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心理学的发展(1 / 1)

19世纪,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学等学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切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一时期,心理学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们在吸收传统心理学理论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我们知道,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而人的教育的核心是精神发展,因此,心理学与教育学是密切相关的,19世纪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石。

―、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思想由来已久。17—18世纪,英国的洛克(John Locke)和哈特利(David Hartley)创建了联想主义心理学。19世纪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在继承18世纪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重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布朗(Thomas Brown)、詹姆士·穆勒(James Mill)、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和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

(一)托马斯·布朗

英国的托马斯·布朗在继承苏格兰学派传统的同时,吸收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促进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托马斯·布朗对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两点。

1.以提示代替联想的概念

他认为,提示是一个思想引起另一个思想,一个观念提示另一个观念。观念的联合意味着几个经验合为一体,是经验的前后相继,而不是复合。

他把提示分为简单提示和关系提示两种。简单提示即联想。关系提示是在知觉或设想两个对象时立即察觉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提出9条联想副律

托马斯·布朗在接受亚里士多德关于相似、对比和接近三大联想律的基础上,同意哈特利把它们归结为一条根本规律,即接近律。他从人的心灵统一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以下9条联想副律:持久、生动、频率、新近、迭代、体质差异、情绪状态、生理状态、思维习惯。这些联想律不是被动产生的,而是由心的主动作用形成的,这种思想对赫尔巴特(J. F. Herbart)、冯特(Wilhelm Wundt)产生了影响。

(二)詹姆士·穆勒

詹姆士·穆勒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传播者。他的心理学思想深受英国联想主义的影响,建立起机械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对心理现象的来源和元素的分析。他从经验论和联想主义的传统出发,认为心理状态是由感觉和观念两种元素构成的。一切心理现象都起源于感觉,观念只是感觉的摹本、影像。他把观念视为感觉的摹本,否定了观念对外界事物的依存性,暴露出詹姆士·穆勒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唯心主义本质。

第二,关于联想的种类。他认为,联想有两种:一种是同时性联想,另一种是相继性联想。

第三,坚持“接近律”为联想的主律。穆勒和哈特利一样,承认“接近律”是联想的主律,并补充了生动和频率两条联想副律。

第四,坚持“力学心理学”的观点。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化学的结合,而是机械的结合。无论多么复杂的观念,都是由几个简单观念先合成多层观念,再由几种多层观念又机械拼凑起来的。这种“力学心理学”否认了心的主动性,把联想主义的机械观推到了极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境地。

詹姆士·穆勒对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以及联想副律的补充,对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三)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是詹姆士·穆勒的儿子,但是,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观与詹姆士·穆勒存在一些区别,并提出一些新观点。

首先,他坚持心理的主动性和心理化学观。他和詹姆士·穆勒的区别重要表现在:(1)他反对忽视联想的主动性,把联想看作主动的联结。他认为,心有主动联合的要素,所以人才会觉得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经验连为一体。(2)他反对心理力学说,主张心理化学说。小穆勒用“心理化学说”取代了老穆勒的“心理力学说”。他以为复杂观念不是简单观念的机械联结,而是简单观念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成的新观念,具有与原先观念性质不同的新的性质。约翰·穆勒把心理混合改为心理化合。但是,由于他否认观念的客观来源,把“物质”视为我们“感觉的一种永久可能性”,因而他的“心理化学”只是在主观意义中寻求各个观念元素的化合过程。显然,它也是属于主观唯心论的联想主义。

其次,对联想律的看法。他认为,应该从联想历程的共同基础出发研究联想问题。各个联想不能独立发生变化,而是在联想的总原则下发挥功能。到1865年,他提出了4条联想律,即类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

再次,他提出心理学独立的主张。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为此要注意从心理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各种心理状态间的规律,并注意分清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界限。

约翰·穆勒虽然是唯心论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家,但是他反对心理力学,倡导心理化学,强调联想的主动性和联想律的共同基础,强调心理学学科的独立性等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

(四)亚历山大·贝恩

英国的亚历山大·贝恩是19世纪联想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从哲学心理学思想向实验心理学过渡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倡导建立生理心理学。他是个身心平行论者,他根据当时流行的能量守恒定律,以为身体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物质系统,身心互相平行而不互为因果,按照能量守恒的原则自行运动着。贝恩在建立生理心理学方面,比笛卡儿(René Descartes)和哈特利都前进了一大步。他论述了心理的生理基础,例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脑和肌肉等,将反射弧视为行为的单元,探讨了各种感觉及较高的心理状态和历程。

其次,对联想律和联想种类的设想。他主张联想律应包括接近律和类似律两项。他认为,动作或感觉若以前同时发生,后来也可同时发生。一个观念在意识中出现,另一个也出现,这就是接近律的表现。他还指出,类似联想比接近联想更为重要,因为创造文明都是由类似联想引起的。贝恩还提出了“复合联想”和“构造联想”的概念。他认为,若干个观念如果合在一起,就能把某个经验引起来,这样的联想便是复合联想。通过联想,人心还具有创作与任何在从前的经验中所阅历的事物不同的新配合,则是构造联想。他把人的想象、创造和发明等均归入这种联想的作用。

再次,关于意志的学说。他在《感觉与理智》和《情绪与意志》两本著作中,以詹姆士·穆勒的联想理论为基础,又吸收了心的主动性的思想。他认为,人有两种动作:一是“自发的动作”,即没有从感觉来的刺激而发生的动作;一是“有意志的动作”,即由意识、情绪引发的动作。贝恩和穆勒父子一样,把享乐主义和联想主义结合起来,作为解释意志动作形成的原则。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的“试误说”“效果律”就吸收了这个观点。

贝恩用联想原则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对联想的规律、种类和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都做了阐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联想心理学的体系,把联想主义推到了最高峰。

二、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生理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例如,贝尔(Sir Charles Bell)、马戎第(F. Magendie)、缪勒(J. P. Müller)等著名的生理学家,对神经系统、脑和感官生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到30年代,生理学已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同时,生理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也逐步扩展到心理学的领域。他们研究了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创造了一些富有科学价值的实验方法,形成了介乎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生理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其中对教育思想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有洛兹(Rudolf Hermann Lotze)、缪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等。

(一)洛兹

德国格廷根大学教授洛兹的《医学心理学》(1852)曾经被称为第一部生理心理学的书。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他提出了要注意研究心理的生理基础问题。洛兹从二元论的观点出发,既承认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又承认心灵是真实存在的,两者的活动都是通过脑而互相作用的。在他看来,心灵的位置在大脑的下部,即进入大脑皮层的神经纤维的集合处。至于心灵和脑究竟怎样相互影响,心灵和外界物质刺激究竟关系如何,他认为还不是很清楚。洛兹对情绪的身体表现的解释,比赫尔巴特运用数学说明心理现象前进了 一步。

其次,他指出了关于空间知觉的部位记号说,即空间知觉是由于接受刺激的部位所留下的特殊记号同某种运动经验逐渐结合的产物。人的空间知觉不是先验的空间形式的显露,也不是现实空间关系的径直的反映,而是一个依靠经验逐渐形成的过程。

(二)缪勒

德国的缪勒创建和传播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doctrine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是19世纪最初几十年最重要的神经生理学理论。

他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概括为以下8条感觉的一般定律。

(1)凡是外部原因所能引起的感觉,都可由引起神经状态变化的内部原因引起。

(2)同一内部原因,在不同的感官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在每一感官内引起它所特有的感觉。

(3)同一外部原因,在每一感官之内,随神经性质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感觉。

(4)每种感官神经的特有感觉,可由一些不同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引起。

(5)一种外界原因经过神经的传导而影响感觉中枢,感觉中枢接受一些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或状态的知识,这就是感觉。

(6)每种感官的神经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能力,不可互相替代。

(7)在脑内神经的中枢部分,可以接受其特殊的感觉,而不必借助于外部感官相连接的那些末梢。

(8)感觉神经借助于外部原因,不仅将它们本身的状态,而且将外部客体状态的性质和变化传达到感觉中枢,由此获得关于外界的信息将随着各感官及神经的性质或能而有所不同。

缪勒片面夸大了感觉对感官的依赖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但是,他在生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主观映象依赖反映机构的问题,促进了对感觉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他用“能”的概念代替“动物精气”“神经力”等神秘的概念等,对后来的实验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达尔文

达尔文最伟大的功绩在于论证了生物进化论。他还进一步把生物进化论引入心理学,促使心理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1859)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本能”。他指出,本能的概念包括了精神能力,一切本能起源于自然选择。但是,他认为,人与动物的精神能力只有程度上的差异,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人类所自夸的感觉和直觉,各种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有时甚至处于一种十分发达的状态。

1872年,达尔文出版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在这本书中,他采用历史与心理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表情概括为下述三个基本原理:第一,有用的随意动作逐渐变成习惯的原理——表情动作起初是有用的随意动作,逐渐变为习惯的甚至遗传的动作。第二,对立原理——相反的情绪引起相反的表情动作。第三,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原理——由于神经潜能过多,外部表情动作和内部生理变化都趋于强烈。达尔文以这三个基本原理为依据,确定了动物和人类的各种不同情绪所特有的表情在发生上具有共同的根源。达尔文的研究对情绪比较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达尔文还对儿童的心理学进行了研究,促进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激起了人们研究动物心理的兴趣,掀起了在动物心理研究史上的逸事派运动。许多动物心理研究者竭力证明人的心理能力和高等动物的心理能力的连续性。这种研究风气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机能心理学也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三、唯物论哲学心理学的发展

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唯一的唯物论哲学心理的思想家。他在《未来哲学原理》《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的二元论》等著作中论述了他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费尔巴哈在哲学上公开同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进行斗争,建立了“人本学”的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他的“人本学”包括三个部分:(1)生理学;(2)心理学;(3)道德。他论述了人的心理、认识和意志等问题。

费尔巴哈从“人本学”的观点出发,指出,心理是头脑的属性,头脑是心理的器官。他论证了精神离不开感性的头脑,理性也只能存在于头脑中。头脑只有与人的身体血肉连在一起,才成为思维器官。因此,人是心理和肉体的统一,心理活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基础、源泉和出发点,是人和现实世界联系的必要手段。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他有力地驳斥了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和他的生理的唯心主义。在他看来,感觉是对事物个别质的反映,而思维则是感觉的综合与统一。

费尔巴哈认为,任何意志行动绝不是某个人任意而为的,而是自然界的客观条件决定的。但是,他认为,人对客观必然性既不是被动接受的,也不是无能为力的。意志活动是以大脑和机体为基础的,如果割断了意志与神经及肌肉系统的联系,它便不是意志,而只是空幻的愿望。他还指出,人的意志过程和认识过程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理性是客观事物本质在头脑中的反映,意志则是主体观念诉之于行动的能力。

费尔巴哈在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和庸俗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恢复和发展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的传统,第一次提出了要把心理和个体的人结合起来研究具体心理活动的思想。

但是,19世纪,真正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的心理的思想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四、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19世纪心理物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伯(Ernst Heinrich Weber)和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等。

(一)韦伯

德国生理学教授韦伯的代表作有《论触觉》(1834)、《触觉与一般感觉》(1846)、《关于空间感觉和皮肤与眼睛的感觉范围》(1852)等。他在心理物理学上的两大贡献是两点阈限和韦伯律。

赫尔巴特提出了阈限的概念,但是缺乏实验依据。韦伯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和测量了两点阈限。他把刚刚能辨别出皮肤上两个刺激点的最短距离称为两点阈限,这是人类皮肤触觉的敏锐度指标。

他还提出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差别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律。在心理学史上,他第一次对感觉与外在刺激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用数学公式表示出人的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的函数关系,成为心理物理学的创建者之一。

(二)费希纳

德国生理学教授费希纳是心理物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也是实验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以测量的。他的心理物理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探讨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他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以及均差法。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虽然出于论证唯心主义的泛灵论的意图,但他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打破了有的学者认为心理无法测量、无法量化,因而不能成为科学对象的偏见。他在心理过程的测量中使用的一些方法,成为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他的一些思想经过加工,沿用至今。

五、实验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完成这个创建工作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冯特的主要著作有:《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8—1862)、《关于人类灵魂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1863)、《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他的心理学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心理学的对象

冯特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要把经验看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人直接经验到的,这种经验是真实的。而研究物理学的分子、原子等物质现象则属于人的间接经验。一方面,冯特在这里把感觉和物质现象用经验将它们统一起来,使两者似乎都成了非心非物的东西,从而抹杀了心与物的严格的客观界线。另一方面,他又把心归属于直接经验一类,含有感觉比物质更真切、更实在的意思。可见,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冯特的思想是矛盾的。它有进步的、合理的一面,又有落后的、荒谬的一面。

但是,冯特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是对哲学心理学把灵魂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种否定。它使心理学从哲学思辨中摆脱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入了科学的行列。

(二)身心平行论

冯特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张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心理固然有生理的相应、相伴随,但是,人的心理不是人脑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是与后者互相平行的独立过程。也就是说身心不同,心既不依赖于身、也不依赖于脑,两者不具有因果依存关系。

冯特的身心平行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冯特两种独立因果系列的身心平行论在一定意义上把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区分开来,防止了对两者的混同,加强了对心理现象自身规律的研究,从而坚持了心理学的独立性。因此,它在心理学研究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三)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

联想主义心理学在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时,往往是把它分析为简单成分,然后再把这些成分合成复杂的观念。冯特吸收了这种研究方法,提出研究心理现象的分析与综合原则。这种原则是他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心理(意识)是可以、也必须进行分析的。心理被分析到最终的、不可再分解的部分或成分称为心理元素,它是构成一切复合观念、复杂心理的独立的要素。这种分析被称为元素分析。心理元素和要素合成心理的复合体是通过联想、统觉与创造性综合达到的。

根据上述原则,他分析了人的感情和意志。

1.感情的三度说

冯特认为感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元素,它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他将这个心理过程划分出三对感情元素:快与不快、兴奋与沉静、紧张与松弛。

2.意志心理学

冯特认为,意志是个复合过程。他从元素分析出发,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意志的构成要素,指出什么是意志的基本要素。冯特认为,意志与感情具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感情能激起并发展意志。他的意志心理学贯彻了意志的感情论。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从他的研究对象出发,他提出两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实验内省法和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冯特使心理学不再把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基本肃清了灵魂说在心理学中的影响,为心理学的独立扫清了道路。他创立了实验心理学,并利用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推动了心理科学的发展。