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罪责归己会让痛苦无限蔓延(1 / 1)

鲁迅先生的《祝福》里,有一个逢人便重复同样话的女人,她就是祥林嫂。

祥林嫂有着一段悲惨的遭遇,因为疏忽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被狼叼走。从此,这便成了她生命里最深的痛,最大的悔恨。周围的人对她没有同情和怜悯,只有冷漠与嘲笑。祥林嫂不知所措,渐渐地远离了人群,变得沉默寡言,终于在除夕夜里凄惨地死去。

相信直至现在,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依然会对这一情节记忆犹新。祥林嫂的喋喋不休、怨声载道,简直成了一个反面典型。其实,她所有的症结都只源于一点,就是不肯宽恕自己,在出现心理创伤之后没有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悔恨交加的情绪积压在心里,耗竭了心力,导致精神世界彻底崩溃。

祥林嫂是虚构的,可生活中像祥林嫂一样的人,却是真实可见的。

陆依娜因病休假在家,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工作的事。她是公司宣传部的负责人,许多事都得亲自把关才放心,偶尔放任一下部署,就可能出了岔子。虽然每天在家里休息,可她还会不时地询问下工作上的事。后来,因为有一项重要的文件需要她签字,她便让助理下班时顺道把东西带过来。结果,在来她家的途中,助理不小心被一辆电动车撞了。

事后,她一直都觉得愧对助理,每次面对她都会有些焦虑,总试图想办法“弥补”对方,弄得助理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毕竟,那次小意外,只是让她擦伤了皮,并无大碍。况且,就算不给陆依娜送文件,她依然要经过那条路。从始至终,她从来就没有怪过陆依娜。

不仅在工作上如此,在感情方面,陆依娜也是一个很容易自责的人。

她和前男友是异地恋,后来对方为了她放弃了工作3年的岗位,来到陆依娜所在的城市,重新找工作。陆依娜既感动又内疚,总觉得是自己给男友的生活造成了“麻烦”,就处处迁就男友。没想到,男友后来竟还是移情别恋了,对陆依娜提出了分手。

分手之后,陆依娜并没有怨恨男友,反倒觉得自己不好。她曾经借给男友1万块钱,虽然自己也遇到了难事,可一直不敢开口向对方要,总觉得错在自己,没有理由去讨回那笔钱。在这段感情中,陆依娜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但她还是忍不住这样想:如果对方不是因为我来到这个城市,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彼此也不会因为生活琐事闹翻,他更不会移情别恋。

在陆依娜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思维模式,或者说一种不合理信念:但凡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心理学上,这种事事都认为自己不对的想法所引起的情绪,叫作“负罪感”。当负罪感产生时,当事人总觉得自己对所做的某件事或说过的某些话要负有责任,觉得自己不该如此。这种情绪批判的不只是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批判了整个人。

“如果……那么……”的思维模式,是导致负罪感的重要原因。比如:“如果我再瘦一点,那么他就会喜欢我”“如果我再努力一点,那么晋升的人就是我”。这种思维模式的危害在于,它跟现实毫无关系,只存在于主观的推理中,从而严重影响了自尊和自信。

很多人都不解,自己为什么会陷在“都是我的错”的漩涡中?

有一项针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人员要求学生们记录一件“给他人带来巨大喜悦的事情”,结果很有意思:学生们对自我的不同看法,明显地影响到了事件的叙述。高度自信的学生描述的情形多半是基于自己本人的能力给他人带来的快乐,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记得更多的是分析他人的需求,在意他人的感受,他们强调的是利他主义,而自信的学生强调的是自己的能力。

这就告诉我们,缺乏自信的人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而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和正常需求,继而萌生出一种心态:一旦事情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自己,因为没有满足他人而感到愧疚。这样的思维模式很容易让人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抑郁的情绪,因为背负着强烈的愧疚感,让生活和心情都变得很沉重。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那你应该想一想:这些谴责有什么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自责会影响自信的确立,给心灵增加负担,保守内疚感和羞耻感的折磨。要改变这一切,就得增强自我意识,告别“我应该”“我后悔”“我不喜欢自己”的思维方式。

把注意力从那些让你感到自责的事情上移开,去做你内心深处非常想做的事情。心理学实验证明: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里,能给人在精神和体能上带来帮助,并能消除人们对自己的不满情绪。比如:读一本喜欢的书,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来一场痛快的旅行,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件事情里,尽情地享受过程。

最后要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在各种事情中应当负的责任,不要盲目夸大自己的“破坏力”。现实中某一结果的发生,通常都不是单方面原因所致,除了反省自身的问题以外,还要认识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信心,更好地应对挫折,摆脱焦虑、内疚、悔恨等负面情绪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