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立儿童之家的意义
蒙台梭利赋予儿童最初几年的生活以极其重要的意义,认为所有的社会习惯和道德习惯都在此时期形成,并影响终身。然而目睹现状,蒙台梭利深感不满,认为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未能建立真正帮助儿童发展的制度。她强调指出,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为儿童发展提供方便,但现实的情况却与此相悖。因此,儿童之家的设立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她在《儿童之家的章程规则》中明确指出:设立儿童之家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外出工作不能照顾孩子的父母提供免费服务”[26]。其社会意义是通过“楼内学校”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一是有助于妇女外出工作,使家庭教育向社会化方向迈出第一步;二是有助于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儿童之家的设立还有“纯教育意义”,即为儿童的自然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二、教育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她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对于环境是不重视的。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彼此都应发生作用。这个环境之所以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prepared environment)”,是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要起这样一种桥梁作用,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如何为儿童预备环境呢?蒙台梭利认为,对于新生婴儿而言,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它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27]她认为,婴儿唯有与父母相处,吸取其言行,才能成长并适应世界。
对于3岁后的儿童,蒙台梭利则主张供给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有准备的环境”。她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主要是针对3~6岁的幼儿而言的。根据自己开办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标准和要求:①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②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③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④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28],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⑤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⑥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中曾描述了她所创办的儿童之家的情形,可作为所谓“有准备的环境”的一个范本。她说:儿童之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而是给儿童提供了活动和发展的一种环境。它附有一个宽阔的庭院,儿童可以在庭院的树荫下游戏、工作和休息。此外,它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工作室和休息室。室内的器具(如桌椅板凳)都做得小巧玲珑,便于儿童随意取用或移动。工作室是儿童之家的最重要场所,置有长玻璃柜和带有两三格小抽屉的柜。玻璃柜很矮,儿童可轻松自如地到柜中取放各种器具。在抽屉柜里,每个儿童有他自己的一格抽屉,用以存放个人物品。墙的周围挂有黑板,儿童可以在上面绘画写字;还贴有儿童喜欢的各种图片,并经常调换内容。工作室的一个角落还铺上了地毯,儿童可以在地毯上活动。休息室则是儿童彼此交谈、游戏和奏乐的地方。此外,饭厅和更衣室都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布置。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是主人,他们饶有兴趣地活动着。每天的活动时间为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包括谈话、清洁、运动、用膳、午睡、手工、唱歌、照料动植物,以及各种感官和知识的训练、学习等。儿童的学习、工作可由自己安排掌握,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29]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她认为,当儿童被置于上述“有准备的环境”时,他们就能按自己内部的需要、发展速度和节奏来行动,最终成长为表现出一系列优良品质和惊人智慧的人类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