中,在甲骨文、金文的考证当中古今专家都认为“自”这个字就是一个画出来的鼻子,事实也证明了“自”这个字在原来就是当“鼻”字来用的!

鼻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鼻子最主要的两个功能是呼吸和嗅觉,此外还有很多附加功能。我们来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嘴巴也能用来呼吸,可为什么还非得演化出鼻子专门呼吸呢?鼻子是不是有点多余?这就要说到术业有专攻的好处了。虽然现在的手机功能很强大,能够拍照,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会去买单反相机呢?专为呼吸而生的鼻子里可是有一套专业的设备,功能齐全,结构精巧,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打磨,在呼吸体验这件事上嘴巴是无法媲美的。

要知道一个成年人一天差不多吸入一万升的空气,作为专为呼吸而生的鼻子,它在营造呼吸体验这件事上可谓是处处用心。首先它具有过滤空气中粗大的飘浮颗粒物的功能,可以过滤和清洁空气。而这个过滤网就是精心安置在鼻腔入口处的鼻毛,这些粗而短的鼻毛组成的网状防御线保障着呼吸的安全。除了自带空气净化功能之外,通过精巧的结构工艺和生物技术,鼻子实现了全自动控湿控温的功能。

回想一下,冬天的时候外面非常冷,但是我们用鼻子呼吸时并不会觉得肺里特别凉。这里就要说到鼻子的一个重要部件或者装置了,就是鼻黏膜,确切地说是鼻腔黏膜里的呼吸区黏膜。要知道,鼻子不只是气体进出身体的一个通道,还是身体防御工程的一部分,主要的哨兵就是鼻腔黏膜。

按照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鼻黏膜或者叫鼻腔黏膜还可以继续细分,它分为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这两部分。顾名思义,嗅区黏膜就是用来闻味的,是参与嗅觉的黏膜,而呼吸区黏膜就是参与呼吸的黏膜。除了用来闻味道的嗅区黏膜之外,鼻腔的各处几乎都有呼吸区黏膜覆盖着。这种黏膜很厉害,它里面含有丰富的浆液腺、黏液腺和杯状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分泌物,使得黏膜表面富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黏液毯,黏膜内还有丰富的静脉丛构成海绵状组织,具有灵活的收缩性,能够迅速改变充血状态,随着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自我调节。当外界的冷空气进入鼻腔时,小血管里的血液就增多了,流动也会加快,这样一来就能够把进入鼻腔的冷空气调节到和体温相近的温度。同时它还可以把干燥的空气变为湿润的空气,来维持呼吸道的正常生理活动。

很多注意仪表的人都有修剪鼻毛的习惯,但是切记别剪得太多,鼻毛和鼻黏膜是一组很棒的搭档。单单靠鼻毛可以阻挡一些灰尘,但是要阻挡细菌就比较困难了。而配合了鼻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就使得一部分细菌可以随着黏液进入我们的胃里,然后让强大的胃酸来搞定它们。而鼻黏膜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靠鼻毛来维持,鼻毛过少的话,鼻子干燥,鼻子出血就在所难免了。

说起来鼻毛还有一个功能也挺重要的,而且也挺智能。就是万一有个小虫子爬进或飞进鼻孔,就可能撞到敏感的鼻毛,一旦鼻毛感觉到有异动,就会通过我们的神经系统引起打喷嚏反射,把它们给喷出去。

为什么感冒前我们会不住地打喷嚏?

呼吸区黏膜也是诱发我们打喷嚏的地方。当我们感冒了,全身的防御系统都会被调动起来,各种组织器官会积极应战来保卫我们的身体。鼻子作为身体的第一道关卡,当然也不例外,而这时如果恰好有病毒之类的异物进入到鼻腔,鼻腔黏膜受到了刺激,就会开始肿胀并且分泌比平时多得多的黏液,这些黏液就可以把病毒收集在一起并且杀死,从而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鼻塞和流鼻涕。

如果进入鼻腔的异物实在太多了,黏液不够用了,受到刺激的黏膜就会启动更为激烈的应对措施。就是让呼吸道的肌肉收缩,调动肺里的空气猛地从鼻子里冲出来,把鼻腔里的异物冲走,于是就打喷嚏了。

说到打喷嚏,有些人可能会顾忌到礼貌等问题,在有了打喷嚏的冲动之后努力忍着,把喷嚏忍回去,实际上这样不利于健康。当我们想打喷嚏的时候证明鼻腔已经快承受不住异物带来的压力了,必须及时清扫出去,否则这些异物通过鼻腔进入气管或肺部,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危害。

为什么感冒时鼻塞特别严重?

这就要再好好讲一下鼻子的构造了。鼻子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个部分,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更是一个实现嗅觉的器官。鼻子是一个高度分化的感受化学刺激的器官,对于我们人类这样的动物接受外界的化学信息、识别环境辨认敌我、归巢、捕猎、避敌、寻偶或觅食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拿我们人类的鼻子举例,它就像一间前后都有门的房间,当中有一个叫鼻中隔的隔断,可以理解为承重墙,把鼻子分为左右两间,那每间的侧墙上又挂着三块蜷曲的鼻骨,这间房子就称为鼻腔。

鼻腔前面当然是通过鼻孔和外界接通的,而后部则是通向我们的咽部。咽部是鼻子和口腔后方的一个空腔,是呼吸和吞咽合用的一条重要通道。当我们感冒时,鼻黏膜会发炎充血肿胀,毛细血管会扩张,分泌物也会增多。一个本来并不宽敞的通道里又堆满了东西,出入当然就不能通畅,就塞上了。这样一来就使得气体出入遇到了障碍,鼻子自然也就不容易通气了。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一下鼻涕。有一个很有趣的数据,可以帮助你来理解为啥感冒的时候鼻涕总擤不完。要知道,即使健康人每24小时也会分泌差不多500~1000毫升黏液,或者你可以管它叫鼻涕。感冒的时候由于黏膜充血,黏液腺分泌会相应再多一些。

可是我们并没有一天流出差不多一矿泉水瓶子的鼻涕,那是因为大部分鼻涕都顺着鼻黏膜纤毛运动的方向流向了鼻后孔,到了咽部。换句话说就是鼻腔黏膜上长着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分泌出来的鼻涕也就顺着被往后送到了咽部。因为鼻腔和食道是相通的,所以说大部分鼻涕都被我们不知不觉地给吞下去了,还有一小部分被蒸发掉了,最后一小部分干结之后变成了鼻屎。所以我们平时看不到它从鼻腔里流出来。

鼻黏膜是很小的一块区域,它为什么能够分泌那么多的鼻涕、黏液、分泌物呢?鼻黏膜上有一种细胞叫杯状细胞,它能够制造出很多黏蛋白。黏蛋白被释放到细胞外头之后有一个很强的能力,就是可以大量吸收水分,体积能够膨胀600倍,而杯状细胞一天只需要制造一毫升的黏蛋白,足以满足鼻腔的正常需要了。

为什么我们要有两个鼻孔?

为什么搞出鼻中隔把鼻腔分为两间屋子?我们先来看看其他成双成对的感觉器官。两只眼睛在同一方面让我们产生了立体视觉,可以更加精确定位看到的物体;而拥有两只耳朵可以听到声音的时差,让我们可以定位声音的来源。

再来看看我们身体的内部,还有一些成对的器官。比如说呼吸道另一端,我们的肺,每一侧肺都有其同侧相应的鼻孔控制,因此如果一个鼻孔堵塞了,两侧的肺就会产生竞争,让人觉得难受,呼吸不畅。换句话说,当一个鼻孔堵塞无法通气,作为人体呼吸系统鼻反射的一种精确保护机制,呼气过程就会完全转移到另一个鼻孔,这个是第一点。第二,两个鼻孔能够使呼吸运动更加有效,进而推进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第三点,两个鼻孔呼吸是轮班制的,会轮换休息。一个鼻孔工作的话非常容易疲劳,只用单侧鼻孔呼吸持续三个小时就会感到疲劳。第四,两个鼻孔还有助于睡眠,在8小时以上的睡眠当中,如果保持一种睡姿不变,由于重力的作用,一侧的鼻孔通常就会鼻塞,所以两个鼻孔就可以让我们睡得更加放松。即使一个鼻孔暂时不通,人体也能够轻松应对。

当然,两个鼻孔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斯坦福大学的嗅觉研究项目组曾经做过一项挺有趣的研究。他们发现,在一天当中,我们的其中一个鼻孔要比另一个鼻孔吸入空气的速度更快。但是在一天当中,这个具有统治地位的鼻孔会轮换交替,而非始终有一个主鼻孔,一个辅鼻孔,它们是轮流上岗的。更有趣的是什么呢?我们似乎需要有一个呼吸能力更好一些的鼻孔和一个呼吸能力没那么好的鼻孔。

这就要说回到鼻子的结构,前面说过鼻子是一个化学感受器。鼻腔顶部有一层嗅上皮组织,大约有一千万个嗅细胞。它们是用来检测空气当中的气味分子,把信息通过嗅球中的神经纤维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嗅觉。气味分子要能被嗅细胞捕捉到,首先就要被嗅上皮表面的黏液吸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嗅区黏膜。再扩散到黏膜内层,和嗅细胞结合在一起。因为嗅上皮黏液吸收气味分子的速率不同,有些东西吸收得比较快,在被鼻子吸收之前就快速到达嗅觉感受器。还有一些气味分子吸收得比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到达嗅觉感受器,而不是快速地直接进入肺部。我们需要两种流速的吸入速度,所以有了两个鼻孔,这样就可以闻到更多的气味了。

为什么有些人是高鼻子?

鼻子还有一个说法叫五官之王,欧美明星的鼻子往往很挺拔。这是为什么呢?主流的观点认为,气候可能在鼻子的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于生活在像巴布亚新几内亚或加蓬这样的高温且潮湿气候地区的人来说,来自寒冷干燥气候地区的人,比如格陵兰岛或西伯利亚的人,通常拥有更高更窄的鼻腔。研究者分析了一百具头骨的鼻腔数据,这些头骨来自生活在五种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十个人类群体。结果发现,来自寒冷干燥气候环境人群的鼻腔更高一些,鼻腔下部到上部的直径变化也会更大。

对他们而言,高鼻子除了好看以外,还有一些更实际的好处。生物学上,变窄的鼻腔使得空气和黏膜组织接触得更加紧密,有助于让空气变得更温暖和潮湿,因此寒冷干燥环境下的居民有相对较长的鼻腔,多出来的空间更容易让吸入的空气温度和体温趋于一致。而鼻腔中的纤毛能够把病菌和尘土这些有可能感染肺部的东西挡在外头,而吸入湿润空气时纤毛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南森·霍尔顿表示,温暖气候地区的人如果来到寒冷地区,可能会更容易患上感冒和其他相关疾病。

气候越寒冷,鼻孔越窄小,鼻梁越高尖。北欧白种人的鼻子既细又高,就是为了呼吸寒冷的空气。同理,气候越温暖,鼻孔就会越宽大,鼻梁就会越短小。黑色人种的鼻子既宽大又扁平,就是为了吸进大量温暖而潮湿的热带空气。人类学家将此作为种族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同一种族当中的个体差异、群体差异也是很大的,比如说汉族当中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鼻子就有很大的差异。

为什么有些人嗅觉特别灵敏?

最近有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人类也有异常灵敏的嗅觉,并且不知不觉当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细微的气味能够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心情、行为以及决定。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则能够表现自己恐惧或悲伤等情绪!

19世纪一位重要的解剖学家布罗卡通过比较不同动物大脑中控制嗅觉的部分占整个大脑的比例,把哺乳类动物分为了两类。一类嗅觉发达型,比如狗,它们能够通过灵敏的嗅觉来感知外部世界;第二类是嗅觉不发达型,比如人类、其他灵长类,还有海生哺乳动物,比如鲸、海豚。

但是演化的逻辑并不是有得必有失,近年来,研究者就通过大脑扫描发现,人类大脑当中感知嗅觉的部分实际上多于布罗卡在一百多年前通过解剖得出的区域。尽管人类的气味感受器在数量上要比其他哺乳类少得多,但是人的鼻子和大脑之间的联系却异常活跃。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相比,人类的每组气味感受器连接的神经更多。我们对气味的处理能力更强大!

为什么气味会影响情绪?

人类的鼻子远比我们自己想象得要灵敏。某些化学试剂即使在水中稀释了十亿倍,依然可以被人类的鼻子侦测出来。人类还拥有超强的分辨气味的能力,大脑中的嗅觉中心和大脑边缘系统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大脑边缘系统控制情感恐惧和记忆,因此也可以推测气味,还能够影响思考。

房地产商早已熟知这背后的“套路”了,他们很会利用气味来吸引客户,在样板间烤面包或者煮咖啡,让客户感受到家的气味,从而带动房子的销售。大名鼎鼎的星巴克也是出了名的打造嗅觉体验的高手。还有研究发现,空气中淡淡的柑橘味清洁剂的气味能够让学生们自觉打扫卫生,尽管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察觉到这种味道。

还有研究发现,气味能够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有这样一项研究:在参与者做一项决策能力测试的时候,在空气当中加入新的气味,结果发现不管是好闻的气味还是难闻的气味,都会让参与者的测试成绩大幅下降。研究者推断,这是因为气味会刺激大脑的情感区,使人们变得更加感性而非理性。当然,气味还可能影响我们的视觉甚至是巩固我们的记忆。还有研究者指出,人们似乎可以从他人身上的汗味来察觉对方的恐惧!

还有一种气味肯定和情绪关联,而且通常是尴尬的,那就是屁味。说起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屁似乎比别人的好闻一些呢?这个还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研究者已经证实了,在气味盲测当中,我们的确更偏爱自己放屁的气味。你越熟悉某样东西,你就越有可能会喜欢它。由于你身体内产生的气味与你的微生物组有关,所以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屁都是独一无二的气味。

那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别人的屁讨厌呢?从演化的角度也能说通。对于他人屁味的厌恶也许是大脑在防止我们伤害自己,防止和病原接触。屁是能传播疾病的,比如说著名的酿脓链球菌。当人类还没穿上裤子的时候,这些细菌是不经过任何的防御措施,直接排放到别人身上,所以后果——“大家懂的”。

至于我们自己的屁似乎比别人的屁好闻一些,这也是由于大脑当中处理诧异这种状态的前扣带皮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想想看,放屁的时候我们自己会知道,于是我们会对随后的“毒气弹”有所准备。但是,当我们在某个拥挤的房间内遇到了某人抛出的一个无声的“毒气弹”,大脑就很诧异,就会认为周围处处是危险,这就使得屁味臭上加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