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站上演讲台(1 / 1)

刚开始能够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时候,我依然有些胆怯,总是不知道该对大家说些什么。但每一次我演讲的时候,都会迎来许多热情的听众,他们来自各个阶层,有老人,也有孩童;有富翁,也有贫苦人,甚至各种盲、聋、哑等身体带有某种缺陷的人。每次一想到我的听众中竟有如此多的人像我一样不幸,我便想方设法地安慰他们、鼓励他们。

大家都非常欢迎我和莎莉文老师,这种支持赋予了我勇气,让我敢于站上各个地方的演讲台。

莎莉文老师简直是天生的演说家,她生动的演讲总是能够打动人心,每次讲到她苦心教导我的过程,台下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莎莉文老师的演讲大约有一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便坐在一旁,用手指阅读随身携带的盲文书籍。

在老师的演讲结束之后,有人来引导我走上演讲台。首先,我会将手指放在莎莉文老师的嘴唇上,向大家证明,我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听”到老师在说什么,然后听众们会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一一解答。在这个环节中,我通常都会鼓励他们,只要具备恒心、信心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人类往往能够激发出让人难以想象的潜能。同时,我也会告诉他们,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协作。

让我感到非常着急的是,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巡回演讲,但事实上,我在说话的技巧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我总是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以至于听众无法明白我的意思。

有时,我可能会在演讲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发出奇怪的声音,也可能一直发出单调而低沉的声音。我希望能有所改变,但却始终无法发出那种清脆悦耳的音调。

每当我试图强调某一句话,引起公众的注意时,我的喉咙便开始造反,舌头也不再顺从我的指挥,以至于我几乎不能发出声音。在这种时候,我总是又急又气,但越是这样,情况就越糟糕,那时候的我多么狼狈啊!这场面实在太尴尬了,我知道自己的演讲是多么糟糕,如果这个时候现场再发出什么声响,那我的声音恐怕就完全被掩盖住了。正因为如此,每当我感觉到场内发出一些声音,比如椅子移动或者外面的车子驶过,我都会不可避免地焦躁起来。

但听众们的耐性一直令我非常感动,不管我的演讲如何,他们能够听懂多少,都会给予我最热烈的掌声,有的人还会特意上前给我鼓励。

相比我笨拙的演讲,莎莉文老师的演讲实在太精彩了,她演讲的大部分内容都与教导我的过程有关,她拥有绝佳的口才,让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我甚至因为听得实在太入迷而忘记为我的老师鼓掌。

开始,我们只在新英格兰和新泽西州附近进行演讲,之后才逐渐扩大范围。

1913年的时候,我们在华盛顿举办了一场演讲。当时正值威尔逊总统就任典礼前夕,因此联合通讯社嘱托我,务必将整个就职典礼的盛况告诉读者。

举行典礼那一天,天空中有很多云彩,这是阅兵最理想的天气了。华盛顿市区热闹非凡,每个人都拼命朝着高处挤过去,希望能占据最佳位置观看阅兵式。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行进,看着精神抖擞的士兵,群众也被感染得精神一振。乐队走在队伍最前方,奏响着雄壮的乐章,指引军队向前挺进,在热烈而欢欣鼓舞的气氛中,我不禁想道:“真希望这些可爱的年轻军官们远离残酷的战争,如果他们只需要穿着整齐漂亮的军服向总统敬礼,那该有多美好啊!”

那时我不曾想到,不久之后,竟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我厌恶战争,但对此却无能为力。

是啊,我的力量如此微薄,哪能阻止得了这场犹如洪水猛兽般的战争呢?

铭刻在记忆中的贝尔博士

我已经忘记了在华盛顿的演讲安排在威尔逊总统的就职典礼之前还是之后了,但是贝尔博士和我们在一起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愉快的一段时光,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在我才10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同贝尔博士一起参加了聋哑教育促进大会,所以,在华盛顿的日子并不是我第一次跟贝尔博士一起站在讲台上。

贝尔博士在大家的印象中,首先是电话的发明者,对他更为了解的人会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关注聋哑教育的大慈善家。对于我个人而言,贝尔博士是我所有的朋友之中交往时间最久,感情最好、至亲至爱的好朋友。

贝尔博士在我的生命中比莎莉文老师出现得更早,当时我的生活中没有一丝光明,在茫茫的黑暗之中,贝尔博士向我伸出了温暖的友谊之手,这让我对他非常的敬爱。也是因为贝尔博士的帮助,我才能够通过安那诺斯先生认识莎莉文老师。贝尔博士从一开始就非常欣赏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对莎莉文老师从不吝啬溢美之词:“你对海伦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可以作为所有教育家最宝贵的参考资料。”

贝尔博士对于聋哑教育的热心可以说是家传的,他的祖父是口吃矫正法的创始人,他的父亲梅尔?贝尔先生发明了聋哑教育中的读唇法。梅尔?贝尔先生对于聋哑人的贡献非常巨大,但是他却从不居功自傲,反而经常幽默地对贝尔博士说:“这种发明一点钱都赚不到啊。”

每当听到父亲这么说,贝尔博士就会一本正经地回答:“但是我觉得这种发明比电话机更重要。”

贝尔博士十分孝顺,父子之间的感情深厚得令人羡慕。

每隔一两天,贝尔博士就会说:“我要去见见我的父亲,每次跟他聊天我都会大有收获。”

博士那座美观典雅的住宅位于风景异常秀美的波多马克河入海口处。

我曾见过他们父子二人抽着烟,并肩坐在河边。他们默默地望着过往的船只,显得十分悠闲。

当有很稀有的鸟叫声传来时,贝尔博士就会对父亲说:“这种鸟的叫声应该用什么记号来代表比较好呢?”父子二人会就此展开忘我的发声学研究。他们会认真地分析每一种声音,然后将它们转换成可以用手势表达的手语。父子二人不愧是专门研究声音的,他们发出的声音十分清晰动人,哪怕是倾听他们的谈话都会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贝尔博士对母亲也十分孝顺,在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严重的听力障碍,已经快聋了。

有一天,贝尔博士开车载着我和莎莉文老师去郊外游玩,我们摘了许多漂亮的野花。回去的路上,贝尔博士突发奇想,要将野花送去给母亲。他俏皮地对我们说:“我们就从大门直接冲进去,准会吓他们一跳。”

但是当我们离开车子,走上大门台阶的时候,博士却忽然抓住了我的手,对我说:“请大家安静一点,轻轻地进去,我的父母好像都在睡觉。”

于是我们三人就踮着脚尖,悄无声息地走了进去,将野花插在了花瓶之中,又悄悄地回来。他父母沉睡的神态十分安详,让我记忆犹新。博士的父亲躺在一张安乐椅上,而博士的母亲则伏在椅子的扶手上,我没有看到她的脸,只看见一头银白的头发。博士的父亲仰着头,靠在椅背上,神态如一位君王般庄严。

能够结识贝尔博士一家,我觉得十分庆幸,我非常喜欢去拜访他们。博士的母亲喜欢编织,并且还手把手地教我她最擅长的花草图案。贝尔博士的两个女儿跟我差不多大,每次我拜访的时候,她们都热情地将我当作家人来看待。

贝尔博士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因此,经常有其他知名的科学家出入他的住所。如果当时我恰好在场,他就会将他们之间的对话一一写在我的手上。贝尔博士认为,世界上的东西不管有多么困难,只要肯用心去学习,总会明白的。于是,我也不管自己是否听懂了,只要用心听就会感觉十分快乐。

贝尔博士有着异于常人的人格魅力,是个雄辩家。他进入房间后,只要给他两分钟,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都会集中在他的身上。但是贝尔博士却从不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他人,而是非常谦虚,对于不同的意见,他经常会客气地说:“可能你的想法是对的吧,我需要时间再考虑考虑。”

只有一件事情他非常的固执,那就是在聋哑教育的方法上,他固执地认为口述法比手语法要更好。他觉得:“当一个聋哑者用手语来表达自己时,必定会引来正常人异样的目光。这种目光会造成隔阂,让他们很难达到正常人的知识水平。”

贝尔博士的意见可能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每个从事聋哑教育的人,却都无法忽视贝尔博士在聋哑教育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贝尔博士从来没有想要从这份事业中获得任何利益、回报,他只是秉着科学的态度,对聋哑教育进行推广。他自费研究聋哑教育,并且曾创办过聋哑学校,英国聋哑教育促进会就是他创立的。发明电话得到的那笔钱,被他用作聋哑者的奖学金。为了能让聋哑的孩子们像正常人一样说话,贝尔博士可以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贝尔博士是从苏格兰某偏远地区移居到美国来的,在美国待了那么久,也算是真正的美国人了。他热诚开朗、天性善良、待人亲切,在朋友当中深受爱戴。

在日常的闲聊之中,他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经常将话题引向有关科学的事宜中去。贝尔博士曾经告诉我们,他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想铺设海底电缆,这个梦想在1866年成真了,不过这期间他失败的次数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当时我才12岁,他的故事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神话一样,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他说人们可以通过海底的电缆与遥远的东方通话。

贝尔博士曾带我参观了首次将电话应用到日常用途的那栋建筑物,在那里,他对我说:“电话的发明像今天这样完备,我的助手汤玛斯?华生功不可没。”

事情发生在1876年3月10日,贝尔博士对在另外一个房间工作的华生说:“华生,我有事,请你过来一下。”华生当时吓了一大跳,这句话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电话机时说的话。

听完贝尔博士的故事后,我对他说:“第一次通话是不是应该说些更有意义的话呢?”博士马上反驳我说:“海伦,这个世界将来会越来越忙,利用电话所传达的消息就应该是‘我有事,你过来一下’这种有实际意义的话。”

贝尔博士的发明还有对讲机、感应天平等许多东西。而且他所发明的电话探针对找到谋杀加富尔总统的凶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贝尔博士的事情,我有着太多太多的记忆,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人生中最为美好的记忆。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匹兹堡看烟火,烟火冲上天空时,映红了整个水面,我们一起笑着大叫:“快看啊,河水着火了!”

贝尔博士和他的女儿们一起坐在游艇甲板上赏月的情景也让我记忆犹新。那天晚上和我们一起住在船上的还有一位纽康博士,他兴致勃勃地为我们讲述月食、流星、彗星等情况。

贝尔博士对我非常关心,甚至像我的父母一般,他经常对我说:“海伦,虽然你现在还年轻,但是为了以后,你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婚姻问题呢?莎莉文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她总有一天要结婚的。到了那天,又有谁来陪你呢?”

我心里也没有答案,只能说:“我目前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何况谁愿意娶一个我这样的人呢?”

虽然我的回答有些敷衍,但是我可以感觉到贝尔博士是真心为我的未来担心。在莎莉文老师与梅西先生结婚的时候,贝尔博士又提到了这件事情:“我不是早跟你说过了吗?不过现在也不晚,赶紧听我的话,建立个家庭吧!”

我的回答还是一样:“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这样什么都不能做的人,只会成为丈夫的负担。谁要是娶了我这样的女人,那真的太可怜了。”

贝尔博士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虽然你不能做很多家事,但你还是有很多会让男孩子喜欢的东西的。一定会有善良的男孩子喜欢上你的,他如果不计较这些事情要跟你结婚,你会改变主意的吧?”

这些果然都让贝尔博士说中了,我后来确实动过心,不过先不谈这个。

1920年,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贝尔博士。当时,他刚刚从他的故乡苏格兰回来,但是他对我说回到故乡有一种身处异国他乡的落寞。

随后他又谈到了飞机,他对飞机十分感兴趣,甚至要研究飞机是如何制造的。他大胆地预测,在十年内,纽约和伦敦之间就会开辟航线。大建筑的顶端会有小型的飞机场,就像汽车的车库一样,飞机将成为常用交通工具。博士还说,下一次世界大战,空中将成为主要战场,潜水艇在海战中的地位将超过巡洋舰。

他还有另一项预言:“学者们将来会发明出冷却热带空气的东西,或者让热气流到寒冷的地带去,让冷空气到热带来,经过这样的冷热调节,整个地球都将变得适合人类居住。”

对于他的科学预言,我总是十分兴奋,而且这些预言应验得非常快。在6年后,我就听说了法国的学者们已经开始利用海洋来调节气候,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最后一次会面,在告别的时候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格外不舍。我的预感不幸成真了。

1922年8月3日,贝尔博士去世了。遗体葬在了本市雷山顶上,这个位置是他自己选的,我还记得他曾指着山顶对我说:“海伦,那里就是我的长眠之所。”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异样,神情十分坦然,随后还朗诵了一段布朗宁的诗句:流星飞,在云际雷电闪,星云交会处。

当我在报纸上读到贝尔博士的讣告时,我明白,我一生之中最珍贵的友人离开了。

在漫长的演讲旅行结束后,疲累的我们回到了连杉。莎莉文老师和我都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我们的经济越来越拮据。过去,我们的生活费是由洛奇先生定期支付的,莎莉文老师结婚以后,这笔生活费就减少了一半。本以为可以依靠我的稿费来弥补,但是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的贫困可以说是路人皆知的,有很多人表示过要帮助我们,钢铁大王卡内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我们的事情的,在1911年他知道我们经济上有困难时,就向我的朋友法拉表示,可以赠予我们一笔钱。

但年轻气盛的我不想倚靠他人,只觉得凭着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活下去。于是我告诉法拉,婉拒了卡内基先生的帮助。

虽然我拒绝了,但是卡内基先生还是很客气地告诉我,只要我认为有需要,他随时愿意为我提供一笔款项,让我好好地考虑一下。

两年后,我和老师在纽约被卡内基夫妇邀请去他们家中做客。卡内基夫妇都是和蔼可亲的人,他们的女儿玛格丽特小姐当时只有16岁,十分美丽,人见人爱。这位小姐在我们谈话的时候跑进房里来,卡内基先生看着心爱的女儿,为我们介绍说:“这就是我们家的小慈善家,整天在我们耳边念叨,教导我们如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喝着红茶,随意聊着什么,卡内基先生突然问我:“考虑得怎么样了?还是不想接受我过去的提议吗?”

我笑着回答说:“对啊,我还没有认输。”

但是卡内基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他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过吗?如果你体会到对方被拒绝之后的感觉,你还会如此的坚持吗?”

这时我才明白,大富翁也是有他的义务的,他非常重视家人的感受和快乐,这让我非常感动。

之后,卡内基先生又旧事重提,说只要我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向他开口。

随后的话题就是我和莎莉文老师的演讲,他问我们要讲些什么,入场券多少钱一张等。

我回答说:“我演讲的题目是‘幸福’,每张入场券大概是1~1.5美元。”他震惊地说:“天啊!票价怎么那么贵,要是一张卖5毛钱,肯定会收入更多的。就算要提高一点,也不能超过7毛5。”

我和莎莉文老师继续着我们的巡回演讲。那一年的秋天,莎莉文老师动了一次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旅行演讲无法继续进行了,幸好我在夏天的时候写了五六篇文章,让我们在短期之内不会有经济上的困扰。但是在我苦撑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要对现实投降。

那是隔年的4月,我们前往缅因州演讲。我们是自己开车去的,刚刚进城,气温就急剧下降。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莎莉文老师生了重病。这个地方我们都是第一次来,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朋友。无奈之下只好请旅馆的人派车送我们回家。一个星期以后,山穷水尽的我只好向卡内基先生请求帮助了。

卡内基先生第一时间回复了我的信,并且在信中附了一张支票。他在信上说:“我真的觉得命运太优待于我了。在世人的心中,你是那样的崇高、善良,想不到竟然肯给我帮助你的机会。施予比接受更幸福,你不必感谢我,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我和莎莉文老师的经济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我发现了另外一件令我很伤心的事情——梅西先生和老师分居了。

导致他们分居的原因有很多,对于这些事情,我不便发表任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