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于1870年8月31日出身在意大利东部安科那省(Ancona)希亚拉伐拉镇(Chiaravalle)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徒家庭。当她5岁时,全家搬迁到罗马。蒙台梭利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具有顽强的个性。“从早年她就显示了自己是一个有决断力的女性。”[2]16岁中学毕业时,她违背家庭的安排进入男子技术学院学习工程,临毕业那年又决定改行学医。由于意大利从未有过女医生,故此举不仅在家中引发轩然大波,还成为当时的一则社会新闻。她不顾父亲的百般阻拦与社会保守舆论的非议,亲自求见意大利教育部长巴塞利博士(Dr. Guid Bacelli),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获得特批,进入了罗马大学医学院。在罗马大学医学院的6年学习期间,她必须忍受各种歧视女性的大男子主义作风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例如,学校没有女厕所、她只有深夜才能利用实验室(因为校方不允许她与男生一起做人体解剖实验)等。有时她觉得无法坚持下去了,准备打退堂鼓,但倔强的个性及坚强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上述消极的想法转瞬即逝。[3]历经艰辛和奋斗后,蒙台梭利于189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毕业后不久,她被罗马大学聘任为该校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主要治疗对象是低能儿童。因工作需要,促使她深入研究低能儿童教育的先驱、法国心理学家依塔德(Jean Itard,1774—1858)和塞贡(Edouard Seguin,1812—1880)的著作。为了充分领会他们的思想精髓,蒙台梭利甚至从头至尾把他们的著作抄写一遍,还译成意大利文。[4]通过认真学习、钻研,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经验,她开始形成这样的信念:“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5]
1898年,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一次关于教育学的讨论会。蒙台梭利在会上扼要阐述了她对低能儿童教育的看法,声称:“低能儿童并非社会之外的人类,他们能接受教育并获益;他们即使无法得到比正常儿童更多的教育,也应和正常儿童所得的教育一样多。”[6]此主张在当时不啻为石破天惊之论,并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反响。教育部长不久任命她为国立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她在此岗位上工作了两年。任职期间,蒙台梭利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低能儿童的教育工作。后来她说:在特殊儿童学校工作而得到的实践经验等于“使我得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学的学位”[7]。
辛勤的劳动与探索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蒙台梭利成功地使许多原来人们认为难以有造化的低能儿童有了长足进步,在国家考试时达到同龄正常儿童的水准,并进入一般学校学习。但蒙台梭利并未陶醉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此时她开始考虑,假如缺陷儿童经过合适的教育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标准,为什么正常儿童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她想起了意大利杰出人类学家、她的老师塞吉(Guiseppe Sergi)在《教育训练》中的呼吁和教导:“今天人类社会迫切需要重建教育方法;为此奋斗,也就是为人类复兴而奋斗。”[8]1901年,蒙台梭利决心投身于正常儿童教育这个广阔的领域,为更多的儿童造福。她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在幼儿教育,并着重研究3~6岁儿童的教育问题。这时,尽管她已有了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但仍感理论修养不够,于是又重回罗马大学进修了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及福禄培尔等人的教育名著。1904年至1908年,她曾担任罗马大学人类学讲师。在此期间力图将人类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教育研究。罗马大学的学习研究及工作使其理论基础更加坚实,眼界更为开阔,从而为研究正常儿童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前后的意大利,是欧洲一个甚为落后的国家,文盲众多,穷汉遍野。在首都罗马,市政当局为了粉饰太平,保持所谓古罗马文明的风貌,将大批赤贫居民赶到市郊,将他们禁锢在圈定的贫民区内。这些地区极其污秽、拥挤,其贫困、愚昧的凄惨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儿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更令一些慈善人士扼腕叹息。1906年,一个名叫罗马住宅改善协会的慈善机构提出一项包括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在内的公寓改建计划。蒙台梭利接受该协会邀请,满怀改革社会和教育、为穷苦民众服务的理想,来到罗马贫民区。
1907年1月,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佐(San Lorenzo)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50名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Casa dai Bambini)”。不久在同一地区又开设了一所。她在此处将最初使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订,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甚至罗马的富人也为之怦然心动,纷纷出资请她去为自己的孩子开设“儿童之家”。在师友们的鼓励与催促下,蒙台梭利于1909年写了《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一书(英译本改名为《蒙台梭利方法》)。她在书中总结了“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此书出版后不久就传遍四方,被译成20多种文字。慕名前来参观“儿童之家”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络绎不绝。1911年,蒙台梭利离开“儿童之家”,致力于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促进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方法的改革。为了满足各国的需要,自1919年后,蒙台梭利在不少国家开设了每期半年,招收各国学员的国际训练课程班,亲自传播她的教育方法。此课程班从1919年一直办到1938年。其中首届及每隔一年固定在伦敦办班,其余年份则在欧、美其他国家及印度办班,受训人数有时高达四五千人。学员回国后,大力宣传蒙台梭利的方法,由此形成的蒙台梭利运动进一步扩大到世界范围。
蒙台梭利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访问美国,备受各界欢迎。1913年,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协会宣布成立。美国以蒙台梭利名字命名,或采用了蒙台梭利方法的学校一度达200多所。杜威与其女儿在1915年合著的《明日之学校》一书中专辟一章,介绍了蒙台梭利的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蒙台梭利热潮于1916年后很快就衰退了。蒙台梭利学说在欧洲一些国家则仍保持影响。1929年在荷兰成立了一个宣传蒙台梭利思想的国际组织“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蒙台梭利担任会长,并在此后连任9届大会主席。她还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新生儿和青春期研究方面取得诸多成果。20世纪30年代后期,墨索里尼上台后,宣传个性自由、反对暴力干涉的蒙台梭利学说被禁止传播,她的肖像、著作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亦被纳粹党徒当众焚毁。蒙台梭利被迫离开祖国,到荷兰、印度等地避难及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台梭利虽已达耄耋之年,仍不辞辛劳,到各国巡回演讲,指导教育工作,呼吁通过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最后客死荷兰。
除《蒙台梭利方法》(The Montessori Method)外,蒙台梭利的主要著作还有:《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 Anthropology,1908年)、《蒙台梭利手册》(Dr. Montessori’s Own Handbook,1914年)、《高级蒙台梭利方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1912年)、《童年的秘密》(Secret of Childhood,1933年)、《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New World,1946年)、《儿童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the Child,1948年)、《有吸收力的心理》(The Absorbent Mind,194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