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赖希魏因的社会教育学理论(1 / 1)

一、生平与著述

阿道夫·赖希魏因(Adolf Reichwein,1898—1944)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1898年10月3日出生于德国的鄂姆斯(Ems)。赖希魏因上大学时曾受教于纳托普,因此他的思想受纳托普教育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很大。纳托普重视社会教育的价值,赖希魏因则认为教与学应以社会教育为基础。赖希魏因还受德国社会学家杜尼斯(Ferdinand T alt="" src="../Images/image0456-1.jpg" /]nnies,1855—1936)的影响。杜尼斯有关社会的概念,赖希魏因都有深入的理解,尤其是杜尼斯有关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因为在社会关系建立以后,才能过有组织的生活。

赖希魏因是德国文化政策的制定人,尤其在成人教育方面曾做出巨大贡献。他极力主张认真推行成人教育,建立“工作的社会”;并且关心德国的青年运动,如游岛运动。他的著名主张是:“工作与智慧要相互连接。”也就是说:工作要靠智慧;有智慧,工作才能成功。凭借这些成就,赖希魏因被在教育学术界负有盛名的哈勒大学聘为教授。他由于在大学教书时反对纳粹,因此被迫离开大学,到巴林姆(Oberbamim)的乡村当乡村教师。1939年,赖希魏因担任柏林民族博物馆馆长,但在5年后,还是因为坚决反对纳粹,1944年被纳粹迫害致死。

赖希魏因生前对苏联的教育制度很有研究,对苏联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的思想有深入的研究。他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裴斯泰洛齐两人并列,把他们看成“宗教精神家”,所以他的思想也受到以上两人的影响。他出任民族博物馆馆长时,对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曾从事18世纪文化中国与欧洲关系的研究。此外,他对日本的劳工运动与农民运动也有兴趣。

赖希魏因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与欧洲——18世纪历史与艺术家的关系》(China und Europa. Geschichte und K alt="" src="../Images/image0457-1.jpg" /]nstlerische Beziehung in 18.Jahrhungdert,1923年)、《孙中山与民族运动》(Nationale Bewegung. Sunjatsen,1923年)、《用工作来塑造中国》(China bei der Arbeit,1928—1929年)、《苏联教育制度》(Das Bildungswesen in Sowjet-Ruβ land,1921年)、《日本的劳工运动与农民运动》(Japans Arbeiter-und Bauernbewgung,1927年)等。其主要著作大部分是论文或短篇,刊登在各种杂志上,内容颇为广泛,包括有关博物馆教育、民族运动、音乐教育、电影教育、民众高等学校教育等。短篇文章后来由斯坦曼(Ulrich Steinmann)集成《民族·诸民族·故乡·世界》(Volk-Vōlker-Heimat-Welt)一书出版。

二、社会教育学的概念

赖希魏因的社会教育思想的形成,是由亲身经历而得来的,他看到当时德国农村生活非常清苦贫穷的现象,因而说道:“对于我整个的生活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就是见到威斯特伐(德国莱茵河右岸的山脉)的贫穷农夫,那时我还年轻,当兵的时候就是在该村庄度过的。”[35]这些重要的经历,使得年轻的他就感觉到社会因贫穷所造成的现象——社会的苦难与社会的差距。由于有上述的想法,于是他形成了“社会观”,认为人对社会应该有责任,想借此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

赖希魏因的社会教育思想,很显然受到“游鸟运动”的影响,他写信给他的妻子说:“游鸟运动十年来有很大的成就,是一种真正的青年运动。”依据赖希魏因的经验与体验,教育的概念就是要建立“新的生活风格”,而游鸟运动就是青年人新的生活风格的表现。

赖希魏因认为,游鸟运动首先直接与土地和人民、道德、风俗习惯、民族性有关。他又认为,文化的根本是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性形成不同的文化。其次,“民族艺术”也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以上的前提下,游鸟运动融合了文化与艺术,成为一种“自由的与精神的活动”。[36]

赖希魏因认为应该从现代科学的方法去了解社会教育学,这样对于社会教育学才会有正确的概念。而研究社会教育学就是要找出方法来尽量办自己的同胞的教育,尤其要养成有责任感的道德意识。社会教育所要帮助的不仅是儿童与青年,而且对成人与老人也要帮助,也就是说,所有各年龄阶段的人和所有生活范围以内的人,如果有需要帮助者,都应该给予帮助。

赖希魏因认为,社会教育与社会、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在社会与政治安定时,社会教育才会发展得更完美,如果碰上战争与革命,社会教育就难以推展,不但如此,还会造成“文化危机(kulturkrise)”。他说:“战争与革命很显然地会造成文化危机,使我们失去安定,甚至对信仰发生怀疑,连带地产生‘文化怀疑(kulturskepsis)’,使整个形势发生改变。”[37]

由于“文化危机”会产生可怕的现象,一旦危机降临在年青一代的身上,由年青一代承受,也就会反射到青年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必须有出路,因此,赖希魏因尝试将中国古代哲学应用到现代来,给予青年人“指导的帮助(orientierungshilfe)”与“预示的帮助(deut-undshilfe)”,使青年人已经失去的价值标准和方向,重新再显示出来。[38]他说:“年青一代的团体,遭受到时代纷扰的精神问题,‘东方的智慧(selbstbesinnung)’则有助于安定与宁静。”[39]赖希魏因十分称赞中国文化,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是东方的智慧。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应该要求年青一代具有中华文化的理念,并具有“东方的智慧”,这样才能作“自我的致思(Selbstreflexion)”[40],以达到“自我的反省”,能满意地控制文化的情况与社会的情况。赖希魏因的社会教育学的概念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哲学,融入了“东方的智慧”,即以助人为根本的责任感意识。

三、社会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主义是恶根

赖希魏因认为,个人主义是文化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教育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主义虽然其范围不同,但是都足以造成文化危机。所以在社会、国家及职业生活的范围里,都要超越个人主义。这样不但能使内在理性化,而且进一步地能建立社会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他说:“个人主义在经济的范围中其意义是资本主义,在职业、社会与国家中的意义是:以机械生活为目标的管理,因此是置于机械的压迫之下的,是由个人必须解放出来,恢复到‘我’的真面目,那就是‘人格’,是穿透资本主义的机械论的工具。”[41]

在赖希魏因的心目中,个人主义是文化危机的根本,它与资本主义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人如果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那么人就会成为机械的附庸。因此,社会教育就是要扬弃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人与人视为社会中互为关系的群体。

(二)社会的更新

要解决个人主义的危机,就是要打破“个人主义的循环(individualistiche kreislauf)”[42]。其解决的方式是,必须向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灌输“社会思想”,让青年人在小团体中能体验到“社会思想”,那就是“同志情谊的精神(der geist der kameradschsft)”与“预备帮助的精神(der geist der hilfsbereitschaft)”。

在古老的社会里,那些古老的文化,有时与社会并不一定有太大的关联。自从有了政府的组织以后,有领导者出现,人们就慢慢地开始团结,于是产生了“同志情谊的新世界(die neue welt der kameradschaft)”,那就是“工作的协同体(arbeitsgmeinschaft)”。在这个协同体中,各种不同的人,如自由的人、强有力的人、独立的人,组成了一个工作社会。

赖希魏因对社会更新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只要能了解困难,冲破困难,有足够的人力,就可以达到社会更新的最高目的。他甚至说,人们不需要具备各种社会理论的知识,也不需要有社会的或政治的目标,就可以容易地了解“新的人的社会的图像”[43]。在这个图像中,青年运动要具有社会的形式,也就是青年人在社会中,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创造自己,并对社会中的事物与人用良心来加以衡量。

赖希魏因认为,社会教育就是要养成人们“在社会中过新的生活”,以服务为目的,于是“为他人服务是正确的社会法则”。他之所以提出“服务”的概念,考究其动机,是要打破个人主义的观念,使人不仅为己,还要为他人。唯有人人以服务为目的,社会才能获得更新,人人才能过新的社会生活。

(三)理想的社会

赖希魏因认为社会唯有改革,才能更新,也才能进步,朝理想的社会迈进。他认为,理想的社会是精神的社会(geistgemeinschaft)、生产的社会(produktiongemeinschaft)、陶冶的社会(bildungsgemeinschaft)、教育的社会(erziehungsgemeinschaft)、民族的社会(volksgemeinschaft)这五种社会的综合。社会教育的功能就是在于建立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社会也就是和谐的社会。

(四)社会的性质

赖希魏因将社会的性质区分为工作的社会和生活的社会。所谓“生活的社会(iebensgemeinschaft)”,其意义为:营造共同生活的社会或一群人在时间与空间里,为了本身的生存而互相依赖的社会。[44]所谓“工作的社会(arbeitsgemeins-chaft)”,其意义为:工作范围非常广泛,不但包括精神的工作与身体的工作,而且也包括文化的工作,如音乐、游戏与庆典等。工作的社会中的人们,要讲究新的工作方法,这样对经济才有帮助,能发挥实际的作用。[45]

人们所处的社会,既是生活的社会,也是工作的社会,因为人必须共同生活,不能离群而索居,同时人也必须工作才能谋生活。那么,“为生活而工作”与“为工作而生活”、“生活”与“工作”二者相辅相成。

(五)社会新形态

社会新形态的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有二:一是战争,二是进化。前者对于社会新形态的产生是急剧的,并且是重大的变迁;后者对于社会新形态的产生是逐渐的,其变迁是缓慢的。社会教育促成社会改革是缓慢的,是属于进化的方式。在赖希魏因的观念中,社会必须不断地更新,才能产生新的社会形态。

要建立社会新形态,他认为还必须有新的社会秩序,其次是社会观,再次是社会经验。这三者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建立社会新形态。

赖希魏因的社会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在于舍弃个人主义,以社会全体为前提,追求社会的更新,建立社会的新形象,以达到理想的社会。

四、社会教育的理念

赖希魏因的社会教育理念主要来自纳托普。他认为,个人在社会中逐渐客观化(其主观消失),社会的图像开始发展。所以教育要强调社会面,然后使社会面趋向于社会的极(pol des soziales)。[46]因此,他认为教育的活动要强调社会理念的体验,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要求。而且现代社会教育要了解目的,引导人们具有责任意识及与他人能和谐相处。

基于以上的原因,赖希魏因肯定社会教育以“人性的理念(die Idee der menschlichkeit)”为重心。他认为,在现代的工业社会里,社会教育的概念是:所有社会改革,其中心应以人的需要为主,因此“人性”成为“社会教育的概念的支柱”。因为在赖希魏因的心目中,每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严肃的。

赖希魏因认为,推行社会教育时,要从人性的理念去考虑人的生活是否合乎教育的原则,这样社会教育才会有效果。从人性的理念去考虑他人的所作所为,必须是设身处地地体会,这样才会了解人性。

根据赖希魏因的意见,在教育与陶冶的范围内,人性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家所持有的“人性的理念”的看法,认为它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原动力。赖希魏因认为,把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引入社会教育的理论中,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理论强调“教育青年人对事与人的尊敬”[47]。有了对人对事尊敬的心态,才会有对同胞尊敬的心态,并将这种心态推展。赖希魏因还强调对于人性要有“新的体验”与“新的把握”。这样社会教育的动机才会显现出来,才能自我考验,实现教育目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以后,其就会朝向指导的、教育的社会道路迈进。

赖希魏因也重视“精神(geist)”,认为“精神”将带给人们完满的意义。它的形成力来自人的内在,人可以在形成力与改变过程中体验出来。在“精神”中,人自己可以了解生活原则,这种“精神”使人产生有义务性质的法则,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能互相沟通,互相唤醒,以了解人性的理念。[48]

五、民众高等学校的性质

民众高等学校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民众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有关。赖希魏因对于成人教育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也有很大的成就。赖希魏因认为,成人教育除了职业辅导和职业选择与一般的民众陶冶工作以外,其他重要的还有三种理念:①双亲之家(eltemhaus),其设置的目的在于过一过乡村生活;②青年运动(jugendbewegung),其发展的目的在于把青年活动引向正道,如游鸟运动;③战争体验(kriegserlebnis),其演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前线同志情谊。[49]

他又认为要有民族统一的中心理念,必须使不同的民众教育机构共同发挥功能。这些不同的民众教育机构最重要的要算民众高等学校了。他实际参与耶拿民众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所以对成人教育知之甚详。他认为,民众高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民主政治与养成国民守法的习惯,因此民众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依据社会教育实施的步骤去认识和推行成人教育。民众高等学校的教学与一般正规学校不同,因此民众高等学校的教学,应特别强调社会与政治的教育工作。其施教的方式则是重视“实事求是(sachlichkeit)”“批判的思想(kritisches denken)”“生活的接近(lebensnahe)”3个方面。“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教育要注重事实的解释,反对先入为主的判断与政治宣传。在这一点上,赖希魏因反对纳粹,认为希特勒搞政治宣传。[50]“批判的思想”强调要培养受教育者有独立的批判思想。“生活的接近”要求在生活中立稳脚跟,并给予生活的指导。据此,赖希魏因认为,民众高等学校是一种生活学校。民众高等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教导受教育者了解社会实际。

但赖希魏因并不把民众高等学校看成一盘散沙,而认为民众高等学校应该有计划,教材的选择应以与生活有关者为主,并以与人有切身关系者为重。他认为,经济学与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而且经济问题也是实际的社会问题。

民众高等学校还是一个自由交谈的场所。当今重要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样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对事物有公正的看法,以及教导他们进行思想训练,这些都与个人的直观能力有关。

综上所述,赖希魏因认为民众高等学校具有四个方面的性质。

(一)民众高等学校是一种经济的学校(wirtschaftsschule)

它传授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教导受教育者了解经济与社会的现实状况及其所包含的问题和它的层次。因此,控制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社会教育的主要课题。[51]

(二)民众高等学校是一种民众的学校(volksschule)

民众高等学校运动的本质与功能,在于促进民族的统一与团结。所以,赖希魏因说道:“民众高等学校,我们认为是一种民众的学校,民族命运之所系,社会问题之解决,团体活动之推动等方面的场所。”[52]

(三)民众高等学校是人性的学校(die schule zur menschlichkeit)

民众高等学校的本质是“人性的学校,换句话说是以人性为主”[53]。人性陶冶的主要原则要以社会为图像,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其力量,在理性化与技术化的现代工业社会,不但要重视人的价值,而且也要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的实用性。[54]社会教育就是兼顾以上的重要因素,在强调社会与经济方面的重要性之际,也要承认人性的原则。

(四)民众高等学校是团体教育的场所

赖希魏因社会教育的基本论点,是要建立理论与生活加以统一的原则,这种思想与当时丹麦的民众大学的理念相同,既可以促进社会改革,又可使受教育的学生获得社会科学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在团体精神的关联之中,民众高等学校的任务是训练青年人与成年人,使他们不但在专业的范围内,有专门知识,也有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民众高等学校就成了知识媒介的场所和团体教育的中心,使受教育者在生活的范围中有所创造,因此他特别强调“团体的理念(gemeischaftsidee)”。也就是说,把民众高等学校视为“民众高等学校协同体”,成为团体生活体验的场所。[55]

六、社会教育的展望

赖希魏因对社会教育的发展信心十足,认为社会教育应该普及到社会上,为青年人与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要依照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想,将人教育成“脑、手、心”三者和谐发展的人。所以,他说:“陶冶人的精神与心灵、意志与态度,使其在生活中均衡发展,个人能形成他自己,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与目的。”[56]

他认为,社会教育应该有目的,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达到“真正的生活的帮助”。一是为民众的教育尽心尽力,其中包括个人的发展、文化的体验及唤醒个人的能力;二是谋求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社会依照既定的目标和谐地发展。依照赖希魏因的观念,社会教育的理想在于追求“完整性”,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就是具有完整的人格,身心都健全,并且具有各项能力,足以适应社会生活,尤其是具有责任心,能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因此,赖希魏因将社会教育分为知识教育与品格教育。前者追求基本知识以及职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能有正确的观点,并且养成各方面所需要的经验;后者在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品格,足以使社会的关系发生积极的转变。他认为,这种社会关系的转变不是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人格坚强、意志力、谦逊寡欲、牺牲四个方面互相配合才行。社会关系发生改变,才能形成“社会的更新”,以建立进步的新社会。

赖希魏因非常重视民主,他提出了社会的理想与民主的理想。所谓社会的理想是人人有责任意识,人人为他人而服务;所谓民主的理想是“团结”与“容忍”。“团结”是各方面都和谐安定,有可能实施民主制度;“容忍”是每一个人都负有“共同的责任”,能够尊重对方的意见。社会教育就是往社会的理想与民主的理想的道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