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统岁时节日与文体娱乐活动,宗教迷信色彩较前代减少,礼仪性、娱乐性的文化成分增多。如元旦的爆竹,原本是一种驱鬼巫术,此时已演变为节日欢乐的象征;大傩原来是打鬼巫术,此时已演变成为一种民间节日小戏;中秋节的祭月,此时已变成为赏月活动;元宵节的祭神灯火,此时已演变成为民间节日的灯火艺术;等等。这不仅使明代的年节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展示了新的时代发展风貌,而且使传统节日的时尚性、群体性、地域性、民族性等诸多文化特色,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表明中国古代相续绵延的年节文化活动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在宗教节日时,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则仍然保持其特殊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习俗。
一、官方节日与民间节日
明代官方在传统岁时节日时,有一系列的庆贺活动,其与民间所不同的是,对官员的庆贺礼仪有特殊的规定和限制,以体现尊卑贵贱有别,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特殊地位。而在民间,每逢传统的岁时节日,庶民百姓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庆贺娱乐,从而使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娱乐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法定官方节日及其礼仪 明王朝对官员的节假以及帝王、皇后、太子等的朝贺礼仪都作了详严的规定,这是官方法定节日与民间节日的不同之处。据万历《大明会典》记载,朝廷规定每岁正月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冬至节本日为始,放假三日。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颁发诏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121]
明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殊等级身份,以别尊贵卑贱,上下有别,对正旦、冬至百官的朝贺礼仪,冬至大祀的庆成礼仪,中宫正旦,冬至命妇的朝贺礼仪,中宫千秋节命妇的朝贺礼仪,太皇太后圣旦、正旦、冬至命妇的朝贺礼仪,皇太后圣旦、正旦、冬至命妇的朝贺礼仪,东宫亲王并妃正旦、冬至宫中的朝贺礼仪,东宫亲王并妃正旦、冬至朝贺太后的礼仪,东宫千秋节百官的朝贺礼仪,东宫妃正旦、冬至命妇的朝贺礼仪,圣节、正旦、冬至王府的庆祝礼仪,圣节、正旦、冬至天下司府州县的庆祝礼仪等,均不厌其繁,作出详尽的规定,要求各级官员恪遵,不得稍有紊乱,否则将以违礼乱法、败坏纲纪的罪名予以严惩。此外,为了保证百官在朝贺时不致出现乱班的情况,每逢正旦、冬至、圣节的前三天或前两天,百官事先要进行“习仪”排练。这些都是官方节日法定的礼仪程序和文武百官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也是与民间岁时节日不同的最大区别。
名目繁多的传统民间节日 明代是中国传统时令年节的丰满发展期。其主要特点是时令年节习俗已开始从宗教迷信的笼罩中解脱出来,发展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并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形成别具一格的社会风尚。
元旦,又称元日,是岁时节日中一个重要的年节,也是明代年节中活动最为隆重丰富的节日,在宫廷民间均有特定的礼仪活动。据刘若愚撰《明宫史》记载,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就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各家都忙于年前的紧张准备活动,蒸制点心,储备生肉,充满节日气氛。除夕之夜,宫内就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吃年饭,喝分岁酒,鼓乐喧阗,以示喜庆。据《大明一统赋》载,元旦文武百官有前往宫中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在民间通行元旦晨起啖黍糕,曰年糕;设奠于祠堂祭祀祖先,次拜家长,亲友投笺互相拜节;为椒柏之酒,以结亲戚邻里。屋内还有“旺柏”、“行春”、“节节高”、“百事吉”等喜庆装饰。由于东西南北中情况不同,各地也有显著的地方风俗特色。
元宵节,又名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明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除了以各自的方式方法如祭祀太一神、观灯赏火等习俗外,还要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如百戏、舞龙、舞狮、踩高跷、踢球、跑旱船、跳火、剪纸及其他百戏活动的内容,娱乐宴享是其主要风尚。
《元宵行乐图》
立春又名打春、正月节,是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它标志着一年之中春天的开始,因此朝廷官府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并有竞技(跑马)、欢宴(咬春)、应景(戴闹蛾)等一系列风俗。
龙头节,又名中和节。节日期间,宫廷民间除要祭祀太阳神和土地神外,还有吃太阳糕、煎饼和熏虫的习尚。
清明节,又名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它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均与祭祀鬼神有关。它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因在一年的季节转换变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再加上寒食节并入其中,因此清明节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年节节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从大量文献记载看,明人祭墓主要有两项活动内容: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往生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除焚烧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而故名。《帝京景物略》卷二就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清明节还有踏青、插柳、戴柳以及**秋千、放风筝、斗鸡、斗鹌鹑等娱乐习尚。节日期间食用的食品,也多与宗教活动和信仰有关。
浴佛节又名四月八、佛诞节、龙华会。它本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一个宗教节日,但在节日活动中却有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的风尚在民间广为流行。
端午节,其起源虽有多种说法,但它却是一个祭祀诸神的节日。其中,则有屈原、曹娥、蚕神、农神、张天师和钟馗等诸神之祭。明代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和天中节。旧俗端午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娘家还要接女儿归宁“躲端午”,故称“女儿节”。
天贶节,又称六月六、虫王节等。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六月六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有藏水、晒衣、晒书、人畜洗浴、祭祀神先、祈求晴天的习俗。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少女节、双七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来源于人们对天体星辰的崇拜,其节日文化属万物有灵和自然崇拜的文化范畴。在乞巧节的各种节日文化活动中,不仅带有祭祀牛郎织女的拜礼之意,同时妇女们还乞求智巧诸事,并预卜自己未来的命运。
中秋节,又名月节、月夕、端正月、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届时家家户户赏月、拜月、祭月、彼此馈赠瓜果月饼,这是明代中秋节的主要风俗。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祃,还有以木雕月姑为偶像者,但均将神像供或挂在月出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祭月多由妇女主祭,谚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有的地方男子也拜月神。一般拜月后,烧月光神祃,撤供,与祭者可分食供品。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等。明代重阳节有插茱萸、饮重阳酒、吃重阳糕(又名花糕),并以花糕供祭家堂、祖先的习尚。此外还有登高、赏菊、围猎、射柳、放风筝等娱乐活动。
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岁。明代冬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祭天、送寒衣、绘制九九消寒图等。综合各种记载来看,在冬至节,皇帝祭天,一般百姓则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合家安康,生活富裕美满,同时有上坟烧纸、送寒衣等风俗。
腊八节,原是民人祭祀祖先的节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日成道,故又名成道节。腊八节因而佛教化,且影响日深。而民间则将十二月八日的腊八节,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宫廷民间有吃腊八粥、冬藏腌制食物(腊八蒜、腌酸菜等)、驱疫(跳灶王、击年鼓)等风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灶王节,又名祭灶、小年、小年节、送灶、辞灶等。祭灶为古五祭之一。明代灶王节有送灶神(祭灶)、迎玉皇大帝、大扫除等风俗习尚。
除夕是一年之中最末的一天,又称年三十、除夜、岁除。它是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吃年夜饭、换门神、贴春联、挂年画、挂签、贴窗花、驱疫、祥年(向诸神、祖先及健在长辈、亲友拜年)、守岁熬夜是其主要社会风俗。《帝京景物略》载:“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曰‘藏鬼秸中,不令出也’。门窗贴红纸葫芦,曰‘收瘟鬼’。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烧松盆’,妪岁也。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架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聚坐食饮,曰‘守岁’。”此外,还有饮宴游戏娱乐活动。
综观明代的节令,较之以往有下面三大特点:其一,承袭古代而有发展创新,充分展示了时代精神风貌;其二,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节令中得以证实;其三,表现求生存、求发展的宴享、娱乐,是节日的主旋律。至此,中国的节日风俗已趋完善。
二、宫廷、民间的宗教节日与习俗
明代的宗教节日,主要由宫廷的祀神、祭祖礼仪和民间的祭祀神灵与祖先的活动组成。
宫廷的祀神与祭祖礼仪 明代由帝王或遣官进行的祀神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社稷、祭先农、祭日月星辰、祭山川等。这些祭祀,其制度与礼仪各异。
祭天礼仪。明代祭天有郊祭、明堂祭等形式。其中,郊祭是历代君王祭天活动的基本方式。据《明史·礼志二》记载,明太祖确立其郊外祭天制度,并亲自分祭天地于京都(今南京)南北郊。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岁从祀;夏至祀皇地祇于方丘,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从祀。凡天皇、太乙、六天、五帝之类,悉为革除。后来,受京房灾异说的影响,又在南郊建大祀殿,合祀天地于其中。永乐时,迁都今北京,其建制仍如南京。
祭社稷礼仪。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祭社稷之神,以祈求农业五谷丰登,这是一种国之大祀的活动,礼仪甚隆。明代京师及分封诸藩王王国府州县均有社稷之祀。太社稷在宫城西南。明初建太社在东,太稷在西,坛皆北向,每年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祀。
祭先农礼仪。先农是代表整个农业的大神,祭先农与祭社稷大体相似,同时辅之以天子耕耤田之礼,以示劝农之意。
祭日月星辰礼仪。对日月星辰的祭祀活动,既是对天祭祀的具体化,也是其重要补充。明初,洪武中筑朝日坛于京都(南京)城东门外,夕月坛于城西门外,朝日以春分行祭,夕月则以秋分行祭。星辰则祔祭于月坛。其具体祭祀礼仪与社稷祭祀相同。迁都北京后,仍行此制。
祭山川礼仪。古人认为,云雨兴于山川河谷,出于高山,影响四季气候变化,同时山川也蕴藏着森林、果实、矿藏、动物、药材等民生之源,所以要对山川神灵(万物有灵之一)祭祀,以祈求好年景与好收成。但因山川之神,天子不能遍祭,只能祭祀名山大川,后来更集中为五岳四渎之祭。明代宫廷的祀神活动,据明人沈榜《宛署杂记》一书记载,皇帝遣官敕祭的,还有都城隍庙、汉寿亭侯(关羽)庙、灵明显佑宫、灵济宫等神庙。
明代宫廷的祭祖活动,对古制既有承袭,又有变革,而且礼仪繁缛。明初曾立四亲庙于南京皇宫宫城东南,各为一庙,共为四庙。洪武八年(1375年)改建太庙,前为正殿,后为寝殿,寝殿九间,间一室,奉藏神主牌位,此为同堂异室之制。同时,又因皇室始祖所自出者未能考订,于是不行禘礼,只行祫祭。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建庙如南京之制,祭祀礼仪亦如旧制。嘉靖十五年(1536年)时,新庙落成,太祖庙寝后有祧庙,奉祧主神位藏之。同时,又创皇考庙以祭祀明睿宗皇帝神位。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时,新庙又恢复同堂异室之制,举行祭祀。这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又立奉先殿于皇宫宫门内之东,与宫外太庙相配合,称为内殿之祭,设有神位,经常祭告祖先。此外,明代还有帝后陵寝之祭的祭祖活动。祭祖日期历朝虽屡有因革变更,但大体上仍循年祭(年节祭祀)、月祭(每月朔望日)、日祭(祖先诞辰、忌日)等祭祀礼仪。如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明太祖“更定太庙时享,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七月望日,冬以冬至”[122]。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又定“陵寝朔望节序祭祀礼”,每岁元旦、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冬夏二至日祭祀时“用大牢”,“伏腊社,每月朔望日”祭祀则用特羊祠祭。[123]进行祭祖活动时,有时皇帝亲临太庙主祭,有时遣官祭祀历代帝后陵寝。祭祖礼仪极为繁冗,而且每次供奉的供品都极丰盛。
民间信仰与祀神话动 在明代民人的民间信仰中,除对祖先神灵的信仰与崇拜以外,尚包括有对万物有神灵的信仰与崇拜、对宗教神灵的信仰与崇拜、对民间诸神灵的信仰与崇拜、对守护神灵的信仰与崇拜等内容,且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风俗与习尚。
万物神灵信仰与祭祀。在中国古代和明代的民人心目中,皆视万物为有神灵,且加以崇奉、信仰与祭祀,以期求达“天人相感应”,驱祸免灾。在此类祭祀活动中,民人普遍多以自然界的天神、地神、日神、月神、雷神、电神(或称雷公电母)、火神、水神、山神、河神、风神、雨神(或称风伯雨师)、谷神、灶神等为供祭与祈祝对象。每当有灾异(如旱灾、水灾、涝灾、雹灾、蝗灾、虫灾、火灾、震灾)发生时,民人多普遍敬奉这些神灵,以求消除灾患。明代民人对万物神灵的祭祀活动,多在年节和节日时进行,尤以年节时最为集中、规模最大。如每年六月初,盛夏时节,为感戴天神、日神给人间的造化和对万物的哺育,民间六月六日要过“天贶节”,且有祀神的节尚。
宗教神信仰与祭祀。明代在广大汉族地区聚居的民间,民人对宗教神的信仰与祭祀,主要有对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诸神的祭祀活动。此外,每逢年节时,也要对宗教诸神进行专门的祭祀活动。在民间年节活动中,与祭佛拜神有关的年节则为“浴佛节”。云南寻甸府每年四月初八日,“男妇入寺为浴佛会”[124]。该地另一个与佛教祭礼有关的年节是“兰盆会”。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民人之家凡“有新丧者,皆赴各寺供献,以技巧相尚,此好奢之极者也”[125]。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对其他宗教神灵(如伊斯兰教、萨满教等)的信仰与祭祀活动。
民间诸神、守护神信仰与祭祀。明代民人在民间年节和节日的活动中,对民间诸神(如财神、送子娘娘等)、守护神(如灶神、门神、四方神、城隍神)亦行祭祀,以祈求神佑,家国安泰。地处中原的河南许州民间,民人每届正月初一,家家皆“具酒肴、写桃符、绘门神,驾新年”;三月二十八日,“俗传东岳神诞,皆诣庙祭祝”;腊月二十三日,民间家家户户更有“祀灶”之习。[126]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人则用本民族的方式,祭祀诸神与保护神。例如,海南黎人便有祭“灶鬼”的活动。由于火在明代黎人生活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火便由敬畏发展到崇拜,这种崇拜就集中、生动地体现在祭祀“灶鬼”的活动中,即认为任何跨过、敲击或乱动用三块石头砌成的“品”字形的炉灶,都被认为是对“灶鬼”的冒犯,将会受到“灶鬼”的制裁,使人生病,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每逢年节,对“灶鬼”均有一番隆重而虔敬的祭祀。[127]
三、传统节日活动与地方风俗
每逢传统的岁时令节,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举行庆贺活动,欢度节日。社会各阶层是这一文化活动的主体,而帝后、官员等各级统治者的积极参与,“与民同乐同庆”,则赋予传统的岁时节令以新的内容和生命活动。
明代宫中帝后与仕宦贵戚的年节娱乐文化活动,虽没有民间年节娱乐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因为他们是统治阶级,是特权阶层,所以他们的娱乐游艺活动,除继承传统活动外,还融进了许多宗教、迷信色彩,在竞技方面更带有不少为政治服务的强权特色。当然,在这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也吸收了民间年节游艺娱乐活动的不少东西,但却不及民间年节活动多样、活泼。
据《明宫史》记载,元旦期间,宫内有烧香、放纸炮与“跌千金”的娱乐活动。所谓“跌千金”,就是将门檩或木杠在院里抛掷三下。立春的前一日,顺天府要在东直门上举行“迎春”仪式,凡属勋戚、内臣、达官、武士,都要赴春比赛跑马,比较优劣。元宵节时,帝后勋戚内眷还要进行登楼赏灯玩看的娱乐活动,届时宫中有精彩的杂技表演,即兴时嫔妃们也做踢球的表演和游戏。《明宫史》载称,元宵节时,内臣宫眷都要穿灯景补子蟒衣。对元宵节宫中表演杂技的情景,现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行乐图》,有形象、生动与艺术的再现。据考证,这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的一次宫廷演出,表演项目是杂技。台阶前,有一童子站在另一人肩上,二人弯着腰,面向大殿,似系打躬作揖。左面不远处有张桌子,上面放着类似罩子一类的东西,有一人正在表演“戏法”。此外,在明代宫内,有时暑天白昼,也表演水傀儡戏,供帝后及王公等观赏娱乐,以烘托出宫中欢快气氛。
明代民间的年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正月初一日“元旦”,明代民间既是祭神、庆丰收、迎来岁的节日,又是一个娱乐文化活动最为丰富多彩的年节。届时,全国各地民间都有相应的娱乐文化活动,其中以放鞭炮、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以及各项杂技舞蹈、室内外游艺等传统项目为其主要内容。元宵节的民间游艺娱乐活动主要有闹花灯、猜灯谜和其他各种文化活动,如百戏、舞龙、舞狮、踩高跷、踢球、跑旱船、跳火、打陀螺、剪纸及其他百戏活动。三月清明节时,民间更有它独具特色的游艺娱乐活动,如有作为丰富民人生活的郊外春游踏青;有作为表示吉祥的折柳插门;有作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打球、蹴鞠、**秋千、放风筝、斗禽等活动。在这些游艺娱乐活动中,踏青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龙舟竞渡与斗草是端午节的主要游艺娱乐活动。每逢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又可看到北京人放河灯的夜色景象。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也是进行秋季娱乐活动的大好时光。明代民人重阳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登高、赏菊、放风筝。冬至节民间的娱乐活动以冰上游戏为主。而每年除夕之夜,民间民人合家点灯熬夜,辞旧岁,迎新年。“守岁”时,也要举行许多节日庆祝活动与娱乐活动。一方面是有丰富的饮食,如吃年糕、水饺、吃瓜果、饮酒等;另一方面进行各种游戏,由于是夜晚,除夕时的游戏多在室内,主要有掷骰子、玩梭哈、小儿谣、打麻将、推牌九、升官图、玩陀螺、小儿骑竹马、老鹰抓小鸡、打滑达,等等。这些游戏因地因俗也有不同,融进了许多地方的特点。
可以看出,明代民间年节的游艺娱乐活动,较之以往呈现出许多特点:一是各种文化游艺娱乐活动既基本继承古老的传统,又有时代发展特色,融进了许多新的内容,使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二是与宫廷帝王的年节娱乐活动相比,不仅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形式也更多样,更加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文化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