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1 / 1)

19世纪,英、德、俄、美、法、日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各个国家发展的进程不尽相同,但是,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19世纪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体环境变化的条件下,许多国家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要求的政治家、教育家,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教育制度发生了变革。而教育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英国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思想

19世纪,英国的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社会背景,例如,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工商业界出现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统治阶级考虑劳动者子女的教育权;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推进了教育的变革。

(一)公学改革思想

1.19世纪初的公学改革思潮

尽管公学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但是,它的校风、学风存在不少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校长、教师往往依靠棍棒维持学校纪律,然而,它有时引起了学生的反抗。在课程上,公学注重古典学科,忽视实用学科。这种局面是和公学承担的使命密切相关的。英国统治阶级素来重视绅士教育,为此,他们特别注重性格培养,相对来说,忽视实际技能的教育。

许多有识之士对传统的公学制度提出批评。批评者认为,当时公学只知培养显赫人物,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暴君就是奴才。1809年,《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率先对公学发起攻击。批评者指出,当时公学最大的弱点是过于拘泥于拉丁文和希腊文,排斥现代学科。古典学科被看作培养儿童的唯一学科,这种传统偏见不利于时代的发展。它认为,教育唯一合适的标准是对未来生活是否有用。因此,现代历史、实用哲学、地理、年代学、数学应该在学校中有适当的地位。

《爱丁堡评论》对传统公学的改革缺乏信心,提议另辟炉灶,建立新的学校开展改革实验。例如,1802年,公理会希尔(Thomas Wright Hill)和他的3个儿子在伯明翰创建了黑茨尔伍德学校(Hazelwood School)。1807年,该校移至托特纳姆(Tottenham)的布鲁斯城堡(Bruce Castle)。学校领导者受到艾吉渥兹(R. L. Edgeworth)影响于1819年开始实验。这项实验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自我管理和扩充课程。这个实验对公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托马斯·阿诺德(Thomas Arnold)在拉格比公学进行了著名的公学改革。

拉格比公学的成功促使一大批新型学校的建立和旧学校的复活。在阿诺德的影响下,一批为中产阶级设立的私立学校被克拉伦敦委员会正式注册,如切尔特纳姆学校(1814)、马尔巴勒学校(1843)、罗塞尔学校(1844)、威林顿学院(1853)、埃普索学院(1855)等。但是,这类学校还远不能满足工业、商业、政治发展的需要。

2.克拉伦敦委员会的改革思想

1861年,英国政府任命了克拉伦敦委员会(Clarendon Commission),调查某些学院、学校、基金会隶属或接受的捐赠、基金、税金的性质;上述学校的行政和管理、各自的学习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被调查的机构包括九大公学,即伊顿、温彻斯特、威斯敏斯特、查特豪斯、哈罗、拉格比、施鲁斯伯里、圣保罗和泰勒学校,以及所有寄宿学校。

1864年,该委员会发表了调查报告。调查者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学校发生了一些变化,课程有所扩充。但是,数学、现代语、历史、地理处于极其次要的地位(实际上科学被拒之门外)。学校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合格的新学科教师。

该委员会认为,开设自由学科非常重要。他们相信,希腊、罗马语言和文学是对英国人最有效的材料。委员会指出:公学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1)学校董事会的地位与权利问题;(2)校长与教师之间、津贴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3)课程狭窄问题;(4)由于机构不完全和教学不良而产生的问题。

在克拉伦敦委员会的推动下,公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868年,政府通过《公学法》。这个法令遭到一些公学的反对,尤其是国家对教育干预,人们的抵触情绪很大。“校长会议”正是为了反对过多的干预而成立的。

(二)汤顿委员会的改革思想

克拉伦敦委员会的报告引起了对调查整个中等教育的注意。1864年,政府任命汤顿学校调查委员会(Tauton School Inquiry Commission),调查克拉伦敦委员会未涉及的学校,探讨如何改进这类学校的措施。1868年,该委员会经过长达四年的调查后发表了报告,调查材料共有21卷,是19世纪有关中等教育的最完备的资料。

首先,汤顿委员会建议针对当时学校分布不足的情况,建立国家学校制度。学校分三个等级:第一级学校服务的对象是上层中产阶级。课程以古典学科为主,既传授拉丁文,也传授希腊文,希腊文是进入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必修科目。第二级学校是为满足普通中产阶级的需要而设立的。目的为从事实业界、商业界、医学和法学等专业界及军队中的职业做准备。这类学校主要应为小商人阶级(包括较大的店主、上升中的商人和有地位的佃农)开办。学校和课程除拉丁文外,还包括英国文学、政治经济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生在校学到16岁。第三级学校是为下层中产阶级开设的。服务对象包括小佃农、小业主及有地位的工匠。课程除一些拉丁文内容外,还可包括一门外语、英语、历史、初等数学、地理和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有明显的实用倾向。学生在校学到14岁。

其次,该委员会建议实行教育内容改革。中学应该实行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学科可分为以下三类: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另外,还考虑到绘画、政治经济学和宗教等学科。

(三)布赖斯委员会的改革思想

1892年,建立全国中等教育制度的法案没有通过。经过长期酝酿,1894年,政府任命以布赖斯(James Bryce)为主席的中等教育委员会(Bryce Commission)。1895年,布赖斯委员发表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30年英国中等教育的变化,特别是捐赠学校和文法学校管理、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情况,也指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中等教育的目的问题。报告指出:“中等教育的每个阶段首要的目的应该是心理训练,而不只是传统知识……未来中等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地在所有学校和每一个学习阶段学生不仅得到教学,而且受到教育。”

其次,如何组织一个有效的、令人满意的中等教育制度。它建议成立一个中央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是履行有关整个国家的职能,在不削弱协调的情况下,它将为实验和学校保留自由、自治和开放的空间。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各个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协调的方法包括视察、出版资料、提供咨询等。当时彼此独立的三个机构——慈善委员会、科学和艺术部、教育部可并入这一中央机构。

为了便于地方管理,委员会建议各郡市议会设立地方当局,职责是负责中等教育、协调现有学校、来自地方税和国家拨款的行政经费,拟订捐赠学校和公学的教学计划,视察学校等。

对中学的课程它只是提出了几个基本原则。除了以古典语言为基础的文化和人文课教学外,在科学方面也有充分的准备,它包括自然历史、化学、物理、数学、现代语。另外还包括实践艺术,如应用机械、农业等。此外,该委员会强调闲暇教育。

二、德国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思想

19世纪德国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教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9世纪初到30年代是发展时期,40年代到60年代是复辟时期,70年代到19世纪末是复兴时期。

(一)学前教育思想与幼儿园运动

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早。19世纪40年代以前,德国出现了一些关心儿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他们开始创办幼儿教育机构。例如1802年,利佩—德莫尔特创建了接收2~4岁儿童的学塾。1819年,瓦德蔡克(Friedrich Wadzeck)在柏林设立最早的托儿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福禄培尔(F. W. A. Fr?bel)。1840年,福禄培尔把他的学前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当时,福禄培尔大力推广幼儿园,得到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人士的支持,德国各地纷纷建立起幼儿园。

欧洲革命以后,幼儿园运动受到了阻碍。1851年,普鲁士的文化教育部部长冯·劳默尔(V. Raumer)发布了对幼儿园的禁令。在关心幼儿园人士的呼吁和努力下,1861年,政府取消了禁令,幼儿园又得到恢复。1872年,政府颁布有关幼儿园的法令后,幼儿园进一步又发展起来。各地纷纷成立幼儿园协会,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全面开展起来。例如,1860年,柏林成立了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妇女促进协会。1863年,成立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该协会根据福禄培尔思想创办幼儿教育机构。1871年,成立了以布劳夫人(Marenholtz Buelow,1810—1893)为核心的教育协会总会。通过布劳夫人,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在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家传播开来。

(二)普及教育思想的发展

裴斯泰洛齐(J. H. Pestalozzi)、费希特、黑格尔、第斯多惠(F. A. W. Diesterweg)、福禄培尔等教育家的思想对德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普鲁士是较早重视初等教育的国家。1763年,普鲁士就颁布了《普通学校规程》,强迫5~13或14岁的儿童入学。进入19世纪以后,德国初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加快了。一些公国先后颁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例如,1802年巴伐利亚、1805年萨克森先后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等,促进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育的内容是在曲折中扩展起来的。20世纪初,初等学校的教育内容除了4R外,一些学校逐渐增加了数学、博物学、自然、几何、地理学等学科。40—60年代,随着政治上的倒退,初等学校教学内容又限于最简单的4R,特别是教义问答的教学。70年代后,恢复了反映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兴学科的教学。

在第斯多惠等教育家的努力下,德国的师范教育在19世纪逐渐发展起来。1808年,洪堡派遣了17名教师到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1809年首创培养教师的机构—柏林师范学校。1920年建立了默尔斯师范学校。到1831年,普鲁士每个省都建立了师范学校。这些师范学校大多按照裴斯泰洛齐的精神和方法训练未来的教师,思想上也比较进步。许多经过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能运用理性主义的教学方法,而且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思想,在德国近代学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中等教育的体现

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的改革明显受到洪堡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809—1810年,洪堡担任普鲁士内政部文化教育司司长。他提出的“哥尼斯堡计划”和“立图尼安学校计划”被他的后任苏佛恩(J. W. Sǜvern)等付诸实施,对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世纪初,政府开始对文科中学实行改革。

首先,把以前文科中学、高级女子中学、学院、拉丁学校、阿卡德米学校等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才能进入大学或充任国家官吏。

其次,规定教师资格。以前文科中学的教师由牧师担任,经市政议会委任。1810年,普鲁士颁布考选教师的规程。规定教师由“教育代表团”负责考核。考试科目包括语文、科学、教学、历史等文科中学要教的所有学科。这样,没有受过普通教育的牧师就不能充当教师。这是政府与教会争夺教育权的一个反映。

再次,推行新的课程体系。以前,文科中学的课程以拉丁文写作为主。新的文科中学试图实现一种“全面教育”,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数学、历史、地理、绘图、宗教、其他语言等。新的课程把古典学科与现代学科结合起来。

复辟时期,德国中等教育出现了试图恢复到19世纪以前的文法中学的倾向。它强**条主义的宗教教育,增加人文学科,削弱自然科学。1856年,魏塞制定的教学细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再度被加强,人文学科则被大幅度削减。

18世纪,德国已经出现少量适应现代生活的实科学校。19世纪,实科学校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实科中学主要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实科学校毕业考试章程,实科中学这一形式得到了政府的承认。1859年,普鲁士颁布《实科学校课程编制》,规定高级实科中学修业年限为9年,高年级设置拉丁文。尽管如此,它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开始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还没有升入大学的资格。高级实科中学1870年才获得这一权力。

(四)高等教育思想

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1810年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是在民族丧失独立、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对它寄予民族振兴的厚望。

以前,无论是德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大学主要是个教学机构。洪堡认为,国家不能使大学仅仅为它的眼前利益服务,把大学看成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古典专科学校,而应从长远利益考虑,使大学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洪堡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费希特、施莱尔玛赫(F. E. D. Schleiermacher)等人的帮助下创建了柏林大学,旨在使它成为德国科学和艺术的中心。

柏林大学建立以后,德国出现了一些按照柏林大学精神建立或整顿的大学。例如,1818年创建的波恩大学、1826年建立的慕尼黑大学等。美国、法国等国家也根据柏林大学的经验建立或改建新大学。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世纪德国还建立了与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工业学校或其他专业性学院,为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因此,现代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基础是19世纪奠定的。

三、俄国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思想

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增长,但它仍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它在教育上集中表现为等级教育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针对这种落后的社会制度,整个19世纪国内社会改良甚至革命的呼声此起彼伏,教育改革思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改革是进步与保守思想相抗衡的结果。

19世纪初,在国内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下,亚历山大一世(Александр Ⅰ,1777—1825)实行了教育改革。1802年,俄国建立了“国民教育部”,管理世俗学校。1803年,沙皇政府颁布《国民教育暂行条例》。1804年,颁布《大学附属学校章程》,建立起学校体系和管理体制。

1804年,《大学附属学校章程》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其中有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附属学校章程》颁布后,俄国新办了3所大学、40所文科中学、150所县立学校,促进了俄国教育的发展。但是,许多带有民主色彩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实行。

19世纪中期,农民起义遍及俄国,工人奋起斗争,资产阶级希望废除农奴制。沙皇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为了阻止革命的发展,开始酝酿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教育改革是这场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赫尔岑(А. и. герцен)、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革命民主主义者,列夫·托尔斯泰(лев н. толстой)、乌申斯基(к. ц. Ушинскцй)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对沙皇政府的反动政策和俄国落后的教育状况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倡教育革命或改革。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教育改革思潮,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和资产阶级的压力下,亚历山大二世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制改革法令。1860年颁布的《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在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1863年6月18日颁布的《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恢复了大学某些自治权,如大学校长、副校长、系主任、教授由选举产生,并给予其学术活动较大的自由。大学设历史文学系、数理学系、法学系、医学系等。

1864年7月19日,颁布《初等国民学校章程》,确认政府、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教会、私人都可开办初等学校,招收社会各阶层儿童,学制3年。允许男女同校和女子担任教学工作。建立管理初等学校的省和县学校委员会。教学内容为神学、读、写、算,规定用俄语教学。教会学校自成体系,教会人士有当然的任教资格等。

1864年11月19日,颁布《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它规定中学可招收各阶层的儿童。中学分古典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种,学制7年。古典文科中学毕业生可进入任何类型的高等学校,实科中学毕业生只能进入高等专门学校。扩大教师会议权限。鼓励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反对体罚等。在小城市设4年制的中学预备学校。

这些方案虽然具有宗教性和等级性,但与19世纪60年代以前相比,其进步和民主的特征显而易见。在法令颁布后的几年,各个领域的教育都有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的教育又出现倒退。

四、美国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思想

19世纪,美国的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教育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在吸收英、德等国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制度。

(一)教育管理思想

1.学区制的改革

美国教育管理的传统体制是学区制,19世纪初,学区制因便于学生就近入学及符合当地居民自治的愿望等原因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是,学区制在实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由于学区制因教育经费不均等原因造成的教育质量不平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改革学区制成为一种客观需要。贺拉斯·曼(Horance Mann)、卡特尔(James G. Carter)等教育活动家对学区制的弊端进行了抨击。因此,19世纪中期以后,各州开始对学区制实行改革。改革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有些州通过法令剥夺学区聘用教师、确定课本等权力。二是合并学区。把许多农村地区过小的学区合并为大学区,这样,既节省教育经费,又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2.地方分权思想的发展

1812—1821年,纽约州设立教育督察长,管理全州的初等学校,这是美国最早在州一级设立教育官员。真正对州教育管理体制起关键性影响的是18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的州教育委员会。首任秘书贺拉斯·曼被称为州教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此后,康涅狄格、罗得岛、佛蒙特、新罕布什尔等州相继成立了州教育委员会。到19世纪下半期,美国各州大多设立州教育委员会。州教育委员会是法定的教育决策和规划机构,有权征收教育税,分配教育经费,确定学校、教师、课程标准,组织教育调查等。

南北战争以前,联邦政府没有设立教育管理机构,无权干涉各州的教育事务。1867年,国会议员加菲尔德(A. Garfield)在国会中提议设立教育署,负责收集各州和各地区教育发展的统计资料、学制和教学方面的情报,交流全国教育组织领导。这一议案获得通过后,联邦开始设立教育署,署长由总统任命。1870年,改称教育局,隶属联邦内务部,负责调查、统计、传达各州教育情况,分拨教育经费,负责特殊地区的教育事业等。但它对各州的教育事务无法定的约束力。

(二)公共教育思想

美国自建国以来,以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十分重视发展教育。到19世纪初,各州几乎都颁布了设立小学的法令。但是,由于经济困难等方面的原因,初等学校发展速度仍然缓慢。学校类型基本上还是殖民时期的那一套,公立小学很少。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上导生制盛行。这种落后状况已不能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不满,导致了19世纪30年代后公立教育运动的产生。在这场运动中,贺拉斯·曼(Horance Mann)、巴纳德(Barnard)等教育家的思想曾产生重要影响。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公共教育观念的深入,公立中学开始逐步取代文实中学。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是1821年在波士顿创立的。19世纪上半叶,公立中学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公立小学。南北战争后,经济、人口、政治等背景的变化使公立中学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公立中学才加速发展。1860年,全国有公立中学300多所,1890年增至2526所。这时,许多文实中学停办或改为公立中学,公立中学取代了文实中学的地位。公立中学开设的课程比较切合实际的需要,重视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现代语等学科,有的也设古典语言。

公立中学的发展是公立教育运动在中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公立和免费的原则为更多人提供了受中等教育的机会。

(三)实科教育思想

19世纪初,拉丁文法中学是最主要的中学。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需要一种有多种办学目的的中学,文实中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到19世纪上半叶,它成为中等教育的主体。

1751年,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在费城首创文实中学,但一直到18世纪末,它的发展缓慢。19世纪初,美国只有100所这种学校。由于拉丁文法学校严重脱离实际、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中产阶级子弟急需入学等方面的原因,进入19世纪后,文实中学便蓬勃发展起来。文实中学在扩大中等教育机会、促进中等教育由古典向现代发展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是,文实中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收费教育使贫穷家庭的子弟无望入学;各校规模、程度、修业年限、课程标准不一等。

(四)高等教育观念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变化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内部看,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从外部看,德国大学思想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观念的变化。它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

19世纪初,马萨诸塞、纽约等州曾试图把一些私立的学院改建为州立大学,但这些企图都落空了。1819年,达特默思诉讼案(Dartmouth College Case)强调了私立大学的合法性,鼓励了大批私立院校的建立。虽然州立大学纷纷设立,但是,私立院校占多数。这种大学私立的观念被继承下来。

2.应用性学院深入人心

其典型代表是农工学院的兴起。1820年,缅因州的加丁纳职业学校(Gardiner Lyceum)为美国第一所农业学校。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里尔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3万英亩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大多数州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校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改变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3.学术型大学博得尊敬

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回国后,塔潘(Henry Tappan)、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等学者竭力提倡按德国的传统办学。1876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它以学术性研究为主,在全国首创研究生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以德国为榜样,向学术型方向发展。

4.女子接受高等教育得到肯定

18世纪,女子是不能进入高校的。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一批女子学院,到19世纪末,各大学向女子敞开了大门,高等教育不再成为男子的特权。

五、法国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思想

19世纪,法国的教育发展既是与政治和经济发展同步的,也是与教育思想的发展互相影响的。它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一)拿破仑的教育思想

1804年,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Ⅰ)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实行独裁统治。为了培养忠于职守的官员和“忠君爱国”的臣民,拿破仑非常重视教育。他制定了帝国教育法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帝国大学是全国最高教育领导机构。大学的首脑称“大学总监”(Grand Master),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大学还设立审议会和总督学署。将全国划分为29个“大学区”,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学区审议会和学区督学署。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督学以及大学区的大、中学校长和教师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教学安排由国家统一管理。

大学区内建立数理、文学、医学、法律和神学学院,实行高等教育。

设立公立的中等教育的机构,它分中央直属的国立中学和隶属地方的市立中学两类。国立中学的培养目标是为升大学做准备和为军队输送军官。开设的课程有:法语、文学、古典语言、修辞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和历史等。市立中学的办学水平低于国立中学,其办学目标是为地方政府培养官吏。

拿破仑非常重视军事、科技、师范教育,建立了一些著名的大学校。这些学校为法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拿破仑时期的教育改革对法国近代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和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教育

从1814年拿破仑复辟到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法国的政局动**不安。教育也出现过暂时的倒退,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国的教育仍然向前发展。

“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步为大机器生产所代替,资本主义大工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1833年,法国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即《基佐法案》(Loi Guizot)。该法案规定:每一乡镇设初等小学一所;6000人以上的城镇设高等小学一所;每一省设师范学校一所。该法案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到1848年,法国小学数增加了1.5倍,学生人数增加了80%。

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1),临时教育部部长卡诺(R. E. Carnot)提出过实施免费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等民主主义的国民教育法案。但是,卡诺的改革方案没有被采纳。路易·波拿巴执政后,通过了《法鲁法案》(Loi Falloux)。教会又恢复了对初等学校的控制,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监督。教育出现了倒退。

在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大银行家和大工业资本家集团执政。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对中等教育结构实行改革,恢复了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分初级班和高级班。高级班实行文实分科。文科班注重古典语言,实科班强调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1864年后,开办实科中学,为工商业培养人才。女子教育和初等教育仍然掌握在天主教教会手中。

(三)巴黎公社的教育改革思想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成立。公社成立了教育委员会,在瓦扬(Edouard Vaillant)领导下着手教育改革。

首先,公社实行学校和教会分离,把宗教教育改成世俗教育。根据公社的命令,各区广泛宣传以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的政策,清除学校中的教会人士、宗教教育措施和活动,加强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公社的这项措施遭到教会的抵抗。

其次,实行普及初等教育。公社决定,凡是6~15岁的儿童,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都可入学。为了确保劳动人民子女的入学权利,公社实行免费的初等教育,并特别注意女子入学问题。

再次,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公社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许多教师积极投入革命运动中去。

公社还重视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

公社的教育政策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实施,但是,它的一些改革措施在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19世纪末的教育思想

巴黎公社失败后,共和党人认识到教育是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从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政府比较重视教育事业。

1.公共初等教育与双轨制

政府颁布了一些推动国民教育的初等教育法。1879年,费里(J. F. Camille Ferry)担任教育部长后致力于发展初等教育事业。他于1881年6月和1882年3月颁布两个初等教育法,这两个教育法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的原则,从而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例如,教育法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期;免除公立幼儿园和初等学校的学杂费;教会与学校分离,废除教会对学校的监督权和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等。

1886年和1887年颁布的教育法进一步规定了初等学校的统一课程为:道德、阅读、书法、文法、算术、历史、地理、常识、手工、唱歌、图画和体育。这两个法律还涉及高等小学的学制和课程。高等小学是初等学校的延伸,其教育对象是劳动人民子女。这样,法国教育形成了平行的双轨制: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准备的,从母育学校到初等学校,再到高等小学和艺徒学校;另一轨是为上层阶级准备的,从家庭教育或中学预备班到中学,再到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

2.中等教育观念的变化

人们对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讨论,特别是古典派和实科派之间的争论比较激烈。19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对中等教育情况组织了一系列的调查,意识到实科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思想背景下,法国的中等教育结构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1)1891年,出现了现代中学。现代中学学制6年,重视理科教学,不开设古典语言课。(2)建立公立女子中学网。按照1880年12月颁布的女子教育法,政府开办了一些国立和市立女子中学。女子中学的修业年限为5年,课程包括法语、现代外语、历史、地理、理科知识、家政、手工等。

六、日本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思想

(一)教育发展

19世纪,日本的教育发展深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1853年之后,日本被迫开放国门;二是产业革命。在这个背景下,资产阶级思想家与封建保守势力展开激烈的争论。尽管有阻力,但是,大势所趋,日本的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1.普通教育

1868年,日本有“藩学”240所,教学科目中设有“数学”的有141所,开设“洋学”课程的有77所,开设“医学”课程的有68所,开设“天文学”课程的有5所。理科各学科在所开设学科中所占比例,1800年为15%,1853年增加到35%。

在藩校中,洋学课程显著增加。1855年,幕府将附设于天文台的洋书翻译机构扩为“洋学所”,1863年改为“开成所”(东京大学的前身),聚集了一批洋学人才。当时,在京都、大阪、江户等地都有著名的洋学塾。

在初等教育方面,1868年前后,有以武士为对象的“乡校”125处。供“庶民”子弟入学的“乡学校”“教谕所”共418处。一般劳动人民的子弟只能到“寺子屋”(私塾)学习简单的读、写、算知识。这类学校,明治初年全国共有15530处。

2.职业技术教育

产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成长。同时,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萌生。1871年在东京首设工学寮,建立一所工业学校。1872年建立了造船学校。同时,地方设立了一些农业学校。但是,由于政府把发展高等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作为“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应急措施,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迟缓。职业技术教育不能满足产业革命的需要,一些开明志士呼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在井上毅的推动下,日本政府于1893年颁布了《实业补习学校规程》,1894年颁布了《实业国库补助法》。《实业补习学校规程》规定:实业补习学校对从事各种职业者的儿童施以高等小学教育,同时以简易的方法授予职业上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实业国库补助法》规定:国库每年支出15万日元,以奖励职业教育,并重点资助与军事工业有关的科学技术教育。

这两项法规的实施推动了日本实业教育的发展。到明治40年代,职业教育体制逐步形成。1900年2月6日,明治政府颁布《实业学校令》和有关的专门教育规程。

《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的目的在于向准备从事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的人施加必需的知识教育。实业学校分为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实业补习学校。文部省在同年又公布了《工业学校规程》《农业学校规程》《商业学校规程》《商船学校规程》《水产学校规程》等专门教育规程。

《实业学校令》及各种实业学校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的确立,促使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

(二)19世纪政府的教育变革思想

经过明治维新以及其后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日本社会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为了适应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着手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在改革过程中,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争论和斗争没有停止过。这些改革集中表现在颁布了一些对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法令。

1.《学制令》

19世纪上半期,日本的教育远远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加强对全国教育的管理,1871年7月18日,明治政府设立了全国的教育领导机构——文部省,掌管全国各府县的学校和一切教育事业。次年,政府颁布《学制令》。该《学制令》以法国的教育制度为蓝本,参照英国、荷兰、德国、美国等国的教育制度,兼顾国学和汉学的意见,试图贯彻“和洋结合”的兼容并包精神。这是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开端。《学制令》强调学问是“立身”“治产”“兴业”的唯一手段。

《学制令》忽视了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也脱离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学上缺乏灵活性。另外,学生和家庭负担过重。因此,它引起了民众的反对。迫于民众的呼声,《学制令》在1879年被废除。

2.《教育令》

1879年9月,政府颁布了《教育令》,明确规定学校的种类为:小学校、中学校、大学校、师范学校、专门学校。小学开设的课程为:读书、习字、算术、地理、历史、修身等,传授初步的日常实用的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开设绘画、唱歌、体操、物理、生物、博物等选修课程。还特别强调为女子开设缝纫课。中学是实施高等普通教育的场所。大学是传授法学、理学、医学、文学等高等专门学科知识的地方。专门学校是传授某一门学科知识的教育机关。师范学校以培养教员为目的。

自由主义是《教育令》的总的基调。它在学校设置、义务教育年限、管理、教学内容等众多方面远比《学制令》自由、放任。《教育令》的制定消除了《学制令》的某些弊端,例如,更加尊重地方人民的自治、自由的要求等,促进了教育的振兴与发展。

1881年12月28日,政府对《教育令》进行了修改。其特点是强化中央对教育的监督权力,明确规定,公立、私立学校的创设、停办,就学资格、学期、授课天数、时数等决定权归文部省。修改后的《教育令》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强制办教育。以修改后的《教育令》为根据,文部省于1881年制定了《小学校教育纲领》,开始实行“三、三、二”制。同时,还制定了《中学教则大纲》,采取“四、二”分段制。1881年5月,政府颁布《小学教则》,规定小学分为初、中、高3科,每科为3年。

这些改革为国家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把日本的教育推向稳步发展的道路。随着国家对教育干预程度的加深,在教学内容上,汉学的比重逐渐增大,以便“教化”人民,培养人民“尊王爱国的志气”。

3.《学校令》

1885年,森有礼就任伊藤内阁的文部大臣。他从日本教育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家办教育的思想,拟订了一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1886年颁布了《学校令》。它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

《帝国大学令》颁布于1886年3月2日。它规定:帝国大学主要进行学术、技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及分科大学组成。大学院的任务是研究。分科大学的任务是教学,共设法科、医科、文科、理科4种大学。

《师范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10日。它规定:师范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教员应有的品德和学识,以及培养顺良、信爱、威重的气质”。它分普通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类。

《小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10日。它规定:小学分四年制普通小学和四年制高等小学,对儿童实施普通教育。四年制普通小学为义务教育。1890年10月,对《小学校令》进行了修改,比以前的《小学校令》更为灵活。

《中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它规定:中学承担双重任务。一是实施实业的教育,二是为升入高等学校实施预备教育。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级。普通中学修业年限为5年,由地方设立和管理。高等中学修业年限为2年,由文部大臣直接管理。

1894年6月,森有礼颁布了《高等学校令》。它规定:把以前的高等中学改名为“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专门教授科学知识,还可以在高等学校中设置为升入帝国大学服务的预科。

在森有礼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日本正式建立起充满国家主义的日本国民教育制度。

4.《教育敕语》的颁布

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举行大典,正式颁布《宪法》。《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终结。《宪法》的颁布引起了自由民权运动,民众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此,政府一方面采取镇压的方针;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对人民的“教化”,实现精神上的统治。以元田永孚为首的保守派一直反对政府的“欧化殖民政策”,提倡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国教。他们试图利用天皇的权威限制自由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天皇责成文部省起草《教育敕语》。1890年10月30日,《教育敕语》正式颁布。

《教育敕语》指出:国体之精华在于天皇之德化与臣民之忠诚,教育的渊源由此而来。它主张把忠、孝、仁、爱、信、悌等儒家思想与日本社会的伦理道理结合在一起,并利用日本的神道加以修饰,把三者融为一体。

《教育敕语》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敕语》的实施使天皇无论在政治上和道德上成为绝对的权威,对日本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到明治时代的中后期,日本的教育由创立期进入国家主义教育制度确立时期。日本国家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是《宪法》条款在教育上的体现,而且是日本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1]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选自《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页。

[2] 1俄亩约等于1.09公顷。

[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2页。

[4] 恩格斯:《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88页。

[5] 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