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田出生,他为什么叫刘基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六月十五日,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浙江省文成县)一个耕读世家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个孩子出生时,并没有什么异象,一切都很正常。千里之外的大元皇室当然也不会想到,一个普通人的降生,对一个大帝国的崩溃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孩子对国家的影响一时看不出来,对家庭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让全家人高兴的是,女主人生的可是白白胖胖的小子,很招人喜爱。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男孩承载着光大门楣、振兴家族的期望。而女孩,却总会给人以替别家养媳妇的感觉。
孩子的父亲刘爚已经年过四十,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如今的他,却是三十而栗,四十不获。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汉族,但因为一直生活在江南,只能叫南人,成为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之后的第四等公民。 而刘爚的职业更为悲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仅仅在处州府的遂昌县取得了一个教谕的差事,大致相当于今天分管高考的县教育局副局长。知道蒙古人怎么给职业排序的吗?八娼九儒十丐。
刘家偏居于南田,却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显赫身世:他们祖籍沛县,没错,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家,严格考证起来,刘爚和刘邦还真有一点血缘关系。而刘家有谱可查的祖先,就是刘爚的十世祖刘怀忠,他曾在抗击西夏的战役中为国捐躯。七世祖刘延庆在靖康末年保卫东京的战斗中,死于金兵刀下。而六世祖,正是南宋抗金名将刘光世。这可是与岳飞、韩世忠等大咖齐名的重要将领。
不过从刘光世的儿子刘尧仁开始,刘家却走上了弃武从文的道路。也许是岳飞的悲惨命运震惊了刘尧仁,也许是长年的兵戈生活让人不安,这位武将之后转型担任了右承事郎直秘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毕竟有宋一代,文官在民间受人尊敬,在朝廷也不会受到诛杀。
从那之后,刘家的生活倒也相当平静或者说平淡。刘尧仁的儿子刘集因为没的官做,在首都临安也安不了家,就举家迁到南田武阳村。
刘集的儿子刘濠学问出色,担任朝廷的翰林掌书,不过好景不长,后来也下岗回家了,为什么呢?南宋灭亡,被元朝取代了。蒙古人建立的帝国不需要那么多文职官员,作为前朝官员的他,能保住性命都相当知足,还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好在南田离临安也不远,他带着家人很快就返乡了。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吞并了南宋,中止了科举,南人想做官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刘濠的儿子刘庭槐学业出众,一直读到了太学上舍,却还是不能为家族谋取个一官半职,郁郁而终。而他的儿子刘爚,虽说也素有大志,但年过四十,也只能靠一个遂昌教谕岗位养家糊口。
遂昌也属于江浙行省,但离南田有近三百里的路程,刘爚平时住在单位,几乎很少回家(那年头可没星期天)。因为妻子生产,这才好不容易有了几天陪产假,让他时隔多年,再一次体会到了怀抱亲生婴儿的兴奋。刘爚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刘舒,字伯洋,但才智平平,难堪大任。对于第二个儿子,他怀着满腔的期望。
家里的女主人富氏,也有着相当不凡的出身,她是北宋一代名相富弼的直系后代。北宋灭亡之后,富弼后人举家南迁,在青田县梧溪村定居下来,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富家和刘家长期以来一直关系密切,通婚是常有的事。刘爚的妻子非常贤惠,知书达礼,持家有道,得到了刘家上下的肯定,在青田也有很好的口碑。
这一年,朝廷换了皇帝,正月的时候,武宗海山就已经去世了,但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到四月才正式登基。后者其实是前者的亲弟弟,至于武宗为什么会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史书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一般只是认为武宗没文化真可怕。
武宗是个粗人,新皇仁宗却是大元历史上很有想法的皇帝,他从小就跟随汉族儒生读书学习,对儒家经典的认知水平超过了元世祖忽必烈,仁宗的上台,让江南的汉族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家没有看错他。
“相公,给孩子起个名字吧!”看着沉浸在幸福中的丈夫,疲倦而又开心的富氏,不失时机地提醒道。
叫什么呢,刘爚看着儿子,希望他不要像老大一样无所作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打下良好的根基,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想到这里,他不禁脱口而出:“夫人,《淮南子·原道》中讲到:高者必以下为基。就叫刘基,字伯温,如何?”
“好,从小打根基,日后方能有所作为。”富氏深情地望着自己的骨肉,“不要辜负你父亲的一番苦心哟!”
孩子的出生给刘家带来了好运。也许是几代读书人的长期不满收到了效果,也许是新皇帝仁宗接受了朝中汉臣的意见,皇庆二年(1313年),朝廷下旨恢复科举,并允许汉人和南人参加。第二年八月,就在各地恢复了乡试。这可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作为习惯于十年寒窗苦的中国读书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从来都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如果能够参加科举,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公务员,一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岂不快哉!
此时大宋灭亡已经三十多年,越来越多的江南人,都对元朝有了认同感,将它当作自己拥护的对象。大元的故乡在大漠,统治中心在大都,对于遥远繁华的江南各地,朝廷给了很大的自治权。
这些年来,除了皇帝不是汉人,除了朝廷派到各地的“达鲁花赤” ,除了没有科举可以参加,南人并没有感到和前朝有太多差别。昔日繁华的都市依旧繁华,从前热闹的港口依旧热闹。相比北方的汉族兄弟,天高皇帝远,江南百姓的失落感并不很强。
他们已经认同了这种说法:皇帝还是天朝的皇帝,中华还是一样的中华。不过天子是蒙古人罢了。在元朝做官,效忠蒙古皇帝,并不是叛逆行为,祖先也会理解的。
这个孩子,能一圆他父母的梦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吗?
二、故乡成长,神童是怎样炼成的
小刘基的童年,也许注定与众不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道理今人很清楚,古人当然也不含糊。早在刘基只有四岁,还不能进私塾之时,刘爚就充分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提前教孩子识文断字,让他早早就学上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这些中国读书人的入门课程。
刘基从小就承载着家人的希望,他也用自己的努力让家人感到放心。
当别的孩子还在缠着奶奶要糖吃,骑着爷爷要奔驰,趴到地上捉虫子,蹦到**摔杯子之时,小刘基已经开始读书识字、描红临帖了。刘爚毕竟有工作,不能整天往家里跑,很多时候,辅导孩子的工作就落到了富氏身上。而她的耐心和亲切,是父亲无法做到的。有一个能识文断字的母亲,何等重要!更何况这个母亲还眼光长远,见识不凡。
而小刘基也没有辜负家长的一番苦心。本来那个年龄的孩子,天性好动,根本就安静不下来。但刘基却与众不同,他在小小年纪时,就对读书有了一种不太正常的热爱。父母采取的这种今天可以称为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教育,却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想不输在起跑线上,你就得比别人多吃苦。否则,你就无法超越自己,更不可能超越别人。除了少数幸运儿,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当时的孩子没有智商测试,但和以勤补拙、笨鸟先飞的曾国藩不同,小刘基的天分相当好。那些先人们留下的精彩文章和华丽诗词,他只要读上两三遍,不但能够背诵,还能背着小手,用稚嫩的腔调,摇头晃脑地向父母亲演说一番,逗得双亲哈哈大笑。
时光就这样飞快地度过,到了七岁,小刘基进入了村上的私塾,老师对这个模样清秀的孩子相当留意,又听说他是遂昌教谕之子,就更加喜欢了。
不过,老师对刘基的印象,却因一件小事而完全改变。
这天,在课堂上,老师摇头晃脑地读得正高兴,突然听到了清晰的“呼呼”声,老师本能地抬起头,在教室里观察。猛然间,他变得非常愤怒,抡着书就冲了过去:“有人居然在课堂上睡觉,而且睡得很投入!”
这不是对我教学水平的一种讽刺吗,原来是他!
“你给我起来!”
刘基打着哈欠睁开双眼:“别吵了……”显然对于好梦被破坏相当不满。
老师更火了,一把将其从座位上揪了起来,拉到教室前方站住:“为什么睡?觉?”
小刘基这时候清醒过来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说:“先生您读书的声音太好听了呀,学生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同学们笑成了一片,老师更火了,心说今天不惩罚惩罚你,你还不知道我的厉害。怎么收拾这个小子呢,又让他对对子,不行,省省吧,逼我出绝?招?
老师从桌子上抄起一本书,问刘基:“看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没有?”
刘基摇摇头。“听别的孩子说你过目不忘,为师还就不信了,你现在看一遍给我背下来,我就放过你,不然……”老师把脸转向看热闹的孩子们,“不然就罚你抄一百遍!”
他的讲话迎来了一片欢呼声。
刘基愁眉苦脸地拿起了课本,痛苦地看着。不过,老师显然不想给他太多时间,很快就收起了书:“行了,背吧。”
随后,这位先生示意同学们安定下来,自己则得意扬扬地坐在椅子上,等着看小刘基当众出洋相。不过没一会儿,他脸上的笑容就变成了吃惊,继而变成愤怒,最后,他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小刘基还在那里滔滔不绝:
…………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老师猛地意识到,自己被这孩子的诚实外表欺骗了,他这完全是“逗你玩”嘛!他愤愤然地想再找一首难度更大的长诗,但想到自己说过的话,在孩子面前食言总不应该吧。只好狠狠地瞪了刘基一眼,心说:“算我倒霉!”
其实,刘基以前也没有看过这首诗,不过在背不下来就会受到严重惩罚的情况下,他快速记忆的潜能被充分释放出来了。当然,这种过目不忘的本事并非天生,而是在大量阅读和背诵之后,练就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
很快,这事还是让刘爚知道了,他把刘基狠狠训斥了一番,又带着宝贝儿子去向先生道歉,这让后者很意外也很感动。从此,老师对刘基是特别关照,格外看重。
由于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基这名字真没白叫),又有超出常人的学习能力,私塾的课程对这个小天才来说过于容易,如同NBA球员参加街道业余联赛。几年下来,刘基悲哀地发现,学校里能教的东西已经学无可学了。但是,刘基又不能退学,因为在他父亲看来,退学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他正忙着给刘基活动,想让儿子进处州的重点学校。
鉴于刘基同学的实际情况,授课的几位先生都和他达成了默契:前者保证不用睡觉或者其他不合理方式来刺激后者,而是老实地看课外书,后者也不会没收前者的书,对其进行体罚或赶出教室。
刘爚由于职业关系,家里的藏书本身就比普通人多,隔三岔五地又把单位的书往家里带,有的忘记拿回去,往往就会出现在小刘基的书包里。
看书,在别人那里是一种负担,在刘基这里却成了一种享受。神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肯定不是,那是刻苦学习才能成就的。
山上的桃花每开一次,就是一个新的春天;村上的小河每结一次冰,就意味着一年即将结束。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刘基已经十四岁了。在那个年代,有父母甚至会给十四岁的闺女提前定亲,担心十八岁还定不出去就变成了剩女,而对男孩子来说,人生还刚刚起步。
他,又有了新的舞台。
三、名师指点,自然进步神速
泰定元年(1324年)秋天,处州府城的括城郡学里相当热闹,又有一批新生入学了。他们是新生力量,他们是新鲜血液,他们怀抱着良好的愿景,他们承载着父母亲人的希望,他们将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也将要面临极为严格的学习要求。大概没多少人会想到,那个高挑清瘦、谦虚有礼的孩子,日后会成为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一个。
这一年,刘基终于结束了私塾学习,进入了这座处州府的重点学校。之所以说终于,是按他的水平,早应该从这里毕业,到更好的地方深造了,但括城郡学,类似今天温州市的重点中学,只收尖子生,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多花钱也不行——对不起,名额有限,每年只招二十五个成绩最好的,还不能扩招。
尽管刘基早就达到了入学要求,村里的私塾早不适合他读书了,刘爚也早想给儿子换个环境,但有些机会均必须等待,有些过程不能省略,有些捷径,不能说走就走。刘基能顺利入学,与他父亲的职业优势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刘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远门,相比青田县,处州府所在的括城当然就气派多了。好在刘基是住校的,校规很严格,外面的世界固然很精彩,里面的孩子当然也很无奈。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当然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但每一个成功的学生身后,往往真的会有一个伟大的老师。好老师绝对是你生活中的贵人,是你可遇不可求的。而幸运的是,刘基还真求到?了。
尽管儿子已经被书院录取,但刘爚并不满足,他还希望刘基能投到一位名师门下,得到特别辅导。这个先生并不在郡学上班,就像梁启超并没有执教过北京大学,北大才子徐志摩却一心想拜他为师一样。刘爚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推销给这位老师。
这个老师来头不小,延祐二年(1315年)刚刚考中了进士,要知道当时刚刚恢复科举没有多久,竞争格外残酷,突围比率可是在万分之一以下的。老师不光善于考试,更善于点拨学生。他叫郑复初。
郑复初的名气很大,水平也不会低,但他对待弟子,标准从来都是宁缺毋滥。自己看上的,不花钱都愿意招收,自己相不中的,交多少借读费都白?搭。
当刘爚把小刘基带到郑复初面前时,郑老师看着这个模样清秀,但比同龄人显得略有瘦弱的孩子,第一印象倒还不错。但有没有必要收下他呢?
考点什么呢,七步成诗,现场对联,那不是太俗了,要不要玩些新鲜的?
“明天会是什么天气?你知道吗?“
刘爚一听就傻眼了,这算什么路数?
小刘基抬头看了看天,又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平静地说:“明日一早为晴天,午后有雨。”
这也行?把刘爚看糊涂了。
“好吧,如果你说对了,我就收你为徒。”郑复初转身走了。刘爚当时的心情,肯定是极为失落的,这老天下不下雨,还能听你的啊?
没想到第二天下午,还真下起了雨,真让小刘基说中了。在刘爚的逼问下,儿子终于说出了真相。
身为遂昌教谕的刘爚,因工作需要,不时会把一些书籍带回家中翻阅,时间长了也就忘了拿回去,其中有些书中就讲到了预测天气之法。
而涉猎广泛的刘基,还真的就看了这些书,而且还派上用场了。
郑复初并不是书院的聘用老师,他给刘基的辅导其实并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来说,一点就通,一拨就转,并不一定需要多长的时间。
郑老师没有给刘基讲科举考试的必修课,而是为后者打开了一扇门,让他看到了变幻无穷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日后的刘基,不单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深邃的思想家,这与郑复初的培养启发密不可分。
郑老师首先带给刘基的,是濂洛之学的丰富世界。濂指濂溪先生周敦颐,洛指其两个弟子,程颢和程颐,两人都是河南洛阳人。后来大名鼎鼎的朱熹,是程颐的第四代弟子。濂洛之学在朱熹那里发展成理学,成为了以后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其次,郑老师教会了刘基良好的学习方法,让他知道怎样学习,怎样控制学习进度,怎样提高效率,而不是争强好胜地蛮干。他为刘基开了基本书目,经史子集全面覆盖,有必须熟读三遍的,有通读的,也有大致过目的。拿到一本新书,如何用很短时间判断其成色,决定自己要不要阅读。而决定阅读之后,如何尽快掌握大意,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减少遗忘,等等。
再次,郑复初不是那种喜欢把学生困在斗室里的先生,相反,他鼓励弟子走出书斋,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丰富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性格。括城的风景很美,四周环山。城东有微山,下有紫虚观;城西则有石僧山、天王山和桃山。北面有丽阳山、白云山,山上有龙潭、石屋天井等;南面则有南明山,上有高阳洞、千里亭等。刘基经常与三五同学一起结伴出游,并一路交流作文写诗的心得,这让他们愉快地提高了自己的水准。
最后,郑复初不是传统的教书先生,倒是有几分当年鬼谷子、黄石公的影子。他不仅教授刘基春秋明经、濂洛心学,更教会了刘基如何去学习研读天文地理、兵书谋略、易经八卦、谶纬术数,充分挖掘刘基的潜能,而不是满足于将其打造成一个只会读圣贤之书,只会考科举做官样文章的传统读书人。
郡学毕竟是处州首屈一指的学院,任课老师虽然比不了郑先生,但也有根当的职业素养,并且非常负责。能够到这里读书的,水平也不会差到哪去,跟优秀的同学在一起,人的好胜心理和竞争意识也会提高。不久以后,刘基也结交了不少志向接近的学友。
郑复初只是为刘基打开了一道门,而刘基同学却自愿地走了进去。他迷上了道家学说,而且越走越深。儒家的入世、进取与道家的避世、洒脱,这对看似矛盾的人生法则,都深深融入了刘基的血液之中,并且贯穿终生。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刘基为了散心,曾和同学去少微山下的紫虚观游玩,并结识了道士吴梅涧。刘基比他小整整三十岁,但两个人似乎有很多共同语言。他们成了忘年交。刘基当年也留下了《题紫虚观道士晚翠楼》,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观中的美景:
晚翠楼子好溪南,溪水四围开蔚蓝。
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杪生浮岚。
岩畔竹柏密先暝,池中芰荷香欲酣。
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鸾至此每停骖。
这种友谊保持了很长时间,吴梅涧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去世时,刘伯温当时在绍兴,还亲笔为其写了墓志铭。
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有了更优秀的同学成为标杆,还有了更好的老师指导,刘基的学业进步很快,轻易不夸别人的郑复初都破了例,对刘爚打了包票:“此子必高公之门矣!”意思是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高官。
读书期间,刘基还忙里偷闲,跑回青田县参加了童子试,并一次通过考取了秀才。可别小看这个学位,比刘基整整晚出生五百年的大清名臣曾国藩,考秀才就一气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还是倒数第二名。人比人气死人?啊。
刘基已经到了青春期,那个年代人的寿命短,自然成熟得更早。可惜郡学不招女生,不然像刘基这样长得又帅,又早早中了秀才的,必然是身边少不了粉丝的各种尖叫,桌下少不了暗恋者的各种情书。没机会亲近女生,没条件制造浪漫,让他和同学们少了很多青春的美好回忆。当他们还没有思想准备之时,就要走入婚姻殿堂了。在那个年代,男生十七八、女生十四五结婚,都很正常。过了这个年龄不成亲,家里人都着急了。
中了秀才的刘基,家中自然也少不了媒婆上门,但都被父母婉拒了。刘基知道,他们不想让婚事影响科举之路,不希望自己为此分心。不过等到后来刘基成亲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即使自己到了二十还不结婚,双亲也不像别家父母那样着急。
转眼到了泰定五年(1328年),刘基告别了括城郡学,进入了家乡青田的石门书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正在走上坡路的刘基,为什么要从府城返回家乡?
四、隐居石门,留下太多美好传说
刘基的天分很高,悟性也很好。处州府最好的括城郡学,都已经无法让刘基得到提高,青田本地的石门书院,怎么可能有更高明的老师?他为什么要选择这?里?
刘基选择石门书院,是他的恩师郑复初的主张,刘爚也表示赞同:考中了秀才,已经习惯了读书写作,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也不需要老师太多指点。刘基也许舍不得州府的繁华环境,但也担心那里的喧嚣热闹会影响自己。环境偏僻、风景宜人的石门书院,也许真是他最佳的选择。
这座石门书院也是大有来头,它始建于唐朝天宝三年(744年),在当时已经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两宋时期,私人讲学之风非常盛行。就像刘基的好友宋濂所说的那样:“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当时有钱人喜欢办书院,就像今天的煤老板热衷拍电影一样。据说大名鼎鼎的朱熹来到石门之后,也想在这里授徒教学,可惜并没有如?愿。
石门书院因石门山而命名,学院附近就是道教胜地——石门洞天,远远望去,两座奇峰并肩而立,如同一扇巨大的石门。山后有一道湍急的瀑布,从高山上俯冲下来,蔚为壮观。周围绿树环绕,苍松翠柏,让人感觉特别神圣庄严。很久之前,这里就被道家列为全国三十六洞天之一。历代文人墨客,也不吝惜在此留下诗篇。东晋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提笔写下了“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唐代诗仙李白则发出了“何年霹雳惊,云散苍崖裂。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的感慨。
今天,石门洞天是游客踏青旅游的好去处,是情侣谈情说爱的好地方,但是在当年,这里却是刘基潜心学业的僻静之处。在去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之前,他一直在这里苦读,目标只有一个——顺利通过,成为举人。
刘基入住山中,基本上不去书院听课,而只是在鹤溪畔租下房子,自己学习。每逢端午中秋这样的重要节日,他都会回家里看看,其他时间,这里就是他的家。伙食则由附近的灵佑寺负责。这一住,就是四年。
这四年间,他不知道翻旧了多少本古文经典,写出了多少篇模拟习作,用完了多少根蜡烛,这四年间,他不仅先后染上了眼病、肝病,甚至一度有了类似抑郁症的病兆。为了博取功名,他的付出相当巨大,为了刘氏三代人的理想,他责无旁贷。许多病症成为了他一生的好友。这四年间,元朝的皇帝又换了,明朝的未来皇帝朱元璋出生了,英国和法国的国王准备打仗了,而他,却执着于自己的书卷之中。
这时候的他,只是一个为了光耀门庭而不惜牺牲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刘基,但是,后人却更希望看到一个拥有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大国师刘伯温,在石门,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今天的石门书院,在清朝康熙年间已经改名为“诚意读书堂”(刘基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诚意伯);瀑布银潭边上的石板,因为据说刘伯温当年躺过,光荣地得名“国师床”;溪中的一种小鱼,被命名为“国师鱼”……
在鹤溪边上还有一座“浣溪桥”,这座桥因为刘基而得名,当然不是说刘同学艰苦朴素,上学时自己洗衣服,而是有另外的传说:
刘基志向远大,学习非常刻苦,在鹤溪畔的斗室内,借着昏暗的灯光,他经常要看书到深夜。
有一天晚上,刘基正在灯下苦读,突然听到屋外传来阵阵棒槌击打之声。这么晚了谁会洗衣?刘基开始不以为然,继续读书,但声音长久地不能停止。刘基不由得产生了好奇心,他放下书本,想出去看个究竟。
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刘基来到桥边,借着月光,看到了岸边堆积的白纱,在月色之下相当耀眼。白纱的后面,一个少女慢慢站起身来,向刘基露出了笑容。她发髻高耸,蛾眉皓目,身形婀娜,正值青春年少的刘基,从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姑娘,他的心跳腾的一下子加快了。
“小女子浣纱,打扰了公子,失礼了。”姑娘轻轻行礼。刘基连忙回礼:“哪里,没有。”
刘基问她家住哪里,要不要帮忙把纱送回去。姑娘说不用,她家就在前面。接着,她端着满盆的纱,踏着轻盈的脚步走开了。
刘基望着她的背影,内心无比惆怅。
姑娘走后,刘基躺在冰冷的草屋中,一夜也无法合眼,姑娘的倩影在他脑子里无法消失。他渴望第二天快点到来,他还有机会能见到她。又担心她会永远消失,自己也将留下永远的遗憾。
第二天晚上,刘基根本没心思看书,他不安地反复向着溪边张望,期待奇迹发生。突然,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熟悉的声音又出现了,姑娘一定会在。刘基无所畏惧地推开房门,冲了出去。好几次因为紧张,眼神又不好使,差点摔倒在河里,不过他还是顽强地走到了姑娘面前,鼓起勇气向她打招?呼。
刘基邀请姑娘到自己房间小坐,她面露难色,但看刘基态度相当诚恳,也就答应了,刘基非常开心。在月光下,两个人边走边聊,很快没有了拘束感。他们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刘基住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牵住了她的小手。
她来了之后就没有走,她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一切是那么自然,好像是上天早已经安排好的。他是如此迫切地渴望幸福,但幸福真的来临,他却那样笨手笨脚,惊慌失措。
原来,对这个相貌清秀的才子,她也早已一见钟情。
只要没有课时,两人就幸福地守在一起,吟诗作对,弹琴对弈,非常恩爱。平时出门,姑娘就装扮成男生模样,刘基的老师和同学们,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位腼腆的孩子,还可以金屋藏娇。
到了中秋,刘基迫不及待地赶回家,要向父母申请自己的婚事。而母亲轻轻的一番话,在他那里却如五雷轰顶,晴天霹雳!原来,家里已经为他定了亲,未婚妻不是别人,就是母亲的侄女富小姐,择日就要完婚。刘基也没学过现代医学,没法以近亲不能结婚为由反对,他要怎么办才好呢?
回到自己的小屋,看到迎上前来的爱人,刘基非常痛苦。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她听着听着就哭了,那种表情让他心碎。他动情地把她搂在怀里:“我一定要说服父母,让他们退了这门亲事!”
“如果他们坚决不同意呢?”
刘基把她搂得更紧了,生怕她变成小鸟飞走:“那我就不读书了,我要带你私奔!”
姑娘点点头,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刘基这一觉睡得很踏实,当他睁开双眼时,发现屋内只剩他一人,房间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刘基心说,大事不好。
书桌上多了一封信,信下面有本厚厚的书。
刘基心急火燎地打开信封,看着看着,眼泪就掉在信纸上了,最后,他干脆放声大哭。
原来这姑娘不是普通人,而是天宫里的九天玄女。她到人间玩耍,被石门洞天的美景深深吸引,就想多待一段时间。但自从遇到刘基,才发现爱上一个人,会比当神仙更开心,就更舍不得离开了。但她也知道,人和仙之间,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玄女说,刘基为了她,可以不遵从父母的安排,敢于放弃一切,她非常感动。但她不希望相公与父母闹翻,更不希望他耽误了一生前程。她对爱人无以回报,这本《天书》可以让凡人拥有超强的潜力,成为帝王之师。希望他认真研读,不要辜负了自己的一番期望。虽然做不了夫妻,但她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好。要是刘基不争气不努力,她也不会放过他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基还能怎么着呢?从此,他擦干相思的泪水,抚平受伤的心灵,化悲痛为力量,日夜奋发,苦读《天书》,活学活用,辅佐朱元璋缔造大明,光复汉室,成就了一番宏图伟业。由于读书非常辛苦,刘基自嘲式地给自己起个字号“百温”,后被传成了“伯温”。
而那座“浣溪桥”,就是传说中九天玄女浣纱之处。
还有另一个传说,不浪漫凄美却更加有名。因为有一本署名刘基的作品《白猿经风占雨候》流传至今。故事是这样的:
刘基自从进了书院之后,就被石门洞天的风景深深吸引,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深深敬畏。他经常一个人带两本书跑到山脚下,专挑一般人找不到的僻静之地,找块石头坐下,然后就开始了与古代圣贤的心灵交流。饿了啃两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山泉(那年代污染少),累了就起身向远处眺望片刻,天黑再返回住处。日复一日,也过得潇洒。
有一天,刘基正看着书,突然一声巨响,震得山上滚落下无数石块泥土。不好,难道地震了?刘基可不想死在这里,他还没考中举人呢。抬头一看,石门山裂开了一道缝隙,恰好能容纳一个人进去。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门是特意为我开启的?刘基同学在门外做了半天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决定,进去冒一次险。便扔下书本,奋不顾身地走了进去。
走了没多远,突然听到一声大喝:“停下!里面有机关,再进去命就没了!”这声音从哪里传来的呢,蒙人的吧,越这样刘基越舍不得出来。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得前面没了路。
刘基只好转了回来,换个方向继续探险。按说洞里应该氧气不足吧,什么仪器设备都没带的刘基,居然既没有中毒,也没有中机关,只能说人品爆发,没办法。转着转着,他看到了前面有亮光,不觉心中暗喜,加快了脚步。眼前又出现了一道石门,门上用古代书法体写着七个大字,刘基知道这是欺负那些没文化的,难不倒自己。他走上前去一看,愣住了,不对吧,怎么可能?再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认自己没认错,他乐了:开什么玩笑嘛!
那七个字是“此石为刘基所破”。天哪,这一定是天意。刘基毕恭毕敬地跪了下来,向上苍请示了一下:我要动手了,失礼莫怪。然后就东瞅瞅西看看,看拿什么破门好。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不远处居然有一把铁锤。
这还客气什么?刘基抡起铁锤,照着石门就是一家伙。只听吱扭扭响,门就自动打开了,刹那间毫光万道,刺得他睁不开眼,心说,这一定是到了圣地了?吧。
走了进来,是一个不大的洞穴,里面烟雾缭绕,不知道有什么名堂。正中放着一张桌子。刘基走上前去,发现桌上有四卷古书,刘基刚拿起书,还没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只听背后扑啦啦一声响,有人袭击!
刘基猛一回头,却见不到一个人影,只见桌子上立了一只白猿,它有十二三岁孩子般大小,一双小眼露着凶光,警惕地瞪着刘基,像是要保护书一样。刘基大喝一声:“这是上天要赐给我的,你要逆天吗?”噢,对了,它哪里听得懂?嘛。
不料那白猿一听,腾的一下又蹦到了地下,向刘基下拜。真是神猿啊。更神的是它还会说人话。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大师,可等到你来了。当年文成公张良得到了黄石公兵法,帮沛公夺取了天下,他在退隐之后,游历到石门,就把兵书藏在这里了。文成公还要找本山通灵神物来看管兵书,我很不幸,被他老人家选中了,呜呜呜呜……”
天哪,原来这就是人人都听说过,人人都没见过的黄石公兵法?
白猿看着刘基吃惊的表情,继续不紧不慢地解释说:“文成公随手画了一个圈,我就给圈到里面,几十年都出不来……”刘基心说,张良死了何止几十年,是一千五百多年——你这么多年都吃什么,是怎么活过来的啊。
白猿继续说:“当年我曾问文成公,什么时候能放我,他说:‘遇到一个叫刘基的,他能放你,而且,他也会继承我的衣钵。’你是叫刘基吧,求求你?了!”
刘基点点头。见它实在可怜,就拿起案头上的书翻了一阵,没想到真翻到了破咒放猿之法。刘基于是念咒,还真就解开了白猿的束缚。
重获自由的白猿谢恩告辞,说它马上要赶往淮西凤阳,护卫真命天子。一番话把刘基听糊涂了,天子不是在大都吗?白猿笑道,天机不可泄露,你以后自然明白,只要好生研读这四卷黄石公兵法,你未来必定会成就一番伟业,和今天的文成公一样伟大。
刘基又被搞昏了,这又是从何说起呢。张良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成为大汉开国第一谋臣,现在大元刚立国六十余年,四海归一,人心思定,我怎么可能和张良一样?白猿看着刘基疑惑的表情,继续微笑:“你以后就明白了。告辞。”随后就一个跟头,没影了。
从此之后,刘基日夜苦读兵法,终于辅佐朱元璋缔造大明,光复汉室,成就了一番宏图伟业。他也被明朝追封为文成公。
把刘基的军事才华与智慧,不归结于他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不归结于其观察与思考,而归功于天书、玄女和白猿,好像这一切得来全不费工夫,只要人品爆发就可以了。这和说乔丹的成功,不是因为其自身长年的刻苦训练,而是因为得到了一种别人得不到、仪器查不出的兴奋剂,是不是很类似?这到底是在歌颂刘基,还是在贬低他呢?
传说是精彩刺激的,现实却单调辛苦。但唯有这样的辛苦,才能成就伟大。不久之后,刘基就连续交出了两张漂亮的答卷。
五、金榜题名,赢取京城名士赞赏
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整个大都被寒冷包围,光秃秃的杨树上挂着沉重的冰碴,道路两旁堆着厚厚的积雪,一阵北风起,钻进人的脖领子,就是刀割般刺骨。凡是没有什么急事的市民,都乐得窝在家里,守在火堆前。
城东的江浙会馆内,却又是另外一番场景。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来参加会试的当地才子。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比就要举行,这些人提前赶到了大都。他们三五个一组,围着火炉喝茶聊天,高谈阔论,展望未来,气氛很是热烈。
这一天,随着嘎吱一声响,大门推开,门帘挑起,走进来了三个年轻人。屋内很多人一愣神,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对准了他们。这三人显然相当疲劳,但从他们的眼神里透露出的那种自信、洒脱,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却让在场的很多人印象深刻。反应迅速的人马上想到,自己又多了几个竞争对手!
能到京城参加会试,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大部分书生努力多年,依然得不到这张入场券。而这三个年轻人,却幸运地入围了。更让人感慨的是,他们都出自同一个地方: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这就是刘基和他的两个同乡,叶岘和徐祖德。
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到了文化教育非常发达的北宋,朝政昌明,科举兴盛一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考研一样,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不过是三年一次,三年才能有一回。乡试由各地方在秋天举行,称“秋试”,又叫“秋闱”,其优胜者称为举人,取得第二年会试的资格,第二年二月,各地乡试的优胜者,将集中在首都开封进行会试,称为“春试”或“春闱”,优胜者分为三甲,一甲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他人则授进士。
元朝在仁宗皇庆四年(1315年)才恢复科举,考试办法基本上照搬宋朝,但有所区别的是,蒙古、色目、汉和南人分开录取,类似今天按户籍参加高考。乡试时,各行省四类人等名额一样,都是七十五个;会试分左右两榜,汉人、南人参加左榜,蒙古、色目人参加右榜,每榜都是五十名。
这种录取政策看似公平,但根本不顾及这样一个事实:汉人、南人的数量,至少是前两类人的十几倍。没办法,你觉得不公平,以前你想考还没地儿?呢。
这年八月,三人都参加了省府杭州举行的乡试,并且都高中举人。想想范进同学中举之后的激动程度,就不难想象要达到这个高度多不容易。相比五十多才中举的范进,二十二岁的刘基无疑超过太多,也不会像前者那样不淡定。他取的排名是第十四。
喜欢交友的刘基,很快就认识了两个青田老乡,富川的叶岘,已经年过三十,石帆村的徐祖德,比刘基大三岁,三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欣喜之余,就相约一起上京赶考。因为会试的时间是二月初,三人决定早些出发,在大都过一个新年!
三人先回家向亲人道别,相约在运河起点杭州会合。当时,元朝在中国内地的统治还比较稳固,社会秩序还好,即使是文弱书生,也不必担心光天化日遭到打劫。大运河是向北方输送粮食的关键水道,朝廷相当重视。乘船上京,是最安全也最便捷的方式了。而且中举之后,每个上京赶考者,官府都会资助盘缠。
运河联结了宋元两个朝代的都城,也是当朝两座最重要的城市,一路之上风景相当秀丽,但三个年轻人却无心欣赏,依然抓紧时间看书,最多是在一起讨论下创作心得。他们非常珍惜这次进京赶考的机会,都觉得非常幸运。虽然已经中了举人,最差在家乡也能谋得差事,但生命只有一次,岂能随便浪费?下次会试又要三年之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变数?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他们到达了运河口,然后租车前往大都,当看到京城恢宏壮观的城墙时,所有人都心中一震,为能工巧匠们的创意所折服。
不过让他们略显得尴尬的是,936年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四百年来,这座城市一直为异族所统治,先后做过辽国的陪都南京,金国的首都中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将统一的帝国都城放在这里,并指派其最信任的谋士刘秉忠,以汉人王朝首都的格局重新修建大都。
从那以后,这里不仅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从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圣旨,都可能让许多人飞黄腾达,也可能让无数人人头落地;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中国以至世界历史的走向。
踏上这片土地,你已无须见证历史,你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到了京城他们才知道,大元的皇帝又亡故了,而且两个月内,居然死了两个皇帝。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二月世祖忽必烈去世,到至顺三年(1332年)十一月文宗懿璘质班驾崩,短短三十八年间,帝位就九次更迭,也就是说,忽必烈的九个直系后人,加在一起的执政时间,居然和自己差不太多。
刘基当然也不会想到,第二年才登上皇位的顺帝妥懽帖睦尔,居然在皇位上一坐就是三十六年;更没有想到,此人居然成了大元帝国的末代皇帝。
要说这位亡国之君元顺帝,其实也没什么坏毛病,而且还心灵手巧,人送外号鲁班天子,也就是说,人家的木工活做得那叫一个棒。不过,这哥们太喜欢自己的副业了,对于当皇帝的主业就不那么上心了。妥懽帖睦尔继位时只有十三岁,当然不可能亲政,实权都操纵在丞相伯颜手中。
第一次在异乡过春节,刘基的心情很不平静,那个时代的人也很可怜,只有遥望故乡感慨的份儿,却无法像今人一样拥有如此便捷的联络方式。看着漫天飞舞的焰火,听着震耳的鞭炮声,刘基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一定不能辜负了父母双亲和家乡父老的期望!
很快到了二月,连续三场的考试,连续九天的煎熬,对于刘基和他的两个老乡来说,不仅是智力的较量,也是体力的考验。超长的考试时间,严格封闭的考场,极为压抑的气氛,让身体虚弱的人无法坚持,让意志薄弱的人无法淡定,而真正的强者,会脱颖而出。真正的人才,会笑到最后。
最终的结果出来了,当刘基在大红的榜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那一刻,仿佛时间就此停止。尽管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之时,还是恨不能好好地发泄一下。在他的旁边,是两个青田老乡,他们也抵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眼眶开始湿润了。
让人极为开心的是,三人全部录取了。也就是说,他们都进入了全国前五十名!青田这种级别的县城,在全国有上千个,但一个县就有了三个进士,虽然都只是名列三甲,但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如果在今天,足有资格登上各大报纸头版,三人也得忙着应付各种采访了。
其中成绩最好的,是最年轻的刘基。
一甲和二甲各只有三人,刘基是三甲第二十名。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三岁,在今天,也就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年龄。按现代人的算法,他还不满二十二周岁。
刘基的两篇会试作品,也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一篇是《龙虎台赋并序》,龙虎台在居庸关南,来北京后忙于备考的刘基,其实根本就没去过,但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广,多少了解一些情况,加上长年的古赋诏诰练习,以及适度的想象与虚构,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洋洋洒洒,气势不凡,可以和唐代大才子王勃的《滕王阁序》相媲美。后来的纪晓岚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以场屋之作为世所传诵者,百中不一二也”(以考场作品能得到后世传诵的,一百篇中不超过一两篇)。其赋如下:
杰彼神台,在京之郊。金城内阻,灵关外包。
上倚天倪,下镇地轴。太行为臂,沧海为腹。
崇台峨峨,虎以踞之。群山茏葱,龙以翼之。
于铄帝德,与台无穷。于隆神台,与天斯同。
崇台有伟,鸾驾爰止。天子万年,以介遐祉。
而另一篇《春秋义》,则是刘基多年研读《春秋》的结果,可以说轻车熟路,信手拈来。文中表示了对楚国不守王道、好用武力的强烈不满,对于《春秋》一书明华夷之别,对楚国谓的变化,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从文中数据运用之丰富,材料列举之全面来说,很难让人相信是一篇在考场上的急就之作,倒更像是把平时的模拟作品又默写了一次,最多做点局部调整。他总结道:
《春秋》谨华夷之辩,楚则中国之变于夷者,故上不使与诸华等,下亦不使与夷狄均,来则嘉其慕义而接之以礼,强则罪其猾夏而威之以刑,圣人之情见矣。
当然,我们可不要认为刘基仅仅是运气好。以他的学识修为,即使押不中考题,也完全有能力考中进士。有元一代,一共只举行了十六次会试,产生的进士人数共计一千一百三十九人。想一想数目庞大的参与者,这个脱颖而出的概率,真不比中彩票大奖高多少。成功,是需要有一些运气,但仅有好运气是远远不够的。借用今天的话来说,质变的产生,只能以量变为基础。
刘基的才华,也让他得到了许多前辈的赏识。当时的著名学者程钜夫和卢集都很喜欢这个踏实的年轻人。这还不算什么,相传,翰林学士揭奚斯在接见过刘基之后,就对老朋友们有了这样一番表态:“此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刘基仅仅是个二十三岁的进士,揭老先生就将其与唐初名相魏征相提并论,甚至还说他比魏征更优秀,这实在是评价太高了。甚至可以说是坑爹。魏征是什么人?跟着李建成造了隋朝的反,又投靠李世民背叛了老上司,当时还是太平盛世,揭奚斯又不是诺查丹玛斯,能预测到刘伯温背叛大元吗?
可见,这个段子是后人附会的。揭奚斯应该见过刘基,并说过几句好听的,但绝不可能把他说成是栋梁之材,很简单,你的南人出身,就决定了你在大元的官僚体系中,基本上是跑龙套打酱油的!有几个能成为刘秉忠那样的实权人物?呢?
喝过了欢庆的美酒,告别了在京的新老朋友,刘基踏上了回乡的旅程。因为岗位有限,刘基没有马上得到官职安排,上面的答复是暂先回乡,等候补缺聘用。他刚刚二十三岁,还非常年轻,未来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的面前,似乎也修好了一条金光大道,等候他的到来。
回到家乡的刘基,自然是春风得意,父母家人都非常高兴。但是,随着时光一天天流逝,他的快乐一天天减少,担心一点点增加。三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聘用的文书,难道出什么变故了?
要知道元朝本来规定年满二十五岁才能参加乡试,刘爚为了让儿子早点取得功名,就利用自己的一点特权,为儿子虚报了三岁。不过这在当时,也算不了什么。有四五十岁的想改小,有年龄不够的想改大,无非是多一次机会。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足以证明刘爚的冒险决定,是何等的英明,多么有前瞻?性。
但刘基并不是没有顾虑,他到底多大,什么时候出生,家乡父老也是清楚的。难不成有人因为他中了进士,心生嫉妒,向处州府衙禀报了?这样一来,岂不是弄巧成拙,如果被坐实了科场舞弊,不但当不了官,还有可能吃官司。
这,难道就是刘基的宿命?他,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