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智人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旧石器时代中期是指从距今约20万年前至4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而来的,体质特征较直立人进步,但还保留一些较原始的特征。早期智人在体质上的突出特征是脑容量较大,都在1300毫升以上,人类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智力,因此把他们称为早期智人(Early Homo Sapiens)。
一、华北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
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创造的比较典型的文化。丁村文化因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而得名。1954年在丁村发掘出一个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1976年又发掘出一个大约两岁幼儿的右顶骨化石。丁村人顶骨的骨壁较薄,牙齿的齿冠舌面中部低陷呈铲形,与现代蒙古人种较为接近。丁村文化有2000多件石制品,石器原料95%是黑色角页岩,为就地取材。丁村人主要采用碰砧法打石片,用此法打下的石片粗大厚重,宽大于长,长度在60毫米、宽度在80毫米、厚度在20毫米以上。此外,丁村人也用投击法和锤击法打石片。石器的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和石球等。刮削器用石片加工而成,修理工作细致,与同时期的同类工具相比,器体要大得多,均属大、中型工具,可分单刃、两刃、复刃和端刃几种。尖状器也是用石片制成,除几件长度在40毫米左右外,其余都较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毫米。最典型的是大三棱尖状器,系用厚大石片打制而成,下端手握部分宽厚,尖端锐利,两侧对称,器体横剖面呈三棱形。鹤嘴形尖状器也是一种大尖状器,器体厚重而长,尖端较扁呈鹤嘴状。丁村文化大尖状器的功能当是挖掘和砍琢,与手斧近似。砍砸器是用交互打击法制成,粗大厚重,刃缘曲折呈锯齿状。有一种多边砍砸器,几个边缘都经加工,是一种具有较大效用的砍砸工具。石球数量较多,多用质地较软的石灰岩打制而成,石片疤细碎,加工较细致,已比较定型,通体呈球形。丁村文化的特点是生产大量的粗大石器,以碰砧法为主要打石片的方法,兼以投击法和锤击法;在工具组合中,砍砸器、大三棱尖状器等大型工具居显著地位。就石器粗大化这一点来讲,丁村文化可能与匼河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在打片、修理技术和器类上,丁村文化又远比匼河文化复杂和进步。丁村人生活的时代大约在距今10万年前。
丁村人三棱尖状器(山西襄汾丁村出土)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对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发掘出20件人骨化石和上万件石器。许家窑人的化石属于10多个不同的个体。许家窑人对石器原料的选择较多,石料主要有石英、火石、火山岩、石英岩、变质灰岩、硅质岩等,均为就地取材。许家窑人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石片,石片小而薄。打片后的石核呈原始棱柱状和漏斗状。原始柱状石核是从打制的台面周围边缘剥落石片,学者认为原始柱状石核是旧石器晚期常见的典型棱柱状石核和铅笔头形石核的母型。石质工具的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和石球。刮削器数量最多,占工具总数的一半多,用片状毛坯制成,器体较小,亦较轻,修理细致,刃口较锐,有单凸凹刃、双凸凹刃、复刃、端刃几种。尖状器用小石片制成,最大的只重13克,最小的仅重1克,修理工作很细致,刃缘比较匀称,有正尖形和角尖形两种。石锥也用小石片制成,长度在20毫米左右,短尖,有双肩,刃缘匀称,形制规整。雕刻器较小,长度在19—30毫米,系用小石片制成,前端有凿形口,一侧边修理成凸刃或直刃,可分为笛嘴形雕刻器、角雕刻器和平刃雕刻器。砍砸器用砾石和石核制成,加工较粗糙,刃口厚钝,刃缘曲折。石球是许家窑文化最有特色的石器,许家窑遗址出土了上千件石球,大小不一,最大的石球重1500多克,直径100多毫米,最小的石球重不到100克,直径在50毫米以下。许家窑文化的石球远比丁村文化的石球要精致,许家窑文化的石球呈滚圆形,周身布满小石片疤。在发掘中发现有的地方石球成堆放置。鉴于许家窑文化存在大量的石球,有的学者甚至把许家窑文化称之为石球制造者的文化。石球究竟有什么用途呢?学者认为旧石器时代的工具较少,当时的原始人总是尽量发挥某一种器物的最大用途,因此存在一器多用的现象,石球也是如此,石球至少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作为锤砸工具使用,一种是作为狩猎工具——飞石索使用。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许家窑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鹿类、羚羊类、野驴、野马的化石,其中仅野马的化石就有三百多个个体,因此有的考古学家把许家窑人誉为“猎马人”,并认为许家窑人是用飞石索猎取野马。所谓飞石索就是在绳索的一端或两端拴上小石球,狩猎者舞动绳索使之高速旋转,然后把飞石索猛力甩向猎物。用飞石索狩猎,在近代原始民族中广为使用,据《达尔文日记》记载,印第安人用飞石索狩猎,能击中几十米以外的野马,或将马腿缠住,或击断马腿。从出土大量野马化石看,许家窑人肯定是掌握了一种较为先进的狩猎技术猎取野马,因此说许家窑人用小石球做成飞石索猎取野马是比较可信的。许家窑人生活的时代在距今10万年前左右,与丁村人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但许家窑文化与丁村文化却是差异很大的两种文化。除石球以外,许家窑文化的石器都较小,加工也较精致,石器的加工技术和基本类型与北京猿人文化十分相似,明显继承了北京猿人文化,另外许家窑人在体质特征上也与北京猿人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继承了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以至有的学者认为“把许家窑人看作是中国猿人的后裔似乎是不成问题的”。许家窑文化在继承北京猿人文化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器型,如原始棱柱状石核、短身圆头刮削器等。许家窑文化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峙峪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考古学家也发现了早期智人及其文化。1967年考古学家在龙骨山新发现了一个洞穴,因此把该洞命名为新洞。新洞位于北京猿人遗址(第1地点)以南约70米的第4地点,洞口被堆积物封实,清理掉洞口的堆积物即发现新洞。1973年在新洞发掘出一枚人牙化石,学术界认为新洞人是北京猿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中间环节。另外新洞还出土了几十件石器以及灰烬层和烧骨等。灰烬层里因熟食而残留的烧骨中,以鹿类最多,其余为鼠、象、蛙、鸟等,另外在灰烬层里还发现有朴树籽。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第15地点也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第15地点与新洞(第4地点)紧邻,位于新洞的东南,相距仅10米。第15地点也是一处洞穴遗址,洞内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以及灰烬层和烧骨。周口店第15地点的原始居民做石器使用的石料有石英、水晶、燧石等,与北京猿人晚期文化使用的石料相同。他们打石片的方法有三种:锤击法、砸击法和碰砧法,其中锤击法是主要的方法。石片比较小,多数石片呈梯形,也有的呈三角形和长方形,形状比较稳定,打石片已形成较为固定的程序。打片后留下的石核比较小,有单台面和台面石核,从一些石核上的打击点推测,当时可能曾用骨、角或木质的软锤进行打片。第15地点存在打制石器的石锤。石制工具以小型为主,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和砍砸器。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的石器类型、加工方法与北京猿人晚期文化基本相同,可以认定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是北京猿人晚期文化的直接继承者。第15地点文化在承袭北京猿人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发展用锤击法打片,采用一定程序打片使之形制规整。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的年代距今约10多万年以前。
1978年初,在陕西大荔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口的洛河第三阶地中更新世晚期的沙砾层中发现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为一青年男性个体。1978年秋和1980年秋先后两次对出土大荔人化石的地点进行了发掘,获得了600多件大荔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大荔人使用的石器原料多为采自当地的石英岩和燧石。打石片的方法主要是锤击法,偶尔也使用砸击法。用锤击法打下的石片都比较小,长度在20—40毫米,石片呈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用锤击法打片后留下来的石核也比较小,长度不超过60毫米,有单台面石核和多台面石核,石核形制不规则,利用率不高。大荔人修理石器也是用锤击法,多向背面加工。大荔人的石制工具绝大多数用石片做成,形体普遍较小,器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和雕刻器。刮削器数量最多,且形状多样,可分为单刃、双刃、复刃和端刃几种。总的来说,刮削器的修理较粗糙。尖状器的修理比刮削器稍细些,器型较规整,刃缘颇匀称,可分为正尖、角尖和双尖尖状器。石锥有短尖和长尖两种,长尖石锥修理较细致,有双尖或单尖;短尖石锥修理较粗糙。雕刻器有笛嘴形雕刻器、角雕刻器和平刃雕刻器。大荔人文化明显受到了北京猿人文化的影响,继承了北京猿人文化的一些因素,其石器与周口店第15地点的石器非常相近。但在大荔人文化中未发现砍砸器,可见大荔人文化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从与大荔人共存的肿骨大角鹿、普氏羚羊、犀牛等哺乳动物化石看,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荔人生活的时代大约在距今10多万年前,与周口店第15地点早期智人生活的时代差不多。
二、东北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
东北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发现很少,目前仅在辽宁本溪庙后山和辽宁喀左鸽子洞有所发现。庙后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洞穴堆积共分8层,根据铀系法、古地磁法和放射性碳素法断代,其文化堆积的时代在距今40万年前至1.7万年前,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创造的文化,文化面貌比较复杂。喀左鸽子洞文化是一处单纯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创造的文化,因此我们把喀左鸽子洞文化作为东北地区早期智人文化的代表重点论述。
鸽子洞位于辽宁省西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乡后城子村,紧靠大凌河,洞口高出大凌河水面35米,1973年和1975年对鸽子洞进行了两次发掘。鸽子洞洞口朝东,洞深15米,洞内堆积可分6层,化石和文化遗物出土于2、3层。在鸽子洞内发掘出一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刚露出齿槽的第二前臼齿,代表一个少年个体。与鸽子洞人共存的石器发现了300多件,另外还发现了鸽子洞人的用火遗迹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
鸽子洞人制造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其次为燧石和岩浆石。鸽子洞人只用锤击法打石片,石片大小悬殊,大的长度可达94毫米,小的长度仅为19毫米。石片的台面缺乏稳定的形状,既有自然台面也有打击台面,有的台面经过修理。石片上的打击点或散漫或集中,半锥体较凸者占多数,放射线较清晰,石片角的变异范围较大。背面保留有自然面的石片较多,自然面或全部保留,或保留一半,或保留一小块。石片背面常见有几块浅平的石片疤,使石片显得较薄。有些石片的形状不规整,也有些石片的形状较为规整,呈长三角形、梯形、长叶形。打片后留下来的石核形状较稳定,变异不大,打击点集中,半锥体阴痕浅凹,放射线较疏但清晰。石核的台面有天然台面和打击台面,石核上有较多的形制规整的石片疤,可知石核的利用率较高。
发现两件锤击石锤,均为呈椭圆形的扁砾石,一件为单端石锤,长92毫米;一件为两端石锤,长79毫米,锤端留有明显的敲砸坑疤或片疤。石锤既用于打石片,也用于加工修理石器。
石制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砍砸器。
刮削器是最主要的工具,占工具总数的81%。刮削器大小差异明显,最小的长26毫米,最大的长93毫米,多数刮削器长度在41—60毫米。刮削器的修理工作精致,器边被修理成不同形状的刃口,有单刃、双刃、复刃和端刃多种。单刃刮削器最多,有单凹刃、单凸刃和单直刃之分,以前者为主。两刃刮削器是将两侧长边修理成刃,修理得较好,直、凸刃均有。复刃刮削器加工多粗糙,刃口钝、刃缘曲折。端刃刮削器加工细致,刃缘匀称,有圆端刃和横端刃。刮削器的加工方式多数是向背面加工,也有的向破裂面加工或者错向加工。
尖状器的修理较粗糙,只是将两侧长边的局部加以打击加工,使其前端生成一个短而钝的尖刃。依器类的形状,可分为正尖尖状器和角尖尖状器。
雕刻器仅见3件标本,从留下的片疤看,只是具有雕刻器的打法,尚不具备典型器特色。
砍砸器数量不多,是整块砾石或石核制成,器体粗大,长度都超过100毫米。砍砸器有单刃和多刃的两种。单刃砍砸器为单面加工,是将一侧长边修理成较平直的刀口。多刃砍砸器采用交互打击的方法加工而成,刃缘曲折,刃口钝厚。
归纳来讲,鸽子洞文化的石器采用锤击法打石片,以石片石器为主,工具组合刮削器占主体地位,以中、小型工具为主,采用锤击法修理石器并以背面加工为主,偶尔采用交互打击法修理砍砸器。
鸽子洞文化是一种以小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从文化面貌看,鸽子洞文化与北京猿人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与鸽子洞人和石器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发现22种,其中有狼、小野猫、鬣狗、达呼尔鼠兔、硕旱獭、披毛犀、岩羊等。整个动物群中没有代表温暖气候的种属。岩羊是高寒地区的动物,披毛犀也是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古动物,这表明当时的气候是寒冷的。因此使用火对鸽子洞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鸽子洞文化层的底部有一灰烬层,呈凸镜体状分布,中部厚达50厘米,外侧逐渐变薄,当为火堆遗存。灰烬层堆积疏松,质细,对灰土进行化学分析后知其含碳量为24%,因此肯定鸽子洞人懂得使用火。在灰烬层中发现有烧骨、木炭、烧土块、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的石器。烧骨中以羚羊骨为最多,表明羚羊是主要的猎获物。
鸽子洞人生活在茂密的森林和草原环境之中。鸽子洞文化是旧石器时代中期最晚的一种文化,其时代在距今5万年前后,已接近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三、南方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
目前南方地区早期智人的化石已发现不少,但南方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却发现很少。
南方地区早期智人的化石主要有湖北长阳人、安徽巢县人、贵州桐梓人、贵州水城人、广东曲江马坝人等。
贵州桐梓九坝乡云峰村有一个山洞,当地人称之为岩灰洞。1971—1972年对岩灰洞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两颗人牙化石,分属一个老年个体和一个年轻个体,同时还出土了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10多件石器。石器中未见石片,石核呈多面体,可看出是用锤击法从石核的多个面上打石片。石制工具只有刮削器和尖状器。桐梓人对石器的加工颇具特色,用石锤敲击石器的边缘,打出刃口,加工方向有错向加工、背面加工和陡向加工。与桐梓人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反映的是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地质时代为中—晚更新世。桐梓人生活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
在贵州水城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处的硝灰洞中,出土了一颗属老年个体的人牙化石和53件石器。石器有石片、石锤、刮削器和尖状器。大多数石片没有台面,有粗大的打击点和清晰的放射线,但没有半锥体,有些石片的中部有一道横向的弧形凹,石片的背面基本上保留砾石面,很少有石片疤。这些石片的打制方法很特殊,过去没见过,经考古学家试验后,给生产这种石片的方法定名为锐棱砸击法。刮削器均用锐棱砸击石片制成,刃缘曲折。尖状器均属角尖尖状器,尖较锐。水城人生活的时代比桐梓人晚,可能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晚期。
1958年在广东曲江马坝乡狮子岩的一个石灰岩溶洞中发掘出一块中年男性的颅骨化石和1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1984年在清理马坝人化石产地的堆积物时,又发现两件马坝人的打制石器,一件是圆扁形砾石,顶端的同一部位叠压有三片石片疤,似为打击台面,可归为石核类;一件是砍砸器,用锤击法加工,一条边和尾部保留有砾石面。由于马坝人的石器发现太少,我们很难认识马坝人创造的文化。马坝人生活的时代据铀系法测定,大约在距今13万年前。
1986—1987年在湖北枝城九道河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中发掘出395件石器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但未发现早期智人的化石。石器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器型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总的来说石器比较粗大。采用锤击法打石片,大部分石片保留砾石面,形状不太规则,较厚,有的石片未经加工即使用。砍砸器多用厚大的石片加工而成,可分为单边、双边和多边砍砸器。刮削器可分为单刃、双刃和多刃刮削器,多为正向加工,加工较粗糙。九道河文化与大冶石龙头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石料都以石英岩为主,缺少石英,石器都呈粗大化,没有太小的标本,没有尖状器,石器加工粗糙,存在未经加工就使用的石片。可见九道河文化与石龙头文化有共同的文化内涵,九道河文化承袭了石龙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