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从刘基到刘伯温(1 / 1)

一、《诚意伯刘公行状》,造神开始

在今天的中国民间,说到刘基,没有几个人知道;提起刘伯温,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大家想一想,这正常吗?实在是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刘基与刘伯温都是同一个人的名号,但各自内涵已经大为不同了。刘基指的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身边那个文臣,刘伯温则是一个拥有超人力量的智者,是可以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大师,甚至已经成为智慧的代名词。

现实中的刘基没有任何超越常人的神力,有的只是自己的眼光、知识与判断力。而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刘伯温,却有着惊人的法力,能够看透过去,预知未来。能够作法借来东北风火烧陈友谅的大船队,也能调动霹雳炸开张士诚的平江城,能写出《烧饼歌》《百战奇略》,甚至在去世许多年之后,还能帮朱棣修建北京城。随着时光的推移,真实的刘基,留给世人的记忆越来越模糊,而传说中的刘伯温,形象却越来越饱满,故事却越来越丰富,事迹越来越深入人心。

任何偶像的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何神话的流行,都需要有长时间的酝酿与筹划。从朱元璋的谋臣刘基到无所不能的刘伯温,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清洗胡惟庸不久,将胡党阵营不断扩大化之时,一篇歌颂刘基生平功业的文章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篇作品,就是著名的《诚意伯刘公行状》,作者是黄伯生。

刘基加入朱元璋阵营,真是命中注定的吗?

据这部《行状》记载:元至正十年(1350年),刘基与几位好友同游西湖。一帮人在湖滨的露天餐馆吃饭,边吃边聊,边欣赏西湖上流动与不动的风景。突然之间,大家看到天空西北方向出现了大片异样的云彩,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投射到了湖面之上。所有人都不禁看呆了。同游的鲁道原和宇文谅都说,这就叫天降祥云啊,我们中的某个人估计要发财了,大家都写写诗,纪念一下呗。一时间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相当热烈。刘基却不想听这些人说话,只顾埋头喝自己的,似乎想趁大家不备之时,多消灭一点桌子上的酒菜。大家逗他,说刘先生上辈子肯定是饿死的,他也懒得反驳,致力于自己的工作。突然,刘基站起身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撂下一句狠话,就把哥几个全吓傻了:“你这是想让我们灭族吗?”

大家面面相觑,琢磨到底是应该把这个刘基扭送官府,还是找条胶带,先把他的嘴封起来?眼看势头不对,一伙人都很快散去了,给刘基留下了满满一桌子酒菜。

刘基懒得搭理这些庸人,叫上自己的学生沈与京,继续喝酒放歌,直到喝得大醉,也没见那几个人带着官军来抓自己。

镜头切换一下,刘基开口了,原来他说的是:“你们看到的,就是天子之气,是从金陵飘过来的。十年之后,有能当皇帝的人就在那云下起事,我肯定要去辅佐他。”

当时,刘福通的红巾军还没有造反,虽有方国珍等个把海盗闹事,元朝的统治还相当稳固,根本看不到任何灭亡的迹象。朱元璋还在凤阳皇觉寺当下等和尚,估计连这辈子到南京旅游的野心都不敢有,还想当皇帝?刘基还在做他的儒学副提举,而且工作相当敬业,他对朝廷是有些意见,但压根就没想到背叛,他对大元的赤诚之心天地可鉴。再说,刘基是能预报天气,难道也能预报时局,而且还估算得那么准,精确地预测自己十年之后投奔朱元璋?

显然,真相只有一个,这个“西湖观云”的段子,是至少十年之后才编出来的。表面上看,是在证明刘基预见准确,实际上是在吹捧朱元璋,说他当皇帝是天命所归,谁也抗拒和阻止不了。

《行状》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事:

刘基善于观测天象,朱元璋知人善任,就委派其担任太史令一职。一天,刘基发现太阳中出现了黑子,就对朱元璋说:“东南要失一大将。”朱元璋还不能相信。没想过了几天,福建传来消息,参军胡琛遇害了。

过了两天,刘基去见到朱元璋,发现老大正准备处决手下三个士兵。刘基忙问原因。朱元璋说,自己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这三人头上有血,准备谋害我。

刘基掐着手指一算,扑通跪倒:“主公,大喜啊!”朱元璋被搞糊涂了,这喜从何来?刘基说:“三人头上有血,三人不就是‘众’吗,用土傅之,就是得土得众之相,应该在您做梦后的三日,一定会有捷报传来,切勿杀这三位。”朱元璋将信将疑,于是把三人收押。

三天之后,果然有喜报传来,海宁城守将投降。

如果这样的事情属实,刘基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如果他有这样的神力,如果真的能呼风唤雨,作法带来雷电霹雳,何必跟着朱元璋混,自己都能一统天下,改朝换代了。而这么厉害的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却跟个老家丁似的毕恭毕敬,证明了朱元璋是何等的伟大。

因为有了《诚意伯刘公行状》,刘基“慧眼识真主”的故事被越传越神,朱元璋“真命天子”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而以后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喜欢通过抬高开国元勋来彰显自己的开明形象。生前过得并不如意的刘基,死后却成了重点歌颂的对象。

因为《行状》的影响力很大,以至于后来的清政府编修《明史》,也不能不参考它。

不过,在神化刘基的漫漫长路上,《行状》只能算刚刚起步。

二、从谥太师到入太庙,不断加封

大明王朝的历史轨迹,恐怕是开国者朱元璋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他死后第二年,四皇子朱棣就发动了靖难战争,并在三年后成功地将朱元璋钟爱的皇太孙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当上了皇帝。后来,朱棣迁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此后的两百余年,大明王朝一直建都于此。

永乐元年,天下初定,刚刚在靖难中抢了侄子天下的朱棣,就命令解缙、夏原吉等人修订已经编好的《太祖实录》,大肆删改,涂脂抹粉,为自己的造反行为制造正当性,而曾经担任总裁官的王景,在永乐二年创作了《翊运录序》。他在其中对刘基的事功大加赞颂,将之说成比伊尹、姜尚和张良更加伟大的谋士,王景写道:

……诚意伯刘先生者沉几先物,独识真主(朱元璋),遂委身而服事焉。太祖敬而信之,用其宏谋,西平江汉,东定吴会,天下大势固已定矣。于是席卷中原,群雄归命,混一四海,大抵皆先生之策也。今观御书诏诰之推奖,国计事几之商榷,词命往复,弥缝参赞,千载一遇,虽伊尹、吕望、张良之卓越,亦不过于先生矣。……殷周以来,一人而?已。

如此高的评价,恐怕刘基本人也不敢接受。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朱祐樘归天,他唯一的儿子,十五岁的武宗朱厚照登上了皇位,改次年号为正德。看过任贤齐《龙凤店》的朋友,应该对这个皇帝有些印象。

朱厚照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出生大明秩序稳定、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人才辈出的的十五世纪末期,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嫡子与长子于一身的皇位继承人。朱厚照在十五岁时登基,这个年龄继位也许有点早,但老爸明孝宗朱祐樘成就的弘治中兴,让他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基础和起点。何况他的父亲还留下了李东阳、刘健和谢迁三位名臣来辅佐他,只要能力不是特别差,这个班就会接得很舒服。他的政绩也不会差到哪去。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世界上的败家子很多,但能败到正德皇帝这么有水平的确实很少。朱厚照以自己桀骜不驯的**个性,玩世不恭的游戏态度,在十六年的执政时间里,为历史留下了一桩桩让人目瞪口呆的荒唐记录。以至于到了清朝,太子太师们如果看到学生不服管教,都会大喝一声:“你想学正德吗?”学生马上就老实多了。

朱厚照宠信以刘瑾为首的八大太监,人称“八虎”,又收了京城上百名恶棍为义子,当起了黑社会的保护伞、黑老大。他不住舒服过头的皇宫,专门修建了豹房锻炼身体,跟老虎豹子比赛摔跤。他在宫中模仿皇宫外的花花世界,建立了多座商铺和妓院,把小太监扮成商户,宫女扮成妓女,肆意胡来,游戏人生,搞得宫内乌烟瘴气。他甚至还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并改名朱寿。朝中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然是极力劝诫,希望皇上改邪归正,做一个贤君应该做的事情。

正德九年(1514年)十月,和朝中大臣们已经对抗了近十年的朱厚照,突然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加赠刘基太师,谥文成侯。朱厚照甚至学着朱元璋的做法,找文字高手写了一篇《赠谥太师文成诰》,对刘基的功绩不吝赞美:“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并且把刘基抬到了本人生前都不敢想象的高度:“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这似乎有些夸大事实,不过,既然李善长因为政治不正确被打倒了,汪广洋杨宪胡惟庸一干人也都被处死抄家。刘基虽然也受过处分,但却没有被剥夺爵位,这样的说法也不算夸张。

朱厚照这个行为,倒是让满朝大臣相当吃惊,当然一时也提不出什么批评意见。不过朱厚照做事也是考虑成本的,他是想告诉那些整天向自己提意见的文官,我不光会重用太监,也完全有可能提拔你们。不过,你们得有刘基这样辉煌的业绩,还得有刘基这样任劳任怨的忠诚,你们有吗?

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刘基就有了国师的美誉。

七年之后,年仅三十一岁的武宗因病去世。他身边的女人不少,居然没留下一个儿子。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此人是孝宗亲弟弟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时年十六岁,这就是著名的世宗嘉靖皇帝。

朱厚照不负责任地死去,给了朱厚熜一飞冲天的舞台。本来作为藩王,朱厚熜一生的命运基本上就那样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就得在自己的封地,在四线城市湖广安陆(今湖北孝感)虚度一生。但运气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朱厚照的突然死亡,让他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但生活在大都市的文官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地方来的小皇帝,绝不是省油的灯,而是惹不起的主儿。朱厚熜不肯接受过继给明孝宗的制度安排,坚持要把自己的亲爹追封为皇帝,把亲妈封为皇太后,这种不符合祖制的粗暴做法,自然引起了朝中坚持传统的大臣的强烈不满。双方围绕朱厚熜应该给谁当儿子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由此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事件。在整个过程中,朱厚熜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使用武力教训拒不听话的刺头官员,酿成史上著名的左顺门惨案,把上百位官员的屁股打开了花。依靠皇权的保障,他还是笑到了最后,追尊父亲兴献王为睿宗,并将其神主供入太庙,位列堂哥朱厚照之前。朱厚熜还在安陆为生父大修明献陵。至于他自己,则迷恋道教,不理朝政,并重用史上著名奸臣严嵩,在朝廷大臣之中,又引发了很大的不满情绪。

嘉靖十年(1531年),刑部郎中李瑜上书,建议给刘基侑享太庙,爵位世袭,如中山王徐达。朱厚熜命令礼部和兵部合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如此一来,刘基开国第一文臣的地位,就更加巩固了。而朱厚熜也用这种方式告诫群臣,想死后进太庙,就应该像刘基一样忠于朝廷,而不是整天找皇帝的麻烦。

当年刘基因为谈洋案得罪了胡惟庸,也开罪了朱元璋。这年五月,朝廷设立了谈洋巡检司,派驻营兵五队,合计一百二十五人。朱厚熜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彻底恢复和提高了刘基的名誉。嘉靖的祖宗朱元璋如果九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这孙子是在抽自己的脸呢?

不断加封的背后,是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希望借抬高刘基来神化朱元璋的统治,进而神化自己。他们不需要一个真实的刘基,一个只是能熟读兵法,预知天象,精通地理的普通人。他们需要一个有不凡出身,能够作法借东风、送霹雳,预测未来,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却又对朱元璋俯首帖耳,对大明王朝忠心不二的刘伯温。唯有这样的神人,才能衬托朱元璋的伟大,才能彰显大明王朝的神奇。这样的人本领越高强,作为其主人的朱元璋及其后代,当然更加让人敬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力拔高刘基地位的两个皇帝,是大明十六帝中很有个性的两个,他们因为自己不检点的行为,与大臣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无法消停。二人加封刘基,是为了给朝臣树立一个标杆,让他们更加服从自己的意志。如果刘基九泉之下有知,显然不可能高兴。对于借自己来立威的做法,肯定不会认同,更不愿意自己被如此利用。

当然,美化刘基的不只来自皇室。与张居正同一时代的大文豪王世贞也曾为刘基作传,并将其与于谦和王阳明并称为“明三大功臣”。而明清读书人对刘基,更是不惜溢美之词。也有些人却喜欢把自己写的作品,冠以刘基的名字。

三、《烧饼歌》的故事,耐人寻味

刘基一生的著作颇丰,收入《诚意伯文集》中的有散文三百余篇,诗一千余首,词二百余首,但归到其名下最著名的作品,却不是什么长篇大作,只有区区一九一二字。这就是著名的《烧饼歌》。

《烧饼歌》借助刘基与朱元璋对话的形式,用隐晦的语言,勾画出了自明朝统一直到清末五百年间的中国发展,预测历史走向几乎没有任何落差。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预言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现实事实的分析,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生活与处世经验得来的。我们看到一个运动员很有天分,也很努力,预言他能获得世界冠军;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很漂亮,也会交际,预言她能嫁入豪门;我们看到一个老板既愚蠢,又不听劝,预言他的公司会倒闭;我们看到一个大学生沉迷电脑游戏,不爱学习,预言他将来找工作会遇到麻烦。这些只是基于事实的合理判断,这样的推测,即便可靠性很大,也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

而署名刘基的《烧饼歌》,预测自明朝建立之后六百年的事情,居然是百发百中,从不落空,这就让人不得不产生怀疑。再看《烧饼歌》开头的场景,完全是不顾历史真相的调侃: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今天我们普通人吃饭还要有专门的餐厅,堂堂的皇帝朱元璋,居然躲在内殿里大啃烧饼,害怕让别人知道?朱元璋是南方人,根本不可能喜欢吃北方人的快餐烧饼。而且,大臣想拜见皇帝,不是想来就能来,想见就能见到的,得预约排队。朱元璋架子多大啊,根本不可能咬了一口烧饼,就急忙接见大臣,怎么着也得让他在外面候着,自己吃完了再说。

开头都写成这样了,后面的真实性也就大打折扣。还有这样的段子:

帝曰:“朕今都城筑得坚固,何妨之有?”基对曰:“都城虽坚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入。”随即作歌三首: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

朱棣在洪武三年就被立为燕王,“只恐燕子飞入”这样的话怎么好乱讲。朱棣的年号永乐,刘基怎么可能料到,如果他真能算准,何不劝朱元璋赐死朱棣,以彻底堵死靖难发生的可能?

而且从三首诗本身来看,文笔生硬,近似打油诗,和刘基的语言风格落差很大,只恐刘基在世,也羞于写出这样的文字吧。

最最让人怀疑的是,《烧饼歌》在刘基死后五百年内从来都没有流行过,在清末突然火爆起来,完全无法排除后人代笔的嫌疑。如果真是刘基作品,那《明史·刘基传》和《明史·艺文志》应该也会收录。(《艺文志》甚至把《天文秘略》和《一粒粟》这样的伪书都算在了刘基头上,就是没有《烧饼歌》。)

《烧饼歌》几乎是将明清两朝近六百年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一遍,即使用的都是隐语,明眼人一看就能懂。

《烧饼歌》中两句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肯休”。这两句话甚至被收入了邹容著名的反满宣言《革命军》中,借刘基之口表达自己的主张。而我们前面已经讲到,刘基根本不主张杀尽胡人。在讨元檄文中,他借宋濂之笔,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根本不会赞同种族清洗。

清末秘密会党打了反清复明的旗帜,与当年刘福通、朱元璋做的事情有非常类似的地方,都是以民族革命为口号,来实现自己掌握政权的目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推出一个神通广大,能够预知未来,能够操纵天象的传奇人物,而这个神人又和自己站在一起,旗帜鲜明地支持自身立场,对反清事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刘基能被他们选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刘基辅佐朱元璋时,确实也曾有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主张,很容易被解读成是自己人。但对于刘基思想的深层解读,当然也是这些造反者不愿意也不能够的事情。关于刘基的传说越来越多,越来越神,似乎刘基永远活在大明王朝。

四、刘伯温与哪吒城,流传甚广

刘基主持修建了南京皇宫,并设计了南京城墙,却没有能看到工程完工的那一天。而后来朱棣修建北京城,就更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现实中的刘基已经入土为安,传说中的刘基永远活在中国人心中,也活跃在各种版本的北京建城传说里。很多故事讲到,是刘基和姚广孝一起设计了北京城。

一个相当流行的版本是这样的:

燕王朱棣夺取了天下之后,想在北平修建一座新都城,就把北平改为北京。工部官员一听就慌了,急忙禀报说:“上位,北平那里本是苦海幽州,有条孽龙非常厉害,根本不能建都啊!”朱棣一心想在北平定都,于是就命令大军师刘伯温和二军师姚广孝去实地考察。

两个军师都想在朱棣那里立功,心里都暗暗较劲,于是达成了默契。刘伯温住东城,姚广孝住西城,先各自独立调研究,十天之后碰面,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北京轮廓图。

十天之后,两人如约见面,落座之后,下人拿来了纸笔,两位军师背对背画出了自己的设计图。当他们把图展开之后,现场观众爆发出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到底是燕王手下排名前两位的军师,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个人画的图几乎一模一样!

两人去拜见朱棣,燕王一见他们画的地图,奇形怪状,正要拍桌子发火。刘伯温哈哈一笑:“陛下息怒。我给你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刘伯温指着地图:“这正南开个城门,就是哪吒的脑袋,我管它叫正阳门;正阳门内开两眼井,就是哪吒的眼睛;瓮城东西两边开门,这是哪吒的两只耳朵;正阳门东边,有哪吒这半边身子的四臂,我给它们起名叫崇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正阳门西边,同样有四臂,我给它们取名宣武门、西便门、阜成门,西直门;城墙背面是哪吒的双脚,我管它们叫安定门和德胜门。”

朱棣看着看着,慢慢收起了愤怒的表情,开始欣赏刘基的设计了。

“为了镇住孽龙,非把北京修建成八臂哪吒形不可。”两位军师不约而同地?说。

“这样啊,”朱棣若有所思,接着看两人的设计图,突然,他发现了问题,“姚广孝,你是怎么画的?”

姚广孝吓得一愣神,回头再看了看刘基的图,他摸着闪亮的光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原来,刘基与姚广孝都分别遇到了长有八条胳膊的小天神哪吒,并照着他的样子画出了北京设计图。不过,姚广孝却与刘基有着不同的经历。

当时,哪吒在前面蹦蹦跳跳,姚广孝在后面边跑边画。突然一阵风起,把哪吒的衣服吹起了一块。

“这一定是天意!就凭这个,我就能超过刘伯温。”姚广孝大喜,迅速画完了图纸,在城墙西面,他特意画出了一个缺口。

刘伯温不同意姚广孝的设计,姚广孝却坚持自己的神来之笔,争执不下,只好找朱棣裁决,朱棣金口一张:“东城按刘伯温的,西城按姚广孝?的。”

北京城在两大军师的监督之下,很快顺利竣工。新落成的北京城宏伟壮观,气势不凡,成为了建筑史上的典范和样板,让朱棣相当满意。而且,因为两大军师的巧妙设计,孽龙果然没敢来闹事。大明江山也延续了近三百年。

这个故事当然是杜撰,修建北京城的时候,刘基早就不在人间了,姚广孝也没有参与北京城的设计。但故事本身足以说明,刘伯温在北京人心目中的影响力有多大。尽管刘基只是两次短暂停留北京,这座城市的居民,还是非常愿意和他发生更多的亲密接触。

而且,略微熟悉北京故宫的人,就知其设计和建造,严重模仿和借鉴南京皇宫。甚至各主要建筑名称几乎都一模一样。无论是前朝后廷的格局,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的安排,左文华、右武英的布置,都是在模仿刘基设计的南京皇宫,也可以说是在向刘基致敬。

修建故宫的时候,刘基虽然早已经不在人间,无数的能工巧匠依然在学习他的设计思路。而刘伯温修建哪吒城的传说能够流传至今,为无数人所接受和传颂,也恰恰说明,刘基在民间的影响力之大。

刘基已经告别了人间,永远不可能复活,但他的传奇并没有结束,他永远生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普通人刘基发展到了牛人刘伯温,活跃在评书、小说和民间故事之中。他的真实事迹越来越模糊,而他的传奇色彩越来越浓厚。

中国老百姓神化刘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智慧的化身,来满足自己的美好愿望;中国知识分子神化刘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完美的楷模,要借刘基之手,来创造自己无法完成的事业;中国皇帝们神化刘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无所不能的参谋,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如同神助,自己的江山不可侵犯。中国的起义者神化刘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金字招牌,来为自己的行为制造正当性,来拉拢尽量多的追随者。

刘伯温几乎满足了各色人等的需要,他的智慧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就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了。英国人说,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中国人来说,人人都能从刘伯温的故事中,找到能让自己感动,或者让自己受益的元素。不过,刘伯温即便神通广大,却要屈尊排在一个人后面,而且这个人的传说,却多是来自对刘基事迹的移花接木,那这人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