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犹太成功商人(1)(1 / 1)

犹太教的基本精神是不麻烦他人,不加害他人。作为犹太教法最著名的拉比,希勒尔(公元前40年左右的人物)曾有一段逸事广为流传。

有一天,有一个外国人造访夏摩尔拉比,出了如下难题:“先生,你如果能在我单脚站立的过程中向我讲明所有的犹太教思想,我就皈依犹太教。”夏摩尔听后勃然大怒,立刻将这个外国人赶了出去。接着,这个外国人又来到希勒尔这里,出了同样的难题。“很简单,”

希勒尔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犹太教的奥秘所在。其它的都是对它的应用和解释或者是注解和细分。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犹太教吧!

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终身难忘的“就业日”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里奇福德镇。他们这个家族是十八世纪从德国举家移民到美国的。约翰的父亲比尔是个行为**的假药贩子,这使他们家庭一次次搬迁,日子过得很不安定。1853年初,洛克菲勒一家搬到俄亥俄州一个草原小镇,第二年,15岁的约翰进了中心高中,约翰是一个超群的辩论家,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头头是道。他有个密友叫马克·汉纳,后来成为国会参议员兼共和党领袖;另一个朋友叫达尔文·琼斯,他们成了少年时代的三剑客。

洛克菲勒迷恋上了音乐,他甚至一度想当音乐家。当时他与父亲有个特殊的约定:借给父亲一小笔贷款,但要收取利息。尽管这点钱只相当于他来回坐车的费用,可是对生意上的事,他从来就不感情用事。洛克菲勒16岁时,开始面对艰难时世,他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仔细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八点,他离开住处,身穿黑色衣裤和高高的硬领西服,戴上黑领带,去赴新一轮的预约面试。他不顾一再被人拒之门外,日复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当时克利夫兰的人口大约为三万。洛克菲勒说,他把列入名单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后,又从头开始,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

可是洛克菲勒是那种倔脾气的人,越是受到挫折,他的决心反而越坚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进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接见他的是二老板亨利·塔特尔,他需要人记账,便叫洛克菲勒午饭后再来。喜出望外的洛克菲勒一步一跳走了出去。此后,一直到了老年,他仍记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午饭后他见到大老板休伊特。此人在克利夫兰拥有大量的房地产,还是克利夫兰铁矿开采公司的创办人,他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老板让洛克菲勒脱下外衣马上工作,工资的事提也没提。他过了三个月才收到了第一笔补发的微薄的报酬。洛克菲勒一生都把9月26日当做“就业日”来庆祝,那热情,胜过他自己过生日。

洛克菲勒埋头于散发着霉味的账本里。他每天天刚亮就去上班,办公室点的是昏暗的鲸油灯。他说过:“由于我第一个工作是簿记员,所以我学会了十分尊重数字和事实,无论它有多小……”后来公司让洛克菲勒负责付账单,他接过这项工作后仔细核查,“比花自己的钱还尽心”。有一次,在隔壁办公的老板交给他一份长长的、未经核对的管道铺设费账单,请他去付一下。他从中发现了几分钱的差错,洛克菲勒对这种大大咧咧的态度感到十分震惊。

此外年轻的洛克菲勒还为休伊特收房租,他不但有耐心,有礼貌,而且还表现出斗牛犬般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到欠债的人交出钱为止。南北战争爆发前,大多数企业都只经营一项业务或生产一种产品,而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却代理各种商品的销售。1855年年底,休伊特给了洛克菲勒50美元作为头三个月的工钱,相当于每天五毛钱多一点。之后休伊特宣布,这位助理簿记员的工资将升到每月25美元,即每年300美元。

洛克菲勒的私人生活和他在公司的生活一样,也是受一笔笔账目支配的。他发现数字十分简洁、可心,便把公司里的业务准则应用到个人的精打细算上。1855年9月开始上班时,他花一毛钱买了个红色小本子,称其为账本甲,在上面详细地记下自己每一笔收入和开支。洛克菲勒一生都把账本甲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五十多年后,当他拿出它来一页一页地翻看时,睹物生情,几乎是老泪纵横。那个本子被安放在一个贵重物品保险库里,就像一件无价的传家宝。账本甲还告诉人们:洛克菲勒从小就是一位热衷于行善的人。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就把6%左右的工资捐给了慈善机构。他20岁时,捐献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收入的10%。

1857年,17岁的洛克菲勒被提升为主任簿记员,年收入提到600元。他充满自信地尝试做面粉、火腿和猪肉生意,数量尽管不大,但每次都有赚头。1858年,洛克菲勒的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提议他和自己成立一家经销农产品的合伙商号,最初各投资2000元。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从父亲那里借来1000块钱,加上自己的钱,同克拉克在临河大街32号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年方18岁便进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跻身于石油产业

早在18世纪,印第安人塞尼卡部落就开始利用石油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30岁出头,毕业于达特默斯学院的中学校长兼律师乔治·比斯尔组建了宾夕法尼亚石油公司,并且在当地采集了石油样本送到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耶鲁大学的小本杰明·西里曼那里进行化验。化验报告中证明这种油可以提炼成优质的照明油,还可以生产出许多副产品。

1859年8月28日,宾州的一口探油井里终于咕嘟咕嘟地冒出了石油。

洛克菲勒虽然后来对石油抱有极大的热忱,却是逐步从经营农产品转移到石油上来的。

把洛克菲勒拉进这个行业的,是克拉克的朋友塞缪尔·安德鲁斯。安德鲁斯是照明油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煤油将比其他来源的光要亮,市场也更大。为了寻找赞助人,安德鲁斯经常去克拉克和洛克菲勒的办公室转悠。但是每当安德鲁斯谈起提炼石油的事情,心存疑虑的克拉克便打断他说:“我告诉过你,这事没希望,我们不会拿出钱来。”安德鲁斯转而闯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把他的想法又推销了一遍。洛克菲勒头一次投资铁路股份获利了,正好手头有一笔钱,他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动员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元,作为新建的炼油企业———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一半的周转资金。

洛克菲勒将炼油厂选在一条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边,那条窄窄的水路,离克利夫兰市中心一英里半的路,流入凯霍加河。而铁路把克利夫兰同纽约市连接起来,并且使它有了一条连接宾州油田的宝贵通道。由于水陆并举,洛克菲勒占据了他取得低廉运费的优势。没过多久,沿着金斯伯里河出现了一连串的炼油厂。安德鲁斯对做生意一窍不通,他让克拉克和洛克菲勒去管经营,自己只管炼油方面的事。而洛克菲勒对实际炼油过程十分关心,他经常早晨六点走进制桶车间,把油桶一个个推出来,石油提炼出来之后还会残留下一些硫酸,洛克菲勒就制订计划用那些残余物来生产化肥———这是他头一次想到用废弃物生产副产品。不到一年,炼油业务就成为他们公司最赢利的行当,洛克菲勒紧紧抓住了这个大展宏图的机会,一头扎了进去。

1860年,洛克菲勒代表一群炼油资本家去了泰特斯维尔油田,以确保自己炼油厂的石油供应。他在油田看到,为了把原油运到铁路边上,人们把它装在桶里,用大车拉着走上崎岖的乡间小路。装满石油的车队在车辙交错的道路上绵延不断,许多油桶从车上掉下来摔碎了。原先一派田园风光的山谷变得一片乌黑,井架、油罐、机房与东倒西歪的小屋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油区到处是赌徒和妓女,道德败坏,简直像地狱一般。就如同早年的淘金热一样,他看出了这个行业的草率之处。洛克菲勒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更加理性的阶段。他尽可能地收集资料,坚定地要在这个上帝抛弃的地方,做道德的维护者。

买下了自己的炼油厂

当初,钻探石油像是在摸彩:谁也说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个昙花般的奇迹,它会不会给人类带来长久的利益。大多数石油生产商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下,都想尽快把井里的油抽干,而没想建立一个工业。洛克菲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相信这个行业有着长远的前景。首次宾州之行使他觉得,探油的结果实在无法预料,相比之下炼油似乎既保险又有条理。没过多久,他进而建立了这样的信念:炼油是从这个行业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关键。

洛克菲勒十分钟情于账本,这使比他大将近十岁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觉得他做事刻板,像个小职员。起初洛克菲勒隐忍着,后来终于同克拉克分手了。至于分手的原因,洛克菲勒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说:“因为我贷款扩大炼油业务的事,他非常生气,好像这冒犯了他似的。”

洛克菲勒看得出来,克拉克缺少胆略,欠了银行的钱便担心得要死,觉得这个冒失的年轻人会把公司所有的资产孤注一掷,所以恼怒不已。1865年1月,在一个名叫皮特霍尔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油田,并很快魔术般地出现了城市。这成了洛克菲勒同克拉克决裂的催化剂。

洛克菲勒请克拉克再签一张借据,克拉克朝他发火道:“为了发展这个石油业务,我们一直在借钱,借的钱太多了。”洛克菲勒毫不退让地反驳说:“只要借钱能稳稳地扩大业务,我们就应该借。”克拉克企图吓住洛克菲勒,便威胁说要散伙;而洛克菲勒这时已决意摆脱克拉克和代理贸易业,他正在动员安德鲁斯与自己合作。

几个星期后,他和克拉克又吵了起来。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几个合伙人请到家里,向大家推荐他快速发展炼油厂的方针———这是克拉克深恶痛绝的事。结果公司散伙,大家同意把公司拍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拍卖时克拉克请来一位律师,洛克菲勒则自己出马。拍卖底价是500元,但很快涨到5万元———已经超过了洛克菲勒所预想的炼油厂的价值。最后又升至7.2万元,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报出7.25万元,他明白这事将决定自己的一生。拍卖会后,他把自己在代理公司的一半股份和那7.25万元钱一并交给了克拉克。尽管如此,他还是抓了一个头彩:在26岁时,他拥有了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每天能提炼500桶原油———这是当地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并且已跻身于世界最大的炼油厂之列。

1865年12月,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开了第二家炼油厂———标准炼油厂。四年后,两家工厂以联合股份的形式起名为标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册,洛克菲勒任总裁。

之后为了实行彻底的垄断,洛克菲勒一连收购了几家炼油厂,并涉足管道运输业,还建立了自己的铁路网络。1878年8月,安德鲁斯与洛克菲勒在对股东分红问题上出现分歧。洛克菲勒最不能容忍那些喜欢多得红利,不愿把收益投入再生产的董事。安德鲁斯威胁说要转让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按照他的要求以100万元买下了他手中的股票,从此便独自执掌公司大权。

洛克菲勒同当年高中的同学,24岁的劳拉于1864年9月8日举行了婚礼。他尽管已积攒了巨大的资金,买结婚戒指却只花了15.75美元。这笔花销记在账本乙内的“杂项开支”项下。洛克菲勒一向怀念这段时光,并且一直珍藏着他俩用过的第一套餐具。

抢占全球市场

19世纪80年代初,标准石油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全球垄断,洛克菲勒扬名海外。为了研究国外市场,标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派石油商人威廉·赫伯特·利比去远东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利比注意到石油“比商业史上任何一种源自一地的产品的渗透性都强”,于是便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地劝说人们使用煤油。正如洛克菲勒所说:“在许多国家里,我们得先生产油灯,再教当地人学会使用煤油。”利比很满意地看到,当一本宣传煤油灯安全可靠的小册子翻译成中文后,一艘艘小舢板满载标准石油公司的产品沿河而上,向中国内陆深处驶去。为了扩大人们对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价卖出了成千上万盏煤油灯和灯芯,有时还免费赠送给第一次买煤油的顾客。可是自从里海边的俄国巴库喷出原油后,到19世80年代末,巴库郊外已汇集了二百多个炼油厂,价格低廉的煤油很快充斥欧洲市场,抢占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地盘。美国驻巴库领事钱伯斯被标准石油公司派去收集情报,他发出警报说:“俄国人野心勃勃,要把美国石油从世界市场上赶出去”。洛克菲勒大吃一惊,为了报复俄国人,他使出了惯用的重型武器:在整个欧洲降低油价,并且开始了恶毒的宣传活动,使人们对俄国煤油安全性产生怀疑。

激烈的海外竞争再次激起洛克菲勒的斗志,他决定设立自己的海外机构。1888年标准石油公司设立了它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英美石油公司,很快垄断了英国的石油生意。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又在不来梅成立了德美石油公司,负责德国的市场。他在鹿特丹还建了一个石油输送站,签了一个向法国供应全部所需原油的合同,买下了荷兰、意大利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并策划在印度进行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标准石油公司还向欧洲派出了第一艘装载量为100万加仑的巨型蒸汽油轮。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为了抢亚洲的生意,甚至屈尊代销俄国煤油。它终于在亚洲设立了一系列营业所,并且向上海、加尔各答、孟买、横滨、神户和新加坡等地派去了一批代理人。自此竞争便成了国际石油业一成不变的事实。

此时标准石油公司已拥有了10万名员工,洛克菲勒创立的这个石油帝国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产与商业为一体的机构。

为了使大家相信他是个情操高尚的商人,洛克菲勒给高尚下了这样的定义:信守合同,及时偿付账单和债务,公平对待小股东,从不发行虚股等等。为了标榜自己清白的形象,他一再坚持自己的商业信誉和补偿规则。其实身处帝国之巅的洛克菲勒还建立了一个广泛的情报网络,他从各地代理人每月交上来的报告里摘录了厚厚的分类卡片,上面记录着独立石油销售商在他们领地里售出的每桶油的来源。标准石油公司间谍们收集的情报大部分来自杂货店和铁路运输代理,这位巨头在百老汇26号里能看到他的王国在最偏远的角落如何与对手竞争。当时标准石油最常用的策略,是大量散布谣言,说那些为数不多的独立销售商都在苦苦挣扎,用不了很久就会无力供应石油,以吓跑他们的客户。

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良心,洛克菲勒需要乞灵于一个崇高的主题:用低廉的价格给人类带来光明。他早年在油田观看钻井时,曾默默盯着那口井,慢慢地说道:“这是穷人的光明。”这样的话在他的书信中随处可见。洛克菲勒在偏远的农村长大,在烛光下看书,他理解廉价煤油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他醉心于用低成本、高产量的生产保住市场份额,为此他不惜暂时减少利润。正如他本人所言:“标准石油公司一直记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服务,满足于大量增加的业务,而不是增加利润去诱使别人与我们竞争。”洛克菲勒明白,如果自己太贪婪了,别人就会用其他产品取代煤油。

面临两难抉择

自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25年后,美国境内再也没有发现大油田,因此人们总怀疑洛克菲勒帝国是否坚实。洛克菲勒长期以来也被两个截然相反的噩梦所缠绕:要么是石油枯竭,使自己的石油管道和炼油设备无事可干;要么是被大量的廉价石油所淹没。在19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人心惶惶的高级经理会上,有人甚至建议标准石油公司退出石油业,转入一种更为稳定的行当。洛克菲勒听完这悲观失望的发言后,站起身仰天祷告道:“上帝会赐予我们一切。”他深信石油埋在地下应自有其道理。

尽管标准石油公司在炼油、运输和销售等方面无所不能,可是直到19世纪80年代初,它还只拥有四处石油生产基地。鉴于宾夕法尼亚的油田业已枯竭,洛克菲勒担心可能不得不转而使用俄罗斯原油,这将削弱甚至彻底打垮标准石油公司。于是洛克菲勒1884年就开始催促手下建立原油储备。一个转折点出现了,1885年5月,一支勘探队在俄亥俄州西北部的莱玛镇寻找天然气时,意外地钻探出一片油田。到那年岁末,这儿四周一下冒出了250多个石油井架,并且一直延伸到印第安那州。但美中不足的是,原油所含的化学成分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对付的问题,燃烧时会在灯上形成一层薄膜。更麻烦的是,它的硫化物含量太高,会腐蚀机器,并且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但洛克菲勒仍对俄亥俄—印第安那的油田充满信心。为了解决质量问题,他在1886年7月请来一位叫赫尔曼·弗拉希的著名德裔化学家,交给的任务是:去掉莱玛原油中的异味,把它变成可以上市销售的商品。此时标准石油公司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相信弗拉希定能成功,把俄亥俄和印第安那交界处大片土地全都买下来呢?还是冒着失去大笔财富的危险,等弗拉希做完实验再说?洛克菲勒尽管一向行事谨慎,这时却显示出远见和胆量,他决定在莱玛石油上投下一大笔赌注。这遭到董事会中以普拉特为首的一批人的反对。为打破僵局,洛克菲勒在董事会上提出:“我用自己的钱进行这项投资,并且承担两年的风险。”他答应拿出300万元———相当于1996年的4700万元,“两年后如果成功了,公司可以把钱还给我;如果失败的话,由我来承担损失。”

标准石油公司花了数百万元买下莱玛的油田,还铺设了输油管道。那时这种“石油”每桶只卖15美分,没有市场,但公司还是把这些石油库存起来。到1888年存量达到4000万桶以上。当然,洛克菲勒在这场赌博中没有单纯依靠化学家们,他还到处寻找这种难闻石油的新用途。

他派出一批批推销员和技术人员去动员铁路公司用石油代替煤炭做机车燃料,劝说旅馆、工厂和仓库用石油做燃料替换煤炉,但这些生意并未做大。终于,到1887年10月,弗拉希用氧化铜去硫法在处理莱玛原油上取得成功,生产出了可供上市的煤油,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石油生产。洛克菲勒恢复了活力,开始进行这一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并购。1890年他吞并了联合石油公司和其他三家大型石油生产公司,控制了宾夕法尼亚和西弗吉尼亚州30万英亩的土地,从此成了该行业中的头号霸主。

创建芝加哥大学

标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石油业之后,“大型垄断企业的鼻祖”洛克菲勒成了镀金时代的象征,因而也成了众人批评的焦点。1888年美国大选时,反对各种托拉斯———包括石油、威士忌酒、糖业以及几十种其他行业托拉斯的抗议活动,在许多地方爆发,迫使竞选两党在施政纲领中都严厉地谴责经济集中。

在这场越来越强的批评声中,洛克菲勒再次受到了政府的严格审查。1888年,纽约州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在调查标准石油公司时才领会到与洛克菲勒打交道有多难。一位送传票的司法人员来到百老汇26号公司办公地,被告知洛克菲勒出城去了。他来到第54西大街4号,被告知洛克菲勒确实在家里,但不见客。为了防备这位大人物一大早溜掉,这位送达员在洛克菲勒家的门廊下凑合了一夜。然而他第二天天刚亮按响门铃时,却被告知洛克菲勒先生已经离开了。为了指导洛克菲勒如何对付纽约参议院的听证会,标准石油公司聘请了一位名叫约瑟夫·乔特的著名律师。见面时,洛克菲勒热情地同他打过招呼后,便歪在长椅上露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乔特试图就公司事务询问他的意见,洛克菲勒却滴水不露,这使乔特十分灰心。

1888年2月的一个上午,48岁的洛克菲勒身穿外套,头戴礼帽,在乔特的陪伴下来到纽约市最高法院坐满了人的法庭上。乔特很快就发现他根本不必为其担心。洛克菲勒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商人一样,擅长于做出模棱两可的回答。他还变成了一个茫然、健忘的家伙,和蔼可亲却有点思维混乱,像是迷失在标准石油公司巨大的迷宫里。向洛克菲勒提问的是该委员会法律顾问罗杰·普赖尔,他盯着洛克菲勒,用手指指着他以示谴责。洛克菲勒始终保持平静,使两人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洛克菲勒在证词中首次提供了标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起草的托拉斯协议,公开了八位现任受托人的姓名,透露了公司当时拥有的700位股东。最令人吃惊的是,他列出了属于托拉斯的41家公司———其中有许多在此之前从未公开过这层关系。为了反驳标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垄断企业的说法,洛克菲勒提交了一份111家与其竞争的炼油厂的名单,同时还述说了他与俄罗斯石油业展开激烈竞争的动人故事。

但是,无论洛克菲勒提供的证词如何出色,该委员会的报告还是称标准石油是“本大陆上最难对付的金钱实体”,“是原始的托拉斯”。洛克菲勒不得不大量捐钱,但他捐钱的速度总是无法赶上收入增长的速度。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学会用一种系统、科学而又同他的财富规模相称的方式捐钱。他创立了芝加哥大学,并以此最终确定了今后作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

但他不愿把这所大学与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洛克菲勒不喜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校长威廉·雷尼·哈珀终于说服他出席1897年7月举行的建校五周年庆祝活动。这位赞助人表示不发表演讲,只想轻松地在校园里偷偷地欣赏一两个小时。这天,三千多名衣冠楚楚的学生和教授涌进校园里,只有一个人身穿普通礼服,头戴丝质礼帽,走路时还像儿时一样,眼睛盯着地上。他走上主席台时,大家的双眼注视着这位深居简出的美国传奇人物。第二天上午,洛克菲勒骑上自行车,穿着运动装参观了校园。

1895年,56岁的洛克菲勒开始不露声色地逐步隐退,把事业交给他的儿子。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

金融界的拿破仑———索罗斯

他是最大的投资家,最大的预测家,超级的冒险家,他是最成功的金融家。

索罗斯的成功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善于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巧妙利用借贷和抵押;二是投资于很多不同类型及风险的资产,既投资于货币,也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和期货等;三是既做空头也做多头;四是侧重于购买短期证券以保持高度的灵活性,有较强的投机性;五是作为业绩基金,基金管理人员所得的报酬与盈利与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不是成正比,管理人员、索罗斯本人就是基金的重要持股者,他们与基金同甘苦、共命运。据2004年《富布斯》杂志公布的一项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索罗斯个人净资产70亿美元,排行第54名。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从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索罗斯于1969年用自己的25万美金创建了双鹰基金(DoubleEagleFund),从事套头交易。他以国际资金为目标,拒绝美国富豪的加入,成功地吸引了大批欧洲、阿拉伯和南美的富豪的资金。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31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东欧、俄罗斯、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它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州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aHonoris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

在1992年的英镑大战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索罗斯靠投机攫取了数10亿美元。他因此被称为“国际投机大师”和“金融界的拿破仑”。与众不同的是,索罗斯一边无孔不入地攫取金钱,一边大把大把地向慈善机构慷慨解囊,人们称他是天才与魔鬼的结合体。无论乔治·索罗斯做出多大的努力试图与众不同,在童年伙伴们的记忆中他仍然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他可以把自己视作圣人,但他的小伙伴中却没有人觉得他真的有特殊的禀赋。

初入金融

小家伙擅长体育,特别是在游泳、帆船和网球方面。乔治对游戏简直是入了迷,所有的游戏他都喜欢。乔治·索罗斯未超出一个一般学生,只有一件事还能记起。那件事发生在1942年,当时乔治12岁。乔治和同学一起参加了一个童子军团的会议,在会上宣布将成立一个世界语俱乐部。对加入俱乐部感兴趣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当时是放在一张凳子上的,乔治恶作剧地把那张纸抓在手里,使他人无法签名。“乔治非常喜欢捉弄人。我当时害怕他又要捉弄我,就想抢回那张纸,于是我们开始打架。”

在60年代末的时候,乔治·索罗斯加入了一家大型金融机构。为了在公司中取得更多的施展机会,索罗斯说服厄哈德·布莱卡达公司的老板们建立两家离岸基金,交给他监管。

第一家叫老鹰基金,于1967年开业,它在华尔街上以多头基金而闻名。基金的客户投入资金,希望市场价格上涨。第二家叫双鹰基金,这是一家对冲基金,于1969年开业。这家基金的运作方法是索罗斯利用股票或债券作为抵押品,买入任意数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和货币等。他用自己的资金建立这家基金,大约也不过是25万美金。接着,索罗斯认识的那些欧洲阔佬们就一股脑地投入了600万美元。

25万美元,索罗斯就凭此沉甸甸的25万美元起家了。

时代弄潮儿与“量子基金”

1973年,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基金创办之初,员工仅两个人。索罗斯是经纪人,罗杰斯是市场调研员。他们做股票投资,利用期货交易或贷款,在商品期货和证券市场上下注。1970年开始直到1980年他们分道扬镳,基金年年盈利,增长了3365%,资产从1200万发展到3.81亿美元。把握趋势是索罗斯的看家本领。60年代末风行一时的房地产信托投资,索罗斯将其比作一部三幕剧:暴涨,然后是长时期的保持,直至最终破产。从1969年索罗斯分析房地产信托投资的文章广为流传,到1974年开始抛售,索罗斯因此获利100万美元。

索罗斯的诀窍是寻找突变。1972年,他发现受过高等商业教育的新一代银行家正在崛起,银行业将焕发生机,于是写下了揭示银行业突变的分析报告,在银行股票低迷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此后,银行股票上涨使索罗斯获得了50%的利润。索罗斯在实践中练就了见微知著的本领,业界流传着他的投资传奇。比如,1972年,索罗斯得知商业部的一份私人报告指出美国的发展依赖于外国的能源资源,便大量收购了石油钻井、石油设备和煤炭公司的股票,一年之后石油危机引发能源业股票飞涨。索罗斯和罗杰斯也预见了食品危机,购买了化肥、农场设施和粮食加工业的股票,获得可观的利润。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武装部队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引起罗杰斯密切关注军事工业。事实证明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的被动挨打引发以色列与美国重整军备的决心。1974年中期,索罗斯通过军工企业的股票开始大发其财。1975年《华尔街日报》为此在头版报道了索罗斯的事迹。1979年,索罗斯将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QuantumFund)。物理世界中的量子难以捉摸,科学家索性以测不准定律来加以描述。索罗斯如此命名他的基金,暗示了他的市场哲学———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和不停的波动状态,也为他的投资事业平添了戏剧性的神秘魅力。

惊人而最辉煌的一年

对索罗斯的第一个大考验在1985年9月。那年9月6日,索罗斯赌马克和日元会升值。但实际上它们却一直在下跌。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帝国循环理论。他在这两种货币投入达7亿美元,超过量子基金的全部价值。尽管他损失了一些钱,但是他仍然相信情况会证明他是正确的,于是他又继续买入这两种货币,高达近8亿美元,比量子基金多出2亿美元。

然后,1985年9月22日,索罗斯的“电影脚本”开始具体化。新的美国财务部长杰姆·贝克,决定美元必须贬值,因为美国人民正在开始要求保护他们的工业。贝克与西德、法国、日本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即5人小组在纽约的广场饭店聚会。索罗斯得知这一会议的消息后,很快意识到这些财政部长即将做什么。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买入数百万日元。

协商后第二天,美元被宣布从239日元降到222.5日元,那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跌落。令索罗斯高兴的是,他一夜赚了4000万美元。

接下来的六个星期里,美元在中央银行持续推动下贬值。到10月下旬,美元已跌落13%,达到205日元。到1986年降到153日元。外币对美元平均升值24%—28%。索罗斯的这场豪赌总共动用了15亿美元。他运用金融杠杆,把大笔的钱投于马克和日元。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行动。他前后共赚了大约1.5亿美元。11月最初的两个星期里,基金增加到8.5亿美元。索罗斯持有价值15亿美元的马克和日元,几乎是基金的两倍。他卖空价值8700万美元的英镑,以及2亿美元的石油,买入10亿美元的股票和期货以及近15亿美元的债券。所有加起来,他在各种市场里拥有值40亿美元的空头和多头。

亚洲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

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索罗斯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由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们所引发。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他用几十亿美元赌注对付泰铢,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从而进一步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后引发的一连串亚洲金融危机祸及东南亚各地,以至香港、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等国都无一幸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一度遭到牵连,“灾情”之巨实在令人始料不及。

受到金融风暴打击的东南亚国家都视索罗斯为破坏者。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厉声责骂索罗斯暗中操纵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从而造成当地货币贬值。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索罗斯)一下子给搞垮了。”

索罗斯马上进行还击,他称“马哈蒂尔的政府管理不当”是酿成该国陷入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此后,这两人一直唇枪舌剑不断。法庭宣布了对索罗斯的判决之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兴高采烈地表示:“这一判决表明他道德品质低劣,我感到很高兴。……他以前诬陷我的政府管理不善造成了金融危机,其实他才是世界经济的大蛀虫。”

报业奇才奥克斯

美国《纽约时报》被称为“报中名牌”,是世界十大名报的前列。该报自创刊以来,已有150多年历史了,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报纸之一。它经常有重要报道,世界各地政府普遍将《纽约时报》列为必订报章。

《纽约时报》是由亨利雷蒙(HenryLarvisRaymond)创办。雷蒙出生于1820年,因家境清贫,上学不多。但生性勤学,他自修了不少文化,知识较为广博,16岁已当小学教师。经过几年教学工作后,他变得更为成熟。1840年,他辞去教职,决心到美国最大的商业城市纽约去创业。

雷蒙从少年起就喜爱文学,写过不少锐利文章。他到纽约后首先向《纽约人报》求职,该报由于经营不景,不愿聘员。但雷蒙却反复向该报东主加里尼讲述自己有办报和写文章的本领,在仍未获得同意录用时,提出愿意以半薪试用。最后感动了加里尼,决定把他留下使用。但惨淡经营的《纽约人报》在雷蒙进入一年左右,因经济不足而倒闭了。加里尼另创办《论坛报》(TheTribune),他继续留用雷蒙,让他集编辑、主笔、记者于一身,周薪20美元。

雷蒙不愧为办报的能手,他在《论坛报》工作了2年,使该报名声大振,发行兴旺。后来,他决定自己创业办报,在争取到银行人士的支持后,他创办了《纽约每日时报》(The?鄄NewYorkDailyTime)。该报经营了6年后,于1857年9月14日始,将“每日”两字去掉,改为《纽约时报》,此名直沿用至今。

《纽约时报》初办是因陋就简,当时办公地方是一座未建成的楼房的地下一层,电灯也未安装,排字十分不便。所以,创办初期,每日只出一张,零售价为1美分,是当时美国报价中最便宜的(其他报是2美分)。经过雷蒙的苦心经营,《纽约时报》在19世纪60年代初跃升为美国的大报之一,雷蒙也因之成为富豪。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雷蒙于1869年6月19日,因与当时“名美人”露丝欢乐共饮,酒量过多,酒精中毒而死。

雷蒙死后,兴旺一时的《纽约时报》由于股东的明争暗斗,逐步走下坡,甚至连年亏损,直到难以为继。此时已是1896年了,一位报业奇才奥克斯(AdolphS·Ochs)决定收购这家奄奄一息的报纸。在奥克斯的主持下,《纽约时报》不但迅速恢复元气,而且办得比雷蒙时期更好和更赚钱。

奥克斯是一位犹太人,他的父亲是1845年从德国移民来美国的,1858年生下奥克斯。因为家庭经济不佳,奥克斯童年就辍学,在家里帮做工作,夜里读夜校。他当过药房和杂货店的童工。他和家人住在田纳西州的洛斯威利城。14岁时,他在《洛斯威利记事报》找到一份杂工。后来,老板见他年青脑子灵,把他安排当排字学徒。奥克斯如许多犹太人一样,受了家庭传统教育,干什么行业都要注意钻研,要干出名堂。2年后,他满师了,成为—位正式排字工。干了一年多,他被《论坛报》聘为排字领班。在报社当排字工人乃至排字领班中,奥克斯时刻注重学习,对报业各环节工作很快熟悉了,并且与该报的营业经理保罗及编辑麦哥云交往密切,成为知交。后来他们三人于1877年合办一家报纸,名叫《漆坦隆加快报》,但该报经营了几个月却倒闭了,奥克斯只好另谋生路。

1878年,城内另一家《漆坦加隆时报》也面临倒闭,以极廉价钱寻找买主。奥克斯是个坚贞于报业的人,以500美元买下这家报纸。当时他的资金不足,把一半股权让给他人,他控股一半,主持经营。奥克斯动脑筋,想办法,把这份小报办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发行量数倍增加。一年多后,获利甚丰,该报的股值升了20倍。奥克斯想:这份报纸被别人控股50%,自己再怎么努力创收,也要把一半的利润分给别人,很不合算。长此下去,会有碍于该报的发展。现在趁着本报股值暴涨时刻,劝那些股东出售其股权是个机会。据此,奥克斯与有关股东协商;最后,他以5500美元购入别人控制那50%的股权,使该报成为他独资经营。

《漆坦加隆时报》在奥克斯独资经营下,更是迅速发展。1892年,他花了15万美元建成豪华的报社大厦,并投资购进新的印刷机,使该报的印刷和发行进入现代化水平,在当时的地区性报纸中,它是首屈一指的。随着设备的更新,声誉的鹊起,竞争力更强了,奥克斯财源广进,很快成为一位富豪。

奥克斯与其他犹太企业家一样,从来不满足于现状的,他计划到全国最大的都市去拓展业务。1896年,正逢米勒接手的《纽约时报》债台高筑,银行催收甚急,不得不出让股权。奥克斯抓住这个机遇,认购了该报75000美元债券,获得其1125股,另保留3876股让他在4年之内购买,即凑足5001股,成为控股股东。

在奥克斯未加盟时《纽约时报》共发行1万股,每股100美元。奥克斯在该报临危之时只用75000美元获得1125股,并保留3876股购入权,这是十分优惠的。但对《纽约时报》来说,也是上策。因为该报在当时债台高筑,声誉日薄,一般人是不会购入这类企业的股权的。另外,该报已处于苟延残喘之状,有了一位办报强人来主持,可能会杀出一条生路来。为此,这是一件情投意合和对双方有利的结合。

1896年8月13日,《纽约时报》因奥克斯加盟而改组了,奥克斯以董事局主席身份接管该报。他主持后,对该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对报纸的编排上变革,大量增加经济和金融新闻。奥克斯这一动作是很有远见的,当时纽约经济正在起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地改观,人口大量增加,报纸增加经济和金融的新闻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使该报发行量迅速增加。《纽约时报》在奥克斯刚接手时,每日发行量只有9000份,而当时的《记事报》日销30万份,《世界报》也日销20万份。自从奥克斯改革编排后,两个月内,使《纽约时报》日销量增至4万份,一年之后再增至7.6万份。

奥克斯第二招改革措施是他的《纽约时报》订价为1美分1份,只是其他报纸的一半价钱,看来是不足报纸的发行成本。但是,奥克斯另有图谋的,他的目的在于刺激发行量。他想,发行量多了,厂商就会更多地在本报登广告。广告的收入增加,远比报费收入多,报社更为合算。在这种策略指导下,《纽约时报》到1900年日销量突破10万大关。这时,奥克斯增购了那3876股,他正式成为《纽约时报》的控股性股东,其领导地位更加稳固了。

随着业务的发展,奥克斯斥资250万美元,于1904年兴建《纽约时报》大厦,并将纽约市第42街至47街命名为“时报广场”,大厦高为22层,在当时的美国实属罕见。

为此,《纽约时报》名声大振,促进了其发行量。以后,奥克斯改革通讯设备,以新闻快捷和独家报道为竞争手段,使该报增强权威性,到第—次世界大战开始,使《纽约时报》的发行量成为美国各类报纸之首,年盈利2700多万美元。1935年4月8日,奥克斯与友人共进午餐时,因脑溢血去世,年享77岁。此后,《纽约时报》由奥克斯的女婿、子女连续接任,至今该报仍是其家族后裔任董事局主席。

《纽约时报》能发展成为世界十大名报的前列,与雷蒙创业功绩分不开,但更重要的作用,是奥克斯在该报危难之时挽救了它,并把它办得比以前更辉煌,从中可窥见犹太人的经营本领。

地产大王里治曼

里治曼(Reiehmann)这个名字在美国和加拿大是家喻户晓的,主要因为这个犹太家族在加拿大和美国有许多地产,同时还在加拿大开发石油。这个家族的名字在这两个国家的各城市都显赫地出现,人们一见到这个名字的招牌或广告,自然联想到这里又是“里治曼地产王国”的地盘。据有资料报导,该家族资产超百亿美元。

里治曼兄弟的发迹只不过三四十年,充分显示出犹太人经商的高超本领。里治曼兄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定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们一家人世代没有从事经商的。他们的祖父大卫·里治曼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他知道本行是发不了财的,所以他教育儿子不要再步他的后尘。他语重深长地对幼子说:“森姆,男儿步出社会,首重选业,做父亲这一行永远不能发达的,你不如到外国去碰碰运气,一有机会便做个商人,这是我们犹太人的本行,可能从此斩断穷根。”

森姆是个孝顺儿子,听了父亲的教诲后,身上只带上够出去的一程旅费,没有准备回来的交通费了。言下之意,背水一点,破釜沉舟了。他先到西欧去,在那里做些苦力工。不久,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森姆辗转欧洲各城镇,过着极艰苦的逃难生活。不幸中的大幸,虽没有赚到钱,但总算保住了生命。

二次大战后,森姆在巴黎住了下来,希望在这个花花世界找份工作,以维持生活。但是,战后的巴黎亦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极难找到工作。森姆在走投无路之时,记起父亲的话,“一有机会便做个商人,这是我们犹太人的本行”、“现在既找不着工作,迫使自己去做生意,这亦是一个机会。”森姆自我安慰地想。于是,他用仅有的几十个法郎为本,在街边流动摆卖香烟、糖果之类小商品。不管白天黑夜或风雨交加,坚持摆卖。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森姆的小生意做得有起色了,他租了一个小铺子开店。为了节省费用,他自己直接到生产厂家进货,一切工作由自己包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子女也长大了,长子阿尔拨·里治曼,次子保罗·里治曼,三子拉富·里治蔓都可以成为小店的助手。他们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经营,几年后,有了一点积蓄。森姆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到,欧洲是个福利社会,环境虽好,但地方小,市场回旋余地不大,加上税收率高,经商不如美国、加拿大理想。他经过反复思考,亲自到加拿大、美国旅游考察,决定向这两个市场进军。

1956年,森姆决定派三子拉富前往加拿大创业,在那里设立一间瓷砖公司,从事瓷砖的买卖。战后的加拿大,经济已逐步由恢复走向发展,建筑业一派兴盛,对建筑材料需求殷切。森姆把法国的质优款新的瓷砖运到加拿大,由拉富在那里出售。由于钻了市场的空档,迎合了顾客的需求,生意十分好,一年多就赚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