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犹太成功商人(2)(1 / 1)

森姆看到加拿大市场的前景,于是决定举家迁往那里生活和经营,亲自主理瓷砖公司工作,使该公司业务更为迅速发展。

森姆·里治曼一家到加拿大两三年后,在瓷砖经营中逐步与建筑行业建立了密切关系,犹太人那种经商灵感由此应运而生,森姆觉得加拿大地产业更大有作为。鉴此,里治曼父子决意利用买卖瓷砖业务,从中了解市场动态和熟悉地产客户,把自己的瓷砖生意作为跳板,尽快打入这个大市场。在此同时,里治曼父子还把瓷砖经营范围扩大,经营所有建筑材料、装修材料,随着业务范围扩大,接触的客户面也大了,更有利于进入地产业市场。

里治曼一家的发迹,最突出一点是深谋远虑,循序前进,从来不搞盲目行动或急于求成。

为了探足地产业,他们先作试验式经营。他们自有的建筑材料业务,随着生意不断扩大需要租用大量的仓库作为货物周转,为此要支付不少租金。里治曼父子决定自己建筑一座大仓库,这样既可省掉每年支付大量租金,又可探索如何经营地产业务。经过这么试探,他们积累了经验,此举又使里治曼的建筑材料公司成为一个大型企业,名声鹊起。

森姆深感随着年纪增大,体力衰减了,而3个儿子自从到了加拿大开展业务后,已逐步成熟,在经营魄力和策略上,甚至超过自己,于是他从60年代起退休了,让儿子们放手大干一场。里治曼三兄弟虽然个性不同,而且嗜好不一,但他们在家族事业上却团结一致,协调如一人,直至发展到成为世界级大跨国公司,兄弟间没有为家产而纷争,父亲创立的公司由他们二兄弟发展壮大起来,到今天仍是里治曼集团,这也许是犹太人的一种家庭的优良传统。

里治曼兄弟在试建自己的仓库地产业时,善于处处精打细算,节省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最后造价成本比别的厂家同类规格建筑低了几成。他们从中积累了经验。

60年代初,加拿大工商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多伦多市,由于当时最主要城市蒙特利尔的法国后裔闹独立,很多厂商转移在那里投资或经营,移到多伦多市,这样刺激了多伦多的房地产业连年成倍增长,价格上涨。里治曼兄弟认识到时机成熟,把大量资金投入地产业,自购土地进行厂房仓库建筑,然后把其出售或出租。就这样,里治曼兄弟的房地产业如日初升,闪耀着万丈光芒。到1963年,他们的工业楼宇已是多伦多屈指可数的巨子。

机不可失,时不待我。里治曼兄弟在1965年以2500万加币收购了多伦多市一家面临倒闭的房地产公司,从中获得600英亩的地产和几幢已落成的住宅大厦。里治曼兄弟利用这块地皮及楼宅,发展商业和住宅区,用于出租。这一举措由于购入成本低,建成后出租率高,租费不菲,为此获得了极丰厚的利润,使“里治曼王国”的建立又迈进了一大步。

房地产业开发后,里治曼兄弟八足行蟹,逐步向温哥华、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大城市渗透,在加拿大各城市投资,建筑楼房,大多数用于出租,少量用于出售。到70年代,他们集团建造的商业楼宇,如店铺、写字楼、厂房等比重缩少了,原因市场有点饱和,必须相机行事。

为此,公司业务增长慢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中国唐朝魏征的名言。

里治曼兄弟受犹太传统的教育较深,早有奋斗不止的精神,没有为业已取得的成功而满足,力求更大的发展。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增长呢?根基已比较牢固了,现在关键是浚其泉源。他们经过一番世界市场考察研究后,决定以美国市场作为新的目标。

7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出现了金融危机,经济呈现混乱局面。许多财团因资金流通不畅,慌了手脚,纷纷把产业出售,以图应急。里治曼兄弟凭其机敏的眼光和经营房地产的经验,意识到时机已来临。他们果断地投入3.2亿美元,在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地区购入8幢商业大厦;1977年是那里房地产价处于低谷时间,此购入后,不到10年时间,这8幢大厦升值至30多亿美元。里治曼兄弟继这一行动后,接着更大的投资,用15亿美元在纽约兴建“世界金融中心”。如此宠大的投资行动,使美国各界人士无不惊叹或担心。但实践证明,里治曼兄弟是成功的。“世界金融中心”建成后,几年间收入租金就超过10亿美元。

进入80年代,里治曼兄弟又在加拿大多伦多投资大工程,耗资12亿美元建成近百层高的多伦多商业大厦,是目前加拿大最高大的楼宇,专供写字和商业用楼租用,出租率也很高,投资回报率也较理想。

在70年代末,加拿大海湾发现有石油蕴藏。不久,一家加拿大海湾石油公司成立,投入不少资金开采海湾石袖,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具一定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资金接济不足,在尚未正常投入生产之时已难以为继了。此时,里治曼兄弟集团已成为加拿大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海湾石油公司找到他们,最后,里治曼兄弟以30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从此,里治曼集团涉足石油业。

里治曼集团获得了加拿大海湾石油开发权后,再分步投入33亿美元,使该公司成为石油开发、原油精加工、石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基地。同时,为了更好地筹集资金,里治曼兄弟把这家公司改为股份制。经过一番的筹划和改组,在80年代末已正式投产,效益较为可观。

里治曼兄弟已成为加拿大首富了,但生活一直保持俭朴,保持着犹太人生活传统。

股市“神人”考夫曼

在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市场里,有一位名叫亨利·考夫曼(HenryKaufman)的人,几乎是人人皆知的著名人物,有人把他喻为“神”,说他“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亨利·考夫曼是人,不是神,他只不过是个经济专家,论个人资产,他远不及华尔街的大老板。但不管如何,他对美国经济的走势,特别是对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变化风云,在分析和预料方面高人一筹,使金融界人士不得不折服,故封他为“股神”。

考夫曼是个犹太人,1937年出生在德国。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于1946年随父母从德国迁到美国定居。他刚到美国时不懂英语,进入学校读书十分困难。但他很聪明和很有毅力,小小年纪懂得利用课余一切时间补习英语,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听能看能讲英语了。他家庭生活不富裕,但他求知欲强,一面工作一面读书,先后在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和金融学。在这两所大学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衔。并利用周末时间写文章赚稿费糊口。

没有一番寒彻骨,何来梅花满园春。考夫曼经过几年的苦读后,考取了博士学位。此时,他不但学识高深了,工作经验也丰富了,纽约市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局属下12家联邦储备银行之一)吸收他为员工,并很快就任命他为研究部助理主任。1961年开始,他又转到所罗门兄弟公司任职。现在,他成为这家公司的主要合伙人,是首席经济专家和股票、债券研究部负责人。他的经济学说不属美国任何一流派,他却是纽约经济俱乐部(EconomicClubofNewYork)、联合国协会、美国经济协会、美国金融协会等著名成员。

亨利·考夫曼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后,对股市分析常常有独到之处,因而使该公司在盈利大潮中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利润,在股市暴跌之时,使公司少损失或无损失。所罗门兄弟公司是一家股票证券公司,在考夫曼的参与下,业务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股票证券公司之一。

人们在谈论亨利·考夫曼的料股如神时,常以1982年8月纽约华尔街出现的股票和债券投机风潮为例,那时的考夫曼确实显出他的“神”灵了。

那是1982年8月的事,在17和18日两天,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霎时刮起了抢购股票和债券狂风,使得长期不振的股票价格猛涨,而同在这个时间,美元在西方各国的外汇市场的汇价却继续下跌,黄金价格上涨。众所周知,纽约股市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这里“打个喷嚏”,世界很多股市将要患“感冒”。在这两天的华尔街风暴中,东京股票市场,香港、新加坡、悉尼、墨尔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股票市场的股价也直线上升。

据纪录,上述两天中的8月17日,纽约股市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升38.8l点,收市指数达到831.24,是历史上一天之内上涨最高的,而这天其成交额达1.326亿股,又是破历史纪录。

隔了一天,8月20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再次掀起更高涨风,西方世界金融市场的黄金价格继续上涨,美元比价更下跌。一周之内,纽约股票市场仍在上涨,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上涨81.24点,这是“国际金融市场惊心动魄的一周”。

在这场股市风暴中,有人快乐有人愁,甚至有人招致破产或自杀。据路透社1982年8月24日从纽约发出的消息:“美国最大的棉花期货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主席菲利普·海米尔(PhilipHehmeyer),今天早上被人发现身亡。警察说,他是用猎枪自杀死去的。”在同一天的《纽约邮报》报导,37岁的菲利普海米尔,在上星期纽约的股票交易破纪录的价涨风中,遭受了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损失。他在卖空活动中,他打赌股票行情将会回落,但道·琼工业股票指数在上一周却暴涨81点,海米尔除了自己惨重损失外,还亏损了顾客更大笔的钱……。”

但是,在这场风暴中,亨利·考夫曼却没有给其所在的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鄄Brotherslnc.)带来损失,反而使其公司及它的顾客赚了钱。原因他作为这家公司的首席经济专家及主要合伙者,于1982年8月16日(即风暴前一日)发表一份预测报告,一举改变了他前几个月所作的预测,说美国的利率将会进一步下降。几个月前,他一直鼓吹利率可能会上升到战后最高水平的。股民们一般是比较相信经济专家的看法的,特别相信那些大公司的首席专家高见。亨利·考夫曼在8月16日的一席话,一下使众多股民改变了动向,把自己的资金从银行抽出来,大量购进股票和债券。

华尔街股票市场在1981年以来一直处于“熊市”(下跌)的,因考夫曼那句话而一夜间变为“牛市”(上涨),这使美国有些人觉得考夫曼神机妙算至极了,满城纷说“考夫曼”

现象,把他吹捧得神极了。

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亨利·考夫曼是从美国社会种种表象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种符合经济变化的规律而已。几个月前,他与众多经济专家一样认为,美国经济经过多年萧条后,可能在1982年下半年复苏,从而刺激美国工商业借款大增,这样势必带来利率的上升。可是,一直到了1982年8月初,美国经济复苏未见明显迹象,美国联邦储备局还放宽了货币供应的严密控制。于是,考夫曼“春江水暖鸭先知”,觉得自己和大多数经济专家的预测不准,他首先更改自己的错误预测,在8月16日发表了“美国利率将继续下降”

的预测报。结果导致了纽约股市风浪骤起。可见,神是考夫曼,鬼亦是考夫曼。在投机市场中,有人会借机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从中渔利;亦有人“无意插柳柳成荫”,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

不管亨利·考夫曼是否有料事如神的本领,但必须承认,他是一位勤学钻研的成功者,他是靠个人努力奋斗而发迹的。

经济强人费尔德斯坦

1979年8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特稿,题目《对美国的未来有影响的五十人》。这文章所介绍的五十人中,有一个叫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Feldstein),他当时40岁,才华横溢,对经济有独到的看法。《时代》周刊发表该文章时,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尚未参加竞选,有人预测费尔德斯坦将会进入新总统的“智囊团”。

果然不出所料,1982年秋天,费尔德斯坦被新当选的里根总统任命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作为美国最高级经济参谋,亦被人们称为“里根的经济强人”。

经济强人这个称号是日本《朝日新闻晚刊》封给他的。这家报纸于1982年8月14日的第一版上,发表了美国《纽约时报》著名经济记者伦纳德·西尔克(LeonardSilk)评论美国总统里根选择马丁·费尔德斯坦,接替默里·韦登鲍姆(MarrayWeidenbaum)的工作时,用《里根经济强人》的标题大书特写,从那时开始,费尔德斯坦就更负盛名了。

里根的政府班子中,财政经济部门里共有5位最重要的关键人物,他们是财政部长里甘、马丁·费尔德斯坦、预算主任斯托克曼(DavidA.Stockman)、联邦储备局主席沃尔克(PaulA.Volcker)和美国商务部长鲍德力治(MalcolmBaldrige)。这5人中,马丁·费尔德斯坦最受美国社会人士赏识,认为他是财经专才。

费尔德斯坦担任里根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一再表现出他对经济问题的杰出见解。

例如,在1982年11月美国国会两议院中期选举之前,他对当时美国经济形势作出了准确的预测。他指出当时美国经济仍陷在衰退之中,而不是象美国政府中一些政客所鼓吹的“已摆脱衰退”了。他此见解当时遭到一些重要官僚抨击,但后来实践却证明他的看法准确。又如,1983年,他作为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在为里根总统撰写《经济谘文》中,预测当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约百分之三点一。而当时美国朝野许多重要人物都认为增长率达百分之四至五之间。最后的结果还是费尔德斯坦的预测较准确。

从这两个例子说明,费尔德斯坦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坦率,他既不怕得罪民主党,也不故意讨好共和党,赢得大众的赞赏。

马丁·费尔德斯坦是个犹太人,从小勤学,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衔。由于对经济学有成就,在1977年荣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该项奖是从1977年开始设立的,每两年举行一次,是美国约翰·贝茨·克拉克基金会举办的,专门奖给美国40岁以下的最杰出的经济学家的。费尔德斯坦是该项奖励的第一个获得者,可见他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当时他才37岁,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所长。

费尔德斯坦的经济学观点,被美国新闻界称为“新保守派”集团的领袖观点,他极力主张政府应该少些干预经济。他出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之前,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兼职教授和美国《时代》周刊经济学家部成员,他在这些职位上发表丁许多“新保守派”的经济观点,博得了美国政府的最重要基础支柱———企业的广泛支持。他担当了里根的经济顾问后,更进一步推行他的经济思想。他的专长是公共财政,特别是社会性支出的研究。早在1980年5月,他就发表文章主张美国政府推行一种达到“既可平衡供求,又能增加企业投资的双重目的”的政策,办法是把“紧缩银根政策和在财政上刺激投资及储蓄的政策”结合起来。他1982年秋入宫后,提出了“里根经济学”;实质就是他一贯主张的所谓“双重目的”的经济观点翻版。这种主张正符合里根争取企业支持的想法,这也是里根总统选中他为首席经济顾问的理由所在。

费尔德斯坦推行的“里根经济学”是不遗余力的,在里根连任两届总统期间,保持了美国经济的一定增长和相对稳定,里根获胜连任总统,这应有他的一定作用。所以美国人说,费尔德斯坦确是一位经济强人。当然,他的“里根经济学”研究;在美国社会中产生多大实质性作用,有些美国人表示怀疑的。持这种观点的人的依据,指费尔德斯坦缺乏经济工作的实践,他只不过是一位从学校到研究所的秀才。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马丁·费尔德斯坦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学有所成,不愧为—颗经济学明星。

开创私人主办奥运会先河———尤伯罗斯1978年11月,在洛杉矶市获得奥运主办权后的一个月,市议会就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基金办奥运会的市宪章修正案。洛杉矶市政府只好把求援之手伸向美国政府,也许是对奥运会不屑一顾,也许是已经意识到美国举办奥运会将会遭到苏联的报复而进行抵制,美国政府对此冷若冰霜,明确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洛杉矶市已经走投无路,只好向国际奥委会申请,要求允许以民间私人出面主办奥运会。这个请求太意外了,国际奥委会还从来没想过由私人主办奥运会。万一这个人半途而废怎么办?偌大的奥运会交由私人主办,国际奥委会的面子置于何处?更何况,《宪章》已明确规定只能由城市主办奥运会。如果还有另一个城市申请,国际奥委会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然而,当时没有别的国家和城市申请举办,国际奥委会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宪章》的这条规定第一次失败了。于是,洛杉矶奥运会筹备组开始“物色”一个能在行政当局不贴一分钱的情况下办好奥运会的人选。

“物色”委员会的理想标准是,这个人年龄在40-55岁之间,在洛杉矶地区生活过,喜欢体育,具有从经济管理到国际事务等多方面的经验。电子计算机在不停地开动着,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筛选,计算机里不断出现的名字就是———彼得·尤伯罗斯。于是筹备组向尤伯罗斯发出了邀请。当筹备组的人谈起所谓“理想人选”的标准后,尤伯罗斯情不自禁地说:“哦,这有点像我。”

他妻子吉妮后来说:

“不是像他,就是他。”

私人主办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的第一次,同时也意味着要冒最大的风险。前几届奥运会是城市主办的,财政上的亏损,谁也没能逃过去。

1972年,在原联邦德国慕尼黑市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所欠下的债务,久久不能偿还。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亏损达到10亿美元。

1980年,在苏联的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耗资高达90亿美元,亏损更是空前。

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从财政和组织上来说,也是不甚成功的。纵观现代奥运会的历史,就能发现,举办奥运会是财政上的一场“灾难”,谁主办谁就得不惜“血本”,更何况尤伯罗斯是私人主办奥运会。现实即使如此,但尤伯罗斯觉得是对自己一次重大的挑战,他欣然接受筹委会的邀请。

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城市来说,能够承办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但是,奥运会的巨额费用使承办者苦不堪言,想承办者也知难而退,筹集资金是承办奥运会的关键,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但尤伯罗斯毕竟是一个善用脑筋的人物,如果没有很大把握,他也不会接这个任务。

人们说:“任何东西到了商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这句话对尤伯罗斯来说恰如其分,毫不夸张。

尤伯罗斯决定利用各竞争对手的竞争心理,提高赞助收入。在规定本届奥运会正式赞助单位中只接受30家,每一个行业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取得本届奥运会某项商品的专卖权,这样一来,各大公司就只好拼命抬高赞助额的报价。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历来是对头,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两家交手的战场。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百事可乐占了上风,虽然赌注大了点,但毕竟打响了牌子,提高了销售量。可口可乐尽管自恃老大,但一不留神就会在竞争中落后,这次洛杉矶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决心一定要挽回自己的面子。

尤伯罗斯向两家“面子”公司抛出了400万美元的底价。

百事可乐思想准备不足,还在犹豫之际,可口可乐已经胸有成竹,一下子把赞助费提高到1300万,高出了尤伯罗斯提出底价的3倍。可口可乐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说,我们一下子多出900万,就是不给百事可乐还手的余地,一举将它击退。果然百事可乐没有还手,可口可乐成了饮料行业独家赞助商。

尤伯罗斯笑纳1300万美元后,又把目光对准了感光胶片的两位大亨: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底价同样是400万美元。

然而这次可不那么顺利。柯达公司开始也想加入赞助者的队伍,但他们不肯接受组委会的不得低于400万美元的条件,他们只同意赞助100万美元和一大批胶卷。尤伯罗斯没有答应,他还亲自飞到柯达公司的总部劝说他们接受组委会的条件,但“心胸狭窄和傲慢”

的柯达公司没有同意,他们满以为有把握不改变条件便可获得赞助权,等待着尤伯罗斯的让步。此时一向嗅觉灵敏的日本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决心以此打入美国市场。富士公司同尤伯罗斯讨价还价,最后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洛杉矶奥运会胶卷独家赞助权。

待到柯达公司醒悟时,富士胶卷已经充斥了美国市场,为此柯达公司广告部的经理被撤了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等日本几家汽车公司的竞争,更是热火朝天,彼此都竭尽全力以拼抢这“惟一”的赞助权……结果,企业赞助共计3.85亿美元,而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的381家赞助厂商,总共赞助仅900万美元。

收入最高的莫过于把运动会实况电视转播权作为专利拍卖。最初,工作人员提出的最高拍卖价是1.5亿美元,遭到他的否定。他亲自出马先研究了前两届奥运会电视转播的价格,又弄清楚52了美国电视台各种广告的价格,提出2.5亿美元的价格。

尤伯罗斯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从此以后,广播电台免费转播体育比赛的惯例被打破了。结果,仅此一项,尤伯罗斯就筹集到了2.8亿美元。

奥运会开幕前,要从希腊的奥林匹克把火炬点燃空运到纽约,再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1个城市和近1000个镇,全程1.5万公里,通过接力最后传到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尤伯罗斯发现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引以为荣的事情,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公开出卖参加火炬接力跑权利的办法,即凡是参加美国境内奥运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一英里,须交纳3000美元。

此语一出,世界舆论哗然,尽管尤伯罗斯的这个做法引起了非议,他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大笔的款项还是收上来了,这一活动筹集到了3000万美元。

设立“赞助人计划票”,凡愿赞助2.5万美元者,可保证奥运会期间每天获得最佳看台座位两个;每家厂商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能到奥运会做生意,结果有50家厂商,从杂货店到废物处理公司,都出来赞助。

组委会还发行各种纪念品、吉祥物,高价出售。

虽然奥运会的大多数项目的开支不能减少,但有不少项目可以采取变通办法,这就会节省一大笔开支。

首先,洛杉矶1932年曾举行过奥运会,虽然现在的奥运会的规模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但以前奥运会的一些设施毕竟犹存,仍然可以用。于是他对这些场地简单地进行了修缮,这就为他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其次,尤伯罗斯正式聘请的工作人员只有200名职员,这与前三届比相差悬殊:慕尼黑奥运会有1600个职员;蒙特利尔奥运会有1505个职员;莫斯科奥运会有2000个职员。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整个洛杉矶已呈现出浓郁的气氛。由各公司赞助整修和重建的各种设施已焕然一新。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主任贝利乌夫人视察了这些设施之后,非常满意地说:

“洛杉矶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是最好的,无懈可击的。”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960名运动员使这届运动会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整个奥运会期间,观众十分踊跃,场面热烈,门票销路大畅。田径比赛时,9万人的体育场天天爆满,以前在美国属于冷门的足球比赛,观众总人数竟然超过了田径,就连曲棍球比赛也是场场座无虚席。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一人独得4枚金牌,各种门票更是被抢购一空。多杰尔体育场的棒球表演赛,观众比平时多出1倍。

同时,几乎全世界都收看了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令人眼花缭乱的闭幕式至今还留在人们记忆中。

在奥运会结束的记者招待会上,尤伯罗斯宣称,本届奥运会将有盈利,数目大约是1500万美元左右。一个月后的详细数字表明本届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

洛杉矶奥运会以其财政上前所未有的成功为后来的奥运会树立了榜样,这一结果证明了尤伯罗斯确实是一个经营天才,也这证实了犹太商人“金库是从心中变出来的。”的著名观点。

通讯之王———路透

在国际新闻上,路透———是一个叫人惊叹的人物。这不仅由于他所开辟的、囊括了大半个世界的通讯事业,不仅由于他的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才能,还由于他那为获得成功所必备的骑士般的大无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他的名字和以他命名的那个通讯的历史,不仅是世界通讯史上,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传奇。

第一站巴黎:向哈瓦斯挑战

保罗·朱利叶·路透(PaulJuliusFreiherrVonReutor1816-1899),原名I·B·约瑟法特,1816年7月21日出生于德国卡塞尔的一个开明的犹太教拉比家庭。13岁时,路透的父亲去世,小路透到开银行的表哥那里寄居。

路透从小数学就很出色,在银行里很容易地就被富于数学变化的汇兑行情给迷住了。他担任汇兑行情业务之后,经常为一个问题苦思冥想:怎样才能最迅速地了解各国的外汇行情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路透结识了大数学家高斯。当时高斯正在埋头研制电报。路透从高斯处获益非浅。他敏锐地看出,这种新通讯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汇兑行情的收发速度。他开始留意电报机的研制动向。这期间他来到柏林,改信了基督教,并且把自己原来的姓名伊斯拉埃尔·贝亚改成了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他的创业史是从1848年开始的。那一年年底的一天,他离开政治上日益反动的普鲁土,来到了世界文化之都———巴黎,会见了法国报业巨头查理·哈瓦斯。身材矮小的路透给哈瓦斯的第一印象,是他那口若悬河的毛遂自荐:他在柏林曾开过一家出版社,普鲁土政府的舆论封锁使他举步维艰;他仰慕哈瓦斯先生大名而来,只望能被录用而谋得个谦钱维生的差事。

那时,哈瓦斯正苦于人手不足,恨不能一个人分成几个人用,有人竟不招自来,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尤其当得知路透还精通英、法、德三种文字,更是如获至宝,当即答应了路透的求职请求。

路透就这样成了哈瓦斯社的一个成员,投入繁忙的通讯业务。他每天从来自欧洲各地的报纸中挑选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并译成法文,作为该通讯社的新闻稿件,然后分送到巴黎的报纸和国外的订户。远至圣彼得堡的宫廷都有他们的联系对象。

犹太人先天的竞争意识使路透无法久居人下。既然翻译和提供新闻稿件的工作能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对此自己又得心应手,为什么不可以个人单独经营呢?

不过,这等于向自己提供了就业机会、慷慨扶持自己和器重自己的恩人挑战。又是犹太人先天的自我意识起了作用:“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你的蜡烛照不亮我的房间”。

经过一段内心矛盾,路透还是横下一条心,走上独自经营通讯业务的新的旅程。在差不多是白手起家,人员又极缺乏(只有他和妻子两人)的情况下,困难自不必说。然而,凭着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干,他终于在被认为是“莽撞的冒险”中获得了最初的成功。欣然服输的哈瓦斯投来了赞羡的目光。

第二站亚琛“快讯”与信鸽

也是在柏林这段时间里,路透结婚了。当时,他29岁,妻子是柏林一位银行家的女儿。

利用岳父提供的资金,路透购买了一家书籍出版发行公司的股票,与人合资经营出版业。三年后,路透不堪忍受普鲁士政府对舆论的压制,毅然奔赴巴黎。此时他胸中已经酝酿着作信息买卖的计划,因此不惜进入当时世界最庞大的通讯社当普通职员。无独有偶,和路透同时进通讯社的还有一个流亡者--一个柏林银行家的儿子贝恩哈德·沃尔夫,几十年后,他、路透与哈瓦斯同时成为世界新闻业的三巨头。

在巴黎几个月单枪匹马的经营,路透和妻子已不胜疲惫,加之,二月革命后拿破仑三世登上帝位,言论自由很快成了过眼烟云。在巴黎继续从业,前景堪忧。于是,路透决意转回德国。但是,到了柏林,却见沃尔夫已捷足先登,建立了办事处。他们夫妇只好另作图谋。

他们得知普鲁土政府已开通了柏林至德国与比利时交界处的亚琛之间的电报线,便萌生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从事新闻消息提供的设想。坐落在通向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途中的亚琛正好可以充当集中信息并向亚琛地区和比国提供信息的基地。那时,布鲁塞布和安特卫普尚未架设电报线路。于是,路透就把从德国各地收到的汇兑和证券交易的行情(当时新闻通讯的主要内容)通过火车送到那里。据说,当时途经亚琛的列车不装上路透的快讯稿件就不开车,出现了人们争相订购路透的快讯稿件的情景。后来,因亚琛地区的订户居住远近不同,收到稿件有快有慢,某些银行家发出了抱怨,促使路透过送稿办法进行了改革,索性不用邮递,改为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订户召集到一间大房子里,使他们在同一时间里收到应得到的消息。可是,从亚琛到布鲁塞尔有170公里,按当时最新式的火车平均每小时13公里计,也得9个小时方可抵达,这很难说是“快讯”了。路透苦苦地思索着解决问题的办法。骑马信使,专职邮差,种种方案都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过,没有一个使他满意,忽然,能捎信的鸽子使他开了窍。他乐得手舞足蹈起来,兴奋不已地大声说道:“办法找到了,用信鸽!两个小时足够。”

于是,路透从一个饲养信鸽的旅店老师盖勒那里租用了40只信鸽,让它们充当亚琛———布鲁塞尔邮路的“信使”。此招果然奏效。在当时两地之间没有电讯相通的情况下,起到了提供最快的新闻稿件的作用。

1851年夏天,路透移居英国,开始了他人生之旅最辉煌的时期。

第三站伦敦:实力与魅力的较量

靠着在法、德两国的经营中打下的基础,路透开始在这里营造他的庞大的“通讯帝国”。

首先,他还是运用他的提供“快讯”和“快讯中的快讯”的策略。

1853年,路透得知“磁力电报公司”和另一家电报公司在联接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海底铺设了一条电缆。两公司用快艇在爱尔兰南部的昆士兰海迎候从北美开来的载有新闻稿件的船舶。这比南安普顿至美国的距离缩短了400余公里。他们没想到,一个工于心计的竞争对手已悄然出现在他们的身旁。路透秘密地在对手已占据的昆士兰西90公里处的克鲁克黑文修建了一个电报基地。在这里,路透社在海上值班的小舢板用信号示意基地的联络艇从北美来的船上取下稿件。其他报社要在拿到稿件后再航行100多公里返回科克市方能发报,而路透社的联络艇则只要开至不远处的克鲁黑文即可。这样,到别人开始发报的时候,路透社编成的通讯稿件早已到订户手中了。

人们惊讶地发现,就是这位起初住在伦敦金融街一家股票交易所的两间出租房屋里的犹太人,不久便以他一手经营起来的路透通讯社,掌握了“欧洲大陆有关金融方面的情报”的主要输入和输出渠道,在交易所、银行、股票商、投资公司和贸易公司的广泛领域,伸展自己的巨大翅膀。紧接着,他又把目光瞄准《泰晤士报》,一心要把通讯运营的疆域扩展到报业的市场。

《泰晤士报》是英国一家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它在新闻界的权威地位使得向它兜售新闻稿件的路透社开初曾吃了闭门羹———“《泰晤士报》无意采用贵报提供的消息。”但挫折没有使路透认输,打消在这个有利可图的领域一试身手的念头。他转念一想,何不采用迂回战术,在眼下欧洲各地政局处于混乱的状态下,利用路透社在欧洲各地建立了电报网的有利条件,先迅速提供各种政治方面的新闻。这样,《泰晤士报》的铁门便被撬开了一条缝。随后,路透社又扩大战果,先征服伦敦的其他报社,再迫使《泰晤士报》就范。

一天早晨,路透走进《广告晨报》总编辑詹姆斯·格兰特的办公室内。

“我有一件重要事和您商量一下。您有空吗?几分钟就行?”路透说得既谦恭又自然。

路透接下来介绍了他的通讯网,他同欧洲各个政府的关系,他能够通过这些关系迅速弄到欧洲的政治经济消息,并说:“现在伦敦的各家报纸都要为发回外电支付一笔高昂的电报费,我打算用低于电报费的价格提供消息,您看怎么样?”一等格兰特点了点头。路透接着为他算了一笔细账,指出少花的金额数目。并且可以由《广告晨报》免费试用两周。格兰特听后,马上接受了这个建议。

临走前,路透回头对格兰特说:“如果您们也和《泰晤士报》一样拒绝我的建议,那么我真要打算放弃这个通讯社了。您们接受之后,其它报纸也会仿效的。这样看来,两个星期的免费服务还是划算的。”

路透毫不做作的爽朗和异乎寻常的坦率,大概是促使格兰特接受他建议的极重要的心理因素。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真如路透估计的,除了《泰晤士报》之外,伦敦所有的报纸都开始采用路透社的电讯稿。路透社的工作效率把各家报社派出的记者远远抛在后面。最后《泰晤士报》也不得不与路透社签订合同。攻下这个最顽固的堡垒之后,路透社已经在英国新闻界完全站稳了脚跟。

刚开始报导美国南北内战消息时,英国的报社与通讯社都是采取下述方法取稿的:当北美大陆的远洋船到达英国南安普敦港口时,各报的蒸气小艇就迎上去,大船上的人把装有新闻的木盒投到海里,由小船捞出来,再把木盒里的新闻通过电报发往伦敦。

为了抢在各报前头发出新闻,路透秘密地把接船点往英国北部移动了500公里,然后悄悄争得地方当局批准,修了一条专用电报线,因此等竞争对手的船只还没接到远洋船,路透的新闻已经发回了伦敦。等别人发电报时,路透的快讯稿已送到订户手中了。

路透在传递速度上和其他人拉开的距离,使路透社得到了一条爆炸性的独家新闻。

美国林肯总统遭到暗杀后的第二天上午一点半,路透社驻华盛顿记者麦克林弄到林肯私人秘书的采访记,但是,当天开往英国的轮船已经启航。麦克林不顾一切地赶到海港,雇了一条拖轮,好不容易才追上那条班轮,把那条独家新闻装在木盒子中扔到班轮的甲板上。11天后,轮船到达英国,路透的通讯网马上播发了这篇新闻。当时,这件新闻只有一家报纸发了一则短讯,而路透社却发了一篇详尽的暗杀现场的详尽报道。第二天,伦敦各报,包括《泰晤士报》都全文转载了路透社的报道。

这次成功,给与路透的并非只是经济上的利益,主要还是精神上的激励和鞭策。他明白了,要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勇于进取,而且要不断创新,永远保持竞争中的优势。他认为,不仅要先于别人得到和发出稿件,而且还要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高质量的稿件。他给自己的通讯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注意获得重大的独家新闻。

路透又下了一盘赢棋

1855年,法奥之间战事在即,人们关注的是,拿破仑三世在2月7日的国会上将说些什么。路透社立即给驻巴黎的记者发去急电,要求他们极秘密地接近皇帝的亲信人员,想方设法从那里了解拿破仑三世的国会演讲稿的内容。

记者接电后立即行动,结果,事先得到了实际上是对奥直接宣战的布告的皇帝的讲演稿。

此事简直使路透大喜过望。他马上不失时机地制定了秘密发布计划。为此,特地包租了“海底电报公司”的巴黎———伦敦间往返电报线作为传递专线。终于,抢在皇帝发表演讲的同时,播发了这个消息,开了国际通讯史上的一个先例。那一天,《泰晤士报》根据路透社提供的稿件,全文刊登了拿破仑三世的讲话。其他报刊则以“号外”的形式,使用“路透社电讯稿”报道了这个重大的消息。

巴尔扎克,这个有名的讨厌新闻记者的大作家闻知此事,也掩饰不住对路透的惊讶和钦佩,意味深长地向巴黎报界披露了他们也许谁也不曾料知的一个秘密:“你们在不同报纸上看到的国外消息,其实来源同出一处”。

名声越来越大的路透通讯社和路透本人,越来越注重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的意义,注重自身形象的影响,认为这是通讯社赢得信誉,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利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举一例为证:1859年4月16日,法奥两国爆发了战争,撒丁也派出了军队同奥地利作战。与别的通讯社不同,路透社同时向交战两方的三军都派去了记者进行“三重访问”。

结果,唯有路透社记者受到了优惠的待遇,引起了其他记者特别是三军本国记者的嫉妒与气愤,甚至发生了与路透社记者争吵和动武的现象。但是,军方人士冷酷地告诉他们:“如果各位不愿意在这儿工作,就请你们离开。”见势不妙,那些有怨气的记者,便不得不接受“让路透社先采访”这一既定的事实。路透社良好的新闻作风推动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同时使那些想中伤他们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尾声路透“通讯帝国”

路透通讯社就这样,一步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赢得信誉,扩大自己的影响。他们不仅已有十足的把握雄踞欧美,而且在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他们的电报线路又从欧洲经俄国,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再从土耳其经波斯延伸到东方的古国印度。到了1870年至1872年,电报线又从新加坡延伸到中国。后来,日本也正式纳入了路透社的“势力范围”。

它的开山祖师路透因此而得到了一个“路透·汗”的谥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路透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业———成功的历史,就是一部跨越洲际的国际通讯社的历史。1899年2月25日,他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旅程。人们在伦敦皇家股票交易所里为了竖立了一尊大理石雕像。路透的名字与他的“通讯帝国”一起,在世世代代的人们中流传。

牛仔裤创始人———施特劳斯

李维公司的创始人李维·施特劳斯于1829年生于德国的巴德奥切姆,在1848年欧洲政局动**期间,他决定去纽约碰碰运气,因为他的两个哥哥已经移民到了那里。到了纽约之后,李维很快便发现,他的两个哥哥关于在这个充满赚钱机会的国家生活舒适的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他们告诉他说他们拥有土地;但他发现他们在向家庭主妇出售针线、锅碗瓢盆、缎带、纱线、剪刀和钮扣。李维做了两年寒酸的小贩,拉着180磅左右的杂货挨家挨户地叫卖,以勉强维持生计。

1850年,美国报纸刊登了一则令平民百姓惊喜的消息:“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

于是美国历史上那震撼人心的西部移民运动开始了,那些怀揣着发财之梦的人们,携家带口纷纷拥向通往金矿的路途,滚滚人流络绎不绝地向金矿之地拥去,景象十分壮观。21岁的李维·施特劳斯也经不起黄金的**,加入到汹涌的淘金者队伍。来到旧金山后,看着多如蚁群的淘金者和一望无际的帐篷,他的发财梦很快就被打碎了。

他决定放弃从沙土里淘金的工作,他想,要想在这里真正赚到钱不是从沙土里,而应该从那些淘金工人身上淘出真正的金子出来。就这样李维·施特劳斯用身上所有的钱物,开办起一家专门销售淘金工人日用百货的小商店。小商店开业以后,李维·施特劳斯整日忙着进货和销货,十分辛苦,使这个小商店的利润十分丰厚。当时由于淘金者很多,用来搭帐篷和马车篷的帆布也很畅销。李维·施特劳斯于是便乘船去购置了一大批帆布来到了淘金工地,可是没想到采购的货物刚一下船,小百货品就已被抢购一空,而帆布却无人问津。下船后巧遇一个淘金的工人。李维·施特劳斯忙迎上去问:“你要帆布搭帐篷吗?”那工人却回答说:“我们这需要的不是帐篷,而是淘金时穿的耐磨、耐穿的帆布裤子。”李维深受启发,当即请裁缝给那位“淘金者”做了一条帆布裤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工装裤。经这位淘金者一宣传,这条裤子便变得神奇无比了。于是人们便纷纷前来询问,李维·施特劳斯当机立断,把剩余的帐篷布全部加工成了工装裤,结果很快被抢购一空。如今,这种工装裤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服装Levis牛仔服。

牛仔裤以其坚固、耐久、穿着合适获得了当时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爱。大量的订货纷至沓来。李维·施特劳斯于1853年成立了牛仔裤公司,以“淘金者”和牛仔为销售对象,大批量生产“淘金工装裤”。为了改进质量,以优质产品应市,他找到了法国涅曼发明的径纱为蓝、纬纱为白的斜纹粗棉布,这种新式面料坚固耐磨、美观大方。经过大胆想像,李维·施特劳斯决定对这些工装裤做一次样式上的改观。结果这种新式面料生产出来的裤子,不但结实耐磨柔软紧身,而且样式也显得漂亮多了,再次受到淘金工人的欢迎。这种工装裤一时间在西部的淘金工人、农机工人以及牛仔中间广为流传。人们也把这种裤子改了叫法,叫做IEANS,这一度成为工装裤的代名词,这种叫法为工装裤的进一步流行起到了宣传作用;加上靛蓝色是欧洲原始时代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的颜色,所以这种颜色对牛仔裤流行欧洲起了潜在的帮助作用。

李维·施特劳斯还采用内华达州一位叫雅各布·戴维斯裁缝的建议,发明并取得了以钢钉加固裤袋缝口的专利。经过改进,李维·施特劳斯所发明的工装裤逐渐具有了今天牛仔裤所特有的样式。李维·施特劳斯的工装裤的样式越来越漂亮,公司越办越红火。当淘金工人进城休假时,他们身上的这种工装裤引起了市民的注意,一时间工装裤不仅受到淘金工人的欢迎,同时还受到了美国社会普通大众的钟爱。牛仔、大学生、城市青年纷纷购买李维氏工装裤,渐渐地,这种服装在美国成为一种时髦服装。时至今日,Levis牛仔裤上的钢钉,仍是结实和美观的象征。二战以后,美国社会各种运动风起云涌,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嬉皮士风潮、反越战运动此起彼伏。在各项运动中,多次出现警察与青年学生、警察与普通民众的冲突,在对峙中,李维氏工装裤的方便、灵活性被充分地展现出来。李维氏工装裤就这样逐渐成为年轻化、大众化和充满青春魅力的象征,社会各界不分身份和地位开始接受李维氏工装裤。

李维公司已有140年的历史了。当今,李维(Levis)牛仔裤已由最初的工装服装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服装,行销世界。在李维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搞好市场调查,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念,按用户需要组织生产的市场决策。根据市场调查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李维公司认为,应该把青年人作为目标市场。为满足青年人的需要,李维公司坚持把耐穿、时髦、合体作为开发新产品的主攻方面,力争使自己的产品长期占领青年人市场。近年来,他们了解到许多美国妇女喜欢穿男牛仔裤。根据这种情况,李维公司经过深入调查,设计出适合妇女穿的牛仔裤、便装和裙子,1978年的妇女服装销售情况看好,销售额增加了58%。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李维公司十分重视对消费心理的分析。1974年,为了拓展欧洲市场研究市场变化趋势,了解消费者爱好,向德国顾客提出了“你们穿李维的牛仔裤,是要价钱低、样式好,还是合身”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首是要“合身”。于是,公司派专人在德国各大学和工厂进行全身实验,一种颜色的裤子,竟生产出了不同尺寸、不同规格和45种型号,大大拓展了销路。公司还根据市场调查获得的各种有关用户的信息资料,制定出五年计划和第二年度计划。虽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但由于李维公司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市场调查经验,所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同市场实际销售量只差1%-30%,基本做到了产销统一。李维公司的销售网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他们对所属的生产和销售部门实行统一领导。他们认为产销是一个共同体,二者必须由一个上级来决定,工厂和市场之间要建立经常性的情报联系,使工厂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保持统一。为此,公司设立了进行市场调查的专门机构,在国内、外进行市场调查,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正确的市场决策,带来了李维公司的大发展。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末销售额只有800万美元,1979年增加到20亿美元,30年增加了250倍。近20年来,李维公司已发展成为活跃于世界舞台的跨国企业,公司按地区分为欧洲分部、拉美分部、加拿大分部和亚太分部。各分部分管生产、销售、市场预测等项事宜。李维公司拥有120家大型工厂,设存货中心和办事处以及3个分公司(美国李维牛仔裤公司、李维国际公司和BSE公司)。分公司有规模庞大、设备先进的生产厂42家,最大的一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条。1979年,李维公司在美国国内总销售额达13.39亿美元,国外销售盈利超过20亿美元,雄居世界10大企业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