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叫凯伦的犹太人,有一年,他向友人借了40万元,没有财产担保,也没有存单抵押,只有一句话:“相信我,年底无论如何都还你。”
到了年底,他的资全周转非常困难,外债催不回来,欠款又催得紧。为了还朋友这40万元,他绞尽脑汁才筹足20万元,余下的20万元怎么也筹不到。最后他决定用自家的私房去抵押贷款,但银行评估房屋价值24,只能抵押18万元。凯伦横下一条心,与老婆郑重商量后,把房子以20万元低价卖出去,终于筹齐了40万元。一家人再到市郊租了间房屋住。
曾经溺过水的凯伦再到商海里搏击,自然会小心谨慎,而又处乱不惊。他又成功了,两年后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还赚了一大笔钱。每当有人问他怎样起死回生时,他便会郑重地告诉对方:“是信用!”
犹太人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富人,首先得遵守信用,而好的名声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
抠钱一生穷
太抠钱是成不了富翁的,只有敢赚钱才能成为富翁,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并不是说抠钱是错误的,问题的关键是一味的抠钱,该花钱的时候,就会太吝啬而因小失大,这会让你沾上贫穷的基因,让你永远也没有发财的机会。
资本主义是让资产不断增值的游戏,所以可以让钱不停地多起来,应该把整个世界的钱为自己所用。犹太人的经营原则是:没有钱的时候就借,等你有钱了就可以还了,不敢借钱是永远不会发财的。抠钱只会让人变得越来越贫穷,因为连他的思维也贫穷了;敢赚钱会让人富有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富人才有的思维。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决定了他将来是否可以拥有财富。富人的思维创造财富,自然让他表现出富人的慷慨和大度;贫穷的思维造成人的贫穷,因为,你只得到穷人的卑微和小气。
人太穷了,就会整天为生存而奔忙和劳碌,他所想到的就是简单的生存,没有时间去想任何的事情了,他的头脑里没有了想发财的渴望,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条件。
犹太巨富比尔·萨尔诺夫小时候生活在纽约的贫民窟里,他有六个兄弟姐妹,全家只靠父亲在做一个小职员的微薄收入,生活非常贫困,他们把钱省了又省,才可以勉强地度日。
到了他15岁的那年,他的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小比尔,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来养活自己了。”小比尔点点头,父亲继续说:“我拼了一辈子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我希望你能去经商,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改变我们贫穷的命运,这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
比尔听了父亲的忠告,于是去从事经商。三年之后,就改变了全家的贫穷状况,5年之后,他们全家搬离了那个社区,7年后竟然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下了一栋房子。
犹太人世代都在经商,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经商才能赚取很多的利润,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就这样,一代代犹太人从事经商,赚取了让世人膛目的财富。但赚钱是一个需要智能的游戏,想要成为一个富人,不但要有智能,而且要付诸于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跻入富人的行列。
“大气魄地花钱,过舒适的生活,始终记住:不要按你的收入过日子!这样能使一个人变得自信。”
好莱坞巨头之一的路易斯·塞尔兹尼,就这样教育他的儿子大卫,大卫后来成为电影《飘》的制片人,这句话也成为风行好莱坞的致富原则。
只有使劲地赚钱,使劲地花钱,这才是富人的做法。
卡恩站在百货公司的前面,目不暇给地看着形形色色的商品。他身旁有一住穿的很体面的绅士,站在那里抽雪茄。卡恩恭恭敬敬地对那仕绅士说:“你的雪茄很香,好象不便宜吧?”
“2美元一支。”
“真不便宜……那您一天抽几支呀?”
“10支。”
“天哪!您抽多长时问了?”
“40多年前就抽上了。”
“什么?您仔细算算,如果您不抽这些烟,都足够买下这家美丽的百货公司了!”
“这家百货公司就是我的!”
犹太人说,生活要过得幸福和开心,日子一定要有享受的感觉,不要怕花钱,相反要大把大把地花钱。犹太人喜欢在那些装饰考究、豪华的饭店吃晚餐,而且一吃就是两个小时,吃的非常丰盛。他们一边吃一边聊天,不时地哈哈大笑,那样子十分的惬意。
这让想要拼命追上犹太人的日本人自愧不如,日本人花钱相当吝啬,他们一天到晚只是拼命地省钱和拼命地工作。于是,他们的生活里就只有工作,为了工作,连吃饭的时间都要尽量缩短,甚至觉得人可以一直工作,最好都不用吃饭睡觉。
日本人见了犹太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大觉羞愧。犹太人相信绝不要对自己吝啬,因为,这是一种贫穷的表现。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赚钱的时候,有运筹帷幄的能力,花钱的时候,就大把大把地花。
这样,才显示出了商人的胸怀和自信、气定神闲、从容不迫,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乔治·萧伯纳在他的“巴波拉市长”中这样说道:“最大的罪行和最坏的罪行是贫困。”
财富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而穷人则是罪恶的开始,富有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为了人生的幸福,你万万不可贫穷,贫穷是人生的罪恶,生活的富裕不但是一种抱负,更是人生的一种义务。拥有了财富,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地位才能提升,否则,就不被大家所认可。
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告诉了人们,金钱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安东尼奥是个破产的商人,他借了商人夏洛克的高利贷,但是不幸的是他的商船在海上遭过了暴风,货物全部沉没海底,按照他们的契约,如果安东尼奥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就要割下他身上的一磅肉作为赔偿。
幸亏他的未婚妻鲍西雅巧扮律师,以割肉不能流血为条件,才摆平了夏洛克。
安东尼奥为了自己的事业,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居然连不还钱就割下身上一磅肉作赔偿这样苛刻条件也要答应,这说明人在贫困的时候,其困难和无助之情,就像落水的人一样,即使你给他一把刀子,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抓住。
幸亏这份合约有漏洞,他才得以保全了身上那一磅肉,否则,这肉割下来,不仅自己丢了小命,心爱的未婚妻也不知道会多痛心,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过是区区3000美元。
这3000美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宝贵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可见,金钱的威力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强大。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金钱在社会的力量是决不能低估的。如果没有金钱。就很少有人会看得起你,你也只能处于一种孤立的边缘地带,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犹太人曾说:“富亲戚就是近亲戚,穷亲戚则是远亲戚。”中国也有这类的说法:“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都市无近邻。”这道理说明了金钱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犹太人的历史一再地验证了这个事实,他们没有钱的时候,只能处于社会的底层,人们都看不起他们,说他们是犹太鬼,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凌辱和压迫。而等到他们有了钱,就可以和贵族平起平坐,让人们对他们钦慕和妒忌不已。
犹太人终于认识到了:在社会中,没有钱的人,注定是可怜的人。如你想要获得尊严和有品质的人生,就必须要有钱。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吃饭!难道不是为了工作吗?人生是为了吃饭才必须工作,而不是为了要工作而必须吃饭。生活就是为了吃饭,为了享受世间的快乐,这是人拼命赚钱的原因。”
一个犹太人见了另一个人就问对方:“你多大了?”
“我50了。”
“那你还可以享受10年。”
这个犹太人问一个老人他多大了,似乎很不礼貌。但是他的回答告诉了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生命还有10年,应该好好地享受这生命中的最后10年。
犹太人始终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尽情地享受,人应该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享受。
另一位住在芝加哥的犹太人已经70岁了,却要买一间很豪华的公寓,别人觉得很奇怪,问他:“你年纪这么大,也就只有几年的寿命了,还要这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这位犹太人反问道:“难道只有几年就不能享受了吗?”
人活着,就是要懂享受生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犹太人认同节俭,但不赞成过分地节俭,《塔木德》里说:“当富人不敢花钱的时候,他就等于是个贫穷的人。”
如果自己有了钱,却守着它们不用,把它们紧紧地抠在自己的口袋,是最愚蠢的。犹太人认为,即使是追求神圣的精神生活,也不应该让自己贫困。信仰上帝和追求享受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他们认为自己追求精神的崇高,也应该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一味追求物质的富有,当然不是一种好现象,然而一味追求精神生活,而忽略物质上的舒适也是不可取的。因此,犹太人对生活的品味要求很高,他们喜欢豪华的居所和精美食物及高贵名车,这样才算是懂得享受人生。
犹太人的节俭精裨与他们享受生活并不矛盾。在犹太人看来,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节约不必要的支出。但犹太人也深知,赚取财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愿意为这样高价的物品付出代价。
犹太智慧
上帝把钱当礼物送给我们,目的在让我们购买这世间的快乐,而不是让我们抠起来还给祂。
借钱给别人,等于是花钱买敌人
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否则你会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来的钱会使你忘了勤俭。
莎士比亚
犹太人有一句名言是:
借钱给别人,等于是花钱买敌人。
犹太人认为,你可以用其它方式接济你的朋友,但不要借钱给他。借钱给他人,就等于是掏钱为自己买了一个敌人,花钱伤神又伤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亏本的生意。
犹太人朋友之间很少涉及金钱,他们之间朋友是朋友,钱是钱,分得十分清楚,一般都不把友情掺入金钱关系,也不会借钱给别人。
犹太人之间的朋友,大家彼此的状况都很不错,才会在一起吃饭喝酒,这样的朋友关系就表示你是他喜欢的朋友,他愿意和你经常的来往。但是你要是借钱,他们很少答应。
这不是因为犹太人不喜欢自己的朋友,也不是因为大家彼此之间不信任,而是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哲学。
犹太人是十分自尊的,他们一般是决不肯向人求助的,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是尽量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而很少向别人请求帮助,否则,就算借到了钱,也会有愧疚感。
借钱的人,为了减轻这种愧疚的感觉,一般都会回避自己的债主朋友,希望自己尽快的还钱,那样自己才能在朋友面前没有压力,有了这种心理,这样的朋友就会因为有了借贷关系,变得很不自在,让彼此感觉不舒服。
此外,借钱给你的朋友,如果刚好也急需要这笔资金,但是已经将钱借给你,而且为了让你放心,他一般不会催你,也不好意思要你还钱,他只好再去向别人借钱,这样一来,大家的心理多少都会不舒服。
所以,犹太人之间早就心无不宣地达成默契:不借钱给自己的朋友,尤其是要好的知己。
犹太人开的餐馆贴着这样的一首歌谣:我欢迎你,我想和你做朋友,但如你要借钱,我不能借,怕你借了,以后不再上门。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犹太人喜欢放高利贷收取利息,这是他们几百年的传统了。所以,犹太人没有钱的时候,喜欢去借贷,来让自己度过难关。向他人付利息借贷资金是一种商业行为,这和向朋友借钱的私人行为是不一样的。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
雅可夫借给亚瑟500美元,明天就要到期了,但是亚瑟根本没有钱可以还。雅可夫三天前就已经提醒亚瑟,还有三天就要还这一笔欠他的钱了。
“明天雅可夫一定会来要钱的。”
想到这里,亚瑟坐卧不宁,烦躁地在房子里走来走去。
“你为什么还不睡觉?”
他的妻子问他,他说:“我向雅可夫借了钱了,明天早上非还他不可。”
“你现在有钱了吗?”
“我连一个子儿也没有,怎么还?”
“既然这样,那你就安心去睡觉吧!着急的应该是雅可夫,而不是你。”
亚瑟妻子的话,代表了我们处理债务的一般态度,既然没有钱就干脆放心休息,反正着急也没用。
事实上,雅可夫也确实没有办法,自己的朋友没有钱,如果逼朋友还钱,那与朋友长久培养起来的感情,就会因此崩溃了。如真要打官司,更是浪费自己的钱和心力,对朋友的感情也更是致命的打击。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梅西克向罗扬借了1200马克,但是梅西克一直没有钱还,每当遇到罗扬,梅西克都会溜掉,避而不见。可罗扬又束手无策,只能唉声叹气。
这时,他的另一个朋友对他说:“不妨写信给梅西克,叫他尽快还1800马克,看看他的反应。”
罗扬也十分需要这笔钱,不得已只好采纳了这个办法,就给梅西克去了一封信。
两天后,梅西克就回信了,信中说:“罗扬,我记得很清楚,我只向你借了1200马克,你怎么说我欠你1800马克,随信附上1200马克,如果你要打官司的话,你一定会输。”
如果朋友之间真的到了这个地步,两人日后关系的紧张和敌意,就可想而知了。
犹太智慧
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当作利息。借钱出去,就等于掏钱替自己买了个敌人。
活用资金,以钱赚钱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其主要原因是穷人拒绝接受理财知识,而富人在不断寻找理财知识和致富的途径。穷人为政府和自己工作,富人是钱和社会为他工作。
在犹太人眼里,大多数人的简单劳动并不十分重要,特别是体力劳动,因为太多了。重要的是那些能解决问题,并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智慧和主意。在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里,好的主意和资本永远是缺乏的和最重要的。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的,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但穷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改变穷的状况,需要了解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区别。比较一下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不同之处,不是简单的钱和资产的悬殊,而是观念,思维方式和性格上的不同。穷人思想封闭,害怕风险,比较感性,富人思想开放,勇敢而理性。人人都想赚钱,但赚钱方式不同。穷人的钱放在银行里,而富人的钱放在投资和保险公司的账户上。穷人的钱在为政府和富人工作。富人是用自己的钱和穷人放在银行里的钱为他们工作。穷人不能责怪富人,因为穷人自愿把钱放在银行,而银行需要把钱借给会赚钱的富人去赚钱。你知道吗?
当你把钱存在银行,活期利率每年1.25%左右,而每年的通货膨胀3.5%左右,实际回报是2.25%,并且银行的利息收入是100%需要交税的。在加拿大每个省的个人税的税率不同,安大略省的个人税的税率分别在17%,26%,49%左右。就是放在五年的GIC里,利率4.25%左右,扣税后再加上通货膨胀,实际回报也是负数或接近于零。
只有银行和政府永远是你的赢家。所以,富人买银行股票比穷人把钱存在银行要强的多。
犹太人认为,世界上惟一可以成为富翁的方法就是用钱去赚钱,否则只有给人打工,用自己的体力,在生活的路上苦苦挣扎。现在,你面临的是可以改变这一切的机会,用市场倍增法去赚钱,美国有20%的百万富翁靠此发家致富的,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
“人两只脚,钱四只脚。”两只脚与四只脚的倍数关系,是在说明累积财富的不易。所谓“受**的速度,永远比赚钱的速度快”!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在极致繁华之消费时代里的理财窘境。年轻人也应该学会如何去看待财富,如何让自己的钱具有运动的生命。
所以,为了远离窘境,快乐幸福地过日子,在选定职场冲刺之后,如何建立起“钱滚钱”的理财观,也是很重要的课题。
刚成为社会新鲜人时,一切皆从零开始。为了进一步深造、累积财富潜力,甚至是为了自己未来创业当老板,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而这笔钱通常都是靠着我们省吃俭用,开源节流而来的。因此,在此阶段的理财战略是,一方面靠着兼差方式,尽量提高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则运用现金流量表、家庭日记账等简单工具,确实降低生活费用,以求在最短时间内,累积一笔可观的资金。
这个阶段惟一的理财方式就是储蓄,不管是银行、存定期存款,都悉听尊便,惟一的禁忌就是:从事高风险性的金融投资活动。
有些刚踏人社会的新人太过心急,一毕业就从事期货、股票等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甚至不惜向父母、亲友借贷大笔资金,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一旦血本无归,就得比别人再多奋斗好几年,更恐怕会因此丧失冲劲,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等到你手边的钱超过10万以后,你大概也已经开始进入投资理财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你已在社会上工作四五年以上,日常生活费用约只占你薪水的三分之一左右,于是,你银行存折的数字愈来愈多。随着时光的流逝,以及阅历的累积,你将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而可供你借贷的地方也会愈来愈多,自然你也会有愈来愈多的机会可以用钱赚钱。就此良机,你算是踏上人生理财的大转折点了。
如果你是个冒险家,风险愈大你愈快乐,此时你可能会紧紧抓住每一个投资机会,不管是创业、买股票、从事期货,样样不放过,运气好的话,你可能很快地就可以达到50万年薪的目标;运气不好则会被庞大的利息、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辛苦赚来的薪水,有一半进了债主的口袋里,毕竟,爱拼,不一定会赢!
至于大部分的人,既不是酷爱刺激的冒险家,也不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虽然手中拥有一张股票时不会担心得睡不着觉,但股票多了,晚上还是会辗转难眠,因此,只有多找几个篮子,把鸡蛋分开来放。有句时髦话,就是学会安排属于自己的投资组合。
这一个阶段的投资理财策略,可从第一阶段的多看不做,提升为多看少做,尤其尽量不要从事孤注一掷式的搏命投资;就算扩张信用,借钱投资,至少也要控制在薪水足以支付每月利息支出的额度厂。因为来日方长,历史总会重演,一旦时机成熟,本身资金也累积到一定数目,用钱滚钱的理财最高境界,自然会水到渠成。
当你房子买了,车子也买了,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这时,你便进入了人生理财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你必须开始规划一辈子的现金流量,如果经过一番精打细算之后,发现自己会入不敷出,晚景凄凉,那么开源节流、兼差打工的动作还是不可免。如果你发现自己收入颇丰,支出不大,未来会颇有积蓄,那么不妨以一部分资金大胆地从事“以钱滚钱”的金钱游戏,因此,所谓的投资组合式,可以在这一阶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你的投资组合中,你可以把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仍放在定存、活存、行会及公债中;这部分每年会有固定的利息收入,除了公债之外,本金并无亏损的风险,且兑现的速度快,可供不时之需。第二部分,你不妨把资金放在股票、黄金、共同基金,甚至高风险高报酬的外币及期货投资上。
但不管做什么投资,你都必须有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而且就算血本无归,也必须不会影响你的基本日常生活开支,否则就犯了投资过度、风险过高的兵家大忌。
其次,在这一个阶段,如果你有房子、车子,也结了婚、有了孩子,那么,保险是你理财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所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一旦你半生辛苦所买下的房子在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一切从头来的打击是会令人难以招架的。因此、火险、车险、寿险等保险规划,都是这一阶段必修的课程。
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钱,是关系到一个金钱的大问题,也是人生能不能获得滚滚财富的大问题。成为富翁只有一个途径,用好自己手中的钱,让钱来生钱。
犹太智慧
塞满钱包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钱包空空如也却是不可原谅的罪恶。
借钱赚钱,成就自己
善于借钱生钱的犹太商人往往也是利用机遇的高手。在犹太人眼里善于借用机遇的人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机遇来临时,有智慧的商人会毫不犹豫地大举借钱,然后周密策划,精心运营,最终收获到别人所不敢想的利益。
犹太金融大鳄索罗斯基金创立时只有4万美元的资本额,靠这一点钱在华尔街是根本掀不起大浪来的。因此,索罗斯和罗杰斯明智地采取了自己的一套策略。这套策略概括地说,就是“以利生利”,也就是金融界常说的“利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
这一策略,被索罗斯形象地比喻为“杠杆原理”。
在大多数投资者胆战心惊的日子里,敢于冒险的索罗斯脱颖而出。他们利用多数投资者的心理,大胆卖空大多数机构宠爱的股票,如迪斯尼、波拉德和特洛比卡娜等,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又以120美元的价位,卖空了典型的“一次性”股票———雅芳股票,同样获得了成功。
正是利用这两个原理,他们获得了最初的成功。其资本增长速度之快,令同行们羡慕不已。
就这样,索罗斯与罗杰斯不断地相互引导,相互启发,共同走向华尔街成功的巅峰。
自己能经营赚钱的商人,说明他有经商本领。不用自己经营,请别人为他赚钱的商人,更体现出他的经商才华。实践表明,后者往往比前者所赚取的钱更多。
犹太人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用别人之“势”,巧借别人之“智”的高手。
著名的希尔顿从被近离开家到成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时间,他发财的秘诀就是借用资源经营。他借到资源后不断地让资源变成了新的资源,最后成为了全部资源的主人———一名亿万富翁。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一天,他正在街上转悠,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优林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个饭店。他就想:我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准会兴隆。于是,他认真研究了一番,觉得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他调查清楚了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之后,就去找他。老德米克给他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就要希尔顿掏30万美元。
希尔顿不置可否,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的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只有5000美元,但是他成功地用这些钱买下了一个旅馆,并不停地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0000美元,然后找到了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的,离他设想的那个旅馆还相差很远。许多人觉得希尔顿这个想法是痴人说梦话。
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对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犹太慧语
在犹太人眼里,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效果是成功的捷径,善于拜访比自己有智慧的人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