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塑造自己的品牌(1 / 1)

影视巨富—邵逸夫

从1958年开始,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一直箫条冷落,雄心勃勃的邵逸夫决心改变这种现象,一洗颓废之风。他走街串巷,调查寻访了解观众口味的变化。邵逸夫惊异地发现当时的观众,怀旧复古的心态浓烈,对古典戏曲的兴趣有增无减。他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遂决定以古装戏曲片为出发点,打开市场,赢得观众。

【管理方圆】

△埋下成功的种子

1907年,邵逸夫出生在宁波镇海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名叫邵行银,号玉轩,是个在上海从事颜料业务的漂染商人。

邵逸夫是邵家的第六个孩子,男儿中排行第四位。

日渐长大的邵逸夫被父亲送到了上海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读书。他在那里拚命地吮吸知识的甘霖,眼界豁然开朗,思维也变得超前许多。

1924年,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闸北横滨路正式挂牌成立。取名“天一”,“天下第一”之意。

邵逸夫当时虽然年纪最小,却智力超群,勤奋好学,进步神速。邵逸夫最初进入“天一公司”时,学做编剧。但没有正式挂名。他跟着徐绍字学习,拍剧情片,进步很快。

1925年,“天一公司”出品影片《珍珠塔》,邵逸夫锋芒毕露,独挡一面。

不久,摄影技巧日臻成熟,于是邵逸夫便开始正式扛起了大旗,担起头牌摄影师的重任。他拍了一部《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主角是20年代上海滩头号女星、“影后”胡蝶。此片卖座甚好,获利丰厚。之后,邵逸夫士气高涨、兴致大增,又接连拍了许多部片子,均创佳绩。

在其它电影公司的“围剿”下,“天一公司”向南洋发展,取得了成功。到了1930年后,人们对无声影片的兴趣大减。影院的生意大受冲击,一片不景气。邵氏兄弟的电影事业也每况愈下,心中焦虑异常。

邵逸夫认为,默片继续搞下去是没有前途的,于是,他决定到美国去购买有声电影器材。

邵逸夫直抵美国,即马不停蹄地直扑好莱坞,他沉醉于好莱坞那庞大壮观的电影基地,更惊叹于好莱坞“制梦工厂”的流水作业。邵逸夫逛遍了好莱坞的每一个角落,贪婪地观看了几十部有声电影。也就是在这时,他暗下决心,也要走好莱坞式的道路,去建立自己的电影王国。邵逸夫买到一大批急需的器材后,一刻也不多耽搁,风风火火地回到了新加坡。

“讲话机器”配合电影放映,一时间风靡了南洋的大街小巷、乡村僻壤,观众欢呼雀跃,盛况空前。

“天一公司”在香港的开山之作,是由邵醉翁执导,邵氏兄弟联合拍摄的第一部有声国产片《白金龙》。

由于《白金龙》的推出,邵氏兄弟成了中国电影界的领头人。从此,中国电影告别了默片时代,走向了有声影片的时代。

邵逸夫和邵仁枚不畏艰辛,以无比的信心和毅力,终于在废墟上改建和扩展了原有的戏院、剧院,而且较之以往上一层楼。更为重要的是,邵氏兄弟的影业已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铺展开来。

邵氏兄弟采取主动进攻、四处出击的办法,见到戏院就收购网罗到自己的名下。这样,到了1956年,邵氏机构在新加坡、马来亚、泰国、越南、爪哇等地已拥有了100家电影院和10座大型的游乐场。

邵氏兄弟的影业公司已跨进了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影业集团之列,并在亚洲电影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打出自己的品牌

50年代初,香港电影业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竞争异常的激烈。邵逸夫一踏上香港的土地,便首先向二哥邵人买回了清水湾220号地段的地皮,准备建片厂。

邵逸夫终于在清水湾正式挂出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他要构筑一个规模宏大的电影城——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

邵逸夫胸怀大志,心比天高。他要搞一个配套完备的摄制工厂,他要走好莱坞式的“制梦工厂”的道路。

历经30多年的影业生涯,邵逸夫成熟了,经验更丰富了。他深知国产片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拍摄场地。而要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影坛立足,将影片能在全世界发行,香港这个自由港恰巧是块好跳板,而清水湾则是香港绝好的基地。

清水湾影城从1975年动工,前后历时七载,方告竣工。清水湾影城的建立,为邵逸夫日后过关斩将、荣登影坛霸主之位奠定了基础。

邵逸夫礼贤下士,广招八方俊杰。

邵逸夫的手中,仿佛有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路英雄好汉、贤人志士。

可是,选什么样的剧本呢?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部影片的成败,关键在于剧本。邵逸夫慎之又慎,视剧本为电影的灵魂。

经过一番龙争虎斗,剧本之事终有了定论。邵逸夫筛选出了一批剧本,作为开山之作。

从1958年开始,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一直箫条冷落,雄心勃勃的邵逸夫决心改变这种现象,一洗颓废之风。他走街串巷,调查寻访了解观众口味的变化。邵逸夫惊异地发现当时的观众,怀旧复古的心态浓烈,对古典戏曲的兴趣有增无减。他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遂决定以古装戏曲片为出发点,打开市场,赢得观众。

邵逸夫一番斟酌,终于把眼光落在了《貂婵》的剧本上。

邵逸夫准备用彩色制作,并采用黄梅曲调,导演由擅拍古装戏的“邵氏”旗下王牌导演李翰祥来担任。

经过“邵氏”上下全体演职人员的精诚合作,《貂婵》一推上市场,就一炮打响,盛况空前,连续公映半个多月,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大创票房纪录。在当年度第五届亚洲影展上,《貂婵》囊括了五项大奖;最佳导演奖李翰祥、最佳女主角奖林黛、最佳期编剧奖高立、最佳剪辑奖姜兴隆以及最佳音乐奖王纯。

李翰祥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如何拍好《江山美人》。随后,邵氏公司又拍出《江山美人》、《倩幽魂》、《香港小姐》等名片,取得成功。

虽然进入60年代,“邵氏”出品的影片似乎跌入了票房的低谷,市场一片肃杀。然而,“邵氏”的影片参赛世界性的电影节却频繁地获奖。从1958年至1962年间,“邵氏”在亚洲影展中获得大小荣誉奖共达46项,引起了世界影坛的震惊,堪称“中国电影获奖之最”。

邵逸夫深刻反省,他要抛去那些令人目眩的荣誉光环,走一条大众喜爱的下里巴人式的道路。

邵逸夫英明果断,认准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定会大爆冷门,倍受欢迎。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市场上刚一推出,立即大获全胜,遥遥领先,稳居上座率的榜首。观众争先恐后地拥向影院,门票早早售罄。一时间,香港的所有戏院,清一色放映《梁山伯与祝英台》,仍供不应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创造了市场的神话,创造了票房的奇迹,创造了上座的纪录。该片不仅使黄梅调影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还在港岛影坛竖起了一座里程碑。邵逸夫因此片奠定了他在影坛的地位与声望,也使“邵氏”走出了困境,走出了迷茫,走出了低谷。“邵氏”又重新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赢得了票房。

1964年2月5日,邵逸夫的长子邵维铭,在新加坡遭绑架。

俗话说,树大招风。邵逸夫在电影业上出尽风头,其财富早为江湖上黑社会、恶势力觊觎。绑架邵维铭,是江湖上轩帮精心策划的诡计,好乘机从邵逸夫身上捞一大笔。最后,邵逸夫拿出了300万元,赎回了邵维铭。

△目光如炬,看准了电视传播业务

作为“邵氏电影王国”最重要的大本营——邵氏影城,经过七年的开山填海,已扩建完毕,成为亚洲最大的摄影厂。

邵逸夫的别墅高高地矗立在影城的山顶,下面有一个仿制的颐和园,富丽堂皇,显示着他的至尊无上。但是,邵逸夫并不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朴素节俭,喜欢居住在影城附近一座普通公寓里,过着凡人们“知足常乐”的日子。

邵氏的“制梦工厂”——清水湾影城,规模庞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尽善尽美。不仅在整个亚洲名列第一,而且在世界影坛上也极为罕见,屈指可数。影城为邵逸夫提供了铜墙铁壁般的战斗堡垒,以及牢不可破的坚强后盾。

“邵氏公司”的试片室,是邵逸夫每天一定要光顾的地方。从60年代起,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部到三部电影,最多一天曾看过9部影片。邵逸夫在试片室里看电影,无论是多差的电影,也要仔细地从头看到尾。这主要是为了了解观众的爱好。

邵逸夫每天看电影的习惯与嗜好,使他能够熟悉和掌握市场行情与规律,揣摩分析什么样的电影会受到观众欢迎,从而决定他的制作路线和战略方针,使“邵氏”的影片,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战无不胜。

自从1976年起,“邵氏公司”在电影市场上可谓江河日下,邵逸夫虽竭力挽救,怎奈大势已去。

虽然“邵氏”在市场上受挫,邵逸夫却并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反思,改变步骤,把经营的策略又转移到了电影传播上,他要开辟一个全新的时代。

邵逸夫改变主张,主要是因为“邵氏”出品的影片,在票房上明显无法与对手相抗衡。邵逸夫淡出电影业,则意味着“邵氏”雄霸影坛的局面一去不复返。1987年,“邵氏”停止了所有的电影制作,从此,“邵氏电影王国”走向没落。

但是,邵逸夫毕竟是邵逸夫,他面对如决堤一样的局面,临危不惧,大胆地破旧立新,收缩防线,采取各种应变措施。他的第一个举动是集中精力投入到购买戏院的事务上。他大量地购买戏院后,马上出租给独立制片公司。他先以2400万元收购了文华戏院;接着又以1700万元购买了翡翠和明珠两间戏院。一连串的收购大战告捷。1979年,邵逸夫又不惜巨资兴建了碧丽宫戏院。电影行业的冷落和萧条并没有影响他的信心与勇气,相反,他的业务更加宽广,财源更加茂盛。

但是,由于1980年的香港地产风波,使邵逸夫对地产物业的兴趣大减。邵逸夫再一次目光如炬,看准了电视传播业务。曾在电影王国中显赫一时的邵逸夫激流勇进,开始正式领兵挂帅,他竞投中标后,成为“无线电视”最大的私人股东,“无线电视”主席利孝和去世后,邵逸夫开始执掌“无线电视”的大权。

70年代,“无线电视”与“亚洲电视”并驾齐驱,难分上下。到1980年邵逸夫出任董事局主席后,形势就大大不同了。他把“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界的精英都网罗到无线旗下,使无线制作的电视剧达到高水准、高质量的档次。而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欢乐今宵》综艺节目,更是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和贴近市民的内容,而深受香港观众的欢迎,雄踞收视率的榜首。

邵逸夫除了狠抓收视率外,又扩展TVB的业务范围,包括出版刊物、办唱片公司及零售店、搞旅游服务等。1988年,“港视”的改组建议说,准备扩充其多元化业务,以致力于旅游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开展出版业务,拓宽体育健康设施等。1991年开业的香港有线电视及第二通讯网络中,邵逸夫又占有10%的股权。他还有意竞投香港第二商业电台的经营执照。他的录像带业务也成绩喜人,仅在大马,就雄霸市场的80%。

邵逸夫究竟有多少财富?这是世人关注的话题。这确实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就连邵逸夫自己恐怕也没有答案。

△捐助巨款

邵逸夫平时能看透人生,顿然悟道,淡薄名利和钱财,开始乐善好施。从1985年起,邵逸夫每年都要拿出来l亿港元以上的巨款来捐助海内外的公益事业,捐赠总数超过8亿港元。1985年,也是邵仁枚逝世的前两个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宣布捐出1.06亿港元,作为慈善用途。其中7300万元用于资助香港的大学和医院,另外,3300万元给香港以外的六所大学,包括浙江大学、台湾国际艺术学院及澳门的东亚大学。而早在1958年,邵逸夫就在新加坡成立了基金会,每年都捐款给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教育医疗机构。1973年,邵逸夫成立了香港邵氏基金,致力于促进社会福利。

1990年,邵逸夫向故乡捐赠了7000万港元,在杭州建了一座尽善尽美的医院,设病床400张,一切仪器均从美国进口。近年来,邵逸夫又醉心于考古。1985年,他捐赠了1 000万港元,给中国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敦煌研究院为了感谢邵逸夫,特树立了一块纪念碑。

1996年1月,邵逸夫再次捐出1.206亿港元。其中1亿元给香港中文大学,1 000万元给仁济医院,60万元给广安医院。此外,邵逸夫还捐助香港医疗及服务机构,如联合医院、浸会医院、香港心脏基金会、香港肾脏基金会等。

截止1992年,邵逸夫向内地的大、中、小学赠款项目已达到了236个,共计捐款超过6685亿港元。

【管理之道】

邵逸夫的成功管理在于:用可用之人,成己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