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屡立奇功却屡被罢官02(1 / 1)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时人表达自己立场和观点的记录。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说刘基是因为朝廷圣旨而被降职,背后捣鬼的是方国珍。但事实上,这个理由经不起推敲。今天我们翻开《故诚意伯刘公行状》《刘公神道碑铭》《明史·刘基传》等权威作品,都看不到其中有描写刘基与朱元璋之间微妙关系的文字,反而把刘基辞官的责任推给方国珍,实在是耐人寻味。

首先,提拔石抹宜孙为二品大员,当然需要圣旨,但处罚一个小小的刘基,也需要朝廷下旨吗?而且需要和擢升石抹宜孙的写在一起?冷静地想一想,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不是不能节约用纸,是刘基的级别远远不够。

其次,石抹宜孙和刘基根本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是生死之交,患难兄弟。石抹宜孙为人正直,为朋友两肋插刀根本不算什么。刘基遭到贬斥,当时掌握一方军政大权,即将官居正二品的石抹,怎么可能袖手旁观,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地接这个旨,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何况,他马上面对的又不是幸福,而是灭顶之灾。

再次,石抹宜孙留下刘基其实也是帮自己。朱元璋已经开始进攻处州,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而刘基带给他的帮助,甚至可以顶几万雄兵。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第二年,离了刘基的出谋划策,石抹宜孙就被朱元璋打得节节败退,丢失了处州全境,一直逃到福建,更在次年不幸遇害。即使这样,石抹宜孙也不来求刘基帮忙,后者也不对好朋友伸出援助之手。除非石抹宜孙对刘基已经完全无法信任,否则他一定会极力挽留的。于人于己,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这样做。

最后,方国珍是和刘基有过节,但可不是什么坏事都是他的主意。至正十八年的方国珍,已经是没有多大追求的海盗。他占领了富庶的台州、温州和庆元三路之后,又接受了招安,和石抹宜孙已经不打仗了,小日子过得蛮不错,他搞刘基还有多大意义?方国珍最后的归宿,也说明了他和刘基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

综上所述,笔者有理由相信,与方国珍相比,刘基背后的黑手很可能就是朱元璋。而决定拿下刘基的,不是朝廷,而是石抹宜孙自己。后来的学者大肆强调刘基与石抹宜孙的友谊,正是为了抹平人们对朱元璋的疑惑。

当然,这绝对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谁受益最多,谁的嫌疑也就最大。在石抹宣孙即将面临与朱元璋的直接对抗,面临从政以来的最大风险时,他的得力助手刘基却离开了他,后来甚至投到了敌人的帐下。失去刘基的石抹宣孙很快丢掉了地盘,丢掉了性命,丢掉了一切。而得到刘基的朱元璋,不仅占领了整个处州,甚至夺取了整个天下。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历史学家一直在为尊者讳,不愿意讲述刘基与朱元璋可能的直接对抗,不愿意透露朱元璋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先从石抹宜孙身边赶走了刘基,然后又装出最大的诚意邀请他,把他收到自己的帐下听命。

刘基的好朋友宋濂,在婺州时已经投靠了朱元璋。宋濂比刘基只大一岁,浦江(今属浙江金华)人,也曾受教于刘基的老师郑复初,与刘基相互投缘,惺惺相惜。

朱元璋命婺州知府王显宗开郡学,让宋濂讲授“五经”,不久又让他辅导大儿子朱标,可见朱元璋对宋濂的信任。

宋濂不可能不在朱元璋面前提起刘基。以后者的性格,使出什么反间计,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他首先想的,莫过于让宋濂去写劝降书了。或者,模仿刘基的语气和笔迹,给朱元璋写一封投降信,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当然,朱元璋绝对不是想要刘基的命,而是希望先把他从石抹宜孙那里赶走,然后再搞到自己手下。这样一个迂回的过程,比让刘基直接从石抹宜孙那里投降过来,双方都更能接受,而不至于给时人留下太多把柄,给后人留下更多非议。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上述一幕。

真相只有一个,而且已经永远尘封于地下,成为了千古之谜。我们只能通过留下的蛛丝马迹,加上自己的理解,做出自己的怀疑。

话虽如此,刘基与石抹宜孙的友情,是实实在在的,是不可否认的。当石抹宜孙再翻看《唱和集》时,心情也是极度复杂的。

不管怎么说,刘基从此告别了元朝官场,再没有为这个政权出力。这一年,刘基四十八岁,自二十三岁考中进士以来,在官场沉浮二十五年,四起四落。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大元,朝廷却任他无奈地老去。

刘基真的愿意就此隐居,不问世事吗?他的思想,真的从此彻底转变了吗?我会在后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做个简单的盘点,看看刘基效力朝廷这些年是如何走过的:

一起:26岁,担任高安县丞,正八品。

一落:32岁,辞去江西省行省掾史。治学与游历六年。

二起:38岁,担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从七品。

二落:41岁,辞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

三起:42岁,担任浙东元帅府都事,从七品。

三落:43岁,免去浙东元帅府都事,这是唯一一次免职而非辞职,并被羁管于绍兴。

四起:46岁,复出担任江浙行省都事,从七品。后被升为行省郎中,从五品,这是刘基仕元二十五年里的最高官阶。

四落:48岁,被重新任命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从七品,愤然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