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现为捷克的普莱波)小城镇里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系学习,毕业前曾在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的生理研究室工作。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至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并从事脑解剖学和病理学的研究。1886年至1938年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疾病,并与维也纳的内科医生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1895年他们合著的《癔病研究》(Etudien Uber Hysterie)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始。1896年弗洛伊德明确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900年他出版的《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00年)通常被人们视为精神分析学派正式建立的标志。1910年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这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最终形成。1930年弗洛伊德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他80岁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9年病逝于英国。主要著作除《梦的解析》外,还有《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年)、《性学三论》(1905年)、《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年)、《自我和本我》(1923年)、《文明及其不满》等。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尽管他没有留下任何论述教育的专著,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教师和家长所起到的成人对孩子的权威作用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在必要时提出批评”。[3]作为对人格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他的人格理论,有着极强的教育含义。
(一)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早期,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地形学,认为人格由不同意识水平的3个部分组成,即潜意识(深层)、前意识(中层)、意识(表层)。
①潜意识。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及其替代物(如梦、癔症)。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不可知性、非语言性。这些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的东西,有强烈心理能量的负荷,因为人总要按着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包括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潜意识概念作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即使在后来对他的理论进行修正的所有人中,也都没有抛弃这一基本的概念,否则他就不是精神分析学家了。
②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即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作用,即不准潜意识的欲望和本能随便侵入意识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欲望或本能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③意识。指人格的表层部分,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小且非主要的部分,服从于现实原则,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但是,意识同外部的联系,与其同机体内部环境的联系相比,既要受较多条件的限制,又距离比较远些,所以,不仅潜意识系统,而且意识系统,归根结底,也都是由先天的本能以及抑而未发的欲望所决定的。
晚年,弗洛伊德对意识构造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个新的人格结构学说。他将本我、自我、超我与他的意识—潜意识维度相联系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①本我。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置于结构的深层,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决定部分。其中储存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冲动。它是储存心理能量的地方,混沌弥漫,仿佛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
②自我。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予以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弗洛伊德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匹马,自我是骑手;动力是马,骑手给马指出方向。自我驾驭本我,但本我并不完全听话,这说明本我的潜力是很大的。他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具有防卫职能和中介职能。自我常常是“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仆人。
③超我。指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着至善原则监视着自我,对本我的各种冲动加以检查,履行着“看守人”和“检察官”的职责,以便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现。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是相互作用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
(二)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
本能论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他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早期,弗洛伊德把基本的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所有的生物都是按照自我保存和种族生存的要求而活动的。性本能也称为力比多,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这种本能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与自我本能相比,性本能可以被抑制,乃至使其进入潜意识,亦可以升华,通过转换或替代的方式求得表现。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的这个观点通常被人们称为“泛性论”。晚期,弗洛伊德对早期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将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它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死的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动力,是对自我所建立的一切的毁灭,恢复为原始的早期状态。
(三)保持人格完整和矫正人格障碍的理论
弗洛伊德有关矫正人格障碍和保持人格完整的一个基本理论是焦虑论。早期,他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力比多转变而来的,即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期,他把自我看成焦虑的根源,认为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信号。当自我觉知到真实的或潜在的危险时,这种知觉就引起焦虑,焦虑又反过来调动包括压抑在内的心理防卫机制,从而帮助有机体脱离危险,为自我保存服务。
为了使个体能够很好地处理焦虑,自我又产生了另一种机能,即防卫。自我防卫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3个对手的心理举措和防卫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保持人格结构的平衡。实质上,自我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法。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两个得意门生阿德勒和荣格,由于反对泛性论而同其老师发生分歧,他们于1911年和1914年先后离开了弗洛伊德,另立门户,导致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Alt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1895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先为眼科和内科医生,后转为精神病学,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是弗洛伊德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1911年因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离开弗洛伊德而创立了个体心理学。1926年阿德勒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年到长岛医学院主持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1937年病逝于苏格兰。他的主要著作有:《神经症的性格》(1912年)、《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年)、《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1年)。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是所谓追求优越。在他看来,人的活动背后的基本动力是对优越的追求。他认为,统一的人格以及他的整个生命和精神都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方向性,即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优越”,形成有最好可能性的自我。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人追求优越的愿望是来自人的自卑,由于自卑而促使人进行补偿以取得优越。因此,自卑与补偿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每个儿童在克服自卑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套定型化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就是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通过这种行为模式,个体实现追求优越的目标。阿德勒认为,自我不是本我的奴仆,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力量,这种力量独立地活动着,它使人们有效地适应生活环境。这种创造性自我的概念是他的理论的高峰。在阿德勒看来,创造性自我是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起来的独特的生活风格,是人的一种主观结构。它在塑造人格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反映了人的本质的、积极的、创造的、有目的的方面。由于阿德勒早年强调自卑与补偿,强调追求优越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遭到严厉的批评,人们指责他过度强调自私、自我的驱力。为此,他又提出了社会兴趣,认为人从本性上来讲是社会动物,人天生具有社会兴趣的潜能,但现实的社会兴趣只有在教育与训练影响下才能形成。社会兴趣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合作、互助、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热爱、同情等,发展社会兴趣是对个体自然缺陷的真正补偿。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Carl Gustay Jung,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积极参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活动,深受弗洛伊德的器重。1911年他们共同创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荣格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但不久遂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发生分歧。1914年他离开弗洛伊德,创立分析心理学派。20世纪20年代后,为研究集体潜意识的性质与现象,赴非洲、新墨西哥等地考察原始人的心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都曾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其主要著作有:《心理类型》(1926年)、《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68年)、《记忆、梦、反省》(1961年)等。
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3个层面构成。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其核心是自我,由有意识的知觉、记忆、思维、感情组成。个人潜意识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即和意识自我最相近的、比其作用更大的潜意识的表层部分;个人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情结。情结是指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它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取向和发展动力。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理残余。集体潜意识是人通过遗传获得的,由原始的意念和思想组成,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经验的帮助,就可以使个人的行动在类似情况下与他的祖先行动相似。荣格把人格类型分为两种:外倾型和内倾型。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格反应特有情境的态度或方式。外倾型的特点是心理能量往往指向外部世界,内倾型的特点是心理能量经常指向内心世界,这两种对立的心理态度通常都不同程度地同时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只不过每个人身上都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某一种态度占优势。荣格在两种态度类型划分基础上,又进一步描述了4种心理的机能类型,即感觉型、直觉型、思维型和情感型,并由此提出了8种性格类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他认为,人们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综合,在意识和潜意识状态变化时,这些类型特征的人也会有所改变。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一般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多数为从欧洲特别是德国为逃避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批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少数为美国本土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
(一)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修改和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和治疗原则的首位。虽然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具有很大差异,但他们都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强调家庭环境和幼年时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把遗传的重要性减少到最低程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变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1.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1933年应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的邀请赴美讲学。1934年定居美国,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其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年)、《自我的追寻》(1947年)、《爱的艺术》(1957年)等。
弗洛姆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在社会中不断地为社会所同化,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形成与社会相应的人格。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特定的历史文化的结果,整个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对人的精神具有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逃避日益增加的自由和企图恢复到较安全的存在。人类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所获得的更多自由,反而因面临西方现代社会中冷酷竞争的现实,更容易使人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得到的安全越少。因此,人们要形成健康的人格,就必须逃避现代社会的自由,追求安全。逃避自由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积极的方式,发展积极的自由,用爱和工作与这个社会联系起来,来克服自己的孤独和疏离,用自己真正的情感、知识和智慧与这个社会相联系,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与自己相统一的个体;二是消极的方式,即完全逃避任何形式的自由。权威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人们获得安全的两种制度,人本主义的社会是弗洛姆设想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就不会有孤独和恐惧感,从而使人们达到安全的境界。弗洛姆认为,儿童的人格特征都是适合当时特定的社会需要的,因此,父母的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他们的孩子形成与社会系统相应的人格,这样儿童才可以避免形成消极的防卫机制,发展健康的人格特征。
2.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
凯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生于德国汉堡。1913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32年移居美国,先在芝加哥担任精神分析学院的副院长,后到纽约精神分析研究会工作。她是美国精神分析促进会的创办人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现代人的神经症人格》(1937年)、《精神分析的新道路》(1939年)、《精神病与人类生长》(1950年)等。
霍妮认为,人生来就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在这个危险的环境中,人们都力求获得安全感,逃避危险,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霍妮说的基本焦虑的含义是:一种自我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无能为力的体验,和生存于一个充满荒谬、欺诈、妒忌、敌意、怨恨和暴力的世界的感受。她认为,在儿童时期,父母的冷落、敌对和放弃,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基本不幸”,这是孩子形成基本的焦虑的根源,也是人的神经症发生的根源。这种不幸的第一个结果便是儿童的基本敌意的形成。但由于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这种敌意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是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对他充满危险。这就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并进而转变成基本焦虑。儿童对他周围的世界越感到焦虑,他就越敌视这个世界,两者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培育精神病的温床。
3.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生长于美国,是精神分析人际理论的创始人。早年从事精神病学的研究和治疗,以后又成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家。沙利文生前只出版了一本《现代精神病学》(1947年),其主要的著作《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1953年),是他死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
沙利文理论的核心是所谓的人际关系论,即把人际关系看成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他认为,人格并不是单独形成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日益完善而稳定的行为模式。他认为,人格是其他心理现象的动力中心,其结构主要由自我系统、动能、经验模式3个方面构成。自我系统是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觉知系统,具有调节心理状态、减少焦虑的作用。动能是人在交往中表现自身能量的持久形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能体现人际关系的特色,可以在危及个人生存的重要时刻,究察人际关系间的重要意义。经验模式是指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具备了在文化环境中应付各种符号化的能力,这种经验模式的发展经过了3个阶段,即经验分离模式、经验并列模式和经验综合模式。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的产物,它的产生又影响着人的人格特征,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他认为焦虑是指那种能引起有机体的需要和唤起有机体不安全感的紧张状态,但他强调的是由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儿童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要求保持一致,才会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
(二)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逝世以后的新发展。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由“本我”转向“自我”,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他们认为,自我具有自己能量的来源和它的动机与目的,把自我看成是一个理智指导的系统和人格中更富于独立性的部分,是人格结构的中心。
1.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理论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主要著作为《自我和防卫机制》(1942年)等。
安娜的主要贡献是对自我的研究,特别是对自我防卫的研究。她认为,自我发展总是离不开防卫机制的发展,通过防卫机制的活动可以看到自我的影子。安娜认为防卫是本能变化、固着等的标志,因为本能动力是不能直接观察的,但通过防卫则可以看出他们的作用。防卫是人格成功的保卫者,通过防卫防止无意识的材料进入意识,这样可以使人减少麻烦。她把她的父亲著作中提到的自我防卫机制归纳为: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由于安娜在她的理论中突出了自我,并且强调环境影响和人际关系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后人对自我的研究。安娜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她认为儿童的自我和超我的潜意识冲突还非常弱而且很不成熟,因此,给儿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应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时可能出现的可怕冲动。
2.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Heihz Hartmann,1894—1970)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负盛名的理论家,曾在维也纳精神病和神经病研究所和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有:《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Ego 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Adaptation,1958年)等。
哈特曼的主要贡献在于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概念和体系的一些模糊思想。他认为,自我在人格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与本我有不同的生理根源,不受本我的控制,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他把自我看成自主的,它的机能是适应性。哈特曼提出了两种自我自主,一种叫一级自我自主,指的是诸如知觉、记忆、思维、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生理根源。这种机能的目的是使人们适应环境,主要是为了满足本我的需要。另一种是二级自我自主,是生理成熟和学习之间的冲突的产物,这种机能自主的产生是为了对产生于与本我的冲突机能进行限制,并达到适应生活的目的。适应是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与环境交相作用的过程,是为维持人和他所处的环境的心理平衡服务的。他分析了4种自我调节机能,首先是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其次是保持本我的多方面冲动的平衡,再次是保持本我、自我、超我3个方面的平衡,最后是保持自我不同目标之间的平衡。在环境方面,哈特曼提出了“日常期待着的环境”的概念,这指的是对儿童发生作用的母亲以及其他所有的人,这是儿童自我的最合适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合理地抚养婴儿以使婴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环境来适应。他肯定了母亲对婴儿心理发展的关键作用,推动了后来亲子关系的研究。
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是当代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最著名代表,也是当代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埃里克森生于德国,1933年加入弗洛伊德组织的精神分析学会,在安娜·弗洛伊德的指导下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9年入美国籍,从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1970年退休。其主要著作有:《儿童社会》(1950年)、《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59年)等。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它帮助个体建设性地适应环境,使个体勇敢地面对危机,解决冲突,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在承认本能冲突的同时,又认为社会文化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之间的作用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强调社会环境影响在解决心理危机中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分为8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以个人的自我为主导,按自我的成熟时间表,将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分阶段又有连续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里都有普遍性的心理社会任务有待解决,个体不断地度过危机,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依次通过人生的8个阶段。这8个阶段依次是:①基本信任对不信任;②自主对羞怯和怀疑;③主动对内疚感;④勤奋对自卑;⑤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⑥亲密对孤独;⑦繁殖对停滞;⑧完整对绝望。前四个阶段发生在婴儿和童年期,第五阶段发生在青年期,最后3个阶段发生在成人期以后。他特别强调了青年期,因为这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所发生的一切都对成人的人格有极大的影响。
四、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评价
(一)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第一,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了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弗洛伊德的理论揭开了长期被人们忽视的精神世界的新课题——潜意识问题,为潜意识心理学体系的建立开创了新纪元。经过荣格和弗洛姆的努力,新精神分析把潜意识的研究又推向了新的高度,提出了研究的新视角,开辟了研究的新领域,加深了研究的新层面。
第二,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深度,开创了人格动力学与变态心理学新领域。精神分析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层的研究,对任何精神现象,不分巨细,都追本求源、寻根问底,使由弗洛伊德建构的动力心理学成为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支柱之一,并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其重视精神病人的内心冲动和动机,为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第三,促进了自我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把自我看成人格结构的核心,形成了系统的自我心理学理论。而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着重探索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和冲突,为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奠定了身心健康的医学新模式。精神分析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加深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使心理健康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发掘病人被压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打开了重视心理治疗的当代医学模式的新途径。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问题
第一,反理性主义的倾向。弗洛伊德过分夸大潜意识的意义,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与身心活动地位的泛性论,贬低了人的理智的价值,表露出明显的反理性主义的倾向,以至于“触犯了全世界、招惹了人们的厌恶”。
第二,神秘主义的倾向。精神分析把潜意识的作用神秘化,把一些复杂的精神现象归因于神奇的、缺乏科学根据的心理机制作用,使其理论蒙上了一层神秘荒诞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