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强化内部运作机制(1 / 1)

报业团主—埃尔森

1960年,埃尔森在兼并事业中取得了一个较重要的成就。在埃尔森的努力下,他兼并了当时有较大影响的《南特报》,使埃尔森报业集团的影响力剧增。这次成功刺激了埃尔森的野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强力兼并的发展过程。

【管理方圆】

△欲办新报

罗贝尔·埃尔森生于1920年,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3年,当时的法国虽因经过了4年多的战争破坏,损失惨重。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败之迹,但是由于战争的胜利,法国人民对自己的国家与个人前景都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由于战争以德国投降为结局,法国终于除掉了它在欧陆上的最大的危胁与竞争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强国,这一切使20年代的法国举国上下洋溢着一片乐观情绪。

埃尔森与报纸第一次结下不解的缘份是在16岁那年,这可以说是小埃尔森投身新闻报业的一个起点。在1936年,小埃尔森在《鲁昂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虽然,这篇少年习作并未引起人们注意,但却对少年埃尔森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充满喜悦的心情中,小埃尔森感到报纸的魅力,他似乎已看到了他身上潜藏的办报才能。自此以后,小埃尔森表现了对报纸极大的兴趣与热情,积极参于各种办地方小报的活动,并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

1939年,埃尔森刚要满20岁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随后不久,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就被德军占领了,一次大战的英雄贝当元帅央维希建立了贝当卖国政权。在德军占领下,法国许多报纸被迫停刊,但是也有一些报纸继续公开发行。这些公开报纸大多是一些右派报纸,或充当德人的宣传工具,或为贝当政权鼓吹。刚满20岁的埃尔森感到机会来了,在许多重要的、有影响的大报停刊之际,他赶紧创办了《青年阵线》来夺取市场。《青年阵线》是一份极右报纸,因而得到德国人与贝当政府的鼓励,在德占领区不但能公开发行,而且得到了占领者的扶植,影响力大增。

1945年,法国解放了,臭名昭著的贝当政府迅速地垮台了,埃尔森的事业也遇到沉重的打击。人们对他在贝当政权时期的勾当深恶痛绝,加之在1944年5月,法西斯德国濒临崩溃时,设在阿尔及尔的法国临时政府宣布:凡在德国占领期间继续发行的法国报纸,都被认为是“不爱国的”报纸而予以取缔?法国光复以后,政府根据这道法令先后取缔了107家日报,并把它的财产分别由抵抗运动的各组织接收,并在此基础上创办新的报纸,这无疑宣布了埃尔森“事业”的死刑。这项改革运动对法国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改革后,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报纸大多消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新生的、独立的报纸。

△形成市场势力

1956年,埃尔森通过自己积极活动,加上自己报纸的影响力与政府要人的支持,成功地当选了国会议员,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这时的埃尔森刚参加激进党3年,尽管当选议员以后不久,就因别人指控他在贝当时期犯有“叛国罪行”而被剥夺了议员资格。但事实无可否认的承认了埃尔森的成功,在1958年的选举中,埃尔森再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埃尔森在政坛上也崭露了头角,这对他在报业上的垄断成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埃尔森在报业上垄断集团形成过程中,先后得到了法国政坛要人佩雪菲特,戴高乐等人的背后支持,特别是戴高乐的支持,无疑是对埃尔森走向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帮助。

50年代中期开始,以扩大报纸发行量为目标,法国报界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一些中小报纸因实力不足而被迫依附于各地区大报;另一方面,各大报也为扩大发行量获得高额广告费而努力吸收一些地区小报纸实行联营。在联营中,中小报纸仅能保持地方新闻版的采编独立性,而重要新闻版,尤其是广告版则须服从大报的安排,在经营及编辑方针上沦为大报的附庸,衍变成大报的地方版。埃尔森充分利用这种形势,凭借自己的能力以及政治上的后台支持,逐渐在这种兼并浪潮中形成一家以大报为核心,拥有众多报纸的区域性报业集团。

1957年,埃尔森在兼并数家小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了“新闻中心”,逐步控制了一部分报纸垄断权,为日后庞大的报业帝国初步奠定了基础。

1957年,埃尔森以自己创办的《汽车报》为基础,先兼并了近百家小报,形成了初步规模,建立了自己的新闻中心,作为自己兼并事业的起点。

1960年,埃尔森在兼并事业中取得了一个较重要的成就。在埃尔森的努力下,他兼并了当时有较大影响的《南特报》,使埃尔森报业集团的影响力剧增。这次成功刺激了埃尔森的野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强力兼并的发展过程。

继兼并《南特报》的成功以后,埃尔森又十分顺利地兼并了一系列地方、甚至全国性大报,实力一天比一天壮大,事业蒸蒸日上。

1962年埃尔森集团兼并了《共和贝利》报,此后仅两年,在1964年,埃尔森集团又用巧取豪夺的手段兼并了《法兰西—安莱斯报》,加之在50年代初期先后收买、兼并的《利摩日晨报》,《普瓦图自由报》等地方性小报,埃尔森集团已经拥有数十家日报、期刊以及其它出版机构,逐步形成了埃尔森集团的初步规模。

△兼并之道

1975年,埃尔森集团又利用法国又一报业大集团的处境艰难形势,夺取了《费加罗报》的控制权。法国报类一向有“舆论报”与“新闻报”之分,前者专属于党派组织并“捍卫某一党派主张的报纸”,这其中就包括共产党人报纸《人道报》,而后者则不属于任何党派组织,却在全国拥有众多的读者,有很大的影响力。《费加罗报》即是“新闻报”中姣姣者,该报创刊于1866,年,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法国报业中当之无愧的“元老”。二战之中,《费加罗报》迁往里昂,并于1942年11月被维希政权勒令停刊,因此它又是战后复刊的少数报纸之一,在法国该报一向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1947年,该报大股东科特娜罗妮夫把《费加罗报》转卖给法国普鲁斯特报业集团,从此该报就控制在该报业集团之下,《费加罗报》发展也较以前更为顺利,经营状况也日好,读者阶层大多是富有的资产者。1970年以后,《费加罗报》由于普鲁斯特报业集团本身处境欠佳,销路不畅,经营日益陷入困顿,1975年埃尔森集团趁普鲁斯特集团的处境艰难成功地兼并了该报。兼并《费加罗报》,使埃尔森报业集团成功的由以前的地域垄断集团的身份一举打入了巴黎,跻身于全国垄断集团行列,兼并《费加罗报》标志埃尔森报业帝国的大致形成。

兼并了《费加罗报》以后不久,埃尔森又取得了一个重大胜利,从布萨克集团手中夺取了《法兰西晚报》。《法兰西晚报》是大众化报纸中的鳌头,是公认的“法国量报”的代表,它的版面内容主要是偏重于体育,娱乐以及社会新闻报道,在普通民众中拥有十分庞大的读者群体。

控制了《费加罗报》与《法兰西晚报》以后的埃尔森集团,已经在法国报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继1975年埃尔森集团兼并了《法兰西晚报》的3年,埃尔森趁胜追击,又把法国报界又一巨头的布萨克集团的《震旦报》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样加上1971年兼并的另一大报《北旅报》,埃尔森集团在70年代的兼并浪潮中连续大胜,控制了法国的几种主要报纸,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发展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具有全国规模的超级报业集团。

至1979年,埃尔森集团已经控制了巴黎,外省和法国海外领地的各种刊物40余家,报纸发行量占巴黎报业的42.2%,外省城市报业的18%;进入到了80年代,埃尔森把他的报业集团进一步扩大,于1983年又收购了外省第二大报业集团《多菲纳自由报》

,并且进入到了国际报业集团。

自此,埃尔森集团成了名副其实的法国第一大报业垄断集团

【管理之道】

埃尔森的成功在于他能根据市场的需要,把报业和政治结合,试图寻求支持的力量。另外他敢于兼并,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