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智人(Late Homo Sapiens)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指从距今约4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人类经直立人、早期智人演化到晚期智人时,其体质特征已经和现代人完全相同,在解剖结构上属于现代人。在这个时期,人种已经分化和形成,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只生活在非洲、欧洲和亚洲,而晚期智人则把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美洲和澳洲。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生产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晚期智人发明了弓箭,使用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并用这些技术制造骨角器和装饰品,能够缝制衣服,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出现了原始宗教意识。
中国境内晚期智人文化的地点已经发现数百处,分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形成了区域性文化特点。
一、南方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
南方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呈两种发展趋势:一种发展成了以粗大石器为代表的文化,一种发展成了以小石器为代表的文化。
(一)以粗大石器为代表的文化
1976年在四川铜梁县张二塘村地下8米深的沼泽相地层中,发现了300多件石器以及许多哺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据对木化石和核桃壳测定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数据,可知铜梁文化的年代在距今25000—21500年。铜梁文化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石英岩。打石片的方法是锤击法和碰砧法,石片较大,最大的可达138毫米。石制工具有锤击石锤、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锤击石锤是两端石锤。刮削器用大石片制成,加工粗糙。尖状器亦是用石片制成,最长的可达97毫米,形似小石斧。砍砸器器体粗大厚重,最长的可达213毫米,重1965克,多采用复向加工和陡向加工,刃缘曲折。铜梁文化的砍砸器占工具总数的1/3,比例之高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十分罕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更是绝无仅有。铜梁文化是以大、中型工具占绝对优势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其石器简单、粗糙、体大,很像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石器,与其所处的时代很不相符,我们也由此可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各地的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也是复杂的。铜梁文化石器粗大、端刃工具多的特点与大冶石龙头文化石器的特点有相似之处。铜梁文化石制工具复刃多于单刃,常用复向和陡向加工的特点可在观音洞文化中见到。追溯铜梁文化的起源,可知它继承了观音洞文化和大冶石龙头文化的一些特点,石器有明显的粗化现象,缺少创新。
1982年在贵州威宁草海遗址发掘出了100多件石器。石器原料较好,主要是燧石和石髓。打石片只采用锤击法,石片形状规则,多呈三角形、长梯形和长方形。石制工具类型简单,只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修理方式多样,但以复向加工为主,大多数工具是采用陡向加工法修理而成。草海石器的加工方法与铜梁文化存在相似之处,但铜梁文化中砍砸器占有重要地位,而草海石器中不见砍砸器,这又与铜梁文化明显不同。草海地点的石器与观音洞文化更为接近,刮削器和尖状器的形状和加工方法与观音洞文化一致。观音洞文化中砍砸器仅占6%,作用微弱,且从早期到晚期又趋于不断减少,草海地点的石器中没有砍砸器,符合观音洞文化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草海地点的石器与观音洞文化属一个系统,它继承了观音洞文化并有所发展。
1975年考古学家在贵州兴义猫猫洞发掘出了1000多件石器和7件人骨化石、10件骨角器。猫猫洞文化的石器原料质地较软,主要为变质粉砂岩、砂岩和泥质岩,根据石质的特点,猫猫洞人采用锐棱砸击法作为主要的打石片方法。猫猫洞出土了100多件锐棱砸击石核,石核的利用率很低,多数仅有一块石片疤,这与采用原始的打片方法有关。用锐棱砸击法打片虽然耗费石料,但可以使质软的岩石生产出粗大实用的石片,石片较大,最长的达107毫米。猫猫洞出土的石制工具很多,仅制作石器的工具——石锤和石砧就有100多件,生产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猫猫洞文化的石器均是大型的,绝大多数长度在50毫米以上。猫猫洞出土的10件骨角器有骨锥、骨刀和角铲。5件骨锥均用长角片刮削、磨制而成,尖部加工精细,表面磨光。骨刀一件,残,通体磨光,刃口磨薄。8件骨铲,均用鹿角加工而成,有单面刃和双面刃之分。猫猫洞文化的年代根据鹿牙作铀系法测定,为距今14000年前。猫猫洞文化继承了贵州水城硝灰洞遗址用锐棱砸击法打石片的传统,同时猫猫洞文化又对贵州普定穿洞上层文化产生了影响。猫猫洞文化是黔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一种区域性文化。
1978—1982年对贵州普定穿洞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骨角器。穿洞洞内的文化堆积从上往下共有10层,第一层为扰乱层,第二层至第四层为上文化层,第五层至第十层为下文化层。下文化层的石器少且器体小,主要采用锤击法打片。上文化层的石器多且器体大,打石片的方法主要是锐棱砸击法,存在一定数量的骨角器,在第四层还出土一块属青年女性的颅骨化石。穿洞上层文化与猫猫洞文化时代相同,二者在文化内涵上也一致。
位于右江第二和第三台地上的广西百色旧石器时代地点群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器,均非常粗大,加工粗糙,大多数是砍砸器。
台湾岛台东长滨乡的山上分布着十几个洞穴,合称八仙洞,在其中的乾元洞、海雷洞和潮音洞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考古学家称之为长滨文化,根据放射性碳素断代,长滨文化在距今15000年左右。长滨文化的原始人打石片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锐棱砸击法,用该法产生的石片粗大,一面保留有原来的石皮。石制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砍砸器最多。骨角器发现较多,有长尖状器、骨针、骨锥、长形骨铲等等,其中长尖状器发现90件,一般为三四件集中出土,学者认为当时是一起装于柄上,作为渔叉之用。长滨文化的原始人以洞穴为住所,从事采集、狩猎和捕捞。长滨文化与大陆南方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长滨文化中常见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是贵州猫猫洞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长滨文化的砍砸器与广西百色旧石器地点群的砍砸器接近。由此可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大陆南方的旧石器文化已经传到台湾岛,对台湾的旧石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以小型石器为代表的文化
我国南方地区晚期智人创造的文化,绝大多数是以粗大石器为代表,以小型石器为代表的文化很少。南方地区以小型石器为代表的文化,最典型的是富林文化。
富林文化因四川汉源富林遗址而得名,遗址位于大渡河和流沙河汇合处的第二阶地上,1972年进行了系统发掘,发掘出5000多件石器、少量的动植物化石以及用火遗迹。
富林文化的石器原料绝大多数是燧石,打石片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但以锤击法为主。富林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小石片、小石核和小工具占绝大多数,长度超过30毫米的标本绝少。
用锤击法打下的石片短、宽、薄,台面小,打击点清楚,呈不规则形、梯形和三角形,其中梯形石片与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的梯形石片非常相像。用砸击法打下的长方形石片与北京猿人的同类石片基本一致。
富林文化的生产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刮削器数量最多,占工具总数的79%,其中大多数是单刃刮削器。尖状器有正尖尖状器和角尖尖状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均以背面加工为主,修理加工精致,刃部锐利。雕刻器加工较粗糙,多为笛嘴形雕刻器,个别的为平刃雕刻器。
富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20000年,目前在中国南方还没有发现与富林文化面貌相近的重要遗址,仅在川西和黔西北的一些地点发现过与粗大石器共存的小型石制品。富林文化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南方地区也存在着与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文化传统很接近的文化。富林文化在石器工艺上与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峙峪文化、内蒙古的萨拉乌苏文化、河南的小南海文化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同属小石器传统,这种传统当源于北京猿人文化。
考古学家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发现了晚期智人留下的文化遗迹。
在西藏定日县苏热山南坡采集到40件石制品,石器原料主要是片麻岩,石核的台面先经修理,用锤击法打片,打下的石片呈三角形或梯形。工具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刮削器可分单刃和两刃刮削器,以背面加工为主,亦有错向加工。尖状器沿两边修理成粗短钝尖。定日地点的石器风格,如用锤击法打片、工具为小型、以背面加工为主、刮削器居多、存在尖状器等特点,与我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文化相近,尤其与甘肃镇原张家湾的石器和辽宁喀左鸽子洞的石器更为接近。
在位于西藏色林错东南的卢令地点,采集到20多件石器标本。石器原料均为燧石,石片有长石片和三角形石片,采用锤击法打片,工具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二者都是向背面加工而成的。卢令地点最具代表性的长石片和长石片做的端刃刮削器与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同类器型类似。
在西藏申扎县雄梅区珠洛河畔山麓采集到14件石片石器,原料均为角页岩,工具类型有长边刮削器、圆头刮削器、双边刮削器和尖状器,类型固定,具有典型性,在北方地区可以找到近似的类型。
自第四纪以后,青藏高原由于地壳大幅度上升,自然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更新世时期的自然条件远比现在优越,旧石器遗存的发现说明适于古人类生存。定日、卢令和申扎地点的石器制作工艺较为固定,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刮削器、尖状器的器型大量存在于北方地区,表明青藏高原与北方地区存在一定的文化联系。
二、北方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
我国北方地区晚期智人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石器向小型化发展。石器向小型化发展的过程中又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是以一般小石器为主,即石器虽然变小了,但其长宽指数变化不大,向着长度和宽度等比小型化方向发展;二是以长石片——细石器为主,即石器变窄的幅度很大,而变短的幅度很小,向着长度和宽度不等比的细化方向发展。
(一)以小石器为主的晚期智人文化
1963年考古学家在黑驼山东麓的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发掘出一件人类的枕骨化石、15000多件石器以及许多哺乳动物化石。峙峪文化的石器原料以燧石为主,用砸击法产生的两极石核和两极石片沿用了北京猿人的某些文化传统。生产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以及石箭头、钺形小石刀等复合工具。石器明显小型化,其中刮削器数量最多,长度多在20—30毫米,绝大多数是向背面加工,修理较好,有单刃、两刃、复刃多种,其类型有圆头刮削器、盘状刮削器、端刃刮削器、双边刮削器等,以圆头刮削器最为常见。尖状器一般不超过30毫米,用小而薄的石片制成,以背面加工为主,修理精制,有凿形、菱形尖状器。雕刻器用石片制成,器型很小,有笛嘴形雕刻器和凿形雕刻器。出土一件燧石箭头,用石片制成,尖端周正,肩部两侧变窄呈铤状。由此可知,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的晚期智人已会使用弓箭。发现一件钺形小石刀,用半透明的水晶制成,弧形刃口,宽30毫米,两平肩之间有短柄状凸出,当为镶嵌在骨、木柄内使用的复合工具。还发现一件装饰品——穿孔石珠,用石墨制成,一面钻孔,经过磨制。峙峪文化在打片方法、石器类型、工具组合以及加工方式上,与许家窑文化一致。很明显,峙峪文化继承了许家窑文化的传统,但峙峪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很大发展,如不再使用石球和砍砸器,工具进一步变小变精,使用了弓箭等等。在峙峪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野驴和野马最多,仅马的牙齿化石就有120多个个体,可知野驴和野马是峙峪人的主要狩猎对象,故峙峪人有“黑驼山下猎马人”之称,弓箭的使用使峙峪人的狩猎水平大大提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峙峪文化的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年。峙峪文化在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纵观以小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文化传统,其脉络是从北京猿人文化,经周口店第15地点等文化,达许家窑文化,进而发展成峙峪文化。峙峪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小石器为主的文化传统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一个文化,它对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0年在河南安阳小南海的一处洞穴遗址中,发掘出7000多件石器。小南海文化的石器原料主要是燧石,打石片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石片多是小型的。砸击石片有一端石片和两端石片,与北京猿人文化的相近。工具以刮削器为主,次为尖状器,全部工具均用锤击法修理而成。刮削器形制复杂,有圆刃、长边、复刃、双边、多边刮削器,其中弧背长边刮削器数量最多,类型固定,是小南海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小南海文化的石器制作工艺与北京猿人文化和周口店第15地点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工艺上更显进步,小南海文化远承北京猿人文化传统发展而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小南海遗址的文化堆积有7层,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下部第6层的年代为距今(24100±500)年,上部第2至第3层的年代为距今(11000±500)年。
在河北阳原虎头梁村一带,沿桑乾河左岸近10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九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地点。各地点的石器原料均以石英岩为主。石核很多,其中以楔形石核占绝对优势。石制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其中以刮削器,特别是圆头刮削器为最多。尖状器有圆底、平底、凹底和尖底等多种,值得注意的是有三件凹底尖状器上有简单的磨痕。有些圆底或尖底尖状器可能是作为复合工具的投射器头。还出土了13件装饰品,有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皮和鸟骨制成的扁珠,在装饰品上使用了钻孔和磨光技术。在73101地点,发现了处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篝火遗迹,内有大量的木炭粒和烧骨、鸵鸟蛋皮等,篝火遗迹周围散布着石片、石核和经加工的石器,这处地点可能是临时宿营地。虎头梁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晚阶段的一处文化遗址,从石器和制作工艺上看,它继承了许家窑文化和峙峪文化的传统,属华北以小石器为显著特征的文化传统。
山顶洞人装饰品(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出土)
1930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一个新的洞口,此洞被称之为山顶洞。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个部分,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下室是葬地。山顶洞出土的石器很少,总共才25件,石器原料以脉石英为主,工具主要是刮削器,存在两极石片,这种石片在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很多,为山顶洞人所沿用。出土的装饰品较多,有石珠、穿孔砾石、穿孔鱼骨、穿孔兽牙、骨管、穿孔海蚶壳、骨针等。骨针长82毫米,针眼直径3.1毫米,骨针为刮削磨制而成,通体光滑,针尖锐利,针眼用尖状器挖成。在下室发现了对死人的埋葬现象,下室是男女老少合葬的公共墓地,尸骨有青年妇女、中年妇女和老年男子各一,在老年男子头骨左侧发现有穿孔海蚶壳和穿孔兽牙,在尸骨上有一块赤铁矿,在骨盆和股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粉。山顶洞人的石制工具虽然发现很少,但山顶洞文化却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对钻孔和磨光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技艺已比较熟练,这种进步的技艺为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穿孔装饰品的发达,表明人们已有趋利避邪的巫术概念和爱美的意识。使用穿孔骨针,说明已掌握缝纫技术,人们已知穿衣御寒和遮羞。海蚶壳的出土,表明山顶洞人与海边居民有间接或直接的交换。
(二)以长石片——细石器为主的晚期智人文化
以长石片——细石器为主的文化特点是石器沿着长宽不等比的细化方向发展,并采用间接打片法和压制修理法等新的技术生产石器。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对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进行了发掘。水洞沟文化打石片的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存在相当数量的柱状石核和长石片。长石片的长度多在30—60毫米,最长者可超过100毫米,宽度约15—30毫米。长石片的背面往往有一个或两个棱脊,加工方法一致,均是自劈裂面向背面修理边刃或尖端。工具普遍加工精致,器型以尖状器、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的雕刻器和砍砸器。尖状器均严格选用底宽头窄、长而薄、背面有一条纵脊的长石片经第二步加工制成,加工方法为单面加工或错向加工,有的采用指垫法修理而成,器型稳定,左右对称,有正尖尖状器和角尖尖状器两种。刮削器以圆头刮削器和半圆形刮削器最具代表性。雕刻器有笛嘴形、角形、平刃、多刃雕刻器。砍砸器用大石片制成。还出土一件骨锥和一件穿孔鸵鸟蛋皮装饰品。水洞沟文化的年代,大约距今2万年。西方学者认为水洞沟文化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莫斯特文化有一定的联系,水洞沟文化存在类似莫斯特文化的尖状器和莫斯特文化的修理技术,并且有大量的长石片和长石片做的工具,据此推测水洞沟文化的时代处于发达的莫斯特文化和刚产生的奥瑞纳文化之间。水洞沟文化的发现,说明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与外界文化存在交流,并构成了新的文化传统,为我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文化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对其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对山西沁水下川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上万件石制品。下川文化的石器原料多为燧石,以细小石器为主,种类多达40余种。下川文化存在大量用间接剥片法产生的细石叶和石核。用间接剥片法产生的细石叶,长而薄,有很小的台面,背面有平远的石片疤,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是细石器文化的一种典型器物。与细石叶相适应,还有许多形制规整的石核,比较典型的有楔状石核和锥状石核,这些石核均是经过细致的修整,使之具有一定的形状后,再进行打片,石核上可见韭叶似的石叶疤。下川文化的工具大多十分细小,修理方法多为压制修理,多数类别的工具留有压制修理的痕迹。下川文化中存在不少将长石叶两端截去的细长石片,这种长石片实际上是镶嵌在骨刀梗长刃槽内的石刃,说明当时已使用复合工具——骨梗石刃刀。下川文化的工具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均细小,修理精制。在下川文化中还发现石箭头、琢背小刀、石锯等器物。石箭头用压制法制出锐尖和周边,有圆底形和平底形两种。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边轻敲细琢,使其变钝变厚,成为刀背,另一边缘则保留原石片锋利的边刃。琢背小刀可能是嵌入柄内使用的一种中型刀刃。石锯是在一侧或两侧修出几个锯齿,有的还带短把,用于锯割。下川文化的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距今24000—16000年前。下川文化是典型的细石器文化,这表明细石器技术传统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起过重要作用。
三、东北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
东北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受到了华北地区的强烈影响,与华北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辽宁凌源西八间房旧石器地点,出土了49件石制品,工具有尖状器、刮削器和琢背小刀,而琢背小刀则是华北地区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两端被截断、长缘边刃留有使用痕迹的长石片,这种石片显然是作为复合工具骨梗石刃刀的刀刃使用的。这种作为复合工具刀刃的长石片也起源于华北地区。这类长石片传入东北地区后,在东北地区传播得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83年对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骨制品、装饰品等文化遗物。石制品有上万件,原料主要是脉石英,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石片,工具以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细小石器为最多,另有石球、砍砸器、手斧等器型较大的石器。出土的骨制品有骨渔叉、骨锥和骨针。装饰品有穿孔兽牙和穿孔蚌壳。小孤山遗址的石器工艺与以北京猿人文化、许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细小石器文化传统存在渊源关系,如石器以小型为主,刮削器所占比重最大等。小孤山的尖状器采用指垫法修整,这种技法可在水洞沟文化中见到。小孤山的骨针和穿孔兽牙,在器型和制法上与山顶洞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
1975年考古学家发掘了黑龙江呼玛十八站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北的一处旧石器地点。所出石制品具有明显的细石器传统,如楔状石核、细石叶、圆头刮削器等。细石器的形状、类型和制作工艺具有典型性,与华北地区的下川文化、虎头梁文化的同类石器很相近。
在对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对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总的认识。
中国旧石器文化从早期到晚期,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大地,甚至在青藏高原和台湾岛也有晚期智人的文化。
中国旧石器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技术风格。在华北地区明显地存在两大文化传统:一是以大型石器为特征的“匼河—丁村系”,一是以小型石器为特征的“北京猿人遗址—峙峪系”。“匼河—丁村系”包括蓝田、匼河、丁村等文化,此系的文化传统以大型石器为主,主要采用碰砧法打石片,石器的基本类型有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手斧和石球等,砍砸器数量最多。“北京猿人遗址—峙峪系”包括周口店第1地点、周口店第15地点、许家窑、萨拉乌苏、峙峪、小南海等文化。此系的文化传统以小型石器为主,主要采用砸击法打石片,石器的基本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其中刮削器数量最多,式样也最丰富。另外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还出现了以水洞沟和下川文化为代表的细石器工艺,即用间接打击法生产制作复合工具的细石叶和使用压制法修理工具。细石器工艺可能是在小型石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北地区以小型石器为特征的文化传统和细石器工艺传播得很广泛,首先直接向北传到东北地区,继而对东北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穿过当时还是陆桥的白令海峡对北美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产生了影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北美洲的古代居民正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陆桥迁移过去的。华北地区以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传统对南方地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青藏高原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即与华北地区存在一定的文化联系。
总的来说,中国南方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与北方地区区别明显,独具特色。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南方地区都是以大型石器为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一直用直接打击法打石片,其中锐棱砸击法为南方地区所独有,砍砸器在石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远比北方高,且从早期到晚期数量变化不大,不像华北地区那样砍砸器逐渐消失。台湾岛的长滨文化与南方地区以大型石器为主的文化一致。南方地区以大型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文化,不仅跨越台湾海峡陆桥传播到台湾岛,还继续向南,对东南亚的旧石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