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安德森的“类型学”唯物史观思想中存在三种主要的思想来源,即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德森“类型学”唯物史观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范畴和和理论体系,英国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了一种人道主义和历

基本要素,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了一种科学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根本要素,由此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类型学”的唯物史观思想。

对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安德森主要采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中所得出的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遵循了马克思晚期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认知路线,而非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路径,不仅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坚决的保卫和辩护,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与此同时,安德森试图把这一“类型学”唯物史观思想应用于世界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研究中,把历史的考证和理论的阐释彼此关联,经验的事实和理性的分析相统一,形成了一种融历史与理论、经验与理性为一体的历史科学理论,回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地形学,坚持了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和历史决定论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安德森对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事业进行了坚决的捍卫和坚守。他遵循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社会主义理想,试图开创出一种“革命的政治学”。一方面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他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事业,反对一国的社会主义,赞成多国的社会主义,试图在国际主义的文化和政治事业中实现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于英国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安德森在《当代危机的起源》、《社会主义和伪经验主义》《国民文化的构成》和《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内部争论》等一系列著作和文章中,通过对英国现代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总体考察和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现代性的一种全面否定和认识,带有“民族虚无主义”的色彩。就英国的历史而言,英国的现代历史发生了严重偏离。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工业革命的时代、帝国主义的时代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代,如果说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人阶级革命是以革命性和彻底性为主要特征,那么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人阶级革命却以改良性和合作性为根本特征。就英国的社会而言,自从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英国的现代社会没有发生任何根本的变革,社会的阶级结构也没有发生任何彻底的改变,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仍旧是贵族阶级而非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其性质而言,英国的社会仍是一个极为传统的和保守的社会;就英国的文化而言,英国的革命文化传统是极其薄弱的。英国缺乏一种总体化的社会理论,既没有产生一种经典的社会学,也没有产生一种本土的马克思主义。就其性质而言,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文化气质无法产生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由此,安德森指出了英国经验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之间的巨大鸿沟,得出了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否定判断和结论。这一否定的判断和结论就为安德森引入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弥补英国的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内在缺陷,奠定了一种坚实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

对于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安德森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所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和评价,认为在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轨迹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主题、研究形式、研究语言和研究基调等方面偏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线,走向了哲学、美学和文化等上层建筑的研究路径,并在这一领域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但理论的批判并没有带来实践的批判,同样,“批判的武器”也没有变为“武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阶级实践的内在分裂成为其最为显著的典型特征,偏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内在标准。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中,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了安德森“类型学”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在社会结构的问题上,安德森采纳了阿尔都塞有关社会总体、矛盾与多元决定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有结构的复杂整体,也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整体,形成了有关社会总体的结构主义的阐释;在社会主体的问题上,安德森既不赞成阿尔都塞对社会主体的结构主义的解释,也不赞成汤普森等人及后结构主义思想对于社会主体所做的唯意志主义的解释,而是试图在结构主义和唯意志主义之间进行某种协调和建构,从而形成对社会结构与社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内在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一种深层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果说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极端的或强硬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阐释,那么安德森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一种温和或软弱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因为它试图在“类型学”唯物史观的解释中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人道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基本要素融为一体,形成真正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安德森“类型学”唯物史观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三大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安德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类型学”唯物史观思想,其中,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行不悖,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相得益彰,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交相辉映,其目的在于试图把唯物史观表述为一种科学的解释学。同样,安德森也把唯物史观表述为一种革命的实践论。尤其随着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所引发的形形色色的新社会运动,安德森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的时刻即将到来,一种真正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