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西方社会处于一个风流人物辈出的时代,是一个思想表现形态异彩纷呈的社会。“……18世纪是中产阶级与绅士的时代,是博学与轻佻的时代,是科学的与浮华的时代,是欧洲的尤其是法国的时代,是古典的而又染着浪漫色彩的时代……”[1]“那是一个拥有原理和世界观的时代……它力图理解并阐明人类生活——诸如国家、宗教、道德、语言——和整个宇宙。那是一个拥有哲学信条的时代,那是一个有勇气写作……的时代。那是一个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时代……”[2]“18世纪被冠之以各种名称:‘理性时代’、‘启蒙时代’、‘批判时代’、‘哲学世纪’……它最贴切的名称或许是‘人文主义时代’。”[3]然而,确切地说,它是一个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和物质现代性表现共生的时代。尤其是精神现代性达到了奠定现代化社会最核心、最基本观念的境界。首先,它继承了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的人文主义的内核,彻底抛弃了束缚人性的宗教神学,走向了浪漫主义追求人的自我完善和价值实现的人性解放道路。其次,它秉承了自17世纪以来科学革命的理性底蕴而达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理性的进步和知识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过程的理性主义巅峰,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凝聚成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再次,15至17世纪,西欧出现了近代高举民族独立、平等旗帜的主权国家,它们通过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废除中世纪的封建特权和教皇权威,使世俗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旗帜高扬。最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滋长了资本主义张扬下由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所推动的产业革命的勃兴。无疑,18世纪是一个经验(唯物)主义、自然(浪漫)主义、理性主义、世俗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与工业主义共生的时代。作为人类认识自身的组成部分之一和构筑人类自己未来命运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时代所激扬的现代性张力下,无疑会展现出西方教育现代性的诸种形态。
第一章 18世纪的社会与教育(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