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因20世纪70年代发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向东越海可达舟山岛。
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有2630平方米,共有四个文化层,我们所说的河姆渡文化是指第三、四层遗存,即早期遗存,其年代约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之前。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纹饰多为绳纹,刻画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型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支座等。
河姆渡的稻作遗存十分丰富。在第四层居住区的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存在稻谷、稻壳和稻叶的混杂堆积,一般稻作遗存堆积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稻谷虽已炭化,但稻壳和茎叶大多保持原来的外形,有的稻壳上可见清晰的稃毛,一些叶脉和根须也很清楚,经鉴定,河姆渡文化的水稻属于人工栽培稻,并且有籼稻和粳稻两种。遗址出土的水生草本植物孢粉表明,当时居住区周围有大片的沼泽地带,对种植水稻非常有利。
河姆渡文化居民饲养猪、狗和水牛,尤以养猪最为突出。采集和渔猎经济也比较发达。河姆渡遗址有成堆的橡子、菱角、酸枣、桃子、薏仁米、菌类、藻类、葫芦等采集来的植物。出土的野生动物遗骨数量很多,有哺乳类、爬行类、鸟类、鱼类等共40多种。其中鹿科动物最多,仅鹿角就有400多件,可辨认的鹿科动物有梅花鹿、水鹿、四不像、麂、獐等,显然鹿科动物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狩猎对象。鸟、鱼、龟、鳖的遗骨也较多,淡水鱼骨在遗址中随处散落,滨海河口的鲻鱼骨也常见。
河姆渡文化的生产工具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丰富,有农业工具、渔猎工具、纺织工具、木工工具等几千件。
农业生产工具最突出的是骨耜。骨耜成批出土,仅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就出土了170多件。耜是翻地农具,河姆渡文化居民地处沼泽水乡,田地多淤而松软,因此不用石耜,骨耜是河姆渡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除骨耜外,河姆渡文化还有少量的木耜。另外,舂米用的木杵也有出土。
渔猎工具有骨镞、骨哨、木矛、石丸、陶丸等。
纺织工具有轻重不一的木纺轮、陶纺轮、石纺轮。发现了一些原始腰机的部件,如卷布木轴、梳经木齿、打纬木机刀等。用于缝纫的骨针也有出土。另外还发现了编织的芦苇席残片,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
河姆渡文化的木作手工艺水平较高,有多种形制的石斧、石锛、石凿。梯形不对称刃石斧和厚重的拱背状石锛特点鲜明。
河姆渡文化的房屋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是先打桩木作为基础,然后其上架龙骨承托楼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上边再立柱、架梁、盖顶。河姆渡遗址第四层有一座干栏式长屋,相互平行地排列4行桩木,作东西—南北走向,长约23米,进深约7米,总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面向东北的一边还设有宽约1.3米的前廊过道,在长屋遗迹范围内,散落有芦席残片、陶片和人们食用后丢弃的植物皮壳、动物碎骨等。从远古至近代,干栏式建筑一直是长江以南地区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干栏式建筑。
陶猪(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河姆渡文化的艺术品较为发达,尤以雕刻和雕塑艺术品最让人瞩目。圆雕木鱼、双头连体鸟纹骨匕、编织纹骨匕、陶塑鱼、陶塑猪、陶塑人头像等工艺品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是河姆渡文化已出现象牙雕刻工艺,鸟形象牙圆雕、双鸟朝阳象牙雕刻等象牙制品制作精美,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艺术品之一。
马家滨文化
马家滨文化因发掘浙江嘉兴马家滨遗址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平原,南至钱塘江北岸,西北抵常州一带。马家滨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之后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滨文化的主要遗址有浙江嘉兴马家滨、桐乡罗家角、吴兴邱城、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吴江梅埝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泽等。
马家滨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陶器外表大多涂抹红色陶衣,纹饰有弦纹、堆纹、小镂孔等。
马家滨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饲养的家畜有猪、狗、水牛。渔猎和采集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在草鞋山遗址下层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3块残布片,经鉴定原料为野生葛。3块布片均为纬线提花的罗纹织物,并有山形和菱形花纹,织造工艺较为进步。
(3)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由马家滨文化发展而来,因发掘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大体与马家滨文化的分布范围一致。
崧泽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居多,也有一些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皮陶,陶质细腻,火候较高。主要纹饰有堆纹、弦纹、划纹、镂孔、绳纹、彩绘等。
崧泽文化的石质生产工具一般通体磨光,制作精细。
(五)东北地区诸文化
1.新乐文化
1973年考古学家在辽宁沈阳北郊新乐工厂附近发掘了一处遗址,该遗址有两种不同文化的叠压地层,上层为铜器时代遗存,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即我们所说的新乐文化。1978年又对新乐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新乐文化的陶器绝大多数是夹砂红褐陶,均手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纹饰以竖压“之”字纹和弦纹为主。
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存在较多的细石器,多为长条形石片。发现一件已炭化的鸟形木雕杖,可能是权杖。引人注目的是还出土了几件煤精工艺品,有耳珰形饰、圆珠、圆泡形饰等,制作精巧,乌黑光亮。这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煤精制品。
2.小珠山文化
小珠山文化因发掘辽宁长海县广鹿岛中部吴家村西边的小珠山遗址而得名。
小珠山下层文化的陶器皆为手制,以含滑石的黑褐陶为主,器型主要是直口筒形罐,纹饰多为纵“之”字形压印线纹。石器多为打制,有刮削器、盘状器、网坠、石球以及石磨盘和磨棒。
中层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表多饰刻画纹,也有少量的压印纹和彩陶。刻画纹有斜线三角纹、人字纹。磨制石器已占多数,有斧、锛、镞等,其中石镞数量最多。这时期遗址中海产贝壳的数量极多,种类有牡蛎、青蛤、锈凹螺、荔枝螺、毛蚶等,这些贝壳是当时人们食用后抛弃的,因数量巨大,以至堆积成丘。
小珠山中层出土的彩陶与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器型相同,说明小珠山中层文化受到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也表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新石器文化联系密切。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是指约从公元前3000—前2000年各地氏族部落创造的文化。因各地文化发展不太平衡,有的地区始于公元前3000年,有的地区始于公元前2500年。
这一个时期的文化是野蛮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文化,大体相当于西方史学家所说的英雄时代或军事民主制时代。这时期已形成几大集团,如中原龙山文化集团、山东龙山文化集团、良渚文化集团、红山文化集团等。古史传说中的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舜伐三苗等部落集团间的战争即发生在这个时期。这时期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堡,出现了集军权、神权于一身的显贵,出现了礼制。因此有的学者把这时期的一些文化因素称之为“文明的曙光”。
(一)山东龙山文化
该文化即1928年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下层发现的龙山文化。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为了把它与后来各地的龙山文化区别开来,特意将之命名为典型龙山文化,又称山东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高柄杯(山东日照出土)
山东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东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到目前为止,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址已发现200多处,经发掘的主要遗址有山东章丘城子崖、潍坊姚官庄和鲁家口、胶县三里河、日照两城镇和东海峪、诸城呈子、荏平尚庄、泗水尹家城以及江苏徐州高皇庙等。
山东龙山文化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农具中用于翻土和收割的工具种类增多,主要有扁平穿孔石铲、蚌铲、骨铲、双孔半月形或长方形石刀、蚌刀、石镰、带齿蚌镰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牛、羊,从遗骸数量上看,比大汶口文化有明显的发展。
山东龙山文化的制陶工艺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较为突出。从鲁中南地区到苏北、到渤海海峡的岛屿,在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内的各地,普遍出土有精致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和其他薄胎磨光黑陶器。黑色陶器群成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黑陶的制作方法大致是:用快轮拉坯成形,并把陶坯磨光,磨光后的陶坯放入陶窑中用木柴烧,窑温可达1000℃,陶坯烧透后,减火降温,当窑内温度降至500℃左右时,往火门里加湿的松木,由此产生的浓烟经火膛弥漫窑室,浓烟中的碳元素便渗入窑室内的陶器器体中,待撤火窑凉时,陶器器体遇冷紧缩,便把碳元素密封于器壁中,形成通体漆黑光亮的黑陶。这种烧制黑陶的方法叫渗碳法。用渗碳法烧制的蛋壳磨光黑陶高柄杯代表了山东龙山文化制陶的最高工艺水平。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器壁仅厚0.5毫米,薄如蛋壳,并且还在柄上刻出镂孔和装饰纤细的划纹。最让人惊奇的是,有的蛋壳黑陶高柄杯的高柄和深腹盘形口的杯身分别制作,然后深腹杯身套入空心高柄中,可从外部又看不出是套接,套接后的外形呈高柄盘形口杯。这种套接稍不合适,就会把薄如蛋壳的器壁硌碎。可以说,蛋壳黑陶高柄杯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除黑陶外,山东龙山文化也存在少量精美的白陶,白陶的代表性器物是鬶。白陶鬶多为粗高颈冲天流式,高颈顶端的流昂起,犹如雄鸡引颈高歌。
山东龙山文化的制玉工艺也比较发达,胶县三里河墓地出有成组的玉器,如扁平穿孔玉铲、三牙璧及鸟形、鸟头形等各种玉饰。两城镇出土一件玉锛,锛身上部两面均刻有纤细的兽面纹。
在山东龙山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墓地。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在三里河、呈子墓地发现少数墓以木椁为葬具,在东海峪墓地则发现了以石椁为葬具的墓。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个别为屈肢葬和俯身葬。半数以上的墓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一般数量也不多,仅随葬三五件而已。但少数墓随葬品却十分丰富,1989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山东临朐朱封发掘出两座龙山文化的大墓,其中202号墓有二层台,为一棺一椁,墓主人仰身直肢葬于棺内。在北侧棺、椁之间置有一边箱,其上有彩绘,边箱内放有蛋壳黑陶杯、鳄鱼骨板等。在棺内、棺椁之间和椁外壁等处,也有成片或零星的彩绘发现,可能当时的棺椁是涂有彩绘图案的。该墓随葬的陶器可复原的有19件,种类有鼎、鬶、罍、罐、盆、单耳杯、器盖等,还有许多蛋壳黑陶的碎片,尚无法复原。该墓还随葬了不少玉器,计2件玉钺、1件玉刀、1件玉簪、4件玉坠饰、18件玉串饰、1套玉冠饰。玉冠饰通长23厘米,由竹节状玉筓和镶绿石的透雕玉牌插嵌组合而成,其墓主人无疑是地位高高在上的显贵人物。
龙山文化的建筑技术较大汶口文化有很大的进步。龙山文化的房子有长方形半地穴式、圆形半地穴式、圆形地面式、夯土台基地面式几种,其中以后两种最为常见。
龙山文化居民已能建筑城堡。在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现有南北约450米长,东西约390米宽的长方形夯筑城墙遗迹,墙根厚约10米。1984年在山东寿光边线王遗址也发现一座龙山文化的城堡,呈圆角梯形,东边长175米、西边长220米。另外在临淄田旺、邹平丁公也发现了龙山文化的城堡。
1991年至1992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在对邹平丁公遗址进行第四、五次发掘时,发现一座龙山文化城址,总面积在11万平方米以上。在东城墙之内发现一座灰坑,编号为H1235,该坑出土许多龙山文化的陶片,运回室内整理时,意外发现有一件陶片上刻有几行字。这些文字尚无法识读,因为它与夏商文字不是一个系统,可能是早已消失的远古东夷系统的文字。
据碳-14数据测定,山东龙山文化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500—前2000年。
(二)中原龙山文化
所谓中原,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中原龙山文化的分布地域较广,发展时间也较长,考古学家一般把中原龙山文化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后一阶段则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和山西陶寺类型。根据碳-14数据测定,中原龙山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800—前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