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的知识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不断地吸收。我从来不放弃吸收知识的机会,我始终把周围的环境当作我的书。我离开台湾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有一位美国教授在台湾访问,他说:“你不要单单读图书馆的书,你也不要单单读教授指定的功课,你要读美国这本大书,这本大书正在一页页地翻过去。”我最近写了一本书,谈六十年来我所看见的美国,报告读美国这本大书以后的理解[3]。我上街,我的太太开车,我坐在旁边。街上一静一动,我把看见的事情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我在注意四周呈现的种种现象——今天的城市如何了?今天的人如何了?美国的问题在哪里?无时无刻,我不在读人、读社会、读世界。
当然,我经常读书,我每天看报纸和周刊。获取书太方便了,可以买电子书,也可以从图书馆调书,还可以在学校里查期刊、查数据,不需要像以前在书架里一点点去找。利用网络、电脑使读书变得方便,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你随手一点书就出来了,还可以帮你检索。我非常感谢!
所以,如果我在今天九十多岁时离开这个世界,我不遗憾。我离开世界时,会想:我尽力了,现在熄灯号吹响,我睡觉去了。熄灯号吹响以前,我尽量“值夜”。今天跟各位谈话也是我“值夜”的任务。万一以后不再有这样的谈话,希望各位原谅!
近二十年来我的一本本书都是口述笔录的,包括《万古江河》,包括我讲述过去六十多年来的美国(《许倬云说美国》),等等。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也是口述笔录,我希望各位看看——这本书的内容是帮助大家理解:中国人精神部分的营养,是弥漫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不但在书本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文化都向我们灌输着中国人的世界观。我希望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希望大家有共同的课题,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