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生于法国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被送入耶稣会学校读书,但学校中那种形式主义的、狭隘的古典式教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傅立叶坚持刻苦自学。中学毕业后,傅立叶在家庭的压力下,被迫中断学业,开始到商人那里学做生意,1792年起独立经商。傅立叶一生在里昂、巴黎等地先后当过会计、出纳员、发行员、文牍员、推销员、省府的统计局长、经纪人等,因此有很多机会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1837年10月8日傅立叶去世。其主要论著有:《全世界和谐》(1803)、《宇宙统一论》(1822)、《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或按情欲谢利叶来划分的、诱人的和符合本性的劳动方式的发现》(简称《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1829)等。恩格斯评论说:傅立叶的著作中有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包含了“科学的探讨,冷静的、毫无偏见的、系统的思考”[30]。
傅立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一书的第三编《和谐制度下的教育》中。
—、对资本主义教育的批判
傅立叶认为,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教育中,人们可以发现五种“失调”之处。
第一,资本主义“文明制度的教育在过程上是颠倒的,它把理论摆在实践前面——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它那整个体系都是这样,教育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31]。傅立叶指出,在资本主义的教育体系中,
人们不懂得诱导儿童去从事劳动,在儿童六七岁以前——这个时期本来应该用来使儿童成为熟练的实践家——就这样让他们虚度光阴;到了7岁,他们却要他去学习理论和各种学科,寻求他根本不感兴趣的知识。而在和谐制度下的儿童则不会不发生这种求知的兴趣,因为他们到7岁时已经做过30种不同的行业,深切体会到研究精确科学的需要。[32]
第二,“行动的简单化。儿童只限于做1种工作,这就是学习。1年有10个月到11个月,从早到晚,都在初步知识和语法上消磨时间,他怎么能不对学习发生反感呢?这种情形甚至使那些热心好学的人都会感到厌恶。”傅立叶还说:“这个社会已经犯了把父亲一辈子囚禁在办公室中的错误,很容易再做一件蠢事,就是把儿童关闭在某个寄宿学校中。在这种寄宿学校里,儿童既对学习感到苦恼,又对教师感到反感。”[33]因此,傅立叶提出,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里,儿童需要到花园、森林、草原中去学习。
第三,“使用强制手段”迫使儿童学习。傅立叶说:“文明制度下的儿童只有在穷困、惩罚、藤条、皮规尺的威胁下,才迫不得已养成学习的习惯。”[34]傅立叶认为,旧学校只是引导学生接受学习,而不是引导学生要求学习。他指出,在当时的学校里,“最多是八分之一的儿童顺从地接受学习,而不是要求学习”;而其余“构成绝大多数的八分之七的儿童,现在还是跟过去一样,对学校感到非常苦恼,只想摆脱它”。[35]傅立叶说:“师生之间的真诚融洽只能来自学生的主动请教,而这正是文明制度下永远不会发生的事,因为在文明制度下由于把理论置于实践以前的倒行逆施,由于简单行为或无间断的学习,整个教学就走上了邪路。”[36]
第四,“形式的缺陷。这就是说对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单一化,好像所有学生的性格都是一模一样的”[37]。傅立叶认为,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才会产生丰硕的成果。
第五,没有重视“歌剧”的学习和体力锻炼。傅立叶这里所说的“歌剧”,是指唱歌、乐器、哑剧、舞蹈、体操等方面的训练。
除了以上五点之外,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还提出了别的批评。例如,资本主义“文明制度的教育”与人的“本性”是对立的,其方法是混乱的,“压制、歪曲儿童的才能”[38],这种教育使一切人的性格都歪曲了。他说:资本主义“文明制度下的教育是违反健康的,它使儿童随着教育费用的增加,身体相应地衰弱下去。”[39]在他看来,当时的家庭教育“力图压制或戕害”儿童的天赋。他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教育领域内排除妇女,使她们的活动仅仅局限于缝纫和烹饪琐事”。[4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总的说来,傅立叶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但他的有些提法不切实际,例如,他说:将来新社会的儿童“到7岁时已经做过30种不同的行业”;儿童只应该在下雨天和空闲时间才从事学习等。
二、“和谐制度”与教育
傅立叶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充满了混乱和贫困,资本主义制度将导致社会动**和危机。他设想通过社会改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谐制度”或“协作制度”。和谐社会的基层单位是“法郎吉”(Phalange),它是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生产和消费协作组织。每个法郎吉占地2.59平方千米,人口一般为1600余人,全体居民住在公共建筑群“法伦斯泰尔”(phalanstère)中。在法郎吉中有7种劳动: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科学、艺术、家务,每个人按自己的性格与爱好参加不同的劳动。法郎吉的领导机构由选举产生。法郎吉以股票形式保留生产资料私有制,穷人和富人都可持股。劳动产品按资本、劳动和才能分配,其中资本占十二分之四或五,劳动占十二分之五,才能占十二分之三或二。傅立叶认为,只要通过和平宣传和示范,几年之内就可普遍推广法郎吉制度,实现世界大同。傅立叶本人曾做过多次试验,均告失败。他的信徒后又在美国做试验,建立了40个法郎吉,但也告失败。
傅立叶认为,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事业,因为“法郎吉新生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是巩固和完善和谐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基础。”[41]他说:“必须从教育开始,特别是因为教育将是人们首先要加以组织的结构部门。”[42]所以,傅立叶对未来“和谐制度下的教育”做了详细的规划。
三、论教育阶段及其任务
傅立叶把和谐社会的教育分成“一个序曲”和“四个阶段”。
序曲:“稚龄或婴儿时代——从0到2岁”。这也是一个“预备教育”的时代。
傅立叶主张,婴儿从“摇篮时期”起就应进入公共教育机构——“幼儿谢利叶[43]宫”,由专门的保育员和乳母来精心照料。这样,孩子们的母亲就可安心参加别的劳动。对幼儿的训练从半岁后开始。要使幼儿养成灵巧的用手习惯。要组织幼儿“举行三部合唱和四部合唱”,“让1周岁的幼儿在具有各种音部的小乐队的伴奏下游戏”,总之要“采取种种方法,来使听觉的发展与音乐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样也要锻炼儿童的其他外部感官”[44]。傅立叶认为,为了做好保育工作,保育员需要不少的才能,因此,事先要对他们进行专门训练。
第一阶段:“幼儿时代的先行教育——从2岁到4.5岁”。这也是劳动教育的“发轫时期”。
这时幼儿的教育者是“男护士”和“女护士”,还有“男女辅导员”。
傅立叶说:“自然界赋予每个儿童大量的(大约有30种)劳动本能,其中有些是第一性的或者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们会导向第二性的本能。”[45]他认为,从2岁到3岁起,儿童就是热爱劳动的。儿童具有五种和劳动有关的“主要的爱好”:(1)“探索或操作一切,观察一切,经历一切,不断变换作业”;(2)“对热闹喧嚷工作的爱好”;(3)“模拟或爱模仿的癖性”;(4)“对小工厂的爱好”;(5)“逐步由弱到强的训练”[46]。因此,这时期的儿童“应该离开幼儿谢利叶宫”,由受委托照料他们的男女护士把他们领到各种工厂参观,逐步开始参加劳动。这时的劳动应由轻到重,先可让儿童剥豌豆、装火柴,然后让他们去菜园收菜、干农活等。要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劳动,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如铁锹等)。
在本阶段的教育结束时,要对4.5岁的儿童进行升级考试,考“技能和学识”。例如,一个4.5岁的女幼童“大致要通过以下各种考试”:(1)“歌剧中的音乐和舞蹈表演”。(2)“在半小时内洗净120个碟子,一个不许打破”。(3)“在规定时间内削出50公斤苹果,没有一片超过规定的分量”。(4)“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地拣出一定数量的大米或其他谷粒”。(5)“表演熟练而敏捷地生火和灭火技术”。[47]此外,还要考查儿童身体的“全面灵活性”,还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智力测试。
第二阶段:“幼儿时代中期的初步教育——从4.5岁到9岁”。又称“中级童年时代”的教育。
第三阶段:“幼儿时代后期的进一步教育——从9岁到15.5岁”。又称“高级童年时代”的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
傅立叶认为,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具有同一性,但也各有侧重:“在第二阶段应该更有效地发展体力,而在第三阶段则是更有效地发展智力”[48]。
在参加生产劳动时,要根据孩子的才能和爱好把他们分成两个团体——“儿童队”和“小卫队”。
儿童队由三分之二的男孩和三分之一的女孩组成,他们一般爱活动,不怕脏,态度倔强。小卫队由三分之二的女孩和三分之一的男孩组成,他们一般态度文雅,爱好安静。
儿童队专干脏活以及“危险工作”,例如,掏阴沟、清除垃圾、在屠宰场洗制猪下水、搜捕爬虫等。同时,使他们养成“忘我精神”等美德。
小卫队负责“专门照料难于饲养但颇易驯服的动物,如信鸽、各种飞禽、协作劳动的海狸,还有斑马等”。还要“保护植物”,纠正人们“不合规范的语言和不正确的发音”等[49]。同时也要使小卫队成员养成有关的美德。
第四阶段:“半儿童半青年时代的最后教育——从15.5岁到20岁”。又称“混合童年时代”的教育。
傅立叶认为,这时的青少年已进入青春期,因此要让男女青年在劳动竞赛中相互了解,真诚相爱。而他们的初恋又使他们“在文化和学习的竞赛中干劲倍增”。
总之,傅立叶认为,在以上各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们既参加各种生产劳动,又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培养出既会用手又会用脑的新人。正如他所说的,“和谐制度的教育有一个最突出的属性”,就是使儿童“从幼年起,即从三四岁起,便发展了20种劳动能力,并把这种儿童提高到爱好科学和艺术,并且能够准确使用手和脑”[50]。“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科学和劳动分开的,而在协作制度下,科学和劳动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这里,儿童将同时从事农业、工业、科学和艺术的活动。”[51]
傅立叶主张城市和乡村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结合,从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关于变换工种、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以消除人的片面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以后被马克思、恩格斯所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