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活动和著作
比纳(Alfred Binet,1857—1911)是法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代智力测验的创始人。1857年7月11日,比纳出生于法国尼斯城。1871年,比纳到巴黎求学。1878年获巴黎圣路易斯公学法学学位,1884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比纳好学且兴趣广泛,早在中学时代就对法律、自然科学、医药和心理学等学科十分爱好。1878年,比纳师从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夏尔科(Jean Charcot)研究催眠术,并对病态心理学产生兴趣。经过几年研究,比纳出版了有关催眠术和潜意识的著作,并由此开始对人格和实验心理学进行研究。1892年,比纳应聘担任巴黎索邦大学心理实验室主任助理。1894年,比纳担任该实验室主任,在这个职位上他一直工作到去世。
1895年,比纳创办《心理学年报》,并经常在该杂志上撰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受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的影响,比纳也对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数学家和棋手做了类似的测验;同时他还研究了一些天才儿童和智力迟钝儿童的体型、书法等方面的特征。1903年,比纳发表《智力的实验研究》,这是他对自己两个女儿的心理现象和特征的研究成果。1904年,他接受法国政府委派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如何为无法在正常学校学习的智力缺陷儿童设立特殊教育班级问题。比纳认为,要想为智力缺陷儿童设立特殊班级首先必须诊断儿童的智力,以区分智力缺陷和智力正常的儿童。为此,比纳与同事西蒙(Théodore Simon)设计了一份用以诊断儿童智力的测验量表。1905年,这份著名的“比纳—西蒙测验量表”正式公布。这份量表由30道测验题组成,按由易到难顺序排列,以通过的题目数作为智力水平的标志。1908年,该量表做了第一次修订,测验项目由30道增加到59道,测验题按年龄编排,用以测试儿童的智力年龄。1911年,比纳等人又对该量表做了第二次修订,将量表所测试的年龄范围扩展到成人。比纳认为,从3岁儿童到成人都可用此量表测试出其智力年龄。智力年龄的依据就是被试者答案的正确率。
1911年10月18日,比纳在巴黎去世。但是,他的智力测验思想传到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由此而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测验运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对“比纳—西蒙量表”又做了一次修订,并于1916年公布这份新量表,即著名的“斯坦福–比纳量表”。该量表第一次引入了“智商”的概念,比原先的量表又有了较大的进步。
比纳的主要著作有:《推理心理学》(1866)、《个性变化》(1891)、《实验心理学概论》(1894)、《智力的实验研究》(1903)等。
二、论智力和智力测验方法
(一)论智力
什么是智力?这是比纳认为在设计智力量表和进行智力测验之前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比纳那个时代,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人认为“差不多所有与心理学有关的现象都是智力的现象。感觉、知觉以致推理都是智力现象”。[35]比纳认为,有些心理现象不是智力的本质性活动。因此,智力测验不需要对全部的智力现象和人的全部心理过程进行测试,如果那样做就是浪费时间。
智力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比纳认为,“智力有一个基本功能。这一功能的改变或缺乏在实际生活中是举足轻重的。这一功能就是判断,或称之为机智(good sense),或现实感、首创性、使自己适应环境的功能”。“判断好、领会好、推理好,这些都是智力的本质的活动。一个人缺乏判断就可能是一个愚笨者或者朦胧者;但如果有好的判断力,即他就绝不可能成为这两者”。[36]于是,比纳得出一个结论:判断力是智力功能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与判断力相比较,其余的智力功能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为了证明其观点,比纳列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比较感觉能力与判断力的重要性问题。有两位女子,又聋又瞎但非常聪明。比纳强调说,这两位女子虽又聋又瞎,但这并未妨碍她们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这也说明:“感官的全部或甚至部分完善并不能构成相等于判断的心理因素。”从另一方面说,测量被试者感受能力的敏锐性要容易得多,而且测量感受性也是为了知道被试者判断的精确性而不是为了发现他们的感受性。
另一个例子是比较记忆力与判断力的重要性问题。比纳说:“乍一看来,记忆是最为重要的心理现象,人们在测验智力时不由得要给它以显著的位置。但是记忆与判断是截然不同的,并且与判断是各自独立的。一个人可能很机智,但却缺乏记忆力。相反的情况也很常见。”[37]比纳还以他们当时正在观察的一个智力缺陷的女孩为例说明其观点。他说令他们惊异的是,这个女孩的记忆比他们强得多。比纳等人测量了这个女孩的记忆力并且证实了它。“然而这个女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愚笨型”[38]。
比纳的智力观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十分注重判断力在智力现象中的地位。他把判断看成智力的基本功能和智力的本质活动。这一观点成了比纳编制智力测验量表的指导思想。
(二)论智力测验的方法
1904年,法国公共教育部部长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由比纳负责。该委员会的任务是要研究保证对缺陷儿童进行有利的教育所应采取的措施。经过多次讨论,该委员会规定了为这些特殊儿童建立特殊教育班,包括被允许入学的条件、教学人员资格以及应使用的教学方法等;还决定,任何被怀疑为迟钝的儿童,必须首先经过教育上和医学上的检查,证明其确实因智力状态在普通学校中不能获益,才能被允许进入特殊教育班。这一特别委员会的上述规定实质上是要求采取一些可靠的方法真正地鉴别儿童的智力状况。
要做到这一点,即保证鉴别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当时是相当困难的。按照比纳自己的话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困难”。[39]比纳所说的“理论上的困难”是指人们对智力缺陷状态的认识不一致。尽管当时人们大都同意用三个等级来表示智力缺陷状态,即用“白痴”(idiot)表示最低级状态、用“愚笨”(imbecile)表示中间状态、用“朦胧”(moron)表示最接近正常的状态。但是,人们对这三个等级的理解和判断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理论认识上的差异致使操作上出现令人吃惊的不同诊断。比纳列举了一个例子以说明:有一个儿童到一所精神病院看病时带了几张各不相同的诊断书。第一份诊断书说他是“愚笨”,第二份诊断书说他是“白痴”,第三份诊断书说他是“朦胧”,第四份诊断书又说他是“智力退化”。
比纳对造成不同诊断结果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第一种原因是医生的“无知”。某些医生缺乏才能,连一些已有绝对明显症状的疾病也看不出来。第二种原因是因为“名词定义的变换不定”,同样一个词由于使用的人不同而含义各异。比纳认为,诊断的不一致,很可能只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术语而引起的言语不一致。第三种原因是不同的医生用不同的方法检查病人而导致对疾病的描述缺乏准确性,或者由于一些医生没有努力地寻找准确的症状并对之加以仔细分析和说明。
对于第一种原因,比纳认为,那是一种个人的失败,科学本身是不负责任的。至于第二种原因,在比纳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不同国家的医生,甚至同一国家不同的医生,使用的名词各异也容易造成诊断的差别。但比纳发现,“有些医生虽然使用了相同的术语,但在对同一儿童的诊断上却又经常不一致”,致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划分智力状态的界线[40]。之所以出现这种诊断结果的混乱,比纳认为,是由第三种原因即方法上的缺点造成的。他说:“仔细观察,人们就能看出这种混乱主要来自检查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当一个精神病医生检查一个智力低劣的儿童时,他并不去找出这个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每一症状,说明这些症状并加以分类,而满足于他对病人的主观印象,即一个总的印象,然后根据直觉做出诊断。”因此,比纳强调说:“对这问题的历史方面的研究,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所缺乏的是鉴别诊断的准确根据。”[41]
于是,智力测量的方法问题成了比纳的研究重点之一。经过几年研究,比纳发现,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鉴别智力缺陷的状况。[42]
(1)医学的方法。用以鉴别智力缺陷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症状。
(2)教育学的方法。依据儿童所获得的知识总量来判断其智力。
(3)心理学的方法。对智力的程度做直接的观察和测量。
比纳认为,在这三种方法中,“医学的方法是间接的,因为它从生理推测心理。教育学的方法比较直接。但心理学的方法是三者中最直接的,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测量目前的智力状态”。[43]
比纳还对心理学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目的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专门论述。比纳提出,心理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我们称之为智力测验的量表。这个量表由一系列难度逐渐增大的测验构成的,从能观察得到的最低智力水平的测验一直到平均正常智力的测验。这一整套测验中的每一组各与不同的智力水平相当”。[44]
比纳认为,心理学方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使“所有的测验简单、迅速、方便、准确、内容多样化,使受测试者与测验者保持不断的接触,而且主要目标是针对受试者的判断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比纳要求,测验在保证高速度进行的同时又不能使测验时间超过20分钟。他说:“超过了20分钟就不可能不使受试者感到疲乏。在这最大限度的20分钟里,必须各个方面都轮流测到,最少要做10个测验,所以每个测验不能超过2分钟。”[45]二是要测定智力的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比纳要求,尽可能地把先天的智力和后天的教育分离开来。他说:“我们唯一要测量的是智力,尽可能地不顾及受试者的教育程度。”[46]比纳认为,测验者应当把被试者看成既不会读又不会写的毫无知识的人。测验内容要摒弃许多具有词语、文学或学术性质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乃是属于教育考察的事,而不是智力测验的任务。
三、“比纳-西蒙测验量表”
(一)测验量表的内容
比纳于1911年第二次修订了他与西蒙1905年公布的测验量表。这份新量表的测试对象包括3岁、4岁、5岁、6岁、7岁、8岁、9岁、10岁、12岁、15岁和成人等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测验试题按由易至难顺序排列,每个年龄段的测验由5道试题组成;只有4岁年龄段例外,只测试4道题目。这份新量表一共由54道题目组成。各年龄段测验题如下。
3岁测验:
(1)指出鼻子、眼睛、嘴。
(2)学说两个数字。
(3)指出图中各物。
(4)说出自己的姓名。
(5)学说6个音的语句。
4岁测验:
(1)说出自己是男或是女。
(2)说出钥匙、小刀和便士(货币名)的名称。
(3)学说3个数字。
(4)比较2条线。
5岁测验:
(1)比较2种重量不同的物体。
(2)照画一个方形。
(3)学说10个音的语句。
(4)计算4个便士。
(5)把分开的长方形再合起来。
6岁测验:
(1)辨别早晨和下午。
(2)就日常事物依其用途而下定义。
(3)照画一金刚石形。
(4)计算13个便士。
(5)辨别图画中面容之美丑。
7岁测验:
(1)指出右手和左耳。
(2)叙述图画中各物。
(3)做同时发令的3种差遣。
(4)计算6个苏(“sous”,货币名,一个苏为 alt="" src="../Images/image0401-1.jpg" /]法郎)。
(5)说出4种基本的颜色。
8岁测验:
(1)比较记忆中的2种物体。
(2)从20数到0。
(3)说出图画中的缺点。
(4)说出日期。
(5)学说5个数字。
9岁测验:
(1)兑换20个苏。
(2)就事物用途之外下常用字的定义。
(3)认明一切钱币。
(4)按顺序说出每年中的月份名。
(5)回答简单的问题。
10岁测验:
(1)依轻重排列5种重量不同的物体。
(2)根据记忆重描图画。
(3)批评语言中悖理之处。
(4)回答难解的问题。
(5)用3个字于2个句子中。
12岁测验:
(1)抵抗暗示。
(2)用3个字于1个句子中。
(3)3分钟内说出60个字。
(4)解释抽象名词。
(5)重组词句。
15岁测验:
(1)学说7个数字。
(2)说出3个同韵字。
(3)说出26个音的语句。
(4)解释图画的意义。
(5)解释事实。
成人测验:
(1)剪纸测验(折纸剪洞)。
(2)根据想象重组一个三角形。
(3)分辨同类抽象名词的意义。
(4)说出国王与总统的3点相异之处。
(5)说出所听的短文的主要意义。[47]
(二)测验量表的特点
在“比纳—西蒙测验量表”问世之前,智力测验已进行了20多年的尝试,但未获得广泛的认可。而“比纳—西蒙量表”一问世,就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究其原因,那是由于“比纳—西蒙测验量表”的三个显著特点所致。
第一个特点是“比纳—西蒙测验量表”用年龄作为标准。可以说,用年龄作为智力测验的标准是比纳的创造。人们认为,用年龄作为标准,一是容易把握,二是容易理解。而以前人们用“白痴”“愚笨”“朦胧”来表明智力缺陷的不同程度,或用“聪明”“极聪明”“笨”“极笨”来表示智力的差异,其标准都难以把握,也不易为人们所理解。因此,用“智龄”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听就能理解。
第二个特点是“比纳—西蒙测验量表”只测试高级心理现象,例如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判断能力等;而不像其他智力测验者那样去测试低级心理现象,例如感觉的辨别力、记忆力、反应速度等。人们认为,这正是比纳获得成功的高明之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曾对此做了颇为清楚的说明:“近今心理学家,大概都承认高等的智力和……初等的心理作用,没有多大的关系。许多动物有敏锐的感觉;低能的儿童,除十分厉害者之外,皮肤感觉、视觉、反应、想象之形式亦和普通儿童的并没有显著的异点。但是,论到了解力、抽象作用、推理作用、联想作用、知识之多少、自动的注意等,则他们和普通儿童差得远了。”[48]
第三个特点是“比纳—西蒙测验量表”测试的是智力的整体而不是智力的各部分。比纳在其实验阶段也曾像其他测验者一样试图将注意力、感觉辨别力、联想能力分开测试,但未能成功。后来,比纳意识到这些能力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测试的。于是,他改变了策略,下决心去测试智力的整体,终于获得了成功。正如推孟所评价的:“智力测验之所以能够成功,全在于这个目的的更换。”[49]
比纳的智力测验研究是欧美国家儿童研究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为儿童研究运动提供了方法,并为后来的智力测验研究的发展铺垫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