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活动和著作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1798年1月19日,他出生于法国蒙特比利埃的一个天主教徒家庭。9岁时,父母亲将他送到当地的一所寄宿学校就读。在这所寄宿学校里,孔德学习了7年,拉丁文和数理学科成绩优异。16岁时,孔德考入竞争激烈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在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期间,孔德依然勤奋钻研、善于思考,被同学称为“思想家”。18岁时,即1816年,孔德因不满意一位教师回答学生问题时的傲慢态度,与该教师发生口角。校方因而勒令包括孔德在内的15名学生退学。后来其他学生获准重新入学,但孔德因未申请而未能再回到学校。孔德的正式教育就此结束。
离开学校后,他一度曾想去美国,并因此研读美国宪法、练习英文,但终未能成行。1817年夏季,经人介绍,孔德认识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并担任了圣西门的秘书。两人曾有过愉快的合作,但1824年因合著一本书的著作权问题发生纠纷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了。[10]
孔德在经济上一直十分拮据,一度曾靠当私人教师糊口。1832—1844年,孔德受聘担任母校辅导教师,生活才有了基本保证。被母校解聘后,他的生活又无着落,幸有朋友和门徒的接济才未断炊。[11]
孔德的爱情生活也十分不幸。他曾与一位当过妓女的女子结婚,后又离婚。1844年,孔德遇上了一位对他后来生活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已婚妇女克罗蒂尔德,孔德对她是一见钟情,克罗蒂尔德却在与孔德相识的几个月后因病去世。然而,孔德却始终不能忘情。他不仅将他后来所写的《实证政治体系》第1卷献给她。而且,将她坐过的椅子奉为“圣物”,甚至希望死后与她同葬一穴。有人认为,他与克罗蒂尔德的这段感情促成了他将儿女私情升华到对全人类的爱。也是他晚年大力宣传“人本教”[12]的重要原因。
1857年9月5日,孔德趴在克罗蒂尔德坐过的椅子上去世。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告别世界的方式。
孔德一生勤奋读书,真可谓博古通今。仅在《实证主义日历》《实证主义文库》两本书中,他就提到了三四百位东西方名人。孔德思想形成的渊源也因此变得复杂。在《实证主义哲学讲义》中,他曾提到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孔多塞、亚当·斯密、培根、笛卡儿、伽利略等人对他的影响。在《实证主义教义问答》中,他又提到了对他的思想产生过影响作用的哲学家休谟、康德、狄德罗、伏尔泰、卢梭以及生物学家比夏和心理学家高尔等。
孔德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著作有:《论实证精神》(1844)、《实证主义概观》(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1851)、《实证主义日历》(1849)、《实证主义教义问答》(1852)等。1970年,法国有人将孔德生前自己发表的文章以及孔德去世后由他人编辑出版的37篇论文汇编成册,书名为《实证主义文库》。
二、论知识和社会发展
孔德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实证”一词源于拉丁文“Positivus”,意为“肯定”“明确”“确切”。“实证”的思想产生于自然科学开始发展的16世纪。与中世纪空洞荒诞的经院哲学相对立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和“实证性”。因此,当时有人称实验的自然科学为“实证科学”,并将16世纪以来推崇实验科学、反对经院哲学的时代称为“实证的时代”。[13]孔德是从其老师圣西门那里学到“实证”一词的,并且将自己的哲学称作“实证哲学”(Philosophie Positive)。在孔德看来,实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精神,经过漫长的演变,“已达到自成体系的程度”,而且,只有采用“实证”一词,才能“归纳其基本特征的宝贵属性”。[14]对于“实证”一词的属性,孔德做了这样的解释:首先,它强调“真实”,而不是“虚幻”;其次,它强调“有用”,而不是“无用”;第三,它强调“肯定”,而不是“犹疑”;第四,它强调“精确”,而不是“模糊”;最后,“它的使命主要是组织,而不是破坏”。[15]
孔德对“实证”一词的解释,实质上是他的知识观的基本立场。其强调的是,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经验范围以外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他说:“从培根以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指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16]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孔德反对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争,认为这是属于形而上学范围的问题。他主张,“放弃寻找宇宙的起源和终极,也放弃认识现象的内在原因”,[17]因为人类只能认识现象。
孔德对人类知识的发展(即人类智力的发展)做了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理论”。也就是说,人类知识的发展都要经过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他说:
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知识的部门,都先后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换句话说,人类的精神受本性的支配,在它的每一项探讨中,都相继使用了三种性质基本上不同、甚至根本相反的哲学方法:首先是神学方法,其次是形而上学方法,最后是实证方法。由此便产生了彼此互相排斥的三类哲学,或三类说明一切现象的总的思想体系。第一种是人类智力的必然出发点;第三种是它的最后阶段;第二种只是为过渡而设的。[18]
“三阶段理论”表明,在孔德看来,科学的知识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实证的知识,这是人类知识和智力发展的“一条伟大的根本规律,为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必然遵守”。[19]
根据其对知识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孔德进而提出了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神学阶段是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又可分为拜物教、多神教和一神教三个阶段。孔德认为,这一时期,人类知识处于起步阶段,处在“连最简单的科学问题尚未能解决的时代”,但人类又“贪婪地、近乎偏执地去探讨万物的本原、探索引起其注意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始因与终因)以及这些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于是,人类不得不求助于超自然的神。因此,人类“一切思辨的第一次飞跃必然是神学性的”,[20]也“唯有神学真正适应人类的童年时代”。[21]
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社会的青年期。孔德认为:“形而上学也像神学那样,主要试图解释存在物的深刻本质和万事万物的起源和使命,并解释所有现象的基本产生方式。但形而上学并不运用真正的超自然因素,而是越来越以实体或人格化的抽象物代之,后者真正有特色的应用常常可以用本体论的名义称之。”[22]孔德还认为,虽然,“形而上学实际上不过是受瓦解性简化冲击而变得软弱无力的一种神学”,[23]但形而上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神学,形而上学的标志“是相信通过推理能发现自然的基本法则”。[24]在他看来,推理的展开,“隐约地酝酿着真正的科学运作”。[25]因此,孔德强调,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社会从神学阶段走向实证阶段之间的过渡性阶段。但这种阶段不可避免,就像人体所固有的“慢性病”一样。他说:“归根到底,我们可以把形而上学状态视作一种慢性病,那是我们个人或集体从童年至成年的精神演变过程中自然固有的。”[26]
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壮年期。在这个阶段,“人们从思想上已不再徒劳地寻求什么绝对的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终点以及现象的原因,而是致力于研究它们的规律——也就是研究它们延续和相似的恒定关系”。[27]孔德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成熟的标志。他说:“作为我们智慧成熟标志的根本革命,主要是在于处处以单纯的规律探求,即研究被观察现象之间存在的恒定关系,来代替无法认识的本义的起因。”[28]
尽管孔德的知识发展和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缺乏科学性,甚至在一些方面,例如,关于形而上学阶段的论述是与唯物主义的观点格格不入的,但孔德的“三阶段理论”也表明了他的另一种观点,即人类知识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不断进步的状态之中。正如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所强调的:“历史就其总体来说主要是人类智慧的进步史。”[29]孔德的这一论点应该说是正确的。
孔德的关于知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也是他关于人的教育阶段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个人教育和人类教育的起点是相同的,因此,个人教育也可分为相应的三个阶段。他说:“既然个人教育和人类教育的起点必然相同,个人教育的各个主要阶段也就应当可以代表人类教育的基本时期。我们每一个人在追忆自己的历史时,岂不是记得自己在主要的看法方面,曾经相继地经过三个阶段,在童年时期是神学家,在青年时期是形而上学家,在壮年时期是物理学家吗?”[30]
三、论人性、道德和道德教育
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者。他将拉丁语的词头“soci”与希腊语的词尾“ology”合成一个新词“sociology”(社会学)。在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体系中,有关人性、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论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孔德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部分。
(一)论人性
孔德在谈论人性问题时,并没有探讨性善性恶的问题,而是根据高尔等人倡导的“脑能论”(phrenology)提出了他的人性论主张。孔德认为,人性由“思想”“情感”和“行动”三个部分组成。但他有时又将“思想”(thought)称为“理智”(intellect)或头脑(head),将“情感”(feeling)称为“感情”(affect)、“心”(heart)或“爱”(love),将“行动”(action)称为“活动”(activity)、“实践”(practice)或“品性”(character)。[31]
孔德又将人性具体分为18种表现,并称它们为脑的18种功能。具体如下:
“思想”部分包括:具体的、抽象的、归纳的、演绎的和沟通的5种功能。
“情感”部分包括:营养的、性的、母性的、军事的和工业的5种本能;权力欲和赞许欲2种志向;依附、尊敬和仁慈3种社会情感。
“行动”部分包括:勇气、谨慎和坚毅3种功能。
孔德的人性论是他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石。
(二)论道德和道德教育
孔德十分重视道德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力量。他晚年曾计划写一本名为《实证道德或普遍教育论》(La Morale Positive ou Traité de l’ Education)著作,但未能完成。不过,人们依然可以从《实证主义概观》一书中了解他的道德及德育思想。
孔德十分不满当时法国社会中人的自私自利行为,认为这是导致道德失范的原因。他力图建立一种实证主义道德来改变这种现象。
孔德认为,实证道德的目的在于使人的同情心的本能尽可能地超过人的自私自利的本能,使人的“社会情感高出于个人情感”[32]。在他看来,注重社会同情心,强调爱与自由既是个人及社会福利的第一条件,也是实证道德区别于神学道德和形而上学道德的首要原则。对于形而上学道德与实证道德的差异,孔德未做明确的解释,但他对神学道德的特点做了剖析。他认为,神学道德强调的是利己主义。在神学道德那里,获得自身之得救是每个人的最高目的,也就是说,神学道德主张的爱人类的目的在于爱上帝,而爱上帝又是为了个人得救,因此,这种道德的本质是利己的。它与实证道德强调的利他原则是根本不同的。
孔德又认为,道德教育过程与人类发展相似,也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个人、家庭、社会。同情心原则在这三个阶段渐次训练,一步一步沿着爱的序列,逐渐提升其品级。从爱自己出发,到爱家庭,最终爱人类。在孔德看来,爱己和爱人类是爱的两个极端,其间有一过渡阶段,即人的家庭之依恋。他说:“将爱己之情附属于社会情感之下。此两者乃人类爱情尺度之两极端;于中则有一居间之阶段,即家庭之依恋。”[33]孔德非常重视家庭作为人的道德发展过渡性阶段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家庭生活是关系到人能否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过渡到具有社会情感的利他主义的重要问题。家庭生活也是“说明实证道德精神之最佳方式”[34]。在孔德看来,实证道德的基石是建立一种自然秩序。就家庭而言,这就是子女之孝,兄弟之友,夫妇之情,父母之慈。为此,他十分重视培养子女对父母的爱,视其为道德教育之起始。他说:“在儿女之爱父母中,则见有社会情感最初之萌芽,孝者,乃吾人德育之发端。”[35]
孔德还认为,实证主义道德教育建立在理性和感情之上,但后者的作用往往更大。理性的培养是“将诸道德教条,置之于有力之证明之试验下,且保证之,使无讨论之危险”[36],让人们了解道德定律以便能够判断是非善恶。而感情的培养只能通过练习。他说,“感情唯有练习而发达,当其感情原有之力量甚微时,练习最为需要。”[37]为此,孔德告诫人们,理性在道德教育中固然重要,但“实证主义者必注意,勿过张其重要”。道德教育“尤应安立于情感上”[38]。
四、论教育阶段及工人和女子教育
(一)论教育阶段
在《实证主义概观》一书中,孔德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实证主义的普遍教育系统。这种教育系统视知识和道德相辅相成且同样重要。但两者相比,孔德更重视道德。他说:“实证主义者之教育,当其使人心之重要过于知识。”[39]
在谈到人的教育阶段时,孔德没有根据他的“三阶段理论”,把人的教育分成神学家、形而上学家和物理学家三个阶段;而是将人的教育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初生到少年,第二个时期从少年到成人。
第一个时期的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初生到换齿期。这一阶段以体育为主。儿童在父母的关怀下,尤其在母亲监督下,操练筋骨。孔德认为,儿童这一阶段身体活动“更重要之目的,则在练习感觉”[40]。他还要求父母在这一阶段注意培养儿童的感情及习惯,为儿童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孔德说:“父母所应注意者,唯在以诸感情及习惯之印象予之,此等印象,日后必成为合理之基础。”[41]第二个阶段从换齿期到少年,大约为期7年。以学习系统的艺术为主。采取多少有点系统的练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不采用上课讲授的方式。孔德认为,这里的艺术是广义的。它包括诗歌,因为诗歌是其他一切艺术之基础,另外它还包括音乐和图画,这是两种特殊的艺术。在这一阶段,儿童还必须学习几个主要欧洲国家的文字。文字学习包含在诗歌学习的内容中,因为不懂文字就无法欣赏诗歌。在孔德看来,欧洲国家文字不仅有美育上的意义,而且有德育上的意义,它是打破“国家偏见之工具,且能造成实证主义之标准的西方情操”[42]。因此,各国都负有教授儿童学习邻近诸国语言文字的责任。法兰西人尤应学习其他四国语言文字。这样,既有助于国家之间亲切关系的形成,又有助于将来一种“公用之西方语言文字”[43]的自然形成,而不必采用“形而上计划”刻意制造一种绝对普遍的西方语言文字。
第二个时期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时期。孔德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不能在家庭中进行。儿童这一时期应该进入学校学习。孔德列举了学校教育的优点:学生可以效法其最良之教师,可以学到世界知识,可以通过与社会的自由交往而获得同情感的满足。
孔德主张,学校教育应拟订计划分步实施。学习内容要考虑百科全书式的分类定律。根据他的实证主义发展理论,孔德提出,学生这一时期的学习应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无机界的学习内容。它包含四科,分为两组,即数学、天文为第一组,物理和化学为第二组。每一组的学习时间为两年。孔德认为,由于第一组课程涉及范围广,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故每周应安排两次讲座,以后开设的其他学科每周开设一次讲座。在孔德看来,这几年的学习不可采取强迫方式,而要给学生提供空余时间,让他们学会用心学习。
第二类为生物学,亦称有机物理学。它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在第五学年开设,共开设40讲。
第三类为社会学。孔德主张,在生物学之后应开设社会学。社会学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旨在介绍人类社会的结构,后者旨在研究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尤以近代社会发展为主。社会学课程开至七年学生时代之终期,也开设40讲。
第四类为语言文字。主要开设拉丁文和希腊文。因为这两门语言可以增进学生诗歌的修养,对研究历史和道德问题亦有帮助。孔德认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各有千秋。从艺术上的意义来看,希腊文较有用;而从认识社会之关系来看,拉丁文则较重要一些。
(二)论工人和女子教育
在孔德的实证主义里有三种重要的人物:工人、女人和哲学家。孔德认为,这三种人代表着社会上的道德力量,是实证主义的支柱。
孔德在谈到工人时往往用几个不同的概念来表示,例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人民”“庶民”等。孔德不满当时法国社会中贫富不均的现象。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贫富不均造成了法国社会各阶级利益不协调,从而引起工人阶级的不满和斗争,最终导致社会的动**。因此,要消除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工人阶级的教育,即他所称的“成年教育”。孔德的所谓“工人阶级教育”实质是要求向工人宣传实证主义。在他看来,如果工人接受了实证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就有了保障,因为“实证主义者既能使贫者满意,又能使富者信任”[44]。为了使工人了解实证主义,孔德要求将各种实证科学编成具有连贯性的系列讲座,依次公开讲演。为了使讲演生动并产生效力,他要求在讨论浅显数学时要伴以哲学思考并且联系社会精神。为了使工人阶级接受实证主义,孔德还要求哲学家深入工人中去,促进两者的结合。他认为,哲学家和工人的交往对双方都有益,“哲学家没有工人就没有力量,工人没有哲学家就没有方向”[45]。
女人在孔德的实证主义中也受到十分重视。孔德甚为崇拜女性,坚信女人是人本主义的化身。他曾将他的母亲、克罗蒂尔德以及在晚年服侍他的女仆称为影响他一生的“三天使”。他的墓碑上刻的碑文就是“奥古斯特·孔德与他的三位天使”[46]。不过孔德并不认为女人应在社会上承担统治工作。他认为,女人是“感性的阶级”,女人最能发挥作用之处是家庭。在家庭中,女人担任两种角色:一为人妻,可以影响丈夫具有普遍的同情心;二为人母,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47]孔德不赞成女权主义者倡导的“男女平等”,而认为男女是有区别的,男女各尽所能才符合进化趋势。不过在女子教育问题上,他主张男女应该是平等的。
在孔德看来,男女教育平等并不意味着男女应该同校接受教育。对此,他特别做了说明。孔德说,他的男女教育平等观与法国另一位教育家孔多塞的不同。孔多塞主张男女应在同一处接受教育;而他则认为,男女可以在教堂、俱乐部和展览会上自由集合,同受教育,而在学校中“如是往来,为时尚早”[48]。因为男女同校教育会阻碍男女特性自然发展;而且,男女在相当成熟之前,关系不可太密切,否则对道德发展不利。
孔德强调,男女教育平等主要表现在他们所学科目应该相同、任课教师应该相同两方面。如果男女所学科目不同,任课教师不同,或任课教师的讲授不同,必定会“降低妇女教育之标准”[49]。而且,女子教育如果另聘特殊的教师,还会增加教育经费的开支,经济上也不合算。
五、论科学分类和科学方法
实证主义科学分类思想是孔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孔德关于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石。
孔德的科学分类思想自1822年在《有关重组社会的计划》中提出之后,也有所发展。在这份计划中,他提出,科学可以分为五类,即“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政治学”。其中,“政治学”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交替使用,意思相同。
在《实证主义哲学讲义》中,孔德又提出了科学分为六类的思想,增加了“数学”,并用“生物学”取代“生理学”,用“社会学”取代“社会物理学”。在1848年出版的《实证主义概观》中,孔德又提出了“道德科学”概念,将它列在社会学之后,作为第七种科学。这样,按照孔德的科学分类,实证科学应该包括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道德学。他还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将前五种科学列为“初级科学”或“自然哲学”,将后两种列为“最终科学”。而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又称“宇宙学”。孔德还列表对这七种科学的关系做了说明(详见图15-1)[50]:
alt="" src="../Images/image0211-1.jpg" /]
图15-1 孔德的科学分类
孔德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是从数学中的简单现象开始的。它从无机现象到有机现象,再到最高级、最复杂的社会现象。先发展的科学一般是后发展的科学的基础,科学之间存在着“渐进的相关性”。[51]
孔德还认为,科学的发展有赖于科学的方法。孔德对实证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视。他在早期的研究中就提出把“想象”和“观察”作为区分实证科学和非实证科学的方法。后来,在《实证哲学讲义》中,他提出,实证科学有四种方法。在《实证政治体系》中,他又将四种方法扩展为五种。
第一种方法是理论观察法。它要求在理论指导下对现象进行观察。孔德认为,现象越复杂,越需理论做指导。否则,就不知道对眼前的各种事实应该观察些什么。例如,在观察社会现象时,就应该根据社会学的理论来进行观察。他强调,他之所以在社会学中提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就是为了使观察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不至于模糊不清、前后矛盾。
第二种方法是实验法。孔德认为,当一种现象正常发展受到外来的干扰,不管这种现象是自发的或是虚构的,都可以看成是实验。[52]例如,生物学中的病态案例,也是一种实验。社会中发生的任何干扰,同样可以视作实验。
第三种方法是比较法。孔德认为,生物学中常用比较法来研究有机体的等级,社会学也可以借用此种方法,用来研究地球上不同区域、不同人类社会的共同状况。在他看来,运用比较法研究社会学,可以使研究人员同时观察到人类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53]
第四种方法是历史法。孔德认为,这是社会学独有的方法。历史法可以“鉴往知来”;但由于社会现象过于复杂,使用历史法可能会有困难,需特别谨慎。[54]
第五种方法是主观法。这是孔德晚年倡导道德科学时所提出的一种方法,用于道德科学的研究,但他未做详细解释。有人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孔德实证思想的倒退,认为他不再强调科学中的客观性了。[55]
孔德对自己提出的上述实证科学方法非常满意,甚至认为,他在方法论上的贡献可以与笛卡儿相媲美。[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