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坚持“第一主义”(1 / 1)

经济之王—李秉吉

李秉吉不签办公文,但对写便条记事却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他常常在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到九点上班这段时间里,不停地在便条纸上记下许多事情,待决事项、已决事项、指示要点等等都有序地写在便条纸上,然后他就带着满兜的便条纸进入办公室,从容地指挥其帝国的运转了。

【管理方圆】

△严格要求自己

“三星”是个庞大的经济帝国,50年代时,这个帝国曾经占有全韩银行近一半的资金,几乎将韩国银行变成它的私有金库。如今,虽几经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动**,这个集团仍旧垄断着韩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消费品工业,并且占据了纺织、电子、石油、传播等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主宰这个帝国的人就是被许多韩国人称为“天皇”的神秘人物李秉吉。

他在读完私塾后,曾进过晋州国民小学、汉城中东中学、日本早稻田小学专门部政治经济学科。但直到现在,除了1982年在美国获得的波士顿大学荣誉商学博士学位外,他没有一张正式文凭。似乎世上没有一所能容下他的学校。

他虽没有耐心上学,却又嗜书成癖,喜博览群书,同时也强迫自己的下属养成读书习惯。他常逛书店选新书,买来后作为指定读物由秘书分发下去,一段时间后他便要检查下属们是否读完。总经理们发表读后感几乎成了三星企业集团所属企业领导年会的法定内容。有一次听完总经理们的读后感,他十分光火地说:“听了你们的读后感我很失望,没有特别的见地,显然都不用功!”一时那些总经理们噤若寒蝉,从此再无人在读书问题上敷衍了事了。

最奇怪的事是,在他的办公室里竟然看不到一件待批卷宗,不管是经营创业初期的小企业三星株式会社还是管理今天的三星“帝国”,他都坚持不签办任何公文,一切事情都用口头裁决。

李秉吉不签办公文,但对写便条记事却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他常常在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到九点上班这段时间里,不停地在便条纸上记下许多事情,待决事项、已决事项、指示要点等等都有序地写在便条纸上,然后他就带着满兜的便条纸进入办公室,从容地指挥其帝国的运转了。

他是三星集团的首脑,但他的下属看到他的机会甚至不如东京大仓饭店的侍者多。他每年都要有相当一段时间呆在日本,东京的大仓饭店有他的专用房间,三井大厦有他的办公室。每年的12月中旬或下旬,他都要到日本,在大仓饭店中构想新年度的人事安排,这一活动被称为“东京构想”。相形之下,李秉吉在三星集团露面的场合极为罕见,他除了每年的总经理年会外不参加公司的任何其它会议。至于一般的员工,则只能在每年的三星员工运动会上,通过显示屏一睹总裁的威仪了(但也只是他的肖像,而他本人是从不到会的)。因此人们只是从传闻中得知:他总是处在贴身保镖的卫护下,他的司机是董事级的人物等等。由于他始终行动隐秘,保持着高傲的姿态,同时也由于他与日本的特殊关系,李秉吉被三星的员工私下称为“天皇”,连带着他主持和参加的集团总经理年会也被称为“御前会议”。

△我就是三星,三星就是我

在许多人眼里,李秉吉不仅是个工作狂,还是一个“收藏狂”。他从50年代开始收藏艺术品,30多年来已有1800余件。其中不乏空前绝后的精品,仅一件高丽时代的瓢形青瓷瓶,就价值百万美元。除艺术品外,李秉吉的藏品还包括打火机、烟斗、皮鞋、衬衫等,他的这些“收藏品”常常被提供给下属企业做为样品,要求生产的产品达到同样的水准。

不为收藏而收藏,这正是李秉吉的过人之处。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当然要有所为而为,即便他那“天皇”式的特立独行,也是有深意的。近则易生轻慢,疏却往往令下属生畏,这大概正是李秉吉的驭下之道吧。他这样做确实省却了不少酬酢方面的麻烦,也在下属中成功地营造了自己神秘而威严的形象,当然也招致了许多非议;但这不能影响他以这种恩威并重的方法带领自己的“帝国”一步步走向壮大。

三星集团非常注重人员的向心力。集团设有自己的训练中心,每一位新进公司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接受一个月的岗前培训。训练的中心内容就是培养他们的爱公司心和忠诚心,树立“我就是三星,三星就是我”的信念。

李秉吉说:“我对属下既不排斥也不礼遇,我尽力做到不违背公平原则,这是我恪守的经营原则,此外别无秘诀可言。”他所说的“公平原则”就是赏罚分明。

“三星”不论资排辈,每个人的待遇都由个人能力而定。李秉吉常给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发放奖金,奖金的数额除了当事人外,别人不知道,据说有时是大得惊人的。李秉吉曾将整座的商店或咖啡馆送给即将离职的秘书,以对她们在自己身边多年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管理之道】

在李秉吉看来,只有“因才适用”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当总经理的能力,却让他坐上这把交椅,不但保不住这个位子,也会毁了这个人。所以对任何业绩太差的企业主管,他都在追究责任后立即免职。而且他从不接纳当事人的申诉理由,因此在内部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也使三星的许多人才外流。但这也促使在职人员人人自危,努力工作,不敢稍有懈怠。也许是因为外界对这种铁腕式的人事制度非议太多传到了李秉吉的耳中,也许是他人到晚年,感到以前种种举措太不近人情,李秉吉近来在人事政策方面有了许多改变。在人事调整时,他不再坚持原先的“东京构想”方式,而是由下属七个核心企业的董事长组成七人人事委员会,提出参考名单,再由李秉吉作最后的裁定。他还改变了自己以前只要解雇永不复用的惯例,将曾因经营不善而被解聘的前三星石化公司总经理宋世昌请回,聘他担任三星电管公司的总经理。但总的来看,李秉吉讲求实绩、重赏严罚的用人原则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追求第一、事事坚持“第一主义”是李秉吉的一个最基本的信条。

李秉吉不仅要求三星的市场占有要第一、产品质量要第一、公司信誉要第一,他还十分强调“人才第一”。在他属下的企业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匾额:人才第一。这都是由他亲笔书写的,他经常对自己的总经理们说:“三星的人才都是国家的精英,只有聚合所有精英的力量,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

为了加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三星设置了自己的培训中心,并在韩国率先采用了考试取才制度。每年李秉吉都要亲自与数百名新录用人员面谈,通过这些人员的言谈举止考察他们的能力及适合的工作。在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中,李秉吉非常强调对这些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每期受训人员在培训结束时都要接受这样一项最后训练:每人拿两件三星的产品,如收录机、录音带等到乡村去推销,什么时候卖完了,什么时候返回。这样一来,所有的新录用人员在工作一开始便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很容易便适应了。

在李秉吉看来,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运、钝、根”三个基本条件。“运”是指机遇;“根”是指一个人的资质和禀赋;“钝”则是苦干的精神。在选拔人才时,李秉吉非常注重“根”,因此他常常要对新录用人员进行面试,甚至在面试中使用相术,将人物的面相和健康状况作为重要的评判项目。而在用人时他更强调的是苦干精神。他要求自己的下属要养成读书习惯,要学会“夜以继日地工作”,要不停地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要努力争取“第一”等等,都体现了他对于下属苦干精神的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