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次还乡,低调隐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聪明的下属,明白进退之道,知道自己应在什么时候消失,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给老大添堵。洪武四年(1371年)春节一过,新年的饭局还没有应酬完,刘基就郑重地向朝廷提出致仕退休的申请,他要回家!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刘基的人之一,朱元璋也并不感到震惊,似乎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
在传统社会中,大臣因为年老,向皇帝请求退休,还有专业说法,叫“乞身”或“乞骸骨”。大意是,放过我这把老骨头,让我好好享受两年退休生活,让我能死在老家吧,别给京城的诸位大佬带来晦气!
这一次,刘基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满足。可见,对于刘基,朱元璋还是比较厚道的,不硬留他在京城。
在元朝官场二十五年,刘基曾经四起四落,在新朝,这样的事情还要重演吗?刘基归心似箭,他是不想再回来了。
无巧不成书,就在同月,病了大半年的李善长,也正式致仕。在一个月之内,大明王朝两位最重要的大臣,同时离开了南京。
二月初四,刘基回到了青田。两个妻子和两个儿子早就得到消息,出村口接他。到家了,一家人又能够团聚了。家人看到刘基,都非常开心,而小夫人章氏甚至又哭了起来。刘基看着她,又想到了死去的陈氏夫人,不免感慨一番。
一回到家,刘基立即修书一封,并让长子刘琏亲自送到南京,面呈朱元璋。
谢恩表写得极为谦恭,拼命贬损自己,使劲抬高皇上:
伏以出草莱而遇真主,受荣宠而归故乡,此人人之所愿欲而不可得者也。(中谢)钦惟皇帝陛下,以圣神文武之姿,提一旅之众,龙兴淮甸,扫除群雄,不数年间,遂定中原,奄有四海。神谟庙断,悉出圣衷。舜禹以来,未之有也。
臣基一介愚庸,生长南裔,疏拙无似,其能识主于未发之先者,亦犹巢鹊之知太岁,园葵之企太阳,以管窥天,偶见于此,非臣之知有以过于人也。至于仰观乾象,言或有验者,是乃天以大命授之陛下,若有鬼神阴诱臣衷,开导使言,非臣念虑所能及也。
圣德广大,不遗葑菲,远法唐、虞,功疑惟重之典,赐臣以封爵,赐臣以禄食,俾臣回还故乡,受荣宠以终其天年。臣窃自揆,何修而膺此?犬马微忱,惟增愧惧。已于洪武四年二月初四日到家,谨遣长男臣琏捧表诣阙,拜谢圣恩。
臣基无任激切屏荣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选自郝兆矩,刘文峰:《刘伯温全传》)
后人看了这篇谢恩表,只能感到心酸憋屈,为刘基的命运深表感慨。一个为朱元璋政权奉献了十一年,屡献奇谋,政绩卓著,甚至还救过皇上一命的功臣,一个为了大明江山殚精竭虑,不计得失,甚至不惜累垮身体、严重透支健康的老臣,仅仅为了能够平安养老,能够享受几年清静时光,就不惜使用如此谦卑的语气来恭维当权者。只为在信中,刘基极力否定自己,简直把自己贬低到了尘埃里,把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归功于朱元璋的正确领导,“言或有验者,是乃天以大命授之陛下”。与此对应,他尽力歌颂朱元璋,把这个草根皇帝捧到了天上,“舜禹以来,未之有也。”如果不看署名,感觉作者真像是一个习惯于阿谀奉承的无能大臣,而不是那个曾经在朱元璋面前慷慨陈词的刘伯温。
刘基知道,如今的皇帝,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主动跑到馆驿探望自己、求贤若渴的将军了;再也不是那个对自己言听计从,非常尊重自己想法的领袖了;再也不是那个送自己还乡送出十里,问寒问暖的统帅了。地位变了,人自然会变。他是大明的皇帝,他是世间的主宰。他希望得到万民的景仰,希望享受高高在上的威严。当年那段曾经对刘基非常恭敬,甚至以师礼相待的岁月,他非但不愿提起,更不乐意让人知道。
刘基把朱元璋的心思看得很透,故而写下了这样一封自我贬损的谢表。但他也很清楚,这位皇帝不会因为一封信,就完全放松对他的警惕。只要他刘基还没死,李善长等人就未必不会找他的麻烦。
刘基远在南田,却如同朱元璋在旁监视一般小心翼翼。既然决定归隐,就真正把自己当作一个南田农夫。他行事非常低调,与人交流,从不提及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往事,从不显露出一个开国元勋的做派。他换上粗布衣服,与村里的老人们打成一片,一起喝酒下棋,一起钓鱼散步,一起搬个小板凳晒太阳,日子过得也很惬意。
同样让人可惜的是,刘基再很少提笔写作了,生怕自己的文章,被人抓住什么把柄,恶意解读,给自己也给家人带来麻烦。
在今天的温州一带,依然流传着一个“蓑衣县令”的故事。蓑衣是当地农民下雨天的一种雨衣,穿上它可以在地里干活。
青田县令是刘基多年的粉丝,他最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和偶像见过面。县令向当地百姓讨教,如何才能见到这位昔日的风云人物。乡亲们告诉他:“刘老先生不愿见官场之人,只要是骑马、坐轿的过来,一律恕不接待。但只要是穿粗衣的平民,他却没有架子,一定都会接见。”这个县令耳朵不好使,听成了“蓑衣”,当真就在六月酷暑穿上厚厚的蓑衣,去敲刘基家的大门。刘基置办酒席招待,客人喝得高兴,自我介绍说:“我是青田县令,久仰伯温先生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刘基一听,立马跪倒磕头,口称:“草民有眼不识泰山,怠慢县令大人”。
随后,刘基就躲到山里去,再不愿意见官了。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如果刘基神机妙算,预知未来,他又如何看不出来人就是县令?而且作为一个诚意伯,他无论如何也犯不着给小小县令磕头。故事不过是说明,刘基在家乡的生活非常注意,不愿意和官场之人交往。
而正是这种低调,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都委曲求全成这样了,你朱元璋要加害,真能下得了手吗?
当时全国并未统一,朱元璋的军事行动依旧继续。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战神傅友德占领了成都,四川全境归入了明朝版图。朱元璋非常开心,封赏相关人员之后,突然想到了远在南田的刘基,同时,自己也有一些天文上的疑惑需要解释,于是修书一封,吩咐专人快马送到南田。
到底是书生意气,刘基看到皇帝亲笔书信,居然非常感动。朱元璋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他立即逐条详细作答,并小心地毁去了草稿,密封书信,让来人面呈朱元璋。
使者离开了,但刘基的激动心情却无法平复,很久不写东西了,他突然来了灵感,吩咐儿子磨墨。《平西蜀颂(并序)》就这样诞生了。文中高度肯定傅友德平定四川的贡献,热情颂扬平蜀的重要战略意义,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极力称道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并借机表达自己的耿耿忠心:
惟彼蜀国,开自蚕丛。山川隔阂,与华不通。金牛启道,厥穷斯凿。岷峨岧嶤,始连井络。秦以之霸,汉以之王。诸葛用之,震惊北方。剑阁倚天,瞿唐折地。仰不可攀,俯不可视。蠢兹羌戎,凭其险阻。罔知天命,大邦是距。洸洸虎臣,受命于征。出师桓桓,如雷如霆。如雷如霆,天子之威。庙筭先定,鬼神莫违。灵旗挥挥,指山山摧。羌人失魂,恧若死灰。爰将其臣,奉其版籍。泥首军门,面缚衔璧。六军奏凯,声动玄黄。黧童白叟,蹈舞康庄。四海会同,丰年穰穰。庆云甘露,自天降祥。臣拜稽首,受天之佑。受天之佑,天子万?寿。
见信如见人,当刘琏把颂表呈给朱元璋时,后者自然也非常高兴。并又回信进行安抚。如此一来,君臣之间虽不见面,却常有书信来往,倒别有一番乐趣。刘基逐步也恢复了好管闲事的习惯,又开始向朱元璋进言地方建设。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他们当年密切合作的时光。
但是,这种和谐生活不会持续长久。很快,刘基就遇到了大麻烦,甚至要被迫进京谢罪。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二、谈洋事件,被迫进京谢罪
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右丞相汪广洋被贬到广东。这样,左丞相胡惟庸就成为了中书省唯一的负责人,一向讲究权力平衡的朱元璋,这时候却一反常态,并没有任命新右丞的意思。如此一来,胡惟庸就成为唯一的丞相了。
胡惟庸一旦大权独揽,就迫不及待地在朝中不断安插亲信,大肆排除异己。朝中大臣,除了个别没眼色的,大部分都能认清局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都争着巴结胡惟庸,想方设法和他拉近距离。
但就在这时,一件小事却把朱元璋激怒了。当年四月,他发下诏书,免去刘基本来就很可怜的二百四十石年俸。还让不让这老先生养老了?
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朱元璋对刘基如此动怒,让刘基对朱元璋如此惧怕?
其实这些事情,很多是刘基自己招惹来的,这完全是他的性格使然。
青田县南一百七十里,有一处地方叫谈洋,位于温州与福建交界处,山势险峻,交通闭塞,浙江与福建两个布政使司都不好管理。在元末,这里曾归方国珍控制。谈洋的流氓无赖在方国珍的影响和控制下,组织团队,贩卖私盐,并从事海盗活动,相当猖獗,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方国珍投降之后,当地的山贼并没有收手,继续着他们的破坏活动。回乡养老的刘基听说此事之后,于洪武五年(1372年)上书朱元璋,请求朝廷设立谈洋巡检司,打击山贼,维护当地治安。朱元璋看了之后,马上就批准了刘基的建议,巡检司也很快建立起来了。
第二年,茗洋(今文成县东头乡)爆发了周广三事件,此人本来是当地士兵,擅离职守之后害怕受到惩罚,居然纠集当地百姓,发动叛乱。地方官员估计是得了周广三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事情居然隐匿不报。不过,这事还是被刘基知道了。
其实这事和刘基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还是为当地民众的安危担心,既然地方官员不作为,只好麻烦朝廷了!他立即写好奏章,并让刘琏再次秘密上京,呈送朱元璋。这样一来,周广三事件很快得到了平息。
不过,这时候的刘基,身份已经是普通百姓,这种直接向最高领袖上书的行为,无论在今天还在当时,都是严重的越级请示。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的地方官,都会感到相当不爽。但刘基知道,向县令知府求助,按他们的办事效率,还不得拖到猴年马月,最后也未必能得到解决。刘基的动机无疑是非常好的,但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让当地官员相当不满,也让一个远在京城的高官非常忌惮。
此人正是胡惟庸。刘基那个著名的比喻“将偾辕而破犁”传到他耳朵之后,胡惟庸就一直伺机报复。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形成了。
胡惟庸指使刑部尚书吴云亲自跑到温州府,召集温州和青田县的元朝旧吏,让他们联袂上书,说是刘基看出了谈洋一带有“王气”,一心想占为己有,作为家族墓地。但当地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不肯答应刘基的无理要求。刘基就夸大事实,危言耸听,说服朝廷设立谈洋巡检司,名义上是保护地方治安,实际上是为了赶走住户,霸占田地。当地百姓不堪刘基的压迫,只能铤而走险,发动叛乱,奏折最后说,恳请以叛逆罪名处置刘基,并逮捕刘琏下?狱。
茗洋和谈洋之间有几十里的距离,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胡惟庸偏有本事把两个地方扯到一起。这事只要派人下去调查一下,真相很容易水落石出。而有没有王气,也不能胡惟庸单方面说了算。
按说,这样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告状信,很容易看出破绽,但朱元璋看后,却非常重视,他并没有下旨捉拿刘基,甚至也没有把还在半路上的刘琏给逮回来。只是下旨取消了刘基的诚意伯年俸。好在刘基家里也有一点薄田,取消俸禄之后,还不至于马上造成生存危机。
不过就在七月,当朱元璋在南京见到刘基时,还是吃了一惊。刘基认错态度真好,居然主动跑来谢罪了!阶下跪着的,只是一位须发皆白、气色很差的老人,怎么看怎么像随时就可能去阴间报到,而不是精力充沛地想谋取朱家江山的人。朱元璋想起这些年的交情,心里也是很不好受,也不能对刘基怎么追究。
朱元璋既然没提出要放刘基回家,刘基干脆就在京城住了下来。这样一来,总不会有人再说我要谋反了吧。
朱元璋又把刘基塞进了弘文馆,这样,在元朝四起四落的刘基,在明朝也来了个三起三落。当时孔子后人孔克表等正在编辑一本四书五经的通俗读本,就把刘基也安排进了审读队伍,让他不能太清闲。刘基虽然走路都费劲了,但也要尽一个大臣的义务,也要和普通大臣一样按时上朝,参加重要的典礼和仪式。该下跪还得下跪,该磕头还得磕头。
这年八月,刘基因为没有参加祭奠孔子的仪式,却接受了活动的赠品猪肉,被朱元璋知道了,公事公办,罚了他一个月俸禄。但同样没有参加的丞相胡惟庸,却没受任何处分,这堪称看人下菜碟。已经习惯于逆来顺受的刘基,并没有做出任何抗议表示。
这时候的刘基,甚至还要写一些应景的文章,来歌颂朱元璋的英明领导。《甘露颂并序》等作品,就是这时候留下的。
刘基的京城生活如同被拘押软禁,比起当年被羁管于绍兴的日子,更加让人不开心。同时,他的身体越来越差,须发已经白了大半,牙齿脱落了三四成,左手已经几乎不能动弹了,耳背,走路也越发吃力。刘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刘基和宋濂是一生的至友,戴罪京城的时候,他特别希望能和老友喝茶述旧,回忆往事,平复忧郁的心情。可是,这样的小小愿望也无法满足。贵为明初文坛第一人的宋濂,已经被贬到江西安远任知县了。苦闷之余,刘基颤颤巍巍地提起毛笔,写下了堪与《离骚》媲美的长诗《二鬼》。
二鬼即指他和宋濂,而天帝,当然影射的就是当时的上位朱元璋。这首长诗计一千二百余字,可以说字字是血,行行是泪。讲述的是对天帝忠心耿耿、心怀远大抱负的二鬼,却无法得到对方信任,只能抑郁度日,等待天帝回心转意的时?刻。
天上的鬼神可以等待,已进入风烛残年的老人,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后人读过此诗,无法不为刘基的命运唏嘘感慨。结尾部分写道:
谋之不能行,不意天帝错怪恚,谓此是我所当为,眇眇末两鬼,何敢越分生思惟。
呶呶向瘖肓,泄漏造化微?急诏飞天神王与我捉此两鬼拘囚之,勿使在人寰做出妖怪奇。
飞天神王得天帝诏,立召五百夜叉,带金绳,将铁网,寻踪逐迹,莫放两鬼走逸入崄巇。
五百夜叉个个口吐火,搜天刮地走不疲。吹风放火烈山谷,不问杉柏樗栎兰艾蒿芷蘅茅茨,燔焱熨灼无余遗。
搜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谷底,捉住两鬼,眼睛光活如琉璃。
养在剑丝铁栅内,衣以文采食以麋。莫教突出笼络外,踏折地轴倾天维。
两鬼亦自相顾笑,但得不寒不馁长乐无忧悲。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依旧天上做伴同游戏。
(刘基:《二鬼》)
唯一让刘基感到欣慰的是,小夫人章氏带着五岁的小女儿赶到了南京,和他一起生活。在处处风刀霜剑寒相逼的都城,他终于能够感受到一些温暖。
洪武八年(1375年)春节,刘基强打精神上朝,向朱元璋恭贺新年。并写下一首七言律诗:
枝上鸣嘤报早春,御沟波澹碧龙鳞。
旗常影动千官肃,环珮声来万国宾。
若乳露从霄汉落,非烟云抱翠华新。
从臣才俊俱扬马,白首无能愧老身。
(刘基:《乙卯岁首早朝奉天殿东翰林大本堂诸友》)
刘基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个新年,是他在世界上过的最后一个。而这首诗,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的作品。
六十五岁的老人,除了羡慕别人风华正茂,就是伤感自己的白首无能。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也感觉不是滋味。生命的老去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过程,一位老人,特别是一位为朝廷立下功勋的老人,理应有个幸福的晚年,而不应该那样,有近乎被软禁的生活,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他在京城忍辱负重。
刘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几天之后,他就病倒了。这次的病相当严重,已经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朱元璋听说后,对刘基的病情也相当重视,甚至特意安排了丞相胡惟庸前来探视。他们都意识到,再不让刘基返回家乡,这位老人可能就要死在京城了。三月初三,朱元璋颁给刘基《御赐归老青田诏书》,安排使臣护送刘基回乡。诏书写得也非常漂亮,对刘基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表示满意,让他回家打理自己的后事。结尾写道:
若商不亡于道,官终老于家,世人之万幸也。今也老病未笃,可速往括苍,共语儿孙,以尽考终之道,岂不君臣两尽者欤?
三月初四,刘基带着诏书,在章氏陪伴下踏上归程。他知道,自己和家人安全了,一家人又能团聚了。这一天来得太迟了,他倍加珍惜。
可惜,留给他的时光实在是太少,连朱元璋都感觉出来了。
三、一代人豪,憾别人间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温州府青田县南田乡传来噩耗,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五岁。一代人豪就此告别人间,留给世人无尽的怀念与无穷的感慨。
在那个时候,男人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作为一家之长的男人,就是天。刘基的去世,对两个妻子和四个孩子来说,不啻于天塌地陷。一家人跪在尸体前,久久不愿意走开,迟迟不愿意相信和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即便他们哭红了双眼,哭哑了嗓子,哭得已经直不起腰,刘基也不可能再睁开双眼,不可能再看到他们,再给他们最后一点点宽慰了。
人死如灯灭,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但至少刘基还为世间留下了上千首诗和二十卷文集。这些作品被后人一代代地传诵,一次次地引用,一遍又一遍地激励和感动着人们。
刘基还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太多催人思考的故事,太多震撼人心的经历,太多感人至深的传奇。
临死之前,刘基已经向妻子和两个儿子交代了后事。他将自己这些年有关天文、数术和兵法的手稿都交给刘琏,嘱咐他封存于石室之中,并在合适的时机交给朱元璋。同时他告诫两个儿子,切勿再学习这些。天文数术一类的知识,既成就了刘基的一生辉煌,也给他惹来了意想不到的大麻烦。对于后人,刘基希望他们平安生活,远离朝廷中的各种是非恩怨。
据说刘基亲自写好遗书交给次子刘璟,并仔细叮嘱:“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在他生前,可能已经预测到了胡惟庸的下场。他告诉儿子:“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无论朱元璋多么不信任,无论胡惟庸多么猜忌,刘基直到临终,依然放不下国事。一代人豪的光明磊落,无法不让人感动,无法不让六百年后的我们,生出太多感慨。
刘基死后,遗体安葬在了夏山。这里群山连绵,层林叠绿,风景如画,是刘基早为自己挑选好的墓地。但他的安息之所却非常简陋,只是一座土墓,很长时间也没有立碑,和普通百姓的坟冢没有什么区别。
征求了富氏的意见之后,两个儿子把他们的生母,已经去世八年的陈氏夫人灵柩也迁了过来,让两位老人在这里做伴。孩子们相信,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一定还和生前一样恩爱。若干年后,富氏和章氏也都安葬在了这里,一家人终于在地下团聚了。
刘基已经走了。但在人间,围绕他的去世,却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和争议。要知道他三月初刚刚被朱元璋遣送回乡,在家里生活了一个多月就去世了,这一切难道是正常的吗?
四、刘基之死,是否有人谋害
每个人都是地球上的过客,每个人终将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每个生命的消失,都不会无缘无故。
刘基的死因,无非是三种:一是病死;二是被胡惟庸毒死;三是被朱元璋假手胡惟庸毒死。
那么,哪一种可能性更大呢?
刘基正月在京城养病的时候,胡惟庸曾经派医生给刘基看过病,并且开了两服药,会不会是胡惟庸下毒呢?《明史·刘基传》中写道:“(刘)基在京病时,(胡)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而《明史·奸臣传·胡惟庸传》中则说:“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
不过,胡惟庸真的有必要,对一位重病缠身,对自己又没有什么威胁的老人下手?而且这位老人,与当今上位还有非常特殊的关系,他真的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刘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智者,他曾经编辑过《多能鄙事》,其中就有一章是专门讲如何用药的。如果胡惟庸派来的医生要下毒,聪明的刘基,仅从对方的神情举止,就完全能够看出八九分。怎么可能乖乖服毒?
如果刘基连胡惟庸的医生下毒都看不出来,他的千古人豪之誉,也就有些名不副实了。
而且,这个医生是正月就来的,而刘基死于四月十六,那个年代,能研制出毒性持续这么深的慢性毒药吗?而且据刘基讲,他服用后就感觉到了问题。说刘基被胡惟庸下毒害死,显然缺乏有力的证据。
刘基并非死于胡惟庸谋害,还有一个有利证据,那就是汪广洋的旁证。
当年,朱元璋与刘基密议选相时,刘基称汪广洋“此人偏执浅薄,更胜于杨宪”,朱元璋就不失时机将此评语通过一些渠道传到了汪广洋耳中,老汪当然非常不满。但洪武三年(1370年)和十年,他还是两度为相。
洪武十二年,御史大夫涂节状告胡惟庸谋反,并声称刘基就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也知情。朱元璋随即召来汪广洋审问,结果,汪广洋却把朱元璋气坏了。随后朱元璋就罢了他的职务,贬到海南,但船刚行驶到太平,又下旨责其服毒自杀。
其实,汪广洋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只是告诉朱元璋,他没有胡惟庸谋杀刘基的证据,仅此而已。而且,汪广洋明明知道朱元璋要找胡惟庸的麻烦,如果他顺着朱元璋的思路招供,虽然不能保证朱元璋以后不收拾他,至少可以多活一段时间。
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汪广洋把命都丢掉了,当然也不可能说谎了。
胡惟庸没有谋害刘基,但刘基的死,却被算在了他的头上,成为他的一个重要罪证。《明史·刘基传》中,刘基吃了胡惟庸开的药,肚子里就长出拳头大的硬块,然后还跑去报告朱元璋的故事,很可能也是这位皇帝捏造的。正是为了把刘基的死因推给胡惟庸。
有人说,这是刘基故意如此讲,是为了“死治胡惟庸”,给将来朱元璋收拾胡惟庸留下证据。这也太小看刘基,小看一代人豪的气节了,他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汪广洋很不待见胡惟庸,都能因为不愿栽赃他而丧命,刘基又怎么可以无中生有,嫁祸于人,做出这样有损自身形象的事情呢?
或者,下毒根本就是朱元璋的主意,而只是嫁祸于胡惟庸?
联想到朱元璋后来的大杀功臣,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他不敢杀,不能杀的,杀了之后就有心理负担的。这种联想也相当合理。但朱元璋诛杀的都是掌握重兵与实权的大臣,对于早就没有什么势力,也不可能有实际威胁的刘基,他犯得着这么做吗?
朱元璋处死刘基,完全可以用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而犯不着让人搞暗杀,天下都是自己的了,还是一副白莲教做派,这不是让人笑话吗?
洪武七年(1374年)十二月,《高皇帝御制文集》(高皇帝就是朱元璋)二十卷就要编辑完成时,朱元璋还特意让刘基创作一个后序。刘基临最后从南京回乡时,朱元璋颁给他《御赐归老青田诏书》。如果朱元璋真要对刘基下毒手,他又何必做这些呢?而且,朱元璋早就清楚,刘基身体状况十分糟糕,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若商不亡于道,官终老于家,世人之万幸也。”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
既然胡惟庸和朱元璋都没有谋杀刘基的动机,那刘基死亡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刘基长期体弱多病,自从至正二十年(1360年)投奔朱元璋之后,随军征讨陈友谅和张士诚,参与历次重要战争的决策,出谋划策,殚精竭虑,身体素质更是越来越差。
特别是在鄱阳湖大战的三十六天内,刘基一直与朱元璋在一起,经历了整个战局的全过程。其中几次遇险,形势十分危急,朱元璋与刘基商量军情,经常通宵不得休息。但同样的环境,对两人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朱元璋正值三十六岁的壮年,加上体质本来就好,对他来说,这些根本不算什么。而已经五十三岁,身体状况又一直欠佳的刘基,健康却是严重透支,再也不可能恢复过来。
等到朱元璋应天称帝之后,刘基不再参与战事,本来是个恢复身体的有利时机。但他又先后担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和弘文馆学士,制定律令、主持修建皇宫、设计明城墙等,其实任务并没有轻多少,很难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刘基产生归隐的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有机会休养。
六十岁的时候,刘基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说明当时他的身体已经有了严重病患,时日不多,连神医扁鹊(卢秦)都无能为力了:
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已花。
筋牵肉颤骨髓竭,肤腠剥错疮与瘸。
人皆爱我遗我药,暂止信宿还萌芽。
肺肝上气若潮涌,旧剂再歠犹淋沙。
有眼不视非我目,有齿不啮非我牙。
三黄苦心徒自瘵,五毒浣胃空矛戈。
因思造物生我日,修短已定无舛差。
琚质不能使之少,卢秦焉能使之加?
攻犀盐朽各有分,凫悲鹤悼何缪耶?
不如闭户谢客去,有酒且饮辞喧哗。
(刘基:《老病叹》)
更不幸的是,昔日对刘基信任有加,甚至执师礼的朱元璋,随着地位的改变,皇权的巩固,对他的态度大不如前。这种来自最高权力的猜疑,对刘基的健康无疑是个严重伤害。
朱元璋重用偏袒胡惟庸,肯定刺激了刘基。胡惟庸等人对刘基的无端刁难,显然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病情。
更接近事实的一种可能,刘基恐怕只能是病死。当然这并非完全是正常死亡,朱元璋与胡惟庸也有一定的责任。
如果不是朱元璋让胡惟庸当丞相,刘基也不会如此愤怒;
如果没有胡惟庸以谈洋案诬陷刘基,朱元璋也不会夺了刘基的诚意伯年俸;
如果朱元璋不夺了刘基的年俸,刘基也不会进京谢罪,担惊受怕;
如果朱元璋早点放刘基回家,刘基的身体健康可能就会得到改善,而不用病倒京城,更不需要仓促回乡。
朱元璋成就了刘基,为后者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但他也对不起自己这位最佳搭档。而胡惟庸,却被朱元璋包装成了谋杀刘基的杀手,这显得高抬胡丞相了。就他那点谋略,给刘基当学生恐怕也不够资格。不然,怎么有后来那样的下场。
五、过早去世,反是刘基的幸运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很难说清利与弊。刘基作为朱元璋曾经最信任的谋士,对奠基大明王朝的贡献,别的文臣很难超越,其功劳绝对不亚于冲锋在前的徐达、常遇春。但刘基不仅没有受封公爵,就任丞相,反而只得到了小小的诚意伯爵位,年俸二百四十石。洪武八年,他就告别了人世,很少能享受新王朝建立所带来的成果。
但刘基也是幸运的。他因为死得早,既不用亲眼目睹一次次的血腥清洗,也没有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而当年总和他过不去的胡惟庸和李善长,结局就要多惨有多惨了。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刘基死后不到五年,一场大风暴就在大明帝国刮起。朱元璋以擅权枉法、谋害刘基、私通日本等多项罪名,不仅处死了胡惟庸,还灭了他的九族。同时被杀的还有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最终因胡惟庸案掉脑袋的多达三万人以上,这些人要是手拉手,能从南京拉到凤阳。搞笑的是,涂节正是率先告发胡惟庸的人,却和告发对象一起上了刑场。而受胡案株连致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就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朱元璋杀掉胡惟庸之后,顺便取消了丞相职位,将其权力分到六部,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这样,朱元璋就集皇帝与中书省负责人于一身,大大加强了皇权。可见朱元璋让胡惟庸当丞相,完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构想——取消丞相职位。
胡惟庸事件只是一条导火索,引爆的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连锁反应。以后十多年间,只要是朱元璋看不顺眼的文武大臣,都可以方便地贴上胡惟庸余党的标签,任意处置,从而将满朝官员玩弄于股掌之中。
但让人费解的是,胡惟庸的一个主要罪行,居然是谋害刘基。刘基九泉之下要能听说,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谁也摆脱不了衰老的命运,谁也无法拒绝死神的召唤,当年何等意气风发的朱元璋,也一天天地变成了年近古稀的老人。为了给自己的太孙朱允炆留下一个安稳的皇位,他发动了多次大清洗,试图除掉所有对大明江山有直接威胁的人,把一切不稳定因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好孙子顺利接班,安享自己的治国成?果。
而刘基却因为与世无争,去世得早,不仅逃过了大清洗,子孙后代的结局也要好得多。刘基的后代,到今天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有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上天对刘基的最好回报。
洪武十二年(1379年),刘基长子刘琏因为胡惟庸一党迫害而堕井自杀,年仅三十二岁。朱元璋听说之后,居然非常重视,命令给予厚葬。此举实在非同寻常,证明朱元璋对胡惟庸的清除行动已经拉开了序幕,后者是在劫难逃,要为自己过去的种种失误和疯狂,加倍付出了代价。
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帝,洪武十三年之后又亲自兼任丞相的朱元璋,工作不是一般的繁忙,那是超忙。但从洪武二十年(1387年)到二十三年,每年的年初或年尾,朱元璋都要抽出宝贵的时间,接见刘基的二儿子刘璟,跟他一起回忆当年与刘基并肩战斗的往事。可见朱元璋与刘基的感情之深,并不完全是在做戏。
而与此相反的,是洪武二十三年五月,朱元璋下令赐死已经七十七岁,手握两块免死铁牌的李善长。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全家七十多口,除了当驸马的长子李祺之外,遭到满门抄斩,无一幸免。
这个举动太让人震惊了。
首先,李善长从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为他工作了三十多年,虽然说不上功勋卓著,但至少也是勤勤恳恳。如果要反叛,壮年的时候早反了,何必等到现在?
其次,李善长可是有两块免死铁牌的,朱元璋说杀就杀,视铁牌为废铁,完全违背了自己过去的承诺,他已经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再次,李善长已经进入了真正的风烛残年,就算朱元璋不杀他,他也活不了多久,朱元璋完全可以让其自然死亡。但即使这样,朱元璋都不想等了。
最后,朱元璋不光杀了一个李善长,而是他全家七十多人通通处死,斩草除根。这位大明开国首位丞相李善长,从此就断子绝孙了。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在当年十二月,刘基的孙子刘庞袭封了诚意伯,刘家人丁兴旺。
至少在这一点上,朱元璋对刘基格外开恩,让刘基完胜李善长和胡惟庸。同时也为神化刘基打开了方便之门。正因为刘基一直跟随朱元璋多年,又没有被完全打倒,对他的神化是朱元璋愿意的,神化刘基,就等于间接神化了朱元璋。神化了朱元璋,也就神化了大明王朝,也就能巩固朱家子孙对中国的统治。刘基生前,就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刘基死后,对于他的神化就更加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