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缺乏明确和统一纲领的学术派别,尤其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该派别内部又形成了不尽一致的各种观点,并进一步发展成不同的学术阵营。限于篇幅,这里择要介绍3位主要的人本主义教育家的思想。
一、奥尔波特
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1897—1967),1897年11月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1915年考入哈佛大学,192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获得一笔出国奖学金,先后在德国的柏林大学、汉堡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之后重返哈佛大学,并开设了美国最早以“人格”命名的课程(课程名称是“人格:它的心理和社会的领域”)。奥尔波特1939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3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授予的金质奖章。他主要以研究健康人的人格而著称。其主要著作有:《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形成: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点》《人格的模式与成长》等。
奥尔波特是第一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最早对人格的特质进行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早在1936年,他和另外一位心理学家翻遍了《韦氏新国际词典》,把所看到的有关特质的名称列成表,共有17 953项。在此基础上,他又将各种特质进行了实用的区分,得出大多数人有5~10种“中心特质”这个基本结论。这些中心特质便可为某个人真正喜欢什么提供一种综合性的解释。他认为,人格是心理学的本质论题,因为人格是决定个体特有的行为与思想的动态结构,即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结构。在他看来,人格结构的核心是“自我统一体(proprium)”。“proprium”是奥尔波特自己创造的一个术语,系指有助于个体特有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机能的总称,包括自我、兴趣、态度、生活方式等高级心理机能。他曾经对“自我统一体”这个词进行了说明:“自我统一体追求赋予人格以统一性,但它绝对不是已实现的统一性,静态的统一性,或者是紧张缓和的统一性。……实际上,如同一位哲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智力成熟的标志,就是我们对于解决越来越难解的问题的答案感到越来越不满意的能力。”[9]
奥尔波特还认为,人格的本质可以体现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健康人“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就是不断地“形成(becoming)”。在这里,“自我”又是一个核心概念。根据他的观点,人格发展的基础部分是由动机的功能自主来决定的,功能自主是新的动机系统,是后天形成的。因此,自我能够做出选择,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研究人类的学习活动或规律,如果不考虑学生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是无法进行科学的研究的。他本人也设计过一些测量人格特质、态度和价值的量表,不过后来他又认为对人格进行因素研究意义不是太大。
奥尔波特提出了健康人格的6个特点,这些特点与其他人本主义(如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者的描述相互映照。这6个特点是:①具有自我扩展的能力;②具有社交能力;③情绪稳定、自信、自我肯定;④能客观地分析与认识事物;⑤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客观认识;⑥生活目标明确并能持之以恒。
二、弗洛姆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1900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2年毕业于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受聘于慕尼黑大学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933年应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的邀请赴美讲学,次年正式移居美国并在纽约开办私人诊所。1940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此后,先后在耶鲁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纽约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授。1980年3月18日在瑞士提契州病逝。弗洛姆是一位多产的作者,其代表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精神分析与宗教》《论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弗洛伊德的使命》等。
弗洛姆所创理论的特色在于重视了社会与人的关系的研究。他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钩心斗角、残酷竞争的无情事实,认为由此而来的孤独感、恐惧感、无助感等消极情绪使人产生“逃出自由”这种强烈的动机。但事实上,人又不可能“逃避”现实,因此形成了强迫性观念与行为,致使心理不健康甚或变成精神病人。他分析了现代人对付这种现代社会的5种心理机制:接纳倾向性(或者说“依赖性”)、剥削倾向性、储藏倾向性(通过占有而获得安全感)、市场倾向性(把自己当作商品并迎合他人的要求)以及创造倾向性。这5种心理机制分别构成了人格的不同动力性。弗洛姆认为,前四种倾向性是消极的、病态的、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只有创造倾向性才是积极的、健康的、人类社会真正需要的,因此也是个体发展所需要的。为了有助于个体产生这种倾向性,应该建立一个充满友爱、互助的社会,即他本人所说的“人本主义共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
弗洛姆认为,“自我”在后天的真正实现,取决于人的情感和理智能力的充分表现与发挥。所以,他非常强调人的“自发活动”,因为这种活动能充分体现人在情感和理智方面的潜能,能充分体现人的创造性能力。关于这一点,弗洛姆有一些引人注目的观点:首先,自发活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爱心”,因为人的爱心具有很大的能动性,能够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同时,又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其次,“自我”的基础是创造性,凭借创造性,人们可以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内心的感受,从而建立起与世界真正的、安全的联系;最后,要允许个体自发地去活动,这意味着允许个体发展或滋育自己独特的完整的自我,允许个体充分实现作为本能地想努力成长、扩展、表现的内在倾向,让其按照自己的方式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凯利
乔治·凯利(George A. Kelly,1905—1967),1905年4月28日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小农场主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的父亲年轻时曾是一位长老会的牧师,浓厚的家庭宗教氛围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大学里最初学的是物理学和数学,本科毕业后由于感到所学的专业不能使他很好地参与社会问题的研究,便考入堪萨斯大学攻读教育社会学,并于1928年获得硕士学位。1930年他又考入依阿华大学心理系,次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学术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堪萨斯福特赫斯州立学院长达13年之久的教学与研究,在此期间他致力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这对他后来创立的理论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二是1946年至1965年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这段经历,在那里,凯利与罗特尔(J. B. Rotter)一起创立了被学术界认为是全美国最好的临床心理学课程,并提出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格理论。凯利于1967年3月6日去世,享年62岁。他的主要著作是1955年出版的两卷本专著——《个人建构心理学》。
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个人建构”,它是个体试图解释自己经验时所使用的某种观点或思想,是个体用来预期事件的主要工具。他认为,每个人的行动是与他对自己行为后果的一系列独特的期望相一致的,因此,每个人的“个人建构”或关于生活的预测构成了他的个性和他的现实,并引导着他的各种行为。由于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个体还必须了解其他人的“建构系统”。凯利将个体对另一个体的观点与经验的理解称为“角色建构”,将个体如何按照这种理解去行事称为“角色”。以此为理论依据,凯利设计了一种“建构角色的行为项目”测验:先是让被试陈述一系列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人和事,然后按每3个项目一组列成表格,请被试再次陈述每一组中的两项彼此怎么相似,又是怎样与第三项不同。最后由训练有素的主试人对被试的上述反应加以仔细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了解被试理解世界的方式之基础,即他的概念体系或“建构系统”。
凯利认为,任何人都是科学家,说得更确切一些,任何人都能像科学家那样终生追求确定性或者说减少不确定性。每一个人都对未来感兴趣,都愿意利用“现在”来检验自己预测未来事件的能力。他有一句名言:“个体的心理进程是由他预期事件的各种方式开辟出来的。”在凯利看来,所谓的“学习”,其实质就是个体在日趋强烈的增加个人建构系统之预期效率的意愿驱动下,不断地改变其原有个人建构系统的过程,因此,个人建构系统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学习”。在凯利的学说中,“经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借助于“建构系统”对各种各样的“经验”所做出的解释与理解,个体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检验各种“个人建构系统”,就是不断地保持被经验证明是可靠的、有效的“个人建构”,修正或抛弃无用的“个人建构”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形成个体更加准确地预测各种事件之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