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教育思想(1 / 1)

马斯洛(Abraham Harald Maslow,1908—1970),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从俄国移居而来的犹太人家庭。幼时,马斯洛孤独自闭,埋头读书。他的大学生涯是遵从父命从学法律开始的,但只学了两个星期就因索然无趣而中断了学业。后来,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师从著名心理学家哈罗(Harry Harlow),并于1934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布鲁克林学院执教,其中有两年时间在一家制桶厂担任过管理人员。从1951年至1969年,马斯洛转到布兰迪斯大学工作,在那里潜心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开始致力于阐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布兰迪斯大学工作期间,马斯洛成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和代言人。1970年7月8日,马斯洛溘然去世。其主要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宗教、价值观与高峰体验》《走向一门存在心理学》《人性的极致》等。

马斯洛对心理学做出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领导并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被世人称为心理学“第三股力量”的重要流派。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它寻求一种完全客观地以自然科学为样板的心理学,主张只研究如人类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用如刺激与反应这样的逻辑来描述人的行为,并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而精神分析理论是在治疗心理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一个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它认为,人的心理不仅是一种意识现象,也是一种无意识现象,所谓的意识只是人的心理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成3个部分:本我(id,即原始的欲望、需要等)、自我(ego,居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其功能是对本我和超我之间发生的冲突进行仲裁)、超我(superego,即良心)。这一学派的两个主要观点是无意识冲突理论和泛性论。从上述两个学派的基本主张来看,行为主义完全否认人的本能的存在,一味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而精神分析则把健康心理绝对地归因于本能的满足,把人的本能看成个体释放心理能量的原动力。因此,在西方,有分析家认为:“马斯洛的目的是通过注重对长期来一直被忽视的主体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完善化,更确切地说,是注重对健康的、完善功能的人的研究。正是这种努力形成了人本主义这一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而精神分析和行为科学构成了另外的两股势力。”[5]马斯洛是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家在弗洛伊德传统中开始他的生涯的。但他很快就不满意弗洛伊德对人的行为的解释,因为这种解释的依据是对精神病人而不是对正常人的观察。他研究健康的、成长中的儿童的行为,他把注意力集中于儿童的动机作用。他认为正常儿童幸福地成长,具有获得新技能、新概念和一般能量的自然倾向。马斯洛否认S-R理论家关于环境决定行为的信念,他坚持人要做出选择,而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他现在是怎样的人,他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不同的人及其不同的诉求,决定着不同的选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因此,对情感、志向、态度、价值观、创造力、人际关系等特别感兴趣。1962年,在马斯洛等人的努力之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宣告成立,同时发表了一篇包括4个部分的主题声明:①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验着的个体;②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格言是只研究对个体和社会具有意义的问题,即根据意义来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步骤;④心理学要关心和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开发人的潜能。这个主题声明,可以看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份宣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纲领。

马斯洛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通过对“健康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他对人类“需要”的一些本质特点进行了概括。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有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之分,同时具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下述5个方面。

①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②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③需要越是高级,同人的本能的联系就越少。

④高级需要虽然与人的本能联系较少,但其满足的愿望比低级需要更为强烈。

⑤高级需要的形成与满足的条件,要比低级需要更多、更高。

根据这一基本认识,马斯洛进一步提出了需要的5个层次,它们依次由低级到高级组成一个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完整系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意见,只有前一个需要被满足之后,才有可能形成后一个更高级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人类存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并加以系统地阐述。马斯洛认为,人类有机体是自我导向的(self-directing),不仅具有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能,而且具有相应的内驱力(drive)。他曾系统地研究过他认为是“自我实现者(self-actualizer)”典范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如林肯、爱因斯坦、亚当·斯密、罗斯福、弗洛伊德等,通过对这些人生平的研究,他最后归纳出“自我实现者”的下述特征:对信仰坚定,能坦诚地承认自己和接受他人,思想行动毫不做作,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处和安静,能独立自主,既不追求时尚也不墨守成规,对人类的生存条件表示同情并致力于人类的繁荣,仅与少数人形成了深厚的友情,具有民主的价值观,创造性强,超越环境而不是与环境对抗,常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表现为强烈兴奋感、洞察力和幸福感,等等。他进而将上述这些特征应用到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求学校教育根据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重新研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马斯洛写道:“根据这种新的第三心理学(the new third psychology)……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治疗心理学来看——是帮助一个人成长为最富有人性,使他的最高级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实现,使人臻于最佳的发展状态(stature)。总之,理应帮助他进入他能进入的最好境地,使他内在的潜能得以实现。我们称之为健康成长的东西,就是向着这一个最终目标成长。”

马斯洛对美国当时的教育状况极为不满,指责“我们的传统教育似乎已病入膏肓”,指责作为传统教育之重要理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只关注年级、学历、成绩和文凭等这样一些手段,而对智慧、理解力和判断力这样一些涉及教育目的的重大课题却漠不关心。他认为,教育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在《走向一门存在心理学》一书中,马斯洛罗列了林林总总达43个之多的“基本观点”,其中有许多就是直接针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比如,每个人具有先天的内在潜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应允许儿童对自己的发展进行选择;家长和教师要满足儿童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并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等。这些观点对美国学校教育的变革产生了各种各样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马斯洛生前写的最后一篇论文也是关于教育的,题目是《人本主义教育》,发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1970年夏季号上。在这篇文章中,马斯洛也开始对人本主义的一些基本教育主张进行反省,对人本主义者中认为能力与训练无关的这种流行观点表示担忧,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既能传授一些知识,又能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他总的看法是这两者要完全结合起来是很困难的,但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时,他已经意识到学科知识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科知识可以使人了解世界,可以启迪人,因而有助于成长。只是这篇论文写完后不久,马斯洛就去世了,所以这个观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阐发,也没有引起其他人本主义教育家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