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湁潗(2),舟人至此,捷捽(3)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篷窗中见石骨棱层(4),撑拒(5)水际,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
戊寅(6)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7),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8)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9),是侯用武之地(10),灵爽赫赫(11),须眉戟起(12)。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水江潎洌(13),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14),碚礌(15)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16)。今僧寮(17)佛阁,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18)送至矶,饮石壁下。
(1)燕子矶:在江苏南京,因山石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
(2)湁潗(chì jí):水沸涌之貌。
(3)捽(zuó):揪,抓,舟人靠岸的动作。
(4)棱层:山势高耸突兀。
(5)撑拒:支撑,撑持。
(6)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
(7)吕吉士:吕福生,字吉士,浙江绍兴人,明末复社成员。观音门:明代南京的城门之一。
(8)蹉过:错失。
(9)吴头楚尾:燕子矶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地,在吴国上方,楚国下方。
(10)是侯用武之地:是春秋吴楚用兵之地。
(11)赫赫:显著盛大。
(12)须眉戟起:胡须和眉毛像剑戟竖起,这里形容燕子矶山势雄伟。
(13)潎洌(piē liè):水流冲激之貌。
(14)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15)碚礌(bèi lěi):坚硬的岩石。
(16)十年面壁:达摩祖师曾面壁十年。
(17)寮(liáo):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