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为古老的喜马拉雅犬种,藏獒能够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它选择了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是它选择了生存的权力。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对于藏獒,同样是首要问题,它只有先活下来,然后才可能考虑其他。你找到自己的工作,你就能生存,也才有机会发展。社会不可能给每个人都提供工作岗位,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一些人自己创业。创业思维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社会问题。创业的人越多,就越能够给其他人提供就业的机会,所以,积极地扶持创业,研究如何创业成功,就能够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突出的社会矛盾。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全面转型的时期,同样,中国也正处在人才大竞争的前夜。人才市场、技术市场的出现,大学生不包分配,将打破一切行政式的人才垄断,这将对生活在这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心理,产生强大冲击。
但是,竞争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效应。当代青年的成就也只有在深刻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内容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正如技术时代产生爱迪生的成就,理论变革时代造就爱因斯坦一样,社会需要是人才成功的第一环境。
在这种社会现实面前,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会发生变化,一切都要从改革的大局出发,在改革中寻找出路。社会变化了,我们的思维都要变化。打破传统的观念,打破铁饭碗,怎样去挣回自己的第一桶金,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怎样成为强者,这一切都成为今天每个人变革思维的内容。
在越来越看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今天,一种错误的说法是:思想值多少钱一斤?虽然专业技能对于每个人的求职与生存至关重要,但是关于生存的法则本身却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有时候专业技能也许是一种束缚。
新西兰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大卫·斯滕豪斯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所谓生存的法则就是,生物个体一生中的适应性变化行为。
这种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甚至植物也具有这样的适应性变化,因为植物能调节它们的生长和发育,以便最大程度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洛杉矶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金矿,大批美国人涌入这一地区,形成了淘金致富的热潮。然而,在这滚滚人流中,却有为数不多的人思考后作了相反的选择。他们也想致富,但自己却不淘金,而是为淘金者服务,为他们摆渡、洗衣、供应快餐和修建简易房租借给淘金者。
结果,淘金者中没有多少人致富,倒是为他们服务的人几乎个个致富。所以,现在的大学生不要只考虑热门专业,围绕热门专业的服务业才是未来的就业途径。我们选择新环境,是想让环境符合自己的特点,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裨益。
环境不仅是我们选择职业必须考虑到的因素,而且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还要考虑环境是否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譬如说提升罢,人人都有做官的欲望,这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人们总认为自己的提升是因为自己有某些才能。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谁都知道,一个人被提升时,首先要有职位空缺。没有空出的位置,任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会提拔到一个“悬空”的位置上。
当然,我们不否认才华能力在提拔中的作用,只是说才华能力与机遇相比,毕竟是第二位的。君不见,一些才智很高的人。因为没有职位的空出而怀才不遇;可是,有些才智一般的人因为有空缺职位,顺势提拔也就尽在情理之中了。如果你想升职,而你的顶头上司的年龄却与你不相上下,等待空缺只能把自己等老。这时你就应调转单位或科室,寻找能让出空缺职位的工作环境。如果眼下没有空缺,但直接上司的年龄都快接近退休了,那这儿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发展的新环境了。
根据环境需要决定自己的职业,你就能够很快获得成功。相反,你就会有自己的才能被埋没的可能。这就是生存法则不同而产生的迥然相异的结果。
在这样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除了需要专业技能,可能更需要懂得生存的法则。而这种法则本来就是人类的基本知识,只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智慧日益分化的今天,人们才忽略了在古希腊就为它排好了的地位,它是一切知识的首位或一切知识之和,所以人们又叫它哲学,实际上也就是智慧,准确地说是生存的法则。这种情况也可以用皮亚杰的理论来解释,他认为只有人类的学习才具有“吸收”与“调适”两种境界。但是,实际情况表明,动物的善于学习也具有“调适”的深度,而人类如果不善于学习,也可能达不到“调适”的境界。
说到这里,我们能不能根据环境决定自己的工作,关键是要善于思考,思考可以认识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也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就像藏獒那样,依据自身的优势长处。成为藏民绝不可缺少的生活伙伴。虽然它也许并未经过“思考”,而只凭本能选择如此,但人们必须经过思考来产生智慧法则,而智慧法则则让人能调适,使自己与环境相适应,并因此而生存。反之,不思考就产生不了智慧法则,尽管有本领和技能,却可能逃脱不了无法生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