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1 / 1)

保尔·朗格朗(Paul Lengrand,1910—2003),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奠基者。

朗格朗于191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他曾在中小学任教多年。后来,他到法国的格勒诺布尔(Grenoble)工人教育中心担任领导工作,并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的麦克吉尔(McGill)大学讲授法国文学。1948年,朗格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成人教育局工作,并于1962年成为该局的负责人。与此同时,朗格朗还负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与成人教育有关的项目,并任法国文化和发展协会的秘书长以及教育发展委员会秘书处的成员。

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的会议上,朗格朗以“Education Permanente”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该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反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Education Permanente”改为英译“Lifelong Education”,即终身教育。正是在这个学术报告的基础上,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An Introd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该书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在为中译本写的序言中,朗格朗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并认为:“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11]

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朗格朗指出,传统上一般地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幼年期和青春期)与实际活动阶段,并认为在前一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后一个阶段一劳永逸地享用。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后便可以终生应付裕如的观念正在迅速过时并正在消失。他认为,对于所有的人来说,现代社会除了来自年老、疾病、交往、职业、政治、宗教等的一系列挑战而外,自20世纪初以来,又增加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决定个人和社会命运的条件,并最终促使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

第一,变化速度加快。朗格朗认为,由于变化的加快,“使教育和教育工作者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这些问题和需求的广泛程度和复杂程度将动摇整个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传统基石”。[12]所以,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教育不得不寻求新的道路。

第二,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及人的寿命的延长,不仅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对教育的职能、性质也提出改变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来说,来自人口增长的压力和挑战更是极其巨大和严峻。朗格朗认为,只有大规模地求助于各种各样的现代技术手段来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才能使满足人口需求的教育设想成为现实。并且,他指出,为了使不断增长的人口与人类可利用的资源之间保持平衡,必须依靠教育来提供有效而持久的解决方法。

第三,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求各行各类人员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因而,朗格朗认为,如果要培养工程师使之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那么“主要的力量应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为学生将不得不活到老学到老”。[13]

第四,政治挑战。朗格朗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变革,国家的政治结构同样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第三世界的大部分国家来说,更要建立起实质性的经济文化和物质设施,把主要力量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道德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公民感,以巩固基础必然脆弱的新独立国家的地位。

第五,信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因而这种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对信息具有理解、吸收和阐释的能力,特别是应具有批判力和选择力,而不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人们就不可能充分地认识和发挥信息所具有的建设作用。

第六,闲暇。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使人们通过各种场合和机会来获得文化教养便成为他们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

第七,生活模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随着社会的急剧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习俗都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对于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这一切都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教育内容。

第八,身体。朗格朗认为,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西方,人类文化有数百年的时间对自己的身体存在不客观的认识,尤其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身体更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人们需要科学地认识自身,从多方面发现身体的美和价值,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和谐、更充实的生活。

第九,思想意识形态的危机。由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信念都受到极大的冲击,每个人都面临各种抉择,人们不再盲从,而是批判地接受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模式。

因此,朗格朗认为,为了迎接以上的诸多挑战,“帮助人们去创造发明;引导人类去想象、冒险和从事各种各样的研究;使人类接受对自己的信念、态度和知识必须不断地提出怀疑的地位……教育必须在它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更新”[14]。

二、终身教育的含义

朗格朗除了对终身教育确立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外,还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15]“当我们说到终身教育的时候,我们脑子中始终考虑的就是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16]并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圆周式的:只有当人们在儿童时期受到良好而合理的教育……他们才可能有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但是,除非成人教育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中牢固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除非它有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否则就不能完成这样一种教育。”[17]从以上这些朗格朗对终身教育概念的阐述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终身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整个一生的教育,教育并不限于青少年阶段,而应贯穿人的一生,并且人一生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即在某年龄阶段的教育是由先前的教育所决定或影响的,又将对未来的教育起决定或影响作用;其次,教育并不限于在学校中进行,应该使学校以外的社会机构也承担教育的功能,把教育扩展到社会整体中,并寻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综合统一。

具体地说,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它打破了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朗格朗认为:“如果人们一致同意,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那么,就不可能有理由认为某个年龄阶段是专门用于教育的。”[18]尽管人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比其他时期对学习更为有利,但是它只是表现在某些能力或技巧性较强的学科和体育运动中。他坚信,人们在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接触和学习许多形式的智力、体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它们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朗格朗认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而且无论如何都有自己的具体内容,所以,需要每一个时期在教育上都做出特别的努力。教育工作者应尽一切努力摒弃任何一种把思想和道德、习俗看成一成不变的观念;他们不仅需要努力使人接受变革,而且需要努力以各种方法促进教育的对象机智而有效地参与各个阶段的变革。

其次,明确提出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朗格朗指出,虽然无论是在学校教育和制度化教育的范围内,还是在校外教育的各个领域内,都已经有许多终身教育的因素,但至今仍对这方面缺乏全面认识。于是,他认为,如果不求助于一种新的教育概念,求助于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将教育看成统一的系统,则要解决当代的许多教育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终身教育的目标

在朗格朗看来,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更美好的生活”[19],或者是“从中汲取一切有益的东西,使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20]具体来讲,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新人

朗格朗指出,在当今世界,那种拥有一种知识或技能后便可以终身享用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而言之,是具体的人。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应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考察;另一方面是从他与其他人,与社会的一般关系上来考察。他既是孤立的,同时又是与别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适应个人作为一种物质的、理智的、有感情的、有性别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21]并认为,“在终身教育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它提供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适合各人个性、独创性和职业的教育和训练。”[22]总之,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一方面使人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特别是经济和职业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每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和充分的程度上成为自己发展的对象和手段”。[23]即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够充实、幸福地生活。

(二)实现教育民主化

朗格朗将实现教育民主化作为终身教育的另一重要目标。在朗格朗看来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机会均等。他主张学校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为民主而教育人这一点上”。[24]并认为,终身教育是“实现真正平等的手段”。[25]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它不仅可以在学校教育阶段,而且在人的终身过程考虑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四、实施终身教育的战略建议

朗格朗指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体制、自己的结构、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禁忌、自己的便利条件,而且,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总有一个问题在重要性上超过所有其他问题而必须予以优先考虑。因此,朗格朗认为,仅仅提出一种模式的终身教育是不可能的。鉴于这种考虑,朗格朗提出了发展终身教育战略的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以防止知识过时。

第二,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创新目标。

第三,在各个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

第四,大规模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种训练和信息超出了对教育的传统定义和组织形式上的限制。

第五,在各种形式的行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行动等)和教育的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26]

朗格朗认为,在以上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终身教育的模式。但是,建立终身教育的模式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总原则: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成功地履行生活职责的工具。

从上述原则出发,朗格朗提出了改进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及扫盲教育的建议。

朗格朗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内容严重地脱离社会生活,学校以书本作为传播学问的主要手段,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切都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朗格朗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极其强调考试和文凭,学校教育用考试作为手段,使儿童接受现成的知识,并在极狭窄的领域里去竞争,这样势必损害儿童在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发展,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朗格朗还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不承认真才实学及其独创性,将考试作为筛选和淘汰人才的工具,这样造成了许多考试失败者无法再获得教育机会,导致社会资源和人力投资的不合理消耗,而且,这种考试制度使得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首创精神受到极大限制。

由于传统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的弊端,所以这种传统学校教育无法适应社会急剧发展的需要。因此,朗格朗主张,必须依据终身教育的思想对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他认为,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校教学的重点不能再放在刻板的内容上,而“必须着眼于理解的能力、吸收和分析的能力、把学得的知识加以条理化的能力、应付裕如地处理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之间关系的能力、把知和行联系起来的能力以及协调专业训练和学识广博的能力”。[27]

朗格朗从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的这种终身教育的观点出发,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虽然,“学校教育,与整个教育过程相比,将只占一个较短的时期”,但是,“学校教育将成为充分的完整的教育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序曲”。[28]他认为,成人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社会必须采取同样坚决的措施改进为儿童和青少年在普通教育阶段设计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否则成人教育难以取得成功。他指出,“只有当人们在儿童时期受到了良好而合理的教育,这种教育以实际生活的需要为基础,又为社会学、心理学、身心卫生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所阐明,他们才可能有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29],即儿童只有从幼年起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才有可能不会停止学习和停止进行自我教育。可见,朗格朗非但没有轻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反而从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更加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及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弊端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在论述学校教育时,朗格朗还对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方面,朗格朗认为,“如果没有精心安排的成人教育结构网,那么,就不可能对学校教育进行认真的改革,因为需要向学生提供百科全书性的知识”[30];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成人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因此,必须改变学校教育的落后状况,学校教育“必须使每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得到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是他自己志趣、倾向和能力的一种作用,而不是让他按一种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对象即学得快而且对学校制度顺从的‘天才学生’的既定模式来发展”。[31]他还主张,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未来的成人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接受变革,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的迅速变化。总之,朗格朗极其重视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与统一,并认为,“成人教育为最终决定一种不拘泥于传统形式的教育结构与方法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室”。[32]

由于朗格朗早年一直从事成人教育工作,所以,他对成人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不管怎样重要和必要,它都只是一种准备,只是真正的教育过程的一种不完美的开端。这种教育只有在成人中进行时,才能体现它的全部意义和发挥它的全部潜能。”[33]可见,在他看来,成人教育对整个教育的贡献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别的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可以说,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成人教育实践。在朗格朗看来,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固然是现代科技、人口发展及社会政治变革等诸多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然而,从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来说,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与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人们在成人教育方面对教育“这一领域所进行的工作的性质、环境、进展以及遇到的障碍作了一系列的分析,才提出和制订了终身教育的理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终身教育的实践”。[34]朗格朗还明确提出:“成人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制中是‘火车头’。”[35]同时,朗格朗又指出,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又赋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义,并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他说:“如果人们一致同意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那么,就不可能有理由认为某个年龄阶段是专门用于教育的。”[36]他指出,学习有一定年龄限制的观点是错误的,并坚信:人们在一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接触和学习许多形式的智力、体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他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出发,积极肯定了成人学习、成人教育的可能性。

总之,在朗格朗看来,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提出、发展和深化与成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是分不开的。反过来,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与不断的深入人心,又使人们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因为在终身教育思想确立以前,人们往往简单地将成人教育看成学校教育的补充和附属品,是人们可有可无的业余活动,是社会的自发活动。终身教育理论的出现纠正了这种片面认识,它将成人教育视为继学校教育之后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并认为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条件。

因此,朗格朗主张,对于成人教育,政府应给予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同时,要制定必要的法令和管理措施,而且政府必须为成人提供各种教育服务机构,使他们得到必要的帮助。另外,朗格朗还强调:“成人教育不能走以儿童为对象的传统教学法的道路。只有当负责成人教育的人经过了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和教育的专门训练,认识了如何去适应成人的动机、吸收能力、发展需要,为成人设计的教育计划才能有效地得以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37]

朗格朗不仅对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而且他还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扫盲教育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在传统的扫盲运动中,只教成年文盲读、写、算的一些知识,而全然不顾他们生活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也不考虑他们已获得知识的效果和未来的用途,这种认为学习掌握读、写、算的技巧就能够把贫穷的、未受教育的人从无知、饥饿和疾病中解救出来的扫盲主义的信条是建立在荒谬的空想基础之上的,这就注定了扫盲教育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功。其实,“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识得几个字,而是要使他更好地同他的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他个人的尊严,接近他认为有益的知识源泉,掌握他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术”。[38]朗格朗对传统扫盲教育脱离社会和经济实际的批判是十分正确的。正是因为以往的扫盲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致命的弱点才使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扫盲运动举步维艰,收效甚微。

另外,朗格朗还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作用给予了重新的认识。他认为,在任何终身教育的体制中,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所发挥的作用在重要性和影响两方面都将消失,这是因为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教师的单纯传递知识的作用将减弱;但是,由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个性和性格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他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将要加强。正是因为如此,朗格朗主张,为了使教师完成其任务,要立即开展对他们必不可少的最低程度的培训,以便消灭浪费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朗格朗还认为,鉴于教育涉及人格的许多方面,影响社会组织的众多成分,教育只靠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去做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他主张教育是集体的事业,在某一时刻和某些条件下对教学和训练负有职责的任何人都是教育工作者。而且,他认为,实施终身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政治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将涉及国家组织的所有部分。

总之,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说,正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巨大影响,各国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揭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